中国考古检索
中国考古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43785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090秒)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清理,一辆东周时期的高等级马车近日在实验室考古发掘清理过程中逐渐显露“真容”。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行唐故郡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张春长研究员(右)与考古领队齐瑞普副研究员(左)在位于河北行唐的考古实验室内同专家谈论发掘保护细节(1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左)在......
  从河北省武安市文物保护部门获悉,文保人员近日发现了一处摩崖造像群,经当地文物专家初步考证,该造像群为唐代早期所刻,这对研究冀南地区的历史雕刻工艺、民风民俗等有重要意义。  
  新发现的造像群位于武安市伯延镇双玉泉村东,这里山势陡峭,人烟稀少,造像群刻于一宽约2.4米、高约2米的石壁上,石壁表面较为光滑,造像自左向右依次排列,共有四龛。
  武安市文物......
  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该所今年对位于长春市农安县永安乡的五台山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灰坑、房址等各类遗迹50余处,出土各类陶器、玉石器、骨角器500余件,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这一地区的史前生产生活。
  据五台山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王义学介绍,在2017年发现大量遗存的基础上,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长春博物馆今年继续对五台山遗......

图为嘎尔琼拉康石碑碑身碎块。 赵朗 摄
  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拉萨吐蕃时期一座封授立盟碑正在发掘中,这座石碑记录了誓文与历代赞普业绩。

图为碎块石碑上的清晰藏文。 赵朗 摄
  由于拉萨城区发展,原在偏僻之地的嘎尔琼拉康被林立高楼所包围。而在这座寺庙的院子里,几名工人正在围墙内挖土抛石,约50平方米的面积挖了1米多深。

图为石碑碑身碎块。 ......

图为墓葬出土的陶器。(钟欣摄)
  15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近期对成都市成华区槐荫路发现的遗迹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学家初步发现4座东汉早中期的券顶砖室墓。
  据悉,4座汉墓中有3座保存较差,1座保存较好,墓葬墓向均朝西,呈一致平行排列。其中保存较好的汉墓M3总长约14米,墓室长约6.8米,甬道长约0.7米,墓道长约6.5米,其券顶、甬道、墓门及墓道较为完......
  一、十字山古墓群考古发掘
  十字山古墓群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笔架山村青家湾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笔架山古墓群三个墓群之一。十字山古墓群大致以石刻保护标志碑为界可以分为南北区,北区墓葬分布密集,墓葬数量至少有700多座,保存状况较好,是十字山墓群的主要分布范围,核心区域。南区墓葬分布稀疏,已处于墓群的边缘位置(图一)。

图一 十字山古墓群、汤......
  日前在延安举行的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研究项目2018年度推进会暨芦山峁遗址考古现场会爆出,延安芦山峁遗址发现多座大型人工台基及其上构建的多座规整院落,似可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宫城雏形。此外,发掘出大型四合院式建筑群落和两座附属小型院落,出土了大量槽型板瓦、筒瓦、玉器等珍贵文物,显示出该遗址在北方地区较高的层级地位。

延安芦山峁遗址四合院式院落建筑群......
  历经10余年6次勘探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四川茂县城南约2.5公里处,发现了约5000年前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
  日前登上这个被岷江环绕、名叫营盘山遗址的二级台地,但见地势开阔、土质肥沃、草木繁茂。局部遗址上已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各型房屋基址20座、灰坑120余个,窑址3座及灶坑12座,还发现一处类似于广场的遗迹。根据碳14年代测试数据,营盘山遗址的......
  2016—2018年在恒大御龙湾、南湖一号基建项目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遗址墓地及居址的部分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首次发现关中地区仰韶晚期环壕聚落、渭河以南西安地区东部时代最早的秦人聚落与墓地、秦末汉初的青铜器窖藏。  

遗址区局部

北部墓地布局
  马腾空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办马腾空村,处于浐河西岸二级阶地上,西为少陵塬,隔河为白鹿原。遗址西......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专家对新疆出土的部分铁器进行科学研究后发现,中原的生铁技术可能早至战国时期已经传播至新疆。 

  据了解,考古人员对新疆新源县加噶村墓地、伊犁特克斯军马场一连墓地、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墓地等处出土20余件战国至秦汉时期铁器开展了科学分析。利用金相、矿相、X光摄像、X射线荧光光谱等多种分析手段,结合工艺考察,获取了该批铁器的制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