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开拓创新之路——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创新工程一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2-07-31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

 

    在7月25日召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创新工程工作交流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进行简短动员讲话之后,大会即进入介绍试点做法和经验环节,18家创新单位负责人依次站在发言席,详细向大会作经验交流发言。

  本次会议的开会方式与往年有所不同,会议改变“部署—讨论—总结”的开会方式为“动员—交流—部署”的开会方式。会上的经验交流占据整个会议时间的一半以上,可见,总结经验、充分交流,成为会议重点。

  此时此刻,距创新工程全力启动整整一年的时间。在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工作会议上,王伟光在这里作了“继续实施三大强院战略,全力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主题报告,标志着创新工程的全力启动。一年之后,会议主题成为“创新工程工作交流”,这意味着经过一年的实施,创新工作取得了成绩,获得了重要进展,有必要彼此交流心得,总结经验,互相启发。

  会上,18家创新单位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的创新经验,有的侧重科研方法、有的侧重科研体制、有的侧重管理、有的侧重人才,一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创新之路正清晰显现。

  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去年召开的暑期工作会议上,与会者对于实施创新工程的目的就已达成共识:要在用人制度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创新、机构设置创新、科研资源配置方式创新上做好文章,真正解放和激活科研生产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出更大的科研创造力,以保障和全面实施科研手段与方法创新、学术观点与思想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创新。

  进入创新工程的试点单位,所有的项目设置都是指向这一共识。一年后,其创新成效究竟如何?怎样来检验?标准也只有一条:要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研究所和研究室建设,有利于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精品,有利于出大家和拔尖人才,有利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18家创新单位负责人的发言显示,他们的创新工作是符合这一标准的。

  正如王伟光所指出,一年多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精心设计、深度发动,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出了一批阶段性创新成果,创新工程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2011年9月我所整体进入院创新工程,激发了我所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所职工普遍认为这是我所解放和激活科研生产力,促进考古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在创新工程的支持下,考古所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有些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重大成果的发布,是创新工作取得成效的直接体现。各创新单位在出重大成果上,都有明显的提升。比如财经战略研究院,从今年3月起建立了每月一次的重大成果发布会制度,迄今为止,已经发布了五次。信息情报研究院成立之后,一年来,报送的信息成果的数量、采用率、批示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哲学研究所自签约以来,其创新团队已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译文、报告、综述合计20多篇。

  创新工程还给许多研究所带来了新气象。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说,在前不久政治学所创新工程总结会上,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压力真的来了,工作和生活节奏变了,既紧张又充实”。有的同志说,与过去相比,明显的区别在于科研工作目标清楚,标准清晰,责任明确,钉是钉、铆是铆,干多干少,一目了然。

  顶层设计紧盯“三个定位”

  去年9月5日,第一批创新工程试点单位进行签约,之后,这样的签约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多媒体室又召开多次。每一次签约,都意味着一家创新单位的顶层设计将进入实施阶段。可以说,顶层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创新工作能否取得显著成绩。

  王伟光在去年暑期工作会议上强调,搞建筑,规划设计先行;实施创新工程,也要整体思考,方案先行。启动创新工程,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从整体的、长远的、战略的高度出发,缜密考虑,把能想到的问题尽可能想好,确定制度,制定措施,搞好顶层设计。必须明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一年干什么,两年干什么,三年干什么,五年干什么。

  在创新单位负责人发言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研究所的顶层设计都紧紧围绕“三个定位”展开。其中,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尤其得到凸显。比如几大研究院的建立,直接定位为学术型智库。

  定位清晰之后,设计创新科研项目,十分重要而关键。

  “创新工程的选题既要是欧洲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又要能满足学术标准和要求,还要能够为国家提供有政策价值的研究成果。基于这些考虑,我们选择了‘欧洲转型与世界格局’作为我们创新工程的选题。”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说。为确保整体设计科学合理,欧洲所还积极推广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中广泛使用的“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先进方法。这样一来,使课题从一开始就保证了框架合理可行。

  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对此体会是,要把创新工程做成精品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一方面要有开阔的视野、明确的思路、宏观的设计;另一方面又必须注重细节,从小处着手,精雕细刻。

  制度创新多面展开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是分步实施的,依次是全院动员,启动创新工程,逐步推进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同时选择第二批进入创新工程的试点单位,编制第二批创新单位方案,启动第二批创新项目,逐步实行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其中,建立竞争和退出机制、建立评价机制,成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创新项目的实施、科研成果创新,还是创新项目与学科建设的协调,最终都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评价机制。”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说。该研究院为此制定并实施了《量化指标考核体系》,把学术论文、专著作为考核创新岗位人员绩效的主要指标,着眼于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

  探讨科学的评价机制,其实是各研究所(院)都在做的工作。比如美国研究所,一直在提倡“四个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与干少不一样,为国家干与为个人干不一样,干出成就与没干出成就不一样。但实际上,直到美国所进入创新工程之后,这“四个不一样”才是真正的不一样。

  创新工程也为科研组织方式拓展了空间,由于机制灵活,跨所(院)、跨单位甚至跨国合作成为可能,语言研究所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都在这方面获得了益处。

  此外,管理体制的创新更为关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同志曾反复强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先要把管理搞上去,用科学的管理实现出成果、出人才的目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进入创新工程后,一直把管理创新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具体内容是:制度要完善、责任要明确、赏罚要到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称,正是依靠健全制度,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将京内京外、境内境外200多名员工协调起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才成为步调一致、相互配合的整体。

  对此,各创新单位都清晰认识到,只有以制度作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创新之路才能平稳延伸开去。(记者 王建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创新动态

开拓创新之路——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创新工程一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2-07-31

 

    在7月25日召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创新工程工作交流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进行简短动员讲话之后,大会即进入介绍试点做法和经验环节,18家创新单位负责人依次站在发言席,详细向大会作经验交流发言。

  本次会议的开会方式与往年有所不同,会议改变“部署—讨论—总结”的开会方式为“动员—交流—部署”的开会方式。会上的经验交流占据整个会议时间的一半以上,可见,总结经验、充分交流,成为会议重点。

  此时此刻,距创新工程全力启动整整一年的时间。在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工作会议上,王伟光在这里作了“继续实施三大强院战略,全力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主题报告,标志着创新工程的全力启动。一年之后,会议主题成为“创新工程工作交流”,这意味着经过一年的实施,创新工作取得了成绩,获得了重要进展,有必要彼此交流心得,总结经验,互相启发。

  会上,18家创新单位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的创新经验,有的侧重科研方法、有的侧重科研体制、有的侧重管理、有的侧重人才,一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创新之路正清晰显现。

  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去年召开的暑期工作会议上,与会者对于实施创新工程的目的就已达成共识:要在用人制度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创新、机构设置创新、科研资源配置方式创新上做好文章,真正解放和激活科研生产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出更大的科研创造力,以保障和全面实施科研手段与方法创新、学术观点与思想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创新。

  进入创新工程的试点单位,所有的项目设置都是指向这一共识。一年后,其创新成效究竟如何?怎样来检验?标准也只有一条:要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研究所和研究室建设,有利于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精品,有利于出大家和拔尖人才,有利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18家创新单位负责人的发言显示,他们的创新工作是符合这一标准的。

  正如王伟光所指出,一年多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精心设计、深度发动,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出了一批阶段性创新成果,创新工程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2011年9月我所整体进入院创新工程,激发了我所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所职工普遍认为这是我所解放和激活科研生产力,促进考古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在创新工程的支持下,考古所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有些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重大成果的发布,是创新工作取得成效的直接体现。各创新单位在出重大成果上,都有明显的提升。比如财经战略研究院,从今年3月起建立了每月一次的重大成果发布会制度,迄今为止,已经发布了五次。信息情报研究院成立之后,一年来,报送的信息成果的数量、采用率、批示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哲学研究所自签约以来,其创新团队已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译文、报告、综述合计20多篇。

  创新工程还给许多研究所带来了新气象。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说,在前不久政治学所创新工程总结会上,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压力真的来了,工作和生活节奏变了,既紧张又充实”。有的同志说,与过去相比,明显的区别在于科研工作目标清楚,标准清晰,责任明确,钉是钉、铆是铆,干多干少,一目了然。

  顶层设计紧盯“三个定位”

  去年9月5日,第一批创新工程试点单位进行签约,之后,这样的签约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多媒体室又召开多次。每一次签约,都意味着一家创新单位的顶层设计将进入实施阶段。可以说,顶层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创新工作能否取得显著成绩。

  王伟光在去年暑期工作会议上强调,搞建筑,规划设计先行;实施创新工程,也要整体思考,方案先行。启动创新工程,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从整体的、长远的、战略的高度出发,缜密考虑,把能想到的问题尽可能想好,确定制度,制定措施,搞好顶层设计。必须明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一年干什么,两年干什么,三年干什么,五年干什么。

  在创新单位负责人发言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研究所的顶层设计都紧紧围绕“三个定位”展开。其中,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尤其得到凸显。比如几大研究院的建立,直接定位为学术型智库。

  定位清晰之后,设计创新科研项目,十分重要而关键。

  “创新工程的选题既要是欧洲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又要能满足学术标准和要求,还要能够为国家提供有政策价值的研究成果。基于这些考虑,我们选择了‘欧洲转型与世界格局’作为我们创新工程的选题。”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说。为确保整体设计科学合理,欧洲所还积极推广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中广泛使用的“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先进方法。这样一来,使课题从一开始就保证了框架合理可行。

  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对此体会是,要把创新工程做成精品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一方面要有开阔的视野、明确的思路、宏观的设计;另一方面又必须注重细节,从小处着手,精雕细刻。

  制度创新多面展开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是分步实施的,依次是全院动员,启动创新工程,逐步推进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同时选择第二批进入创新工程的试点单位,编制第二批创新单位方案,启动第二批创新项目,逐步实行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其中,建立竞争和退出机制、建立评价机制,成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创新项目的实施、科研成果创新,还是创新项目与学科建设的协调,最终都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评价机制。”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说。该研究院为此制定并实施了《量化指标考核体系》,把学术论文、专著作为考核创新岗位人员绩效的主要指标,着眼于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

  探讨科学的评价机制,其实是各研究所(院)都在做的工作。比如美国研究所,一直在提倡“四个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与干少不一样,为国家干与为个人干不一样,干出成就与没干出成就不一样。但实际上,直到美国所进入创新工程之后,这“四个不一样”才是真正的不一样。

  创新工程也为科研组织方式拓展了空间,由于机制灵活,跨所(院)、跨单位甚至跨国合作成为可能,语言研究所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都在这方面获得了益处。

  此外,管理体制的创新更为关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同志曾反复强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先要把管理搞上去,用科学的管理实现出成果、出人才的目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进入创新工程后,一直把管理创新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具体内容是:制度要完善、责任要明确、赏罚要到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称,正是依靠健全制度,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将京内京外、境内境外200多名员工协调起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才成为步调一致、相互配合的整体。

  对此,各创新单位都清晰认识到,只有以制度作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创新之路才能平稳延伸开去。(记者 王建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