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博物馆:城市遗产传承的正脉

发布时间:2018-03-28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曹兵武
  城市是人类一切自然和社会关系的集大成者,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五六千年前标志文明社会开端的第一波城市化浪潮以来,到现在为止城市发展的步伐从没有停下来。在此过程中,如果借助考古发掘与博物馆进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让历史的经验、教训、智慧都能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里面,未来的城市应该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因为,一般而言,城市考古和城市博物馆是市民们阅读城市历史非常理想的方式方法。

  城市考古可能是最具综合性和难度很大的一类考古学了。因为历史性城市往往都位居区域内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角度的人类最宜居之处,大规模的人类群体千百年间都在一个地方不断地发展、叠加,因而城市的考古工作难度较大,考古发现中往往有城摞城的现象。城市作为中心性的聚落,各种要素聚集于此,又辐射至周边,是区域性枢纽和时空性交汇点。依靠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周边很多文化遗产也都以城市为焦点集中、组织在一起。此外,城市考古和其他事业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如有限空间的矛盾、保护和建设的矛盾等。

  城市考古不仅仅面向过去、解决考古学家自己关心的问题,实际上它也有资格回答很多有关城市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例如城市精神和城市发展的方向等。遗产这个概念尤其是城市遗产把古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及未来联系起来,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除了考古学者之外,现在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对城市遗产也有兴趣了,因此考古学需要和他们共享城市考古成果,需要开展公众考古、公共考古。从古董、文物到遗产的观念转变,标志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城市考古的认知形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城市考古、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博物馆都开始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城市考古在文化遗产化的时代应该为历史遗产的合理利用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撑,同时也应为城市定位、城市精神、城市气质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支撑。实现这一目的,城市博物馆是可资利用的工具。考古发掘出土的东西进入博物馆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公共考古的新开始,因此城市考古在城市遗产学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博物馆多是位于城市里面的公共机构,这个机构出现的目的是保存城市的记忆,并通过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等,塑造城市的公众素质和精神,从而引导城市发展。博物馆是一种蓬勃发展的机构类型,自1905年张謇兴建国人自己的首座博物馆以来,我国博物馆现在已蓬勃发展到接近5000 座之多。城市博物馆是博物馆大家庭中一个特定的类型,总体上属于地方史志型博物馆,同时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型,因为城市往往都是人类生活中政治文化经济的枢纽型地方,是相对重要的地方,甚或关键性地方,也因为我国的城市化趋势正方兴未艾。但现实中城市博物馆却是一类处境尴尬的博物馆。国家与地方的博物馆管理机构常常因为资源配置问题导致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如人意。尤其是在省会以上的重要城市,因为有省级或者其他更重要的博物馆在,城市自己的博物馆却往往无米下锅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认识,对城市博物馆进行正确策划与定位,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遗产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城市博物馆自身也要稍微消解一下单纯文物及百科全书式收藏之癖,重点聚焦于城市本身的历史与生活,以解读城市为职志,和城市考古结合起来,和城市遗产保护传承以及城市精神铸造结合起来,那么可以预期,我国的城市博物馆应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下中国很多城市博物馆尤其是历史性城市的博物馆需要结合城市考古、城市遗产化对自己重新定位。应探索一种“城市考古+城市博物馆+城市遗产运动”新模式。因为今天的市民不仅普遍能够读书,也已经开始产生普遍的“读城”之需,因此对于城市考古、城市史,应该有考古人之读,也应该有文人之读和普通大众之读。城市考古,不仅是专家考古,也要公众分享,共同解读,以实现价值传导与共识达成。如果都能从聚落考古和城市发展角度调查城市、发掘城市、认知城市,甚至构建城市博物馆的收藏和展示,城市考古与城市博物馆将相得益彰。同时,对于城市遗产,既要引导人们走进博物馆的展厅里去参观阅读,更要让他们到室外的相关遗迹现场去品味体验,在这样的交互品读中实现城市博物馆和城市其他重要遗迹遗址的关联,以及城市历史、城市文化与精神的贯通性认知与传承。城市博物馆就应该是这样一个可供市民们阅读城市的窗口,通过展厅里的城市展览,进一步将观众导向城市的各个展示地点,进行现场的参观体验和探索。

  因此,城市要延续并推动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处理好“考古+博物馆+遗产化”的关系,处理好城市要素、城市文化以及空间与时间相互结合的表达与利用。面对城市遗产,不仅有“文之读”“物之读”,更要有“人之读”,要见物见人,透物见人,这当然需要专家的指导与方法的训练,城市博物馆要结合考古发现与研究讲好城市历史和城市故事,形成遗产与人的良性结合、良性互动。现代化进程中留住城市历史信息、知识和构建共同集体记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城镇的居民。城市考古和城市博物馆应该尝试助力让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这片区域,从而使其转化为“集体记忆”;城市考古和城市博物馆应提倡“增进对于我们如今仍活动于其中的居住地的历史和情感认知,更好地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即居住于此的人们所使用的城市,尽管在它们在功能上可能已有所不同”(意大利博物馆学家多娜泰拉·卡拉比)。

  城市及其生活、文化生生不息,城市博物馆要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文化建设,要做“保存+诠释+激发城市记忆,增强城市活力和城市创造力”的文化工场。城市博物馆作为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结穴要地,要扮演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角色,重塑功能定位,重构业务流程,重铸城市的人文精神。

  窃以为,未来城市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综合性现代化城市博物馆(城市窗口、城市记忆与文化工场的中心厨房) +城市博物馆群+ 城市遗迹景观+ 城市遗产展示点+ 城市文化展示与传承点。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公共考古

考古+博物馆:城市遗产传承的正脉

发布时间:2018-03-28

  城市是人类一切自然和社会关系的集大成者,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五六千年前标志文明社会开端的第一波城市化浪潮以来,到现在为止城市发展的步伐从没有停下来。在此过程中,如果借助考古发掘与博物馆进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让历史的经验、教训、智慧都能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里面,未来的城市应该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因为,一般而言,城市考古和城市博物馆是市民们阅读城市历史非常理想的方式方法。

  城市考古可能是最具综合性和难度很大的一类考古学了。因为历史性城市往往都位居区域内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角度的人类最宜居之处,大规模的人类群体千百年间都在一个地方不断地发展、叠加,因而城市的考古工作难度较大,考古发现中往往有城摞城的现象。城市作为中心性的聚落,各种要素聚集于此,又辐射至周边,是区域性枢纽和时空性交汇点。依靠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周边很多文化遗产也都以城市为焦点集中、组织在一起。此外,城市考古和其他事业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如有限空间的矛盾、保护和建设的矛盾等。

  城市考古不仅仅面向过去、解决考古学家自己关心的问题,实际上它也有资格回答很多有关城市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例如城市精神和城市发展的方向等。遗产这个概念尤其是城市遗产把古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及未来联系起来,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除了考古学者之外,现在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对城市遗产也有兴趣了,因此考古学需要和他们共享城市考古成果,需要开展公众考古、公共考古。从古董、文物到遗产的观念转变,标志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城市考古的认知形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城市考古、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博物馆都开始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城市考古在文化遗产化的时代应该为历史遗产的合理利用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撑,同时也应为城市定位、城市精神、城市气质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支撑。实现这一目的,城市博物馆是可资利用的工具。考古发掘出土的东西进入博物馆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公共考古的新开始,因此城市考古在城市遗产学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博物馆多是位于城市里面的公共机构,这个机构出现的目的是保存城市的记忆,并通过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等,塑造城市的公众素质和精神,从而引导城市发展。博物馆是一种蓬勃发展的机构类型,自1905年张謇兴建国人自己的首座博物馆以来,我国博物馆现在已蓬勃发展到接近5000 座之多。城市博物馆是博物馆大家庭中一个特定的类型,总体上属于地方史志型博物馆,同时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型,因为城市往往都是人类生活中政治文化经济的枢纽型地方,是相对重要的地方,甚或关键性地方,也因为我国的城市化趋势正方兴未艾。但现实中城市博物馆却是一类处境尴尬的博物馆。国家与地方的博物馆管理机构常常因为资源配置问题导致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如人意。尤其是在省会以上的重要城市,因为有省级或者其他更重要的博物馆在,城市自己的博物馆却往往无米下锅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认识,对城市博物馆进行正确策划与定位,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遗产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城市博物馆自身也要稍微消解一下单纯文物及百科全书式收藏之癖,重点聚焦于城市本身的历史与生活,以解读城市为职志,和城市考古结合起来,和城市遗产保护传承以及城市精神铸造结合起来,那么可以预期,我国的城市博物馆应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下中国很多城市博物馆尤其是历史性城市的博物馆需要结合城市考古、城市遗产化对自己重新定位。应探索一种“城市考古+城市博物馆+城市遗产运动”新模式。因为今天的市民不仅普遍能够读书,也已经开始产生普遍的“读城”之需,因此对于城市考古、城市史,应该有考古人之读,也应该有文人之读和普通大众之读。城市考古,不仅是专家考古,也要公众分享,共同解读,以实现价值传导与共识达成。如果都能从聚落考古和城市发展角度调查城市、发掘城市、认知城市,甚至构建城市博物馆的收藏和展示,城市考古与城市博物馆将相得益彰。同时,对于城市遗产,既要引导人们走进博物馆的展厅里去参观阅读,更要让他们到室外的相关遗迹现场去品味体验,在这样的交互品读中实现城市博物馆和城市其他重要遗迹遗址的关联,以及城市历史、城市文化与精神的贯通性认知与传承。城市博物馆就应该是这样一个可供市民们阅读城市的窗口,通过展厅里的城市展览,进一步将观众导向城市的各个展示地点,进行现场的参观体验和探索。

  因此,城市要延续并推动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处理好“考古+博物馆+遗产化”的关系,处理好城市要素、城市文化以及空间与时间相互结合的表达与利用。面对城市遗产,不仅有“文之读”“物之读”,更要有“人之读”,要见物见人,透物见人,这当然需要专家的指导与方法的训练,城市博物馆要结合考古发现与研究讲好城市历史和城市故事,形成遗产与人的良性结合、良性互动。现代化进程中留住城市历史信息、知识和构建共同集体记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城镇的居民。城市考古和城市博物馆应该尝试助力让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这片区域,从而使其转化为“集体记忆”;城市考古和城市博物馆应提倡“增进对于我们如今仍活动于其中的居住地的历史和情感认知,更好地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即居住于此的人们所使用的城市,尽管在它们在功能上可能已有所不同”(意大利博物馆学家多娜泰拉·卡拉比)。

  城市及其生活、文化生生不息,城市博物馆要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文化建设,要做“保存+诠释+激发城市记忆,增强城市活力和城市创造力”的文化工场。城市博物馆作为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结穴要地,要扮演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角色,重塑功能定位,重构业务流程,重铸城市的人文精神。

  窃以为,未来城市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综合性现代化城市博物馆(城市窗口、城市记忆与文化工场的中心厨房) +城市博物馆群+ 城市遗迹景观+ 城市遗产展示点+ 城市文化展示与传承点。

责编:韩翰

作者:曹兵武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