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检索
中国考古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43785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25秒)
    记述清朝典章制度的史籍《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皇朝通志》、三书的通称。《皇朝文献通考》又名《清文献通考》,三百卷;《皇朝通典》又名《清通典》,一百卷;《皇朝通志》又名《清通志》,一百二十六卷。均为乾隆时官修,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二年(1786~1787)间定稿。叙事断限以乾隆五十年为止,少数有延至次年者。“清三通”体例、门目大体沿袭杜佑《通典》、......
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群。洛南盆地位于秦岭东部山区南洛河上游,是中生代断陷沉积盆地(图一)。南洛河主流和支流两侧普遍发育二三级河流阶地,地理环境优越。截止到1999年,在盆地范围内共发现旷野型旧石器地点50处和花石浪龙牙洞洞穴遗址1处,分布在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的范围内。旷野地点采集有大量打制石器,其原料多为取自河滩的轻变质......
    
 
 
    李济(1896-1979)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最早独立进行田野考古工作的学者。字济之。湖北省钟祥县人。生于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二日(7月12日),1979年8月1日卒于台湾省台北市。
    李济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堂,随即被派往美国留学。曾在麻省克拉克大学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专业,1920年入哈佛大学转入人类学专业,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南开大学任教。1924年......
    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绝对地质年代是以绝对的天文单位“年”来表达地质时间的方法,绝对地质年代学可以用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延续和结束的时间。  在人类找到合适的定年方法之前,对地球的年龄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更多含有估计的成分。诸如采用季节-气候法、沉积法、古生物法、海水含盐度法等,利用这些......
    红山文化著名宗教中心牛河梁祭祀遗址群中的重要地点。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凌北镇三官甸子村下河汤沟村民组。
    1979年发现,当年进行了试掘。2002年至2003年进行了全面发掘,揭露面积1700余平方米(图一),遗址分为三个文化层,上层为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层为红山文化积石冢,下层有红山文化灰坑等生活遗迹和积石遗迹。发现红山文化墓葬6座,灰坑4座,出土玉器15件,绿松石坠......
概述  埃及吉萨的10座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它们耸立在尼罗河两岸的沙漠之上,在离当时的首都孟菲斯(Menphis)不远(开罗西南80km)的吉萨(Giza)建造,是古埃及时期最高的建筑成就。金字塔如此高大,使人们很容易相们它们是神或巨人所建造的古代传说。  3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由第四王朝的3位皇帝胡夫(Khufu)、海夫拉(Khafra)和门卡乌拉(Menkaura)在公元......
 
    永顺老司城是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情况最好的土司城址,位于湖南永顺县城以东19.5公里的灵溪河畔,地属灵溪镇司城村,为历史上永顺土司数百年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
 
    城址总面积25万平方米。宫殿区与衙署区位于城址中心,其周围分布街道区、宗教区、墓葬区、休闲区等。在城址内的河流两端,分别是具有军事护卫性质的城堡。宫殿区周长436米,面积1400......
    商周时期青铜器数量多,器物精,形成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明。人类物质文化史的金属时代是从冶炼铜与铸造铜器开始的,而青铜器的铸造对于人类从原始状态走向文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是上古文明中最突出的技术成就之一。中国青铜工艺有着自己独特的渊源与风格,在合金成分、铸造手段、造型技术等方面表现出独有特性。其本身所反映出的工艺特色,又可......
 
    式盘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数学推算或占卜的工具。式盘起源很早,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如在宋元时代学习天文学和数学都要熟悉三式,即太一式、遁甲式和六壬式。《宋会要》等文献中记载了宋代天文机构对于应试者六壬式、四课三传、决断神将等内容的考察。元《秘书监志》也有当时司天台考察三式的记录。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汝阴侯汉墓中出土了汉代六壬式盘、太一九宫占盘等仪......
  
    秦汉长城以南的老哈河上游和大小凌河流域,大致属于秦汉右北平和辽西郡地。这一地区发现过秦军遗留的三晋铜戈和秦代陶量、铁权,西汉遗存也比较密集。两汉之际汉朝郡县向南收缩,大凌河以北的汉城基本弃守,至东汉中晚期出现乌桓、鲜卑与汉民族杂处的局面。辽西山地汉墓集中分布在以朝阳市为中心的大凌河上游地区,绝大多数为西汉墓,以朝阳袁台子墓地发表的49座墓最丰富......
首页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