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国网检索
哲学中国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9332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114秒)
本文主张在逻辑的基础上理解弗雷格的涵义概念。如果直接以解释认知意义为目的来理解涵义概念,而忽视逻辑,我们得到的就是关于涵义的认知解释;而按照本文试图说明的想法,将得到关于涵义的一种逻辑解释,即逻辑涵义。我将说明,□...
心灵与世界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根本问题,而如何塑造和把握“心灵”概念又是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本文试图以麦克道威尔对普特南“心灵”观的批判为切入口来考察其中两种可能性。本文将通过细节的考察揭示,尽管这两种可能性的主要意图都在于发展出一种非唯我论的心灵观,但...

    《墨子·耕柱》以下五篇,胡適將其明確地劃歸爲一組,欒調甫進而稱名爲《墨語》,學者多因襲之。《墨語》成篇於何時?對於此一問題的回答,乃是探究其墨家鬼神觀的一個必要前提。而學者多將其附麗於《十論》諸篇而混雜論之,以作補充之用;又有將其更置於《十論》之先者,以爲墨子早期思想、言行之實錄或所謂“原始的資料”。此二說是否的當,則不可不慎加考據和立論。而《......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中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等一系列变迁的内在需要,是“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理论沉淀与提升。由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是对变化中的中国现实的理论把握与理想现实构建之必要。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学术问题,更是如何引动现实生活需要解决的实践操作上的严肃问题。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也就在理论......
  
在讨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时,宗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宗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现象。这种现象的特征在于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对于这种信仰的对象,采取着感性膜拜的方式。因此,它是人们信仰的特定形式,常常居于精神生活的核心层面——当然,只有对信仰者才是这样;如果在一个信教者占据多数的国度里,它也很容易处于社会精神生活的核心层。在中国历史上,有众多的宗教存在......
  
就其本质而言,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的和真正永恒和持久的因素的探究,而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的政治哲学,是对何谓最好的社会政治秩序问题的探究。然而,在我们习惯称为“历史”的东西被称为我们时代的精神之后,当下社会生活的特定“趋向”及其历史起源问题,几乎取代了对永恒和根本问题的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似乎也难以发现还有机会提出政治方面的哲学问......
 在《物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在明白一个事物的“为什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环境哲学提出了若干颠覆性的命题,从而对现代西方主流哲学提出了挑战。环境哲学要求在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层面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摒弃现代哲学的许多成见。固守着现代哲学的成见不仅□...
天然自然过程与人类自然技术系统或技术活动过程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这就是都遵循着客观自然规律,但人类技术系统中...
文章从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对知识的定位、运动观、时空观、宇宙论等几个方面,通过与近代自然科学世界观的对比,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