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伟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创新工程综合评价考核和年度考核总结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11-29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

 

  11月2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创新工程综合评价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动员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作动员讲话。

 

同志们:

  根据党组部署,今年11月中旬到明年1月中旬,我院将集中对创新单位2012年试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同时,在全院展开年度考核总结。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全党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满怀信心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也是在我院创新工程初战告捷、全院上下心气十足投入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可以说,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进展的总结会,也是一次评价考核的部署会,更是一次统一思想、提振士气、推进工作的动员会。希望全院同志借着十八大胜利召开的东风,以创新工程评价考核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研究问题,科学谋划发展,为把我院创新工程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重点讲四个问题。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精神统领我院创新工程和其它各项工作

  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首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一个总领。上周五我院刚刚举行了所局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全立同志代表党组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学习宣传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院各单位、各级领导和全院同志,要按照党组的部署,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特别是要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以十八大精神统领全院各项工作,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化为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以更高的责任感、更强的紧迫感,更加努力地落实好中央对我院的“三个定位”要求,推进和落实好创新工程,抓好创新工程综合评价考核工作和全院年度考核工作,以创新工程的优秀成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把握评价考核工作对于创新工程和我院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1年以来,在中央的关怀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党组带领全院同志戮力同心积极实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精心设计、深度发动、积极试点,有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取得了一批阶段性创新成果,我院创新工程初步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战略目标。认真总结和科学评估一年来创新工程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新经验,正确认识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将创新工程推向前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提出建立评价考核体系和考评工作机制的现实动因。

  创新工程伊始,党组就着手研究如何建立严格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使之与报偿激励机制互为补充,成为引导创新方向、保证创新绩效的重要制度支撑。为此,创新工程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竞争择优、责任激励、科学评价、严格管理”等基本原则,先后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单位及岗位考核办法》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评价管理办法》等制度。2011年底,对首批试点的9家创新单位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考核,摸索了一些经验。

  随着创新工程实践的逐步深入,在今年北戴河暑期会议上,党组提出要建立针对创新单位和岗位的全面的评价考核体系,与年度考评工作相结合,对一年来的创新实践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为做好这项工作,院里成立了由院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课题组,组织和调动了大量的人力参与研究设计。课题组先后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几十次,反复推敲琢磨;创新办和职能部门召开4次所长书记专题会征求意见,广泛听取意见;院长办公会也多次进行专题讨论,对方案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制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单位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单位年度综合评价实施办法》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及其相关附件材料。可以说,这套体系和办法,是充分发扬民主、科学研究论证、全院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什么要把评价考核工作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应该如何看待评价考核工作对于创新工程的意义?我认为,

  首先,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任何一项事业的有序推进和持续发展都离不开评价考核。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3处提到“评价”问题,一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二是关于“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关于“科技创新评价标准”,评价工作被放到非常醒目的位置。无庸讳言,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实践看,长期以来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往往被看作是“软约束”、“软评价”,甚至有人认为,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优劣高低,每人心中有杆秤,标准难于统一,要建立一套各方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从现实需要看,如何从成果质量、人才水平、管理绩效、功能作用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的综合评价,已经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难题,这套指标体系的缺失,这项工作在实践中迟迟不能推进,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级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我院有义务、有责任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考核体系建设方面先走一步,在这一领域做好开拓、创新的工作。

  其次,做好评价考核工作是深入推进创新工程的迫切需要

  从一定意义上讲,评价考核工作是创新工程的方向盘和“牛鼻子”,也是创新工程工作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创新工程开展的好与坏、是否能够持续,要看它是否符合科学研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是否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利于多出人才多出成果,这些评判原则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评价考核工作加以体现。一年来的创新实践,已经对实行科学严格的评价考核提出了迫切要求。一是检验创新成果质量的迫切要求。一年过去了,创新工程进行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要用成果和人才来说话,创新单位、创新岗位、创新项目出没出成果,出人才,出的是什么样的成果,是经得起考验的精品力作,还是经不起推敲的学术垃圾,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在培养优秀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激励措施,等等,只有通过评价考核才能得出明确答案;二是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迫切要求。要通过评价考核,让踏踏实实创新实干的单位和同志得到表彰,让那些不干事混日子的单位和人员受到处罚和警醒。如果没有评价考核这个环节,可能导致试点单位压力不够,动力不足,没进试点的单位也会心里不服,创新工程所设立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丧失了基础,会流于形式;三是树立正确创新导向的迫切要求。评价考核指标就是指挥棒。通过它,可以将党组的立场、要求、意图贯穿其中,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都可以通过评价考核的指标设计和具体的操作实践体现出来。只有牢牢地抓住这个指挥棒,才能真正实现以创新工程为带动,推进我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再次,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对巩固我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先地位意义重要

  作为唯一一所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我院还担负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牵头单位的光荣职责。在实施创新工程过程中,中央批准我院先行先试,财政部、审计署等国家有关部门在审批我院的创新方案时,多次提出希望我院在评价考核方面有所创新,可以说,做好评价考核工作,也是我院的一份承诺,一份责任。一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有单位来我院取经,关注我们的体制机制改革,关注我院的创新研究成果,特别关注我们评价考核体系的建设,大家都热切期盼这套体系早日出来。评价考核体系建设,众所瞩目,我们只有搞好,不能搞坏,搞好了,我们才能向中央和政策主管部门有交待,才会推动创新工程在新的起点上迈上更高台阶,同时,我院的阵地、智库、殿堂定位功能才会得到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创新实践才会让人心服口服,我院的软实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家要从更高的层面、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做好评价考核工作的意义。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准确领会党组关于做好评价考核工作的战略意图

  万事开头难。全院性的综合评价工作以前从未做过,这次从创新工程的实践出发,对全院创新单位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考核,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全院同志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组对于做好评价考核工作的战略意图上来,抓住关键和重点,准确把握领会。这次评价考核工作的要点可以总结为五句话“突出创新、综合评价、分级分类、考评并重、注重导向”。

  所谓“突出创新”,就是把重大创新评价作为本次评价考核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在具体评价指标设计上,对重大创新的内容作了概括提炼,主要包括:一是各创新单位在学术理论和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和组织方式、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绩,包括提出新学说、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新思路,对某个领域或问题作出新描述、新分析和新概括,发现或使用新学术材料、提出新的学术问题等情况;二是各创新单位通过调研发现社会问题,提出有效治理举措,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等情况;三是各创新单位适应时代要求建立新学科,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基础研究和学科资料建设,提出和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加强研究手段创新等情况。可以说,上述指标设计,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开展创新实践的主要相关领域,既照顾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差别,也兼顾了创新成果与创新手段、方法和机制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指标设计。在具体操作方案上,也没有搞一刀切,针对创新单位不同特点,创新要求有不同的侧重。

  所谓“综合评价”,就是在对重大创新进行重点评价的同时,对创新单位开展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今年是第一次对院属单位开展年度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除重大创新指标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落实“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战略等方面内容,在每个方面均提取了重点考核内容,设定了若干具体评价指标,比如,在阵地建设方面,主要考核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理论学习任务等情况;完成中央交办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院“马工程”的研究任务并产出成果等情况;完成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任务等情况;排除政治违纪包括外事纪律、保密纪律隐患等情况,以及加强学风建设和国情调研等情况。在科研影响方面,主要考核各类科研项目、科研任务的进展完成等情况;成果发表及中央领导批示、学术影响及社会影响等情况;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学术平台以及学术组织建设等方面情况,重在对我院整体科研管理及学科建设的状况进行基本评价。在人才队伍方面,主要考核人事制度创新及执行情况;制定及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学术骨干情况;各类人才社会影响情况;学科带头人及梯队建设情况;创新岗位管理考核等情况。在管理绩效方面,主要考核创新单位主要领导参加院重要会议和贯彻院重要部署情况;制定和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及任务情况;经费支出与预算的符合情况;经费使用合规等情况,重点检查创新单位对院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和执行力情况。以上几个方面,可以说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体现了综合评价的特点。

  所谓“分级分类”,就是在评价考核工作中,院、所两级各有侧重;依据创新单位的特点和类型,评价标准有所不同。这套评价考核体系的出台,经过了上上下下几个回合,院所两级充分讨论酝酿。在此过程中,不少所长书记提出,院和所作为不同的责任单位,在评价考核工作中,职责要有所区分,各有侧重。经院长办公会讨论同意,将评价考核工作分成几个层次,或者说几个不同的责任主体:院长办公会负责专门听取创新单位的工作汇报,对首席管理进行考核,最终审定创新单位的评价结果;院组织学术评审专家委员会,重点评价各单位的创新成果,重在把握学术创新的大方向,评出好成果;创新单位按照院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重点从如何落实“三大强院”战略和“三个定位”要求,加强创新单位管理和建设的角度,开展自我评价;院职能部门重点从创新单位完成院交办任务、落实各专项要求情况,对创新单位自评结果进行检审核定,对存在违反政治纪律、财务严重违规等情况的单位进行“一票否决”。这样,考核评价形成了院所两级、四个不同的评价考核责任主体,职责不同,各有侧重,既能发挥研究所开展创新评价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也能从总体上、方向上对创新工作进行评价、把握和引导。另外,由于创新单位不仅包括研究所,还包括研究中心、报网库等平台单位,这次评价考核并没有一刀切,而是提出相关要求,有关单位应依据各自特点和类型,在院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评价办法,经院批准后实施。

  所谓“考评并重”,就是把创新单位评价与所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测评、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党建工作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纪等工作进行统一部署,一次性考评。从今年开始,以往分部门、多渠道进行的考核检查将合并进行,相关内容整合到一套评价考核文件当中,研究所一次安排,职能部门协调统筹,“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这么做的出发点,就是改变多头考核,频繁考核,在保证考评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研究所的工作量,这也是我院管理工作的一次改革创新。

  所谓“注重导向”,就是要充分抓住这次评价考核的机遇,用好评价考核的成果,建立正确的创新导向。评价考核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有着长期的、导向性的作用。通过评价考核,我们既要将落实“三大强院”战略出成果出人才的创新实绩展示出来,更要将党和国家对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价值要求倡导起来,将党组以创新工程推动全院建设发展的战略意图充分表达出来,贯彻下去。通过评价考核,我们要大力提倡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反对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提倡真抓实干、高效执行,反对空谈应付、懒散浮虚;提倡竞争择优、科学评价,反对徇私舞弊、好人主义;提倡大局意识、学术责任,反对个人主义、一己私利;提倡精品意识、创新贡献,反对粗制滥造、急功近利。通过评价考核,凡是我们提倡的,就要给予扶持鼓励,号召大家学习,凡是我们反对的,就要予以批评纠正,提醒大家注意。我们相信,通过创新工程持之不懈的引导推动,辅以有效的评价考核措施,经过全院同志的共同努力,我院各项事业的发展一定会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评价考核体系的设计以及操作实践,还需要一段更长的时间,目前的这套体系和办法,只是起步和试行。我在前不久学术期刊试点会上讲过这么一段话:“实施创新工程是一个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一项全新的改革事业,出台的制度办法难免有不周全、不缜密的地方,尚需继续调整、补充、完善。”这段话,对于评价考核工作而言,同样如此。但是,正是因为它重要,我们才需要坚定决心去部署推进,正是因为它有难度,我们才需要上下同心共解难题,使之不断完善。希望大家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不找借口,不发牢骚,积极参与,将这项工作切实做好。

  四、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把创新工程综合评价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结合好,使评价考核工作务必取得实效

  根据工作安排,今年的评价考核工作从启动到结束只有大约两个月时间。年底各项工作头绪多,复杂性强,创新单位的综合评价与全院的年度考核两项工作同步进行,更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所有单位都要进行年度考核,创新单位还要进行综合评价,每个单位的类型不一,情况不同,评价考核工作的要求也不同,从全局来看,这两项工作一定要结合好。有些单位希望各单位领导,特别是书记、所长要把握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将评价考核工作认真抓好。为此,我提几点要求:

  第一,充分思想动员,组织落实到位。全院各单位特别是各创新单位,要在院统一部署动员的基础上,在本单位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充分做好思想发动和组织落实工作。今天动员会的讲话及相关解释文件已印发各单位,全院同志都要仔细学习、消化、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充分理解和认识推进评价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创新单位要根据文件精神,明确相关要求,做好落实工作;鼓励未进试点的单位先行一步,在评价考核方面做一些尝试,为明年创新试点做好准备。各单位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评价考核工作,要指定专门部门及工作人员,与院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落实相关工作安排。

  第二,明确工作流程,强化规范管理。评价考核历来是一项政策性强、规范性高、影响度大的工作,能否做到严格按要求、按流程推进,做到把关严格、管理规范、公正透明,将直接决定评价考核工作的效果和成败。比如,文件规定,各单位向院提交的年度创新工作报告、重大创新成果、自评分值、重要数据等材料,需在本单位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经学术委员会审议,由党委会议表决后提交院审核;各单位在研课题要进行严格的结项评定,结项率在90%以下的,明年不能进入创新试点;领导干部述职材料,须在民主测评会前以适当方式让参会人员了解;年度评优结果,须进行公示,等等,这些规定要严格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打破了规矩,或者绕开相应的流程,避重就轻,出现少数人说了算、文过饰非等情况,就会损害评价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大家就会对评价考核的结果产生怀疑,结果不能服众,评价考核就失去了激励约束和创新导向的基本功能。对此,各单位要把这项要求上升到工作纪律的高度来认识,杜绝出现态度不认真,措施不合规,执行有漏洞、结果有重大争议等问题。

  第三,把握工作导向,维护创新大局。维护团结稳定和谐的大局,为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提供良好的政治舆论环境,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我院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部门的一项光荣职责,评价考核工作要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搞评价考核就是要分清好坏优劣,要有相应的激励和惩处措施,没有奖惩,评价考核就是一纸空谈,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激化矛盾,产生问题,制造紧张空气,更不能出现重大责任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我相信,只要严格按照党组要求,把工作做深做细,保证过程公开公正,评价结果有说服力和公信力,这项工作会得到各单位和同志们的拥护和接受。 

  本次会后,各单位要抓紧落实几件事:一是各单位要按照院统一部署和要求,尽快成立评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要制定各单位的评价考核方案,提出时间进度表,方案和时间进度表在月底前要报送院人事局,与院评价考核检查组做好协调配合,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三是做好单位进入试点、人员进入岗位的准备工作。相关的准入条件要逐条对照,没有达到准入标准的,不论是哪个单位、哪个人,都不能签约;四是要对下年度创新方案进一步精雕细琢。2013年,我院创新试点将覆盖所有研究所,职能部门对各单位的方案进行了两轮审核,有关意见也进行了反馈。有些单位提出,希望利用评价考核工作和年终总结的机会,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我们鼓励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不突破院审批的原则框架的基础上,各单位可以对方案继续修改完善,最后定稿的方案,需报创新办审核备案。

  同志们,当前,正处于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潮阶段,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必须坚决落实好。评价考核工作安排在这个阶段启动进行,同时,各单位还有制定2013年学术期刊试点方案,开展职称评审等工作,任务繁重。为此,同志们既要学会弹钢琴,把学习传达十八大精神与评价考核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更要学以致用,把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积极成果运用到推动工作、谋划发展上来。希望全院同志继续发扬实事求是、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十八大精神鼓舞下,把我院创新工程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创新动态

王伟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创新工程综合评价考核和年度考核总结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11-29

 

  11月2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创新工程综合评价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动员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作动员讲话。

 

同志们:

  根据党组部署,今年11月中旬到明年1月中旬,我院将集中对创新单位2012年试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同时,在全院展开年度考核总结。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全党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满怀信心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也是在我院创新工程初战告捷、全院上下心气十足投入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可以说,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进展的总结会,也是一次评价考核的部署会,更是一次统一思想、提振士气、推进工作的动员会。希望全院同志借着十八大胜利召开的东风,以创新工程评价考核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研究问题,科学谋划发展,为把我院创新工程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重点讲四个问题。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精神统领我院创新工程和其它各项工作

  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首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一个总领。上周五我院刚刚举行了所局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全立同志代表党组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学习宣传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院各单位、各级领导和全院同志,要按照党组的部署,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特别是要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以十八大精神统领全院各项工作,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化为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以更高的责任感、更强的紧迫感,更加努力地落实好中央对我院的“三个定位”要求,推进和落实好创新工程,抓好创新工程综合评价考核工作和全院年度考核工作,以创新工程的优秀成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把握评价考核工作对于创新工程和我院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1年以来,在中央的关怀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党组带领全院同志戮力同心积极实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精心设计、深度发动、积极试点,有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取得了一批阶段性创新成果,我院创新工程初步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战略目标。认真总结和科学评估一年来创新工程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新经验,正确认识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将创新工程推向前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提出建立评价考核体系和考评工作机制的现实动因。

  创新工程伊始,党组就着手研究如何建立严格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使之与报偿激励机制互为补充,成为引导创新方向、保证创新绩效的重要制度支撑。为此,创新工程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竞争择优、责任激励、科学评价、严格管理”等基本原则,先后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单位及岗位考核办法》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评价管理办法》等制度。2011年底,对首批试点的9家创新单位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考核,摸索了一些经验。

  随着创新工程实践的逐步深入,在今年北戴河暑期会议上,党组提出要建立针对创新单位和岗位的全面的评价考核体系,与年度考评工作相结合,对一年来的创新实践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为做好这项工作,院里成立了由院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课题组,组织和调动了大量的人力参与研究设计。课题组先后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几十次,反复推敲琢磨;创新办和职能部门召开4次所长书记专题会征求意见,广泛听取意见;院长办公会也多次进行专题讨论,对方案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制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单位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单位年度综合评价实施办法》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及其相关附件材料。可以说,这套体系和办法,是充分发扬民主、科学研究论证、全院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什么要把评价考核工作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应该如何看待评价考核工作对于创新工程的意义?我认为,

  首先,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任何一项事业的有序推进和持续发展都离不开评价考核。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3处提到“评价”问题,一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二是关于“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关于“科技创新评价标准”,评价工作被放到非常醒目的位置。无庸讳言,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实践看,长期以来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往往被看作是“软约束”、“软评价”,甚至有人认为,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优劣高低,每人心中有杆秤,标准难于统一,要建立一套各方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从现实需要看,如何从成果质量、人才水平、管理绩效、功能作用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的综合评价,已经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难题,这套指标体系的缺失,这项工作在实践中迟迟不能推进,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级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我院有义务、有责任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考核体系建设方面先走一步,在这一领域做好开拓、创新的工作。

  其次,做好评价考核工作是深入推进创新工程的迫切需要

  从一定意义上讲,评价考核工作是创新工程的方向盘和“牛鼻子”,也是创新工程工作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创新工程开展的好与坏、是否能够持续,要看它是否符合科学研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是否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利于多出人才多出成果,这些评判原则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评价考核工作加以体现。一年来的创新实践,已经对实行科学严格的评价考核提出了迫切要求。一是检验创新成果质量的迫切要求。一年过去了,创新工程进行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要用成果和人才来说话,创新单位、创新岗位、创新项目出没出成果,出人才,出的是什么样的成果,是经得起考验的精品力作,还是经不起推敲的学术垃圾,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在培养优秀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激励措施,等等,只有通过评价考核才能得出明确答案;二是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迫切要求。要通过评价考核,让踏踏实实创新实干的单位和同志得到表彰,让那些不干事混日子的单位和人员受到处罚和警醒。如果没有评价考核这个环节,可能导致试点单位压力不够,动力不足,没进试点的单位也会心里不服,创新工程所设立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丧失了基础,会流于形式;三是树立正确创新导向的迫切要求。评价考核指标就是指挥棒。通过它,可以将党组的立场、要求、意图贯穿其中,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都可以通过评价考核的指标设计和具体的操作实践体现出来。只有牢牢地抓住这个指挥棒,才能真正实现以创新工程为带动,推进我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再次,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对巩固我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先地位意义重要

  作为唯一一所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我院还担负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牵头单位的光荣职责。在实施创新工程过程中,中央批准我院先行先试,财政部、审计署等国家有关部门在审批我院的创新方案时,多次提出希望我院在评价考核方面有所创新,可以说,做好评价考核工作,也是我院的一份承诺,一份责任。一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有单位来我院取经,关注我们的体制机制改革,关注我院的创新研究成果,特别关注我们评价考核体系的建设,大家都热切期盼这套体系早日出来。评价考核体系建设,众所瞩目,我们只有搞好,不能搞坏,搞好了,我们才能向中央和政策主管部门有交待,才会推动创新工程在新的起点上迈上更高台阶,同时,我院的阵地、智库、殿堂定位功能才会得到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创新实践才会让人心服口服,我院的软实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家要从更高的层面、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做好评价考核工作的意义。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准确领会党组关于做好评价考核工作的战略意图

  万事开头难。全院性的综合评价工作以前从未做过,这次从创新工程的实践出发,对全院创新单位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考核,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全院同志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组对于做好评价考核工作的战略意图上来,抓住关键和重点,准确把握领会。这次评价考核工作的要点可以总结为五句话“突出创新、综合评价、分级分类、考评并重、注重导向”。

  所谓“突出创新”,就是把重大创新评价作为本次评价考核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在具体评价指标设计上,对重大创新的内容作了概括提炼,主要包括:一是各创新单位在学术理论和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和组织方式、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绩,包括提出新学说、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新思路,对某个领域或问题作出新描述、新分析和新概括,发现或使用新学术材料、提出新的学术问题等情况;二是各创新单位通过调研发现社会问题,提出有效治理举措,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等情况;三是各创新单位适应时代要求建立新学科,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基础研究和学科资料建设,提出和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加强研究手段创新等情况。可以说,上述指标设计,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开展创新实践的主要相关领域,既照顾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差别,也兼顾了创新成果与创新手段、方法和机制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指标设计。在具体操作方案上,也没有搞一刀切,针对创新单位不同特点,创新要求有不同的侧重。

  所谓“综合评价”,就是在对重大创新进行重点评价的同时,对创新单位开展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今年是第一次对院属单位开展年度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除重大创新指标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落实“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战略等方面内容,在每个方面均提取了重点考核内容,设定了若干具体评价指标,比如,在阵地建设方面,主要考核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理论学习任务等情况;完成中央交办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院“马工程”的研究任务并产出成果等情况;完成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任务等情况;排除政治违纪包括外事纪律、保密纪律隐患等情况,以及加强学风建设和国情调研等情况。在科研影响方面,主要考核各类科研项目、科研任务的进展完成等情况;成果发表及中央领导批示、学术影响及社会影响等情况;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学术平台以及学术组织建设等方面情况,重在对我院整体科研管理及学科建设的状况进行基本评价。在人才队伍方面,主要考核人事制度创新及执行情况;制定及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学术骨干情况;各类人才社会影响情况;学科带头人及梯队建设情况;创新岗位管理考核等情况。在管理绩效方面,主要考核创新单位主要领导参加院重要会议和贯彻院重要部署情况;制定和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及任务情况;经费支出与预算的符合情况;经费使用合规等情况,重点检查创新单位对院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和执行力情况。以上几个方面,可以说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体现了综合评价的特点。

  所谓“分级分类”,就是在评价考核工作中,院、所两级各有侧重;依据创新单位的特点和类型,评价标准有所不同。这套评价考核体系的出台,经过了上上下下几个回合,院所两级充分讨论酝酿。在此过程中,不少所长书记提出,院和所作为不同的责任单位,在评价考核工作中,职责要有所区分,各有侧重。经院长办公会讨论同意,将评价考核工作分成几个层次,或者说几个不同的责任主体:院长办公会负责专门听取创新单位的工作汇报,对首席管理进行考核,最终审定创新单位的评价结果;院组织学术评审专家委员会,重点评价各单位的创新成果,重在把握学术创新的大方向,评出好成果;创新单位按照院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重点从如何落实“三大强院”战略和“三个定位”要求,加强创新单位管理和建设的角度,开展自我评价;院职能部门重点从创新单位完成院交办任务、落实各专项要求情况,对创新单位自评结果进行检审核定,对存在违反政治纪律、财务严重违规等情况的单位进行“一票否决”。这样,考核评价形成了院所两级、四个不同的评价考核责任主体,职责不同,各有侧重,既能发挥研究所开展创新评价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也能从总体上、方向上对创新工作进行评价、把握和引导。另外,由于创新单位不仅包括研究所,还包括研究中心、报网库等平台单位,这次评价考核并没有一刀切,而是提出相关要求,有关单位应依据各自特点和类型,在院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评价办法,经院批准后实施。

  所谓“考评并重”,就是把创新单位评价与所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测评、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党建工作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纪等工作进行统一部署,一次性考评。从今年开始,以往分部门、多渠道进行的考核检查将合并进行,相关内容整合到一套评价考核文件当中,研究所一次安排,职能部门协调统筹,“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这么做的出发点,就是改变多头考核,频繁考核,在保证考评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研究所的工作量,这也是我院管理工作的一次改革创新。

  所谓“注重导向”,就是要充分抓住这次评价考核的机遇,用好评价考核的成果,建立正确的创新导向。评价考核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有着长期的、导向性的作用。通过评价考核,我们既要将落实“三大强院”战略出成果出人才的创新实绩展示出来,更要将党和国家对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价值要求倡导起来,将党组以创新工程推动全院建设发展的战略意图充分表达出来,贯彻下去。通过评价考核,我们要大力提倡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反对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提倡真抓实干、高效执行,反对空谈应付、懒散浮虚;提倡竞争择优、科学评价,反对徇私舞弊、好人主义;提倡大局意识、学术责任,反对个人主义、一己私利;提倡精品意识、创新贡献,反对粗制滥造、急功近利。通过评价考核,凡是我们提倡的,就要给予扶持鼓励,号召大家学习,凡是我们反对的,就要予以批评纠正,提醒大家注意。我们相信,通过创新工程持之不懈的引导推动,辅以有效的评价考核措施,经过全院同志的共同努力,我院各项事业的发展一定会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评价考核体系的设计以及操作实践,还需要一段更长的时间,目前的这套体系和办法,只是起步和试行。我在前不久学术期刊试点会上讲过这么一段话:“实施创新工程是一个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一项全新的改革事业,出台的制度办法难免有不周全、不缜密的地方,尚需继续调整、补充、完善。”这段话,对于评价考核工作而言,同样如此。但是,正是因为它重要,我们才需要坚定决心去部署推进,正是因为它有难度,我们才需要上下同心共解难题,使之不断完善。希望大家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不找借口,不发牢骚,积极参与,将这项工作切实做好。

  四、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把创新工程综合评价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结合好,使评价考核工作务必取得实效

  根据工作安排,今年的评价考核工作从启动到结束只有大约两个月时间。年底各项工作头绪多,复杂性强,创新单位的综合评价与全院的年度考核两项工作同步进行,更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所有单位都要进行年度考核,创新单位还要进行综合评价,每个单位的类型不一,情况不同,评价考核工作的要求也不同,从全局来看,这两项工作一定要结合好。有些单位希望各单位领导,特别是书记、所长要把握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将评价考核工作认真抓好。为此,我提几点要求:

  第一,充分思想动员,组织落实到位。全院各单位特别是各创新单位,要在院统一部署动员的基础上,在本单位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充分做好思想发动和组织落实工作。今天动员会的讲话及相关解释文件已印发各单位,全院同志都要仔细学习、消化、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充分理解和认识推进评价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创新单位要根据文件精神,明确相关要求,做好落实工作;鼓励未进试点的单位先行一步,在评价考核方面做一些尝试,为明年创新试点做好准备。各单位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评价考核工作,要指定专门部门及工作人员,与院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落实相关工作安排。

  第二,明确工作流程,强化规范管理。评价考核历来是一项政策性强、规范性高、影响度大的工作,能否做到严格按要求、按流程推进,做到把关严格、管理规范、公正透明,将直接决定评价考核工作的效果和成败。比如,文件规定,各单位向院提交的年度创新工作报告、重大创新成果、自评分值、重要数据等材料,需在本单位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经学术委员会审议,由党委会议表决后提交院审核;各单位在研课题要进行严格的结项评定,结项率在90%以下的,明年不能进入创新试点;领导干部述职材料,须在民主测评会前以适当方式让参会人员了解;年度评优结果,须进行公示,等等,这些规定要严格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打破了规矩,或者绕开相应的流程,避重就轻,出现少数人说了算、文过饰非等情况,就会损害评价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大家就会对评价考核的结果产生怀疑,结果不能服众,评价考核就失去了激励约束和创新导向的基本功能。对此,各单位要把这项要求上升到工作纪律的高度来认识,杜绝出现态度不认真,措施不合规,执行有漏洞、结果有重大争议等问题。

  第三,把握工作导向,维护创新大局。维护团结稳定和谐的大局,为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提供良好的政治舆论环境,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我院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部门的一项光荣职责,评价考核工作要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搞评价考核就是要分清好坏优劣,要有相应的激励和惩处措施,没有奖惩,评价考核就是一纸空谈,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激化矛盾,产生问题,制造紧张空气,更不能出现重大责任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我相信,只要严格按照党组要求,把工作做深做细,保证过程公开公正,评价结果有说服力和公信力,这项工作会得到各单位和同志们的拥护和接受。 

  本次会后,各单位要抓紧落实几件事:一是各单位要按照院统一部署和要求,尽快成立评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要制定各单位的评价考核方案,提出时间进度表,方案和时间进度表在月底前要报送院人事局,与院评价考核检查组做好协调配合,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三是做好单位进入试点、人员进入岗位的准备工作。相关的准入条件要逐条对照,没有达到准入标准的,不论是哪个单位、哪个人,都不能签约;四是要对下年度创新方案进一步精雕细琢。2013年,我院创新试点将覆盖所有研究所,职能部门对各单位的方案进行了两轮审核,有关意见也进行了反馈。有些单位提出,希望利用评价考核工作和年终总结的机会,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我们鼓励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不突破院审批的原则框架的基础上,各单位可以对方案继续修改完善,最后定稿的方案,需报创新办审核备案。

  同志们,当前,正处于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潮阶段,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必须坚决落实好。评价考核工作安排在这个阶段启动进行,同时,各单位还有制定2013年学术期刊试点方案,开展职称评审等工作,任务繁重。为此,同志们既要学会弹钢琴,把学习传达十八大精神与评价考核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更要学以致用,把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积极成果运用到推动工作、谋划发展上来。希望全院同志继续发扬实事求是、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十八大精神鼓舞下,把我院创新工程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