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文学网检索
中国民族文学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4957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119秒)
    摘 要 神话是20世纪中国人文学科话语中出现的新名词,与它同时传入我国学术界的是以神话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神话学”。神话作为文学、宗教和初民思维的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蕴和哲理蕴涵。本文通过最早的造人神话来说明解析神话深层意蕴的可能性及功效。现代神话学发展迅猛,理论和方法日新月异,在解读模式上可归结为语言学的、仪式学的、自然学派的、历......
     1979年,在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最近更名为民族文学研究所)筹建初期,抢救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动议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同年8月,由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筹备组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及中共中央宣传部呈送了“关于抢救史诗《格萨尔》的报告”。这份报告阐述了史诗《格萨尔》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抢救该......
    史诗流传在黔东南地区。苗族始祖姜央的第二代传人被称为"五对娘六对西迁的爹妈",实际上是当时率领众人西迁的部落首领。史诗公700 多行,曲折地反映了古代迁徙到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这支苗族先民的迁徙历程。    最初,"五对娘六对西迁的爹妈"住在东方。那时,大地连水两茫茫,平得像席子一样。人们穿的是笋壳片和芭蕉叶,吃的是清明菜(鼠曲草和老葛根),......
2009年5月19日下午,应我院民族文学所、文学所、中国民俗学会邀请,台湾立青文教基金会秘书长,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总干事王秋桂在民族文学所会议室做了题为《仪式传统与民间文学》的讲座。来自民族文学所、文学所、宗教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和民族学专业的学者、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玛舞 Mbende/Jerusarema Dance 时间:2005 国别:津巴布韦 地区:非 洲 类别:表演艺术,礼仪与节庆活动  姆班德舞蹈是一种在东津巴布韦木瑞瓦和乌宗巴-马兰巴-普风维地区的则祖鲁-绍那人中流行的舞蹈形式。  舞蹈的特色是:由一个鼓手打出多变的节奏,男人们敲击响板,女人们拍手,真假嗓音变换地歌唱,吹口哨,在这些声音的伴奏下,女人们的动作带有特技性......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igned in Paris, 17 October 200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正式通过 巴黎,2003 年10 月17 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 年9 月29 日至10月17 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 参照现......
    保护祖先世代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其薪火相传,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大众共同的文化理念。虽然保护和抢救民间文化的工作,建国以来多有成绩可陈,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战略,由政府主导,却只有短短四五年的时间。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摆到重要位置,并从保护和传承“文脉”(温家宝总理语)、培养民族精神、......
2012年10月11日 CCTV-13 新闻频道 [新闻直播间]寻访格萨尔故里系列报道之《寻访格萨尔故里 说唱艺人:草原上的鲜活历史》《寻访格萨尔故里 格萨尔彩绘石刻:坚如磐石的敬仰》...
    史诗流传在黔东南苗族地区,是苗族创世古歌的集大成之作。传唱古歌是苗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盛事,目的在于传承民族的根谱和历史。通常是在苗族祭祀家支宗族祖先的大节"吃牯脏"和农历十月过苗年祭祀皇天后土、酬神谢祖、庆祝丰年等隆重仪式上,由德高望重的老人、鬼师(巫师)或歌手演唱。作品采取五言轮回问答歌体,演唱时押调不押韵;加上轮回反复的"花",全歌......
  新时期广西少数民族文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80年代的民族意识(自我)阶段、90年代的民族无意识(本我)阶段和新世纪的民族超越意识(超我)阶段。  80年代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鲜明的广西少数民族整体文化意识。一方面,80年代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延续了“文革”前17年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宏大叙事的传统。壮族作家韦一凡的长篇小说《劫波》、中短篇小说集《被出卖的活观......
首页  上一页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