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辽上京皇城遗址考古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4-02-12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城址平面略呈“日”字形,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皇城城墙保存较好,平面呈不规则方形,现存东、西和北3座门址,南门已遭破坏。宫城位于皇城的中北部。根据考古钻探可知,皇城中部偏东,有一条南北向的街道,纵贯皇城南墙与宫城,是皇城南部的重要道路之一,编号为一号街道遗址。
 
  为了解辽上京城皇城南部地层堆积,以及主要街道和临街建筑遗迹的布局沿革情况,2013年7-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对辽上京皇城一号街道及临街建筑遗迹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
 
  此次发掘区域的地层堆积厚度约3.4-5米。共清理出一号街道的路面遗迹15层(编号L1-L15)、与各路面相对应的临街建筑址30处(编号F1-F30)及水沟、灰坑等其他遗迹。出土遗物有砖、瓦、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还有陶瓷器标本、石器、骨器、铁器、铜器、铜钱和大量动物骨骼等。根据层位关系,结合遗迹和遗物的整体变化,可将一号街道及临街建筑的营建从早到晚分为五段。
 
  第一段,以L14、L15和F30为代表。这一阶段,一号街道的宽度约17-18米,路面中部略高于两侧。L15在生土上起建,厚约11厘米。L15以西发现同时期遗迹F30,同样建于生土上,局部残存一层铺砌的沟纹残砖(图1)。这是此处所见最早的路面和建筑遗迹。



 图1  F30局部(上为南)
 
  第二段,以L12、L13和F22为代表。此阶段街道路面宽度约12.6-12.8米。L13西段局部用碎砖瓦铺装路面。L12东、西两侧均发现建筑遗迹,路面到房址之间有过渡地面。L12西侧的F22,东西两侧各残存单层顺砌砖墙,墙间距约5.3米。F22是在早期房址的废弃堆积上建造的。西侧开深约1.2米夯土基槽,其上做柱础,起砖墙。西侧房基外残存包石三层。
 
  第三段,以L8-L11和F20为代表。这一阶段,街道路面逐渐由宽变窄,其中最窄的L9宽度约8米。路旁发现有路沟。路面东西两侧垫砂石或土层,形成街道与建筑之间的过渡地面,宽度分别约4.5-4.7米。L9西侧的F20,东西砖墙基间距5米,室内铺砖地面保存较好(图2)。室外东侧尚存宽约1米的铺砖阶台,使得室内地坪与始建路面形成约0.4米的高差。东西砖墙下同样做夯土基槽。西侧房基垫土外垒砌片状包边石。



图2  F20局部(东-西)
 
  第四段,以L5-L7和一号建筑基址(编号JZ1)为代表。该阶段街道路面宽度约为7.3-7.6米,一侧或两侧多有路沟。L7为砂石铺装路面,致密坚硬,是JZ1的始建路面(图3)。JZ1现存夯土台基、包石及部分地面建筑遗迹。东向,开放式面对一号街道(图4)。根据发掘和钻探可知,基址范围南北面阔约26.3米,东西进深约11.8米。JZ1至少经过两次较大建设,其东侧街道路面也不断提高。早期JZ1破坏较严重,仅存底部几层夯土和西侧包石。晚期JZ1在顶部做砂石夯土,形成进深约8.1米的台面。台面残存局部铺砖和柱础,可知原建有木构建筑。夯土台基北侧、西侧整体包砌石块,包石总高为1.5米。台面东侧曾做补夯,形成建筑前略低的过渡台面,进深约2.9米。其东侧作宽约1.5米的包石沟渠,上铺石板,通向东侧的一号街道L5。JZ1不仅有高于地面的夯土台面,与街道间的距离增大,而且在其倒塌堆积中,出土较多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图5),说明临街建筑的规模和等级发生了变化。



图3 一号街道L7砂石路面(西-东)



图4 遗址全景和JZ1局部(北-南)



图5 JZ1出土华头板瓦
 
  第五段,以L1-L4和F1、F2为代表。此阶段街道路面保存状况较差。JZ1已经完全废弃,临街建筑不断在废弃堆积上重建。建筑规模较小,较为密集,室内多有砖砌灶坑、烟道及石炕面等。
 
  本次发掘是我们继辽上京皇城西门、西山坡两处大规模遗址发掘之后,对辽上京遗址进行的又一次重要考古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收获。
 
  一、根据层位关系,结合遗迹和遗物的整体变化,我们可以判断一号街道和临街建筑遗址的五个阶段属于辽金元时期。其遗存始建于辽代,在金代进行多次改建,至元代废弃。
 
  该遗址辽代地层堆积较薄,街道路面状况一般,出土遗物较少,可能并未经过频繁使用或曾经遭到严重破坏。而该遗址金代地层堆积厚,街道路面状况较好,临街建筑基址规模较大。出土的建筑构件及其他遗物,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等级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一号街道是否是辽上京城始建时期的街道、以及是否是城市布局中的轴线街道,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证据。但是一号街道在金代应是城内一条较为重要的道路。
 
  通过本次发掘,我们初步了解了一号街道与临街建筑遗迹的局部面貌及其相互关系。从一号街道始建到废弃,其西侧临街建筑始终坐西朝东,开放式面向街道。建筑和街道的位置也基本沿用未变。而通过建筑的规模、等级和街道的形制改变,体现出上京城在辽金两代城市布局上的变化。这为我们认识辽上京城的平面布局和历史沿革积累了重要的基础材料,同时对于以后的考古钻探发掘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通过本次发掘,我们初步掌握了辽上京皇城南部文化层的堆积情况。根据一批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出土遗物,初步建立了辽金时期建筑构件和陶瓷器等遗物的分期序列,为以后考古发掘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图6 出土骨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阶段的街道和房址中,均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其中一部分是有切割、磨制等加工痕迹的骨料(图6)。这个现象为我们判断一号街道临街建筑的性质提供了一定线索。(作者:董新林、陈永志、汪盈、肖淮雁、左利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创新项目

2013年辽上京皇城遗址考古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4-02-12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城址平面略呈“日”字形,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皇城城墙保存较好,平面呈不规则方形,现存东、西和北3座门址,南门已遭破坏。宫城位于皇城的中北部。根据考古钻探可知,皇城中部偏东,有一条南北向的街道,纵贯皇城南墙与宫城,是皇城南部的重要道路之一,编号为一号街道遗址。
 
  为了解辽上京城皇城南部地层堆积,以及主要街道和临街建筑遗迹的布局沿革情况,2013年7-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对辽上京皇城一号街道及临街建筑遗迹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
 
  此次发掘区域的地层堆积厚度约3.4-5米。共清理出一号街道的路面遗迹15层(编号L1-L15)、与各路面相对应的临街建筑址30处(编号F1-F30)及水沟、灰坑等其他遗迹。出土遗物有砖、瓦、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还有陶瓷器标本、石器、骨器、铁器、铜器、铜钱和大量动物骨骼等。根据层位关系,结合遗迹和遗物的整体变化,可将一号街道及临街建筑的营建从早到晚分为五段。
 
  第一段,以L14、L15和F30为代表。这一阶段,一号街道的宽度约17-18米,路面中部略高于两侧。L15在生土上起建,厚约11厘米。L15以西发现同时期遗迹F30,同样建于生土上,局部残存一层铺砌的沟纹残砖(图1)。这是此处所见最早的路面和建筑遗迹。



 图1  F30局部(上为南)
 
  第二段,以L12、L13和F22为代表。此阶段街道路面宽度约12.6-12.8米。L13西段局部用碎砖瓦铺装路面。L12东、西两侧均发现建筑遗迹,路面到房址之间有过渡地面。L12西侧的F22,东西两侧各残存单层顺砌砖墙,墙间距约5.3米。F22是在早期房址的废弃堆积上建造的。西侧开深约1.2米夯土基槽,其上做柱础,起砖墙。西侧房基外残存包石三层。
 
  第三段,以L8-L11和F20为代表。这一阶段,街道路面逐渐由宽变窄,其中最窄的L9宽度约8米。路旁发现有路沟。路面东西两侧垫砂石或土层,形成街道与建筑之间的过渡地面,宽度分别约4.5-4.7米。L9西侧的F20,东西砖墙基间距5米,室内铺砖地面保存较好(图2)。室外东侧尚存宽约1米的铺砖阶台,使得室内地坪与始建路面形成约0.4米的高差。东西砖墙下同样做夯土基槽。西侧房基垫土外垒砌片状包边石。



图2  F20局部(东-西)
 
  第四段,以L5-L7和一号建筑基址(编号JZ1)为代表。该阶段街道路面宽度约为7.3-7.6米,一侧或两侧多有路沟。L7为砂石铺装路面,致密坚硬,是JZ1的始建路面(图3)。JZ1现存夯土台基、包石及部分地面建筑遗迹。东向,开放式面对一号街道(图4)。根据发掘和钻探可知,基址范围南北面阔约26.3米,东西进深约11.8米。JZ1至少经过两次较大建设,其东侧街道路面也不断提高。早期JZ1破坏较严重,仅存底部几层夯土和西侧包石。晚期JZ1在顶部做砂石夯土,形成进深约8.1米的台面。台面残存局部铺砖和柱础,可知原建有木构建筑。夯土台基北侧、西侧整体包砌石块,包石总高为1.5米。台面东侧曾做补夯,形成建筑前略低的过渡台面,进深约2.9米。其东侧作宽约1.5米的包石沟渠,上铺石板,通向东侧的一号街道L5。JZ1不仅有高于地面的夯土台面,与街道间的距离增大,而且在其倒塌堆积中,出土较多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图5),说明临街建筑的规模和等级发生了变化。



图3 一号街道L7砂石路面(西-东)



图4 遗址全景和JZ1局部(北-南)



图5 JZ1出土华头板瓦
 
  第五段,以L1-L4和F1、F2为代表。此阶段街道路面保存状况较差。JZ1已经完全废弃,临街建筑不断在废弃堆积上重建。建筑规模较小,较为密集,室内多有砖砌灶坑、烟道及石炕面等。
 
  本次发掘是我们继辽上京皇城西门、西山坡两处大规模遗址发掘之后,对辽上京遗址进行的又一次重要考古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收获。
 
  一、根据层位关系,结合遗迹和遗物的整体变化,我们可以判断一号街道和临街建筑遗址的五个阶段属于辽金元时期。其遗存始建于辽代,在金代进行多次改建,至元代废弃。
 
  该遗址辽代地层堆积较薄,街道路面状况一般,出土遗物较少,可能并未经过频繁使用或曾经遭到严重破坏。而该遗址金代地层堆积厚,街道路面状况较好,临街建筑基址规模较大。出土的建筑构件及其他遗物,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等级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一号街道是否是辽上京城始建时期的街道、以及是否是城市布局中的轴线街道,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证据。但是一号街道在金代应是城内一条较为重要的道路。
 
  通过本次发掘,我们初步了解了一号街道与临街建筑遗迹的局部面貌及其相互关系。从一号街道始建到废弃,其西侧临街建筑始终坐西朝东,开放式面向街道。建筑和街道的位置也基本沿用未变。而通过建筑的规模、等级和街道的形制改变,体现出上京城在辽金两代城市布局上的变化。这为我们认识辽上京城的平面布局和历史沿革积累了重要的基础材料,同时对于以后的考古钻探发掘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通过本次发掘,我们初步掌握了辽上京皇城南部文化层的堆积情况。根据一批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出土遗物,初步建立了辽金时期建筑构件和陶瓷器等遗物的分期序列,为以后考古发掘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图6 出土骨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阶段的街道和房址中,均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其中一部分是有切割、磨制等加工痕迹的骨料(图6)。这个现象为我们判断一号街道临街建筑的性质提供了一定线索。(作者:董新林、陈永志、汪盈、肖淮雁、左利军)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