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国学研究网检索
国际中国学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573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364秒)
    内容提要     40年代初,越南拉开了接受鲁迅的序幕。从此,鲁迅的名字开始为越南文艺界了解。尽管越南读者比较晚才接触到鲁迅及其作品,但鲁迅作品一进入越南就很快地受到越南读者的欢迎,并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的《呐喊》与《彷徨》自1944年被翻译到越南后,产生了多个译本。各种译本都根据中国原著进行翻译,而不是借助别的语言文本进行再翻译。要承认的是,现有的各种鲁迅......
    《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驻华记者阿班回忆录》美 哈雷特·阿班著 杨植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34.00元
    为新闻而生的记者狂人,遭遇变革方兴的古老中国美国记者阿班在华十五年,适逢中华民国历经多重巨变: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一脉则随北伐兴起;欧美势力在革命打压下委顿,日本势力则日益坐大。因地位尊崇,各国政要无不奉他为座上宾,中......

●演讲录 
明清时期中西科技比较研究       
    ——18世纪耶稣会士来华科技传播局限性原因探讨                               [美]本杰明•艾尔曼   姜进译 
形而内学:孔子对世界哲学的贡献                                                 [韩]罗 圣   高 勇译 
中西史学的相通与相异                                                           杜维运......
    南洋群岛华人之儒家学说及改良主义思想                  [法]苏尔梦、龙巴尔 李平沤译 
    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              [法]索安 
    驳郭茂倩──论若干汉诗和魏诗的两种文本                [法]桀溺 
    曹植与神仙                                            [法]侯思孟 
    《诗经》,从用典到隐喻:意义之自由度                   ......
    第一个成为《时代》封面人物的中国人是吴佩孚
    据报载,美国《时代》周刊最近报道了中国“另类”青年的现状,采访了春树、韩寒等一批“80后一代”,并挑选春树作为该期的封面人物。介绍文章说:“美国《时代》周刊始终关注着中国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美国《时代》周刊涉及中国的封面既包含中国各个时期的领导人和重要人物,也有周星驰一类大......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提出了"丝绸之路" (the Silk Road)这个概念。对它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性的热门话题。一般认为,丝绸之路的历史肇始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距今2000多年。然而,也有学者考证,中外文明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比这还要早3000多年。通过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物质交流通道,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铁器等商品不断被输往异域,而其他......
   传统汉学在西方,若以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时期作为起点,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经过汉学家的长期努力,汉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涉猎广泛,尤其在文化研究上富有成就的跨学科门类。在美国等国家,这种广泛的学术兴趣,已经发展成为包含了当代对于中国政治、外交、经济、金融、管理、法律、军事、社会、哲学、历史、文学、影视传媒、艺术等学术领域的中国研究。这门学问在西方的这......
    从16世纪以后,西方人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已开始注意《周易》,《周易》在西方的传播成为“中学西传”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是对《周易》在西方早期的传播做一个初步的梳理。《易经》本属儒家经典之一,欧阳修曾说“孔子生於周末,文王之志不见于后世,而易专为古筮用也,乃作彖象,发明卦义,……所以推原本主,而矫世失,然后文王之志大明,而易始列于六经矣。......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唐诗中的名句。其实,这首诗的作者是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一个日本人能做出这样的诗句,不免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如果知道在日本古代,无论是武士还是贵族,都对汉诗有一番研究,并以能写几首汉诗作为自己有修养的象征,一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几代天皇都是汉诗高手
    在日本奈良(公元710......
 
 
摘要: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西方人很早就开始关注中国法律,但直到1810年,英国外交家、英国中国学研究奠基人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将《大清律例》翻译成英文,西方人才首次见到了中国法典的原貌。《大清律例》的翻译是中西法律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西方人对中国法律的认识与研究从......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