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文学网检索
中国民族文学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4957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2.047秒)
  2015 年的少数民族文学,延续着既往的文学精神、价值观念,同时回应时代召唤,透视现代化、城市化带来的精神濡染和价值重建,书写民族地区的抗战记忆,将神话、传说、历史与现实联接起来,深度内转叙事传统,深刻表现现代化中各民族的困惑、追求和执着,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和版图。同时,各民族作家在创作上也呈现出一些明显而严峻的问题,能否以现代的视野、开放的精神、......
  中国当代文学中张承志的存在及其评价构成了“张承志难题”。这一难题既表现为面对张承志这一对象时我们知识和视野的局限,也凸显为文学面对现实时问题意识的薄弱。“张承志难题”中包含的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解释中国。作为一位信仰伊斯兰的回族作家,张承志的中国观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条由美的体认而确认自己的中国文化身分,由文化的民众主体而确认自己的民族身分......
  崛起的边缘民族诗群,以“野火主义”为旗帜而聚集。在全球化背景下,他们自觉地对“地方性知识”挖掘与重建,并对族裔性进行有意识地强化。在跨语际实践中,此诗群视野宽阔,兼容不同民族的诗人,营造多元共生的诗歌生态,拓展现代汉语诗歌的审美空间,为“华语语系文学”或“语言共同体”诗学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是近百年不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术领域,其学术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初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为孕育期;抗日战争爆发到1976 年,这一段时期是萌芽期与雏形期;1977年至今则是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迅速发展期和理论成熟期。...
  程式意象是史诗歌手的工具,歌手运用它的途径是演述中的再创编。文章通过分析一位歌手同类内容的两次演唱文本揭示出程式的内部有着分解转化的弹性,程式的分解转化又造成富含声学魅力和审美快感的多级程式意象及多级程式意象平行式。多级程式意象平行式又在诗行末端达成内在原型的统一,显示出其独特的核心美学功能。同类程式意象在同一位歌手不同史诗诗章中又产生变异,即......
  《玉石观音像唱和诗》的创作是辽诗发展中的重要事件。组诗不仅吟咏共同的对象即天庆寺的玉石观音像落成这一盛事,而且全部采用了次韵唱和的方式。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唱”与“和”,其间还存在着一次大规模的限韵诗创作活动。《玉石观音像唱和诗》的创作和保存,不仅证明辽代诗人曾经举行过一些集体性创作活动,代表了辽代七律的成就,而且揭示了佛教繁荣对辽诗发展的推动作......
  作为防范苗族而出现的湘西地方部队筸军,是近现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悲剧和历史悲剧的缩影,筸军作为群体,其命运充满了鲜明的悲剧色彩,其历史就是一部湘西民族地区的近现代史。刘萧的小说《筸军之城》具有深刻的悲壮审美意蕴,演绎了浪漫与激情,充满了神秘与想象,彰显了湘西文化重情爱美浪漫、雄强刚直彪悍的精神特征。小说作品用审美的方式再现了这一悲剧群体形象,......
   客家山歌是山歌手口头创作、即兴演唱的口头传统。在一场“有头有尾”的山歌对唱中,歌手遵循情感逻辑即兴创作和演唱无数首山歌,主要目的在于用不同的山歌完美演绎两大情感主题———“有情”和“无情”。...
  近年来,广西平果县甘桑遗址上发现的石刻文字或可上溯至先秦时期的骆越文化阶段。对甘桑石刻文的研究表明,其文字表达已具备一定的图像叙事功能,包含着未解的历史文化信息。甘桑石刻文化所属的右江河谷古文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代码,对石刻文字叙事的解读将对中国古文字史和壮族先民文化史有一定的助益。...
  《亚鲁王》是在丧葬仪式上为亡灵唱诵的苗族活态口承史诗,其演述语境具有鲜明的仪式色彩。从仪式视角对《亚鲁王》史诗进行阐释和观照,探讨它与丧葬仪式的关系,可以为《亚鲁王》史诗的深入解读和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首页  上一页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