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丰京遗址考古勘探和发掘新收获
发布时间:2015-04-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付仲杨 徐良高
按照丰京遗址五年考古工作计划和创新工程总体目标,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丰镐队工作围绕发现的曹寨水面和曹寨西河道周边进行钻探,并对曹寨——大原村河道进行了发掘。
钻探区域位于曹寨村西和村北。钻探面积约16.7万平方米。共发现遗迹灰坑115个,其中有108个为西周灰坑;晚期坑155个;墓葬214座,其中有15座西周墓;西周水井3座;晚期陶窑2座。

2014年钻探遗迹分布图
曹寨——大原村河道发掘共布探沟4个,发掘面积213平方米。具体情况如下:2014SCZT1位于曹寨西,方向正北,为21米×3米探沟;2014SDYT2位于大原村东,方向正北,为18米×3米探沟;2014SCZT3位于曹寨西,方向45°,为20米×3米探沟;2014SCZ T4位于曹寨西,方向正北,为12米×3米探沟。

丰京遗址曹寨——大原村河道分布图

发掘探沟分布图
通过钻探和发掘,确定该河道流向为自东向西,东引自沣河,西连灵沼河。T1与T2内河底海拔相差约1.2米;沙层厚度东薄西厚。河道的宽度为11.75至15.84米;最深为1.4至2.95米。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物,对河道形成、使用和废弃的年代与过程有了初步认识。该河道形成年代当在西周晚期以前,西周晚期开始出现断流现象,以致逐渐废弃。汉代时,局部地区存在低洼地或封闭的水面,如大原村T2。汉代以后被填平。根据河道结构、地形地貌以及河道周边遗迹分布状况,河道为人工建造的可能性较大。
尚待解决的问题:
1. 由于河道东西两端均被现代村庄叠压,具体情况还要进行详细钻探。
2. 河道的年代上限还不清楚,需要补充发掘。
3. 河道的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确认。需通过钻探和发掘,确定是否存在横跨河道的桥梁或道路遗迹。
通过2014年的勘探和发掘,为重新认识和研究丰京遗址聚落布局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该河道横贯丰京遗址中部,其东北约100米还有一个西周时期人工水面——曹寨水面。根据丰京遗址先周文化遗存分布情况看,如果河道建于西周以前,文王所建的丰京很可能就在郿邬岭以南、河道以北、灵沼河以东和沣河以西这一四面环水的区域。随着武王都镐和人口增加等原因,河道逐渐被废弃,丰京遗址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另外,河道与曹寨水面的关系、以及曹寨水面的功能和性质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2014SCZT2平剖面图


2014SDYT2东壁剖面图


丰京遗址先周文化遗存分布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