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拿着探铲,触摸“武汉城市之根” 盘龙城的考古故事

发布时间:2016-11-16文章出处:湖北日报作者:韩晓玲 吴江龙
  三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掩埋了盘龙城的过去,隐约可见的残垣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一群大学生拿着探铲与仪器,来到这里的草木丛中,找寻和触碰尘封了无数个春秋的历史……
 
  10月28日至11月20日,展览《商邑翼翼,居国南乡》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回顾了该校考古系师生4年来在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展览从策划、设计到布展都由学生们完成,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他们在考古工地上的故事,以及他们眼中的考古学。
  细致勘探绘制“藏宝图”
 
  盘龙城遗址距今约3500年,是商代南土的一处重要城邑。它不仅是“武汉城市之根”,也见证了长江文明的缘起。该遗址自1954年发现至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考古工作者前来。
 
  从2012年起,武大考古系师生长期在此进行发掘与研究。他们发现、发掘了一批墓葬和遗迹,出土了绿松石镶金片饰件等重要文物,对整个盘龙城的城市布局有了更新认识。
 
  要探寻古人的生活,调查勘探是第一步。学生们使用探铲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地面,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有古人活动,一旦探到特殊迹象便格外注意。他们还进行地磁探测,在不破坏地表情况下勘察地下,再结合探铲钻探。
 
  4年前,正是通过如此细致的勘探,学子们为盘龙城遗址绘制了一张“藏宝图”。
 
  武大考古系2014级博士生陈晖是此次展览的策划者。他回忆,当年为配合盘龙城大遗址保护,考古系承担了前期勘探项目。遗址树木茂密、荆棘丛生,当时读研一的他和同学们每天钻进草丛里勘探,全身都被露水打湿。他们把努力发现的墓葬一一标在地图上,希望为遗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曾经有人质疑学生们是否有能力发现墓葬,但后来的考古成果验证了这张“藏宝图”的正确性。
 
  “方主”练就十八般武艺
 
  整齐划一的探方,是考古发掘工地的标志。每个在盘龙城考古的“小伙伴”,都会领到属于自己的探方,成为一方之主。作为“方主”的学子们,逐渐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在小小的天地里,“方主”学会了对每件事情负责,因为每个细微的发现都可能是重要发现的开端。他们时常跪在泥土里,仔细遗迹现场。见到文物时会很兴奋,更会严谨记录文物出土时的地点、摆放方式、共存现象,这样的记录有助于之后的思考研究。
 
  “方主”还学会了各种技能,测量、绘图、摄影都不在话下,甚至操控无人机拍摄,以观察整个遗址、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
 
  展览中,陶鬲、陶缸、陶甗等文物图片向观众们生动讲述,这些学生们如何努力让一件件陶器从碎陶片中站立起来,又怎样为它们精心拍摄“硬照”(让被拍摄主体“显山露水”的照片)。
 
  在考古遗物中,陶片是数量最多的一类。一个院子、几个大盆、若干小伙伴,学生们细心地清洗陶片。在整理间中,他们把清洗好的陶片分类、拼对,在海量碎片中发现相关联的陶片,拼接、还原器物本来的面貌。然后在自己搭建的简陋摄影棚里,拍摄出考古报告和图录中的精美大图。
 
  在去年发掘的小王家嘴墓地中,有一种特殊葬俗“碎器”,即把陪葬品打碎后放入墓葬。为了保存这一习俗现象,学生们使用摄影成像技术,建立文物出土状态的3D模型,这样在文物修复后依然可以看到出土时的立体形象,并在软件中进行多角度观察和测量。他们还运用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让一些较难修复的青铜器“站”起来。
 
  考古学就像一块海绵
 
  考古学家在公众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武大考古系学生在此次展览中风趣地告诉观众们:外国游戏《古墓丽影》中和怪兽战斗的劳拉、国内网络小说《盗墓笔记》中出生于盗墓世家的吴邪,都不是真正的考古学家。
 
  在他们看来,考古学就像一块海绵,浸泡在各学科组成的海洋中,不断吸纳各种理论和技术。
 
  参与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繁杂又辛苦。学子们告诉记者,有时发现了墓葬,为保证文物安全,同学们就临时搭起帐篷,支起简易床,与墓共眠;整日加班是常有的事,大雪纷飞的日子也坚守在工地上。但是考古工地很能锻炼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
 
   “每次被亲朋好友问起‘挖到什么值钱的宝贝’,我都会哭笑不得。考古学并不是挖宝。”陈晖认为,考古是根据碎片化的信息研究人类的过去,思考人与资源环境、与人、与物的关系,其中充满无限谜团,需要抽丝剥茧,逐渐接近事情的真相。
 
  陈晖说,在年复一年的历练中,自己已从看懂一块陶片,到辨认出一个遗迹现象,到能够挖好一个探方,再到现在能管理项目计划撰写、田野工作、成果出版的整个流程。考古也更加激发了他投身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因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记者韩晓玲通讯员吴江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公共考古

拿着探铲,触摸“武汉城市之根” 盘龙城的考古故事

发布时间:2016-11-16

  三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掩埋了盘龙城的过去,隐约可见的残垣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一群大学生拿着探铲与仪器,来到这里的草木丛中,找寻和触碰尘封了无数个春秋的历史……
 
  10月28日至11月20日,展览《商邑翼翼,居国南乡》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回顾了该校考古系师生4年来在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展览从策划、设计到布展都由学生们完成,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他们在考古工地上的故事,以及他们眼中的考古学。
  细致勘探绘制“藏宝图”
 
  盘龙城遗址距今约3500年,是商代南土的一处重要城邑。它不仅是“武汉城市之根”,也见证了长江文明的缘起。该遗址自1954年发现至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考古工作者前来。
 
  从2012年起,武大考古系师生长期在此进行发掘与研究。他们发现、发掘了一批墓葬和遗迹,出土了绿松石镶金片饰件等重要文物,对整个盘龙城的城市布局有了更新认识。
 
  要探寻古人的生活,调查勘探是第一步。学生们使用探铲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地面,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有古人活动,一旦探到特殊迹象便格外注意。他们还进行地磁探测,在不破坏地表情况下勘察地下,再结合探铲钻探。
 
  4年前,正是通过如此细致的勘探,学子们为盘龙城遗址绘制了一张“藏宝图”。
 
  武大考古系2014级博士生陈晖是此次展览的策划者。他回忆,当年为配合盘龙城大遗址保护,考古系承担了前期勘探项目。遗址树木茂密、荆棘丛生,当时读研一的他和同学们每天钻进草丛里勘探,全身都被露水打湿。他们把努力发现的墓葬一一标在地图上,希望为遗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曾经有人质疑学生们是否有能力发现墓葬,但后来的考古成果验证了这张“藏宝图”的正确性。
 
  “方主”练就十八般武艺
 
  整齐划一的探方,是考古发掘工地的标志。每个在盘龙城考古的“小伙伴”,都会领到属于自己的探方,成为一方之主。作为“方主”的学子们,逐渐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在小小的天地里,“方主”学会了对每件事情负责,因为每个细微的发现都可能是重要发现的开端。他们时常跪在泥土里,仔细遗迹现场。见到文物时会很兴奋,更会严谨记录文物出土时的地点、摆放方式、共存现象,这样的记录有助于之后的思考研究。
 
  “方主”还学会了各种技能,测量、绘图、摄影都不在话下,甚至操控无人机拍摄,以观察整个遗址、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
 
  展览中,陶鬲、陶缸、陶甗等文物图片向观众们生动讲述,这些学生们如何努力让一件件陶器从碎陶片中站立起来,又怎样为它们精心拍摄“硬照”(让被拍摄主体“显山露水”的照片)。
 
  在考古遗物中,陶片是数量最多的一类。一个院子、几个大盆、若干小伙伴,学生们细心地清洗陶片。在整理间中,他们把清洗好的陶片分类、拼对,在海量碎片中发现相关联的陶片,拼接、还原器物本来的面貌。然后在自己搭建的简陋摄影棚里,拍摄出考古报告和图录中的精美大图。
 
  在去年发掘的小王家嘴墓地中,有一种特殊葬俗“碎器”,即把陪葬品打碎后放入墓葬。为了保存这一习俗现象,学生们使用摄影成像技术,建立文物出土状态的3D模型,这样在文物修复后依然可以看到出土时的立体形象,并在软件中进行多角度观察和测量。他们还运用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让一些较难修复的青铜器“站”起来。
 
  考古学就像一块海绵
 
  考古学家在公众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武大考古系学生在此次展览中风趣地告诉观众们:外国游戏《古墓丽影》中和怪兽战斗的劳拉、国内网络小说《盗墓笔记》中出生于盗墓世家的吴邪,都不是真正的考古学家。
 
  在他们看来,考古学就像一块海绵,浸泡在各学科组成的海洋中,不断吸纳各种理论和技术。
 
  参与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繁杂又辛苦。学子们告诉记者,有时发现了墓葬,为保证文物安全,同学们就临时搭起帐篷,支起简易床,与墓共眠;整日加班是常有的事,大雪纷飞的日子也坚守在工地上。但是考古工地很能锻炼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
 
   “每次被亲朋好友问起‘挖到什么值钱的宝贝’,我都会哭笑不得。考古学并不是挖宝。”陈晖认为,考古是根据碎片化的信息研究人类的过去,思考人与资源环境、与人、与物的关系,其中充满无限谜团,需要抽丝剥茧,逐渐接近事情的真相。
 
  陈晖说,在年复一年的历练中,自己已从看懂一块陶片,到辨认出一个遗迹现象,到能够挖好一个探方,再到现在能管理项目计划撰写、田野工作、成果出版的整个流程。考古也更加激发了他投身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因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记者韩晓玲通讯员吴江龙)
 

作者:韩晓玲 吴江龙

文章出处: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