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 放歌不已——2017中国考古网与您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发布时间:2017-01-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本站记者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遗址中就有陶鸡出土。
陶鸡 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
编号分别为H4:17 T37②:4,湖北天门邓家湾遗址出土。两件陶鸡形制大体一致,皆为三足站立,昂首鼓眼前视,尖喙,高冠,身体圆滚,翅膀较小,翘尾,整体形象古拙可爱。
据动物考古学家研究,目前相对可靠的家鸡证据来自于距今3300年左右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不仅如此,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鸡”字。
商代甲骨中的“鸡”字(图采自:袁靖、吕鹏、李志鹏、邓惠、江田真毅:《中国古代家鸡起源的再研究》,《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
铜鸡 商代
至两汉时期,陶鸡的形象逐渐多起来,进入魏晋南北朝、隋唐之后,鸡的造型除陶质外,瓷器也成为重要载体,其中尤以鸡首壶最为著名。
彩绘木鸡漆架 汉代
甘肃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架高18厘米,宽17厘米。底部以两块木板组成十字支架,中间木棍支撑,上搭一块木板,三只木鸡息栖于木架之上,一雄二雌。鸡身躯用薄木片削成,只削刻出头和尾,用黑、红双色描绘身体、眼睛和羽毛,彩绘与形体有机结合,生动形象。
彩绘木鸡 汉代
甘肃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木鸡高7.5厘米,长13.2厘米。两只鸡俯卧,均用薄木片削成,用黑、红双色描绘眼睛和羽毛。
彩绘雄鸡 西汉
陕西咸阳市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出土。现藏陕西省阳陵博物馆。高15厘米。朱红色高冠,昂首翘尾,赭黑色眼睛,以红、黑、黄三彩色彩绘羽毛,生动逼真。
陶鸡 东汉 洛阳博物馆藏
1953年河南洛阳烧沟第1077号墓出土,长35.5厘米,高27.5厘米。泥质灰陶,为一只雄鸡,昂首站立,鸡冠高耸,尾长上翘,鸡身饰朱彩,鸡尾饰以黑彩,手法古拙,不注重细节。
青釉四系鸡首壶 北魏
高43.2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3.5厘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北塬北魏永熙三年韦乾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圆唇,盘口,细长颈,圆肩,肩前有昂首张口鸡首形流,后有泥条捏塑的圆形柄,青绿釉。
青瓷鸡首壶 南朝
浙江省嵊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征集,高42.4厘米,口径12.8厘米,底径15.4厘米。大盘口下作一细长颈,弧腹缓缓下收,平底。肩部左右各有一对棱角分明的桥形耳,腹前饰一鸡首,双眼圆睁。造型主体线条简洁流畅,细部精雕细琢,两者和谐统一。
彩绘泥鸡头俑 唐
陶十二生肖俑之鸡 唐
定窑白釉嬉鸡陶塑 金 河北定州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鸡的形象更加丰富起来,瓷器、书画、漆器等上都出现鸡的身影。
斗彩鸡缸杯 明 成化 故宫博物院藏
粉青釉鸡熏 清 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卢葵生制”百宝嵌雄鸡图长方形漆砂砚盒 清 道光 故宫博物院藏
参考文献: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石家河考古队编著:《天门石家河考古报告之二——邓家湾》,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袁靖、吕鹏、李志鹏、邓惠、江田真毅:《中国古代家鸡起源的再研究》,《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1月。
党国栋:《武威县磨嘴子古墓清理纪要》,《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
中国陶瓷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陶瓷全集 3 秦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5月。
张柏:《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15 陕西》,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
中国陶瓷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陶瓷全集 4 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2月。
杨泓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墓葬及其他雕塑二》,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黄山书社,2010年12月。
中国陶瓷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陶瓷全集 9 辽 西夏 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5月。
中国陶瓷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陶瓷全集 13 明(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11月。
中国陶瓷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陶瓷全集 15 清(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11月。
马自树主编:《中国文物定级图典 一级品·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责编:李来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