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文学网检索
中国民族文学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4957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679秒)
  对于作家来,21世纪初年的中国让他喜忧参半。一方面他要面对诸多不利于文学的内外因素,诸如新媒体的发展挤压了书写印刷媒体的空间,政治生态与政治技术的变化使得文学在文化结构中不再具有话语引导性的重要地位,主要依靠科技和服务创新的经济模式和形态令文学生产和消费成为一种小众行为;而另一方面,他却也因为文学的边缘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以及历史上几乎从来没......
  从所谓“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在从技巧、风格乃至语体和观念都深受欧美文学的影响。这个主潮可以回溯到19、20世纪之交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一系列自觉的文学革新诉求,这个诉求在新文化运动的西化潮流中进一步得到合法化。尽管与主潮并行的不乏“国粹”“甲寅”等对于本土传统怀抱温情的支流,但终究“西风”压倒了“东风”。这固然是文化精英在特定历史时期......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的朋友打电话来,说是要把他们刊物二十几年来所登载的纳兰性德研究论文汇集一处,编纂成书。我当即表示:“太好了!”对方随即便向我索序。我略作迟疑,还是答应下来。 
  纳兰性德研究,时至今日虽还远未达到像“红学”那样的显赫程度,却也初步做到了硕果满目、专家云集。我个人却对这一领域奉献颇少,要应下写序这一差事,先就得问自己一句......
  依据常言常理,满族的书面文学,就应该是满人用满语满文留下的文学作品才对。这也体现着一般人们看待民族文学的习惯性思维。因应于这一想法,便会有人说,满族好像是没有什么以母语写就的作家文学作品。其实,满族确曾有过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创作的文学,并且,满人历史上用母语留下的作品,也曾取得过较高的成就。人们之所以总是感觉这个民族十分缺乏母语文学创作,原因......
  众所周知,老舍先生出生于中国境内一个特定的民族——满洲。他降生的时候,“满洲人”、“旗人”,是世间对他所隶属族群的称谓;到了晚年,国家及国人则一律称呼他的民族为“满族”。
  老舍没有赶上民族前辈的荣耀时光。他的曲折人生,适逢本民族历史上罕有的命运大跌宕。而他偏偏又是一个在民族问题上既敏感又有心的文化人。
  世上每个人,无论是否愿意与理会,都有......
  老舍的作品,在中国境内的族别文学分野中,隶属于满族文学。这句话,在十年前说出来,还让文学圈内的某些有识之士感到有那么一点意外和茫然。笔者于1984年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第二届老舍学术讨论会上,曾经提交了题为《老舍创作个性中的满族素质》的论文①,虽然得到了许多与会学者的赞同和认可,但也确有些颇不以为然的反馈,似乎把老舍作为少数民族作家,把老舍作品作为少数......
  [摘  要]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总汇。《玛纳斯》能够以口头形式保存并代代相传是天才史诗演唱者的功绩,这些民族艺术家在演唱史诗《玛纳斯》时,既继承了前辈史诗歌手传统的演唱内容与风格,又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作成分,使得史诗在结构上得到进一步完善,艺术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对这一群体开展全面田野调查,对研究、总结及......
  历史本真,是复杂的,多元的。对历史的研究,也理应承认复杂,包容多元。 
  上世纪那场“大革命”伊始,老舍自沉于北京一处水域。人们始终在用心“打捞”他。1982年,当中国对前一荒谬过程“拨乱反正”之际,老舍研究开始了集团式启动。学人们力图从政治诬罔中“打捞”老舍。当时甚而有种意见,认为被冤屈的老舍本是“党外布尔什维克”。虽说该意见当时及随后都未获得普......
  清代嘉、道时节,曾有一个值得较多言说的满洲文学家庭,乃是奕绘与太清夫妇。 
  奕绘(1799-1838),字子章,号妙莲居士、幻园居士、太素道人。他是清宗室,为乾隆皇帝曾孙。其祖父荣纯亲王永琪,父亲荣恪郡王绵亿,都是宗室内才艺兼备的人物,他们在满汉文法、中西算学、诗画艺术等领域,均取得过相应的成就。奕绘自幼得到家学气氛的濡染,又受汉族名士的教育,12岁即......
  如果要给我们这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找一个文化模式的关键词,我想一定是流动与迁移。任何一种原生的固有文明传统,无论是曾经的东亚的乡土农耕还是中亚的草原游牧,乃至南太平洋与中非部落民的渔猎或者吉普赛、萨冈流浪者与西欧的商人,在当下的语境中都面临着根本性的迁徙。这种迁徙已经明显区别于工业革命与大航海时代之前的本能、零星与自然状态,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统摄性......
首页  上一页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