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度苏州木渎古城考古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4-01-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唐锦琼 孙明利
  为进一步解决木渎古城的布局、结构、内涵及时代等诸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以学术目标为导向,对城址的多处地点展开了持续性考古工作,在多方面促进了对城址的认识。城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五峰地点和合丰地点。
 
  五峰地点的发掘是为了探索城址北侧区域的布局状况。在吴家场村西南,D3段城墙西侧的发掘的两条探沟确认了城内有一条东西向水道遗存。该水道东侧起自D3段城墙南侧的水门,向西延伸至陈家堰头村,东西长度在300米以上。水道宽约10-15米,深约1.5米左右,时代不晚于战国时期。D3城墙内侧发现有宽约7-9米,深约2.4-2.5米的内城壕。这些发现深化了对五峰地点布局的认识,为下一步探索此区域内布局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峰地点水道
 
  在合丰地点处D151的发掘,初步揭示出一处土墩的构建和使用过程。D151是在早期丘状小型土墩的基础上逐步覆土而成。早期土墩为M21打破,或表明早期土墩的功用。此后在早期土墩上方继续覆土,形成D151的主体。在D151上部有一层东周时期红烧土堆积覆盖。由于破坏严重,红烧土及周边未发现有墙基、柱洞、基槽等痕迹,对其性质尚难以推断,怀疑与当时的建筑基址相关。土墩被废弃后,在汉代沦为墓地。在发掘区域内共发现汉墓19座。这些墓葬大多为南北向,分为两排分布,并有并穴合葬的现象。墓葬的时代为西汉时期。这些墓葬的发现为了解城址的沿革使用及最终废弃过程提供了线索 。



大墩下方的早期土墩



红烧土剖面



大墩上汉墓M5
 
  在合丰地点发掘了下场遗址。下场遗址位于在合丰小城的西南角,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通过试掘,发现从汉代——东周时期——良渚时期的层位关系,出土了丰富的各时期遗物,为构建本地东周-汉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基础材料。在第⑧层良渚文化层内出土有大量石器加工遗物,包括成品、半成品、废品、毛坯、石片等,产品集中在铲、锛、石刀。对这批材料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良渚时期石器加工工艺及社会组织结构等问题的认识。



下场遗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创新项目

2013年度苏州木渎古城考古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4-01-24

  为进一步解决木渎古城的布局、结构、内涵及时代等诸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以学术目标为导向,对城址的多处地点展开了持续性考古工作,在多方面促进了对城址的认识。城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五峰地点和合丰地点。
 
  五峰地点的发掘是为了探索城址北侧区域的布局状况。在吴家场村西南,D3段城墙西侧的发掘的两条探沟确认了城内有一条东西向水道遗存。该水道东侧起自D3段城墙南侧的水门,向西延伸至陈家堰头村,东西长度在300米以上。水道宽约10-15米,深约1.5米左右,时代不晚于战国时期。D3城墙内侧发现有宽约7-9米,深约2.4-2.5米的内城壕。这些发现深化了对五峰地点布局的认识,为下一步探索此区域内布局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峰地点水道
 
  在合丰地点处D151的发掘,初步揭示出一处土墩的构建和使用过程。D151是在早期丘状小型土墩的基础上逐步覆土而成。早期土墩为M21打破,或表明早期土墩的功用。此后在早期土墩上方继续覆土,形成D151的主体。在D151上部有一层东周时期红烧土堆积覆盖。由于破坏严重,红烧土及周边未发现有墙基、柱洞、基槽等痕迹,对其性质尚难以推断,怀疑与当时的建筑基址相关。土墩被废弃后,在汉代沦为墓地。在发掘区域内共发现汉墓19座。这些墓葬大多为南北向,分为两排分布,并有并穴合葬的现象。墓葬的时代为西汉时期。这些墓葬的发现为了解城址的沿革使用及最终废弃过程提供了线索 。



大墩下方的早期土墩



红烧土剖面



大墩上汉墓M5
 
  在合丰地点发掘了下场遗址。下场遗址位于在合丰小城的西南角,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通过试掘,发现从汉代——东周时期——良渚时期的层位关系,出土了丰富的各时期遗物,为构建本地东周-汉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基础材料。在第⑧层良渚文化层内出土有大量石器加工遗物,包括成品、半成品、废品、毛坯、石片等,产品集中在铲、锛、石刀。对这批材料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良渚时期石器加工工艺及社会组织结构等问题的认识。



下场遗址
 

作者:唐锦琼 孙明利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