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成果的故事性呈现——山西博物院“考古的故事”展览解析

发布时间:2016-12-07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安瑞军
  博物馆展览是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一次展览从构思到最终呈现,要经历许多环节。这是一个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落实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策展人员而言,每一次展览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在实际工作中,每一次展览都有其独特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是在不断修正不足、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我们的展览策划水平才得到了提高。
 
  最近几年我国的公众考古事业飞速发展,公众考古活动日趋增多,民众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即便如此,考古学依然是一个距离大众较远的学科,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方面还远没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把考古发掘成果以博物馆展览的形式分享给广大人民群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许多新的考古成果都难以在短时间内进入博物馆。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文物局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博物馆要积极展示考古新成果,适合进行展出的要及时策划组织相关展览,及时向公众传播推广。山西文博界对此指导意见积极响应,并很快付诸行动。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16年8月30日,由山西博物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策划的“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与观众见面。

 
  策展思路
 
  “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是一个大型的考古发现类展览,参展文物多、涉及遗址多、时代跨度大,策展难度也相应较大。在本次展览的策划过程中,山西博物院多次召开研讨会,分别邀请国内知名的策展专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一线工作人员、本院展览设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商讨,确定了突出故事性,注重科学性的策展思路。把讲故事作为本次展览的叙事方式,力求透物见人,把学术性很强的考古发掘成果转化成公众感兴趣、看得懂的博物馆展览。根据这个策展思路,我们把本次展览定名为 “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
 
  为了讲好故事,我们确定了一些在展览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原则:交待遗址的整体背景,如地貌环境、历史文化、考古工作等方面的背景;提供遗址重要信息的详细数据,如调查和发掘的工作量、遗迹或器物的发现量、遗址的完整性、出土器物的类型、本阶段工作的学术价值等;讲清文物本身的基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有关古人生活方面的信息;挖掘考古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注意对考古过程、方法的展示;注重考古工作的阶段性收获、结论以及亮点;注重考古信息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注重纪实性考古资料的展示。
 
  在讲述考古故事时特别强调注重表现考古学科特色,突出展示考古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对遗迹的展示。考古学界对遗迹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科的发展,考古遗迹中包含的信息越来越为考古学家所重视,一些从前不被重视的考古遗迹现在也往往被取回实验室进行研究。这次展览我们特地展出了襄汾丁村遗址用火遗迹碳屑块、侯马新月小区北魏双棺等考古遗迹,讲述遗迹背后的故事。
 
  丁村遗址过水洞地点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临时活动营地,可能是古人“野炊烧烤,分享食物”的场所。我们展出从用火遗迹中提取的一件碳屑块,与石器、动物化石相呼应,为观众讲述史前人类的生活:人们围在火堆旁取暖、熟食、制作工具,引导观众了解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计方式与生存状况。
 
  侯马新月小区北魏墓M1006出土由内外棺组成的双棺一具,呈大头小尾状,具有浓郁的鲜卑民族风格。棺内有成年男性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棺内有铁剑、鸡首瓷壶、蚌器各1件,棺外有盘口壶1件、漆盘2件,其中1件漆盘上有牲骨。通过对木棺的复原展示,让观众对北魏木棺的形制以及随葬品、祭牲等有了直观的认识。
 
  注重对文物保护成果的展示。通过对绛县雎村墓地漆木器、忻州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阳泉东村元墓壁画的展示,展示了文物保护的理念、技术、成果。绛县雎村墓地出土了一批西周漆木器,我们展出了其中复原修复的两组。西周时期的漆木器已经在土中埋藏了近三千年,其木质早已朽掉,仅剩髹在木质表面的大漆和颜料以及镶嵌在器物表面的各种蚌泡螺钿。由于常年在土中受到挤压,漆器早已变形,文物修复专家要让一个压扁的多层“蛋糕”再“站”起来,需要利用多种手段,经过一系列的修复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展品的展示能让观众对文物保护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
 
  注重对文物系统性信息的展示。我们现在说的文物在古代大部分是生产、生活用品。这些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但在史书的宏大叙事中往往被忽视。今天人们通过系统研究这些文物,可以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我们在选择展品时,注意选择完整单位内的全部物品,不对其进行人为的取舍。在绛县雎村西周墓地、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侯马新月小区汉墓与北魏墓等墓葬的展示中,我们都以墓葬为单位选择展品,全面展示整座墓葬中的所有随葬物品,大到青铜容器小到蚌泡全部囊括,让观众认识一座墓葬中的全部器物,传达系统信息。
 
  注重对器物出土原状的展示。通常观众在博物馆看到的是完整的文物,会误以为文物出土时就是这样的,所谓的考古就是“挖宝”一说也就顺理成章。这次我们特意选择了一些保持出土时残破原状的文物进行展示,并与修复后的文物对比展示,让观众了解文物并不像他们通常看到的那样完整、精美,大多数文物在发现时都残破不堪、或者仅仅是一些碎片,经过专家的妙手修复才成为常见的状态。
 


                                                       
  展览结构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开展的田野考古项目近百项,收获的遗迹遗物数以万计,时代几乎涉及从旧石器时代至明清的各个时期。我们最终确定围绕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几个工作重心讲述考古故事,将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文化·文明”、第二单元“小国·大国”、第三单元“生前·身后”、第四单元“城市·生活”。展览涉及遗址19处,展品共计800余件组。
 
  第一单元“文化·文明”。“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史前考古工作几乎都因主动课题而开展。丁村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是积极响应国家大型遗址公园建设而专门设置的课题;晋东南洞穴遗址的调查与试掘是太行山旧石器文化基础研究课题的内容之一;襄汾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碧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是进一步探索山西在中华文明形成进程中的地位的举措。从观众层面讲,很多人都对史前文化与文明感兴趣,远古人类吃什么、穿什么、住哪里、使用什么工具……国家何时出现、最早的中国什么样、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这一单元就是要为观众讲述有关这些方面的故事。
 
  第二单元“小国·大国”。围绕晋国、晋文化进行的考古探索是山西考古几十年来一直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西周时期的山西南部,晋国周边分布着许多小国,见于史籍记载的有临汾盆地的霍、杨、贾等国,运城盆地的荀、耿、董、韩、冀、虞、虢等国。此外还有一些小国,虽然史书记载缺失但在考古中被发现,比如倗国与霸国。雎村墓地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翟柤国的墓地。陶寺北两周墓地应属晋国宗族墓地,新月小区周代祭祀坑为晋国祭祀坑。作为大国的晋国的宗族墓地有什么特点,其墓葬所反映的祭祀、礼制如何?同时代的小国的墓地,大河口霸国墓地及雎村墓地,其反映的葬俗、葬制如何?这些故事也是我们要向观众讲述的。
 
  第三单元“生前·身后”。墓葬考古是考古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甚至外界对考古人的认识会简单地概括为所谓的“挖墓的”。墓葬是古人身后的居所,是人生最后的归宿。墓葬文化在中国有数千年持续发展的历史,与本土宗教、伦理息息相关,特别是生死观念和孝道思想。传统上,中国人讲究“事死如事生”,生前有什么,身后也要有什么。人们把亡者生前拥有的一切尽可能地复制到墓葬中,既有亡者生前使用之物,也有专门为亡者制作的身后之物。墓葬的结构、随葬品的文化寓意、墓葬发掘流程等许多内容,都是我们要为观众讲述的。本单元选择从汉代到明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墓葬,从不同角度为观众展示内涵丰富的墓葬文化,解析墓葬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城市·生活”。中国古代城市,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城址。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变迁、王朝更迭、战火兵燹都会影响到城市的兴衰。许多曾经繁华似梦的古代城市都已湮没于岁月的尘埃。考古学家从现存的断砖残瓦、破陶碎瓷中寻找线索,还原城市的沿革、布局、功能,探究古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起居、劳作营生、日常娱乐以及宗教活动。这一单元我们选取晋阳古城遗址、绛州衙署遗址、蒲州故城遗址、云岗窟顶寺庙遗址,从城市布局、功能建筑、日常生活、宗教活动等方面向观众讲述与古代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的故事。
 
                                                               
  故事呈现
 
  考古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观众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公众考古要求我们探索以哪些方式来架构考古科学化和大众化。在博物馆举办考古成果展,正是为了促进考古知识的转化,让一些重要的考古知识成为公众的常识,使考古学成果在文化建设和提高民众文化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讲述考古展览时不仅有必要将“考古语言”转化为“博物馆语言”,而且还有必要进一步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语言。
 
  为了将考古学家研究的学术问题生动地展示给观众,我们特别注意展示方式的多元化,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增加公益性内容,加大自媒体的宣传力度,使展览更加贴近公众、吸引公众。我们在本次展览中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在展厅安装触摸屏,编排与考古相关的故事供观众查阅;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推送消息,与观众互动;举办“探秘九原岗”直播活动,让更多在线观众聆听讲解、参与互动;推出VR互动体验活动,使观众身临其境地观看九原岗墓葬壁画;制作展厅360°全景VR,打破时空限制,全方位展示展览。
 
  观众是博物馆展览的最终指向目标,在展览语言的使用上必须充分考虑观众的感受。博物馆面对的公众群体从知识层面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界公众,包括对考古学成果有需求有兴趣的各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另一类是喜欢考古与文物的普通公众。因此,考古展览的呈现方式与展览语言的运用要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既要以其他学科背景的人员能够理解的方式来展示学术成果,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考古知识和考古故事,以激发观众的兴趣。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我们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讲述考古故事:文物的故事、考古工作的故事、考古学科的故事。
 
  首先是文物的故事。在展览中处处贯穿着讲故事的理念,文物背后的故事不仅以说明牌、图版、文字版等常规形式讲述,而且还以“微信语音导览”的形式讲述,选取60件组典型文物,观众只需将说明牌上的数字回复到山西博物院微信平台,即可收听该文物的讲解。另外还选取了10件典型文物拍摄“两分钟看展览”,每周推出一期,观众可以在线收看、互动,将展览带回家。在涉及到文字、语言表达时力求通俗有趣。比如在介绍扑满时我们以一个谜语开头:“肥肥嘟嘟真可爱,贪吃小口头顶开。要想看它乐开怀,麻溜点儿拿钱来”。在介绍鐎斗的文字版中,我们的标题是:“鐎斗是干什么用的?”内容里的介绍文字写道:“关于鐎斗的用途一直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温酒器,也有人认为是煮茶用具,还有人说是敲击警众之器。您怎么看?”以平实的语言讲述故事,以提问的方式留给观众思考的余地。
 
  其次是考古工作的故事。我们编辑图书《发现山西——考古的故事》,由一线考古人员讲述发生在考古工作中的故事,与公众分享他们工作中的喜悦与烦恼、思考和解读,拉近考古工作与公众的距离,并且将这些内容做成电子书装在iPad上,在展厅中安装10部iPad供观众查阅。同时在展厅安装两台电视机,播放相关考古发掘纪录片。
 
  再次是考古学科的故事。紧密结合展览的四个单元举办四场学术讲座,邀请有丰富田野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专家为观众讲述考古学科的故事。配合第一单元的讲座“文化与文明”,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晓毅副研究员讲授;配合第二单元的讲座“释读地书 追寻古国——山西考古的故事”,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吉琨璋副研究员讲授;配合第三单元的讲座“九原岗墓葬《升天图》解读与研究”由山西博物院渠传福研究员讲授;配合第四单元的讲座“走进晋阳”,由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裴静蓉副研究员在晋阳古城遗址讲授,观众在听讲座的同时实地考察了晋阳古城遗址。  
 
  在2014年8月6日召开的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提升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指出:“如何通过陈列展览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讲清楚中国文化独特的创造和价值观,讲清楚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走向和基本脉络,提高文化自信,博物馆还需要做不少工作。”此次“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正是一次以此为出发点的尝试。对于博物馆而言,如何让展览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惠及人民大众,依然任重而道远。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12月6日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公共考古

考古成果的故事性呈现——山西博物院“考古的故事”展览解析

发布时间:2016-12-07

  博物馆展览是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一次展览从构思到最终呈现,要经历许多环节。这是一个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落实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策展人员而言,每一次展览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在实际工作中,每一次展览都有其独特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是在不断修正不足、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我们的展览策划水平才得到了提高。
 
  最近几年我国的公众考古事业飞速发展,公众考古活动日趋增多,民众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即便如此,考古学依然是一个距离大众较远的学科,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方面还远没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把考古发掘成果以博物馆展览的形式分享给广大人民群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许多新的考古成果都难以在短时间内进入博物馆。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文物局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博物馆要积极展示考古新成果,适合进行展出的要及时策划组织相关展览,及时向公众传播推广。山西文博界对此指导意见积极响应,并很快付诸行动。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16年8月30日,由山西博物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策划的“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与观众见面。

 
  策展思路
 
  “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是一个大型的考古发现类展览,参展文物多、涉及遗址多、时代跨度大,策展难度也相应较大。在本次展览的策划过程中,山西博物院多次召开研讨会,分别邀请国内知名的策展专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一线工作人员、本院展览设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商讨,确定了突出故事性,注重科学性的策展思路。把讲故事作为本次展览的叙事方式,力求透物见人,把学术性很强的考古发掘成果转化成公众感兴趣、看得懂的博物馆展览。根据这个策展思路,我们把本次展览定名为 “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
 
  为了讲好故事,我们确定了一些在展览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原则:交待遗址的整体背景,如地貌环境、历史文化、考古工作等方面的背景;提供遗址重要信息的详细数据,如调查和发掘的工作量、遗迹或器物的发现量、遗址的完整性、出土器物的类型、本阶段工作的学术价值等;讲清文物本身的基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有关古人生活方面的信息;挖掘考古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注意对考古过程、方法的展示;注重考古工作的阶段性收获、结论以及亮点;注重考古信息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注重纪实性考古资料的展示。
 
  在讲述考古故事时特别强调注重表现考古学科特色,突出展示考古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对遗迹的展示。考古学界对遗迹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科的发展,考古遗迹中包含的信息越来越为考古学家所重视,一些从前不被重视的考古遗迹现在也往往被取回实验室进行研究。这次展览我们特地展出了襄汾丁村遗址用火遗迹碳屑块、侯马新月小区北魏双棺等考古遗迹,讲述遗迹背后的故事。
 
  丁村遗址过水洞地点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临时活动营地,可能是古人“野炊烧烤,分享食物”的场所。我们展出从用火遗迹中提取的一件碳屑块,与石器、动物化石相呼应,为观众讲述史前人类的生活:人们围在火堆旁取暖、熟食、制作工具,引导观众了解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计方式与生存状况。
 
  侯马新月小区北魏墓M1006出土由内外棺组成的双棺一具,呈大头小尾状,具有浓郁的鲜卑民族风格。棺内有成年男性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棺内有铁剑、鸡首瓷壶、蚌器各1件,棺外有盘口壶1件、漆盘2件,其中1件漆盘上有牲骨。通过对木棺的复原展示,让观众对北魏木棺的形制以及随葬品、祭牲等有了直观的认识。
 
  注重对文物保护成果的展示。通过对绛县雎村墓地漆木器、忻州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阳泉东村元墓壁画的展示,展示了文物保护的理念、技术、成果。绛县雎村墓地出土了一批西周漆木器,我们展出了其中复原修复的两组。西周时期的漆木器已经在土中埋藏了近三千年,其木质早已朽掉,仅剩髹在木质表面的大漆和颜料以及镶嵌在器物表面的各种蚌泡螺钿。由于常年在土中受到挤压,漆器早已变形,文物修复专家要让一个压扁的多层“蛋糕”再“站”起来,需要利用多种手段,经过一系列的修复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展品的展示能让观众对文物保护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
 
  注重对文物系统性信息的展示。我们现在说的文物在古代大部分是生产、生活用品。这些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但在史书的宏大叙事中往往被忽视。今天人们通过系统研究这些文物,可以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我们在选择展品时,注意选择完整单位内的全部物品,不对其进行人为的取舍。在绛县雎村西周墓地、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侯马新月小区汉墓与北魏墓等墓葬的展示中,我们都以墓葬为单位选择展品,全面展示整座墓葬中的所有随葬物品,大到青铜容器小到蚌泡全部囊括,让观众认识一座墓葬中的全部器物,传达系统信息。
 
  注重对器物出土原状的展示。通常观众在博物馆看到的是完整的文物,会误以为文物出土时就是这样的,所谓的考古就是“挖宝”一说也就顺理成章。这次我们特意选择了一些保持出土时残破原状的文物进行展示,并与修复后的文物对比展示,让观众了解文物并不像他们通常看到的那样完整、精美,大多数文物在发现时都残破不堪、或者仅仅是一些碎片,经过专家的妙手修复才成为常见的状态。
 


                                                       
  展览结构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开展的田野考古项目近百项,收获的遗迹遗物数以万计,时代几乎涉及从旧石器时代至明清的各个时期。我们最终确定围绕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几个工作重心讲述考古故事,将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文化·文明”、第二单元“小国·大国”、第三单元“生前·身后”、第四单元“城市·生活”。展览涉及遗址19处,展品共计800余件组。
 
  第一单元“文化·文明”。“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史前考古工作几乎都因主动课题而开展。丁村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是积极响应国家大型遗址公园建设而专门设置的课题;晋东南洞穴遗址的调查与试掘是太行山旧石器文化基础研究课题的内容之一;襄汾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碧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是进一步探索山西在中华文明形成进程中的地位的举措。从观众层面讲,很多人都对史前文化与文明感兴趣,远古人类吃什么、穿什么、住哪里、使用什么工具……国家何时出现、最早的中国什么样、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这一单元就是要为观众讲述有关这些方面的故事。
 
  第二单元“小国·大国”。围绕晋国、晋文化进行的考古探索是山西考古几十年来一直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西周时期的山西南部,晋国周边分布着许多小国,见于史籍记载的有临汾盆地的霍、杨、贾等国,运城盆地的荀、耿、董、韩、冀、虞、虢等国。此外还有一些小国,虽然史书记载缺失但在考古中被发现,比如倗国与霸国。雎村墓地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翟柤国的墓地。陶寺北两周墓地应属晋国宗族墓地,新月小区周代祭祀坑为晋国祭祀坑。作为大国的晋国的宗族墓地有什么特点,其墓葬所反映的祭祀、礼制如何?同时代的小国的墓地,大河口霸国墓地及雎村墓地,其反映的葬俗、葬制如何?这些故事也是我们要向观众讲述的。
 
  第三单元“生前·身后”。墓葬考古是考古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甚至外界对考古人的认识会简单地概括为所谓的“挖墓的”。墓葬是古人身后的居所,是人生最后的归宿。墓葬文化在中国有数千年持续发展的历史,与本土宗教、伦理息息相关,特别是生死观念和孝道思想。传统上,中国人讲究“事死如事生”,生前有什么,身后也要有什么。人们把亡者生前拥有的一切尽可能地复制到墓葬中,既有亡者生前使用之物,也有专门为亡者制作的身后之物。墓葬的结构、随葬品的文化寓意、墓葬发掘流程等许多内容,都是我们要为观众讲述的。本单元选择从汉代到明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墓葬,从不同角度为观众展示内涵丰富的墓葬文化,解析墓葬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城市·生活”。中国古代城市,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城址。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变迁、王朝更迭、战火兵燹都会影响到城市的兴衰。许多曾经繁华似梦的古代城市都已湮没于岁月的尘埃。考古学家从现存的断砖残瓦、破陶碎瓷中寻找线索,还原城市的沿革、布局、功能,探究古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起居、劳作营生、日常娱乐以及宗教活动。这一单元我们选取晋阳古城遗址、绛州衙署遗址、蒲州故城遗址、云岗窟顶寺庙遗址,从城市布局、功能建筑、日常生活、宗教活动等方面向观众讲述与古代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的故事。
 
                                                               
  故事呈现
 
  考古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观众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公众考古要求我们探索以哪些方式来架构考古科学化和大众化。在博物馆举办考古成果展,正是为了促进考古知识的转化,让一些重要的考古知识成为公众的常识,使考古学成果在文化建设和提高民众文化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讲述考古展览时不仅有必要将“考古语言”转化为“博物馆语言”,而且还有必要进一步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语言。
 
  为了将考古学家研究的学术问题生动地展示给观众,我们特别注意展示方式的多元化,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增加公益性内容,加大自媒体的宣传力度,使展览更加贴近公众、吸引公众。我们在本次展览中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在展厅安装触摸屏,编排与考古相关的故事供观众查阅;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推送消息,与观众互动;举办“探秘九原岗”直播活动,让更多在线观众聆听讲解、参与互动;推出VR互动体验活动,使观众身临其境地观看九原岗墓葬壁画;制作展厅360°全景VR,打破时空限制,全方位展示展览。
 
  观众是博物馆展览的最终指向目标,在展览语言的使用上必须充分考虑观众的感受。博物馆面对的公众群体从知识层面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界公众,包括对考古学成果有需求有兴趣的各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另一类是喜欢考古与文物的普通公众。因此,考古展览的呈现方式与展览语言的运用要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既要以其他学科背景的人员能够理解的方式来展示学术成果,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考古知识和考古故事,以激发观众的兴趣。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我们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讲述考古故事:文物的故事、考古工作的故事、考古学科的故事。
 
  首先是文物的故事。在展览中处处贯穿着讲故事的理念,文物背后的故事不仅以说明牌、图版、文字版等常规形式讲述,而且还以“微信语音导览”的形式讲述,选取60件组典型文物,观众只需将说明牌上的数字回复到山西博物院微信平台,即可收听该文物的讲解。另外还选取了10件典型文物拍摄“两分钟看展览”,每周推出一期,观众可以在线收看、互动,将展览带回家。在涉及到文字、语言表达时力求通俗有趣。比如在介绍扑满时我们以一个谜语开头:“肥肥嘟嘟真可爱,贪吃小口头顶开。要想看它乐开怀,麻溜点儿拿钱来”。在介绍鐎斗的文字版中,我们的标题是:“鐎斗是干什么用的?”内容里的介绍文字写道:“关于鐎斗的用途一直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温酒器,也有人认为是煮茶用具,还有人说是敲击警众之器。您怎么看?”以平实的语言讲述故事,以提问的方式留给观众思考的余地。
 
  其次是考古工作的故事。我们编辑图书《发现山西——考古的故事》,由一线考古人员讲述发生在考古工作中的故事,与公众分享他们工作中的喜悦与烦恼、思考和解读,拉近考古工作与公众的距离,并且将这些内容做成电子书装在iPad上,在展厅中安装10部iPad供观众查阅。同时在展厅安装两台电视机,播放相关考古发掘纪录片。
 
  再次是考古学科的故事。紧密结合展览的四个单元举办四场学术讲座,邀请有丰富田野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专家为观众讲述考古学科的故事。配合第一单元的讲座“文化与文明”,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晓毅副研究员讲授;配合第二单元的讲座“释读地书 追寻古国——山西考古的故事”,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吉琨璋副研究员讲授;配合第三单元的讲座“九原岗墓葬《升天图》解读与研究”由山西博物院渠传福研究员讲授;配合第四单元的讲座“走进晋阳”,由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裴静蓉副研究员在晋阳古城遗址讲授,观众在听讲座的同时实地考察了晋阳古城遗址。  
 
  在2014年8月6日召开的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提升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指出:“如何通过陈列展览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讲清楚中国文化独特的创造和价值观,讲清楚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走向和基本脉络,提高文化自信,博物馆还需要做不少工作。”此次“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正是一次以此为出发点的尝试。对于博物馆而言,如何让展览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惠及人民大众,依然任重而道远。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12月6日8版)
 

作者:安瑞军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