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吉尔赞喀勒墓葬考古发掘
发布时间:2014-01-1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巫新华
吉尔赞喀勒墓地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曲曼村东北塔什库尔干河西岸吉尔赞喀勒台地上。海拔在3050米左右。
墓地临河、环山。自然分为A区和B区两个部分,共计41座墓葬,A区7座,B区34座。2013年5-9月,发掘墓葬为 A区域三座,B区域七座。墓地地表保留的大面积错落有致黑白石条遗迹。已发掘墓葬中,初步判断M4、M2为祭祀坑,M4以单独埋葬的鹰头骨为主;M1、M10、M12为二次葬;M11、M13、M14、M15、M24为一次葬。同一墓地两种葬俗共同存在。M1、M12二次葬墓葬出土人头骨颅腔内存在大量蝇蛆壳也是十分重要的现象。二次葬人头骨共有5个,仅头骨颅腔内有蝇蛆壳,而同一墓室出土的其他人骨(包括头骨)周围都没有发现则表明,入葬时人骨表面已经没有软组织。表明尸体曾短时间暴露在外,软组织很快被处理干净,骨骼随即入葬,因而才能出现只有颅骨脑髓腔内有蝇蛆的现象。
曲曼墓地A区发掘的墓葬
出土器物近百件,其中M11、M12、M15木制火坛的出土最为重要。火坛中部圆形空穴被强烈烧灼碳化,外形完好无任何过火痕迹。烧灼由内部15粒烧红后放入的圆形石子所致,强烈燃烧的木火坛放入墓穴填土被埋后熄灭。这是亚欧大陆范围内迄今发现最早的明火入葬火坛。其余出土文物均具有东西方文化交流特色,以及新疆同时代出土器物特点。
曲曼墓地M12的二次葬人骨与木制火坛
根据提取的人骨、木质样本,在美国贝塔(Beta)实验室分析得出的16个年代数据,大致为距今2500年左右。
帕米尔曲曼墓地M15出土的形似鸟巢状明火入葬圣火坛
本次考古发掘发现的许多文化现象均有可能与拜火教有关。同样类型的古墓葬,调查发现另外还有5处,广泛分布于帕米尔高原各河谷台地。表明这曾是某一历史阶段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重要意义:1、为亚欧大陆范围内首次发现距今2500年左右的可能与拜火教早期文化相关的遗迹; 2、拜火教起源有波斯或中亚说,这一发现支持了中亚起源说。并有可能把中亚起源地定于塔里木盆地周缘或直接定在帕米尔高原。 3、众多出土文物表明2500年左右,帕米尔作为世界文明十字路口在亚欧大陆各文明之间活跃交流中突出的无可替代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