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国学研究网检索
国际中国学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573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852秒)
  一个世纪以来,我们提到梁启超这个名字,总是与“维新运动”、“立宪派”联系在一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梁启超最典型的“标签”就是“康有为的大弟子”。“康梁”二字摆在一起实在太久,于是不得不给后人留下了这样的刻板印象。然而,这种片面的评价,显然无法完全涵盖梁启超的业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代表了一种长期以来的“偏见”。
 
  
  正如刘再复先生所......
【核心提示】这是一个汉学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泥沙俱下与众声喧哗的时代。中国学界不能以后殖民的眼光来拒绝西学的营养,当然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你知道北美汉学研究的“三剑客”么?你知道与《剑桥中国史》齐名的《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么?你知道伦敦、普林斯顿、台北、北京、上海的“汉学交流圈”么?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
 
作者: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暨全球胜任力研究院、美国查普曼大学贾文山;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孙宸
 
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将“全球中国”(GlobalChina)这一议题带入了大众视野,也扩大和重新定义了中国学作为21世纪区域国别研究中显学之一的新版图和新方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勾勒出国外“全球中国”研究项......
作者:何培忠国外对中国的研究始于世界各国对中华文明的接触与认知。长久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国外的中国研究缺乏统一的称谓,有的称“汉学”或“海外汉学”,有的称“中国学”或“国外中国学”。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对于这一热潮的出现和走向,我国学术界给予了密切的关注,而关于这一学科的称谓,也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作者:李学勤
(2001年)9月6日至9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其60年校庆之际,举办“世界著名大学汉学系主任(汉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国际汉学界的盛会,会议的主旨,如其邀请函上说的,是要“推动海外汉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互动,加强汉学研究与汉语教学的联系,并从整体上推动中国文化的研究”。我提交会议的论文题目,原拟作《作为专门学科的汉学史研究》,后来仔细考虑......
作者:严绍璗    对中国学术界来说,“国际Sinology”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学术。我们在这一学术的基础性资料的编纂和整体性研究方面,以及在研究机构的建设和研究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方面,事实上已经超越了这一学术在世界各国本土的运行状态。我的先辈们的殷切期望与谆谆嘱咐已经成为我国正在跃进中的人文学术的现实。    这意味着我国学术界对中......
作者:王中原,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苏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为何研究中国政治?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当前,关注政治学学科发展的文献较多,但专门探讨海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方法的研究非常欠缺。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发展塑造了海外中国政治研究的演化路径和未来图景。本文突破传统定量与......
作者:付正,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提要:2022年,美国学界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美国对华政策以及中国内政外交领域的发展情况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这些研究呈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在研究主体方面,美国智库作为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的主阵地,涉华报告数量再创新高,且对华立场呈现出愈发强硬的态势和鹰派取向;在研究主题方面,既有对前几年热点议题的延续,......
作者:马钰滢,暨南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蒋述卓,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在20世纪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碰撞融通的学术语境下,道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传译中介和“形象大使”。大批中西方学者通过对道家思想的译介和阐释来为其理论寻找据点,尤以美国最为突出。道家思想在美国的传播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附会与比较(......
 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被认为是美国第二代汉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史华慈,多年来荣誉、著作等身,与史景迁、魏斐德被并称为美国“汉学三杰”。孔飞力1970年出版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开风气之先;1990年出版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在当年即获得“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被引入中国......
首页  上一页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