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成果报告会在北京召开
武寅讲话
王巍讲话
2006年1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设“200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成果报告会”两个主题。前一个主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考古杂志社承办,后一个主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承办。
参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成果报告会”的有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编辑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环境学院,清华大学历史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史研究所、复旦大学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考古艺术研究中心、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博物馆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在京的学术顾问、专家委员、客座研究员约180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朱乃诚、王振中分别主持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她指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史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一直将中华文化和文明的研究作为人文学科的主攻方向之一。几年来,先后设立了若干与该研究相关的重大课题,并于2000年成立了以我院考古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学者为骨干,包括十多个国家和国内各系统的300多位研究古代文明的学者组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并积极开展工作,先后召开了一系列学术会议,组织中心的成员参与有关重大课题的研究,整理有关资料,有力地推动了该项研究。她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团结国内外学者,共同推动“十一五”期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更好开展。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首先报告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总体研究状况。他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是通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中原地区文明形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以揭示华夏文明形成过程和发展道路。经过两年来的研究和探索,项目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期谱系及系列测年、生态环境、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经济和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对各课题研究成果的综合与总结等五大具体课题都完成预期的任务。总体上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项目的实施是成功的,为“十一五”期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启动奠定了基础。
主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项目的相关课题和子课题的其他负责人分别报告其承担课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朱乃诚介绍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陈淳介绍了有关国外文明起源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情况。赵辉、吴小红、张海报告了2500BC-1500BC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分期的精确碳十四年代测定的研究成果,张雪莲报告了二里头等遗址碳十四年代研究的进展。陈星灿介绍了河南灵宝西坡遗址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三年来的发掘情况,重点分析了发掘的34座墓葬的分化情况及其反映的社会复杂化问题;何努介绍了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研究成果;方燕明着重介绍了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聚落形态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王城岗大城城墙、城壕发掘情况及其年代和登封禹州颍河两岸的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址的分布和聚落形态等内容;赵春青介绍新砦遗址在聚落布局与内涵方面的发现与研究成果;许宏报告了二里头遗址及其周边区域的聚落考古研究成果。周力平以中原和西辽河地区为例概括介绍了中华文明演进的自然环境背景初步研究成果。齐乌云具体报告了环境考古方面的研究成果。
袁靖、赵志军、张雪莲、王小庆分别介绍了2500BC-1500BC中原地区家畜饲养、、农业经济、古人类食性分析、石质生产工具分析的研究成果;李延祥、王增林、邓聪则分别介绍了二里头遗址冶铸遗物、陶器的中子活化分析、玉器的制作工艺的研究成果。
报告会上,与会学者围绕报告的内容和研究成果展开了讨论和交流。这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实施情况的第一个大型成果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