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中国第一高楼”,找寻开启丝路文明的密码

发布时间:2018-05-02文章出处:文汇网—文汇报作者:范昕
  三个敦煌洞窟近日“空降”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一并从甘肃搬来的,还有106件(组)见证丝路华光、文明交融的展品。它们汇集在“丝路敦煌·幸福生存”展览,为新落成的上海中心展览馆揭幕,将在这个有着近2000平方米、共三层的展示空间驻留十个月。

  古老的敦煌艺术与现代超高层建筑的携手,带有超越时空的意味。此次展览也融于建筑本身,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浸入式”观展体验———结合复制石窟、实物展品以及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全方位展现丝路文明的辉煌灿烂以及它对当今乃至未来的启示。


莫高窟第220窟壁画。(展方供图)

  失传已久的唐代胡旋舞,莫高窟里“有图有真相”

  等比复制搬到展览中来的三个敦煌洞窟,是莫高窟第285窟、莫高窟第220窟、榆林窟第29窟,分别代表了敦煌石窟早、中、晚期的风貌。与以往临摹复制的洞窟不同,此次复制的洞窟采用高清数字技术完成,其中榆林第29窟是采取了新技术后的首次对外展示,集中体现了敦煌研究院近年来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成果。石窟里的诸多细节近距离呈现在人们眼前,正生动地诠释出敦煌石窟勾勒的图景为何堪称百科全书。

  失传已久的唐代胡旋舞究竟什么样?莫高窟第220窟里就藏着真相。这一洞窟是唐代的代表窟之一,在其北壁的《药师经变图》中,看得到类似胡旋舞场面的描绘。这幅图下部画有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舞乐图,据说根据唐代上元宫廷夜宴的歌舞升平而创作。画中舞者两两相对而舞,长长的飘带、头发随舞姿飞扬。这组人物形象连成了一系列完整的舞蹈动作。从中可见,舞者在使用脚跟跳舞。而这正是胡旋舞的一大特点,脚跟着地不停旋转,以此获得舞蹈的韵律感。同样在这一洞窟,有一幅壁画可谓人物画的典范,只见一位帝王在大臣们的簇拥下向维摩诘走去。皇帝戴冕旒,着衮服,两手伸开,仪态雍容,这一形象与唐朝画家阎立本的 《历代帝王图》 颇为相似。身旁各国王子形象包括南海、昆仑、波斯及西域各国的人物,他们的相貌、服饰各不相同,大体反映出唐朝与周围各族、各国的交往情况。

  走进榆林窟第29窟,壁画中鲜明的西夏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洞窟在敦煌石窟里很少见,创建于西夏,出资者是当时的西夏贵族。画中多位男性形象的发饰均有着典型的西夏特征。比如有人头戴云镂冠,冠带后垂,这是西夏贵族特有的一种帽子,有着云的纹样,却是用黄金做的,可见当时西夏手工艺的发达;有人免冠,头顶秃发,恰与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颁布过的“秃发令”相印证,这种秃发额头鬓角有头发,头顶光秃秃,是西夏典型的发饰;有人头挽英雄髻———洞窟修建的时候,正值西夏第五代皇帝当政,这样的发型让人们看到,当时的西夏相比李元昊时期与汉民族的融合更多了。画中女性形象也颇有特点。比如前壁门右侧的几位女性形象皆头戴桃形四梁冠,上饰花钗,着交领右衽团花窄袖衫,内着百褶裙,下着圆口尖钩鞋。这些都为研究西夏党项族人的风貌及衣冠服饰发式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洞窟里甚至可见今已失传的西夏文,由汉字的偏旁组成。

  1500年前东罗马的东驶之路,一只鎏金银盘悄然记载

  来自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等七家博物馆的106件(组)展品集结在此次展览中,其中一级文物36件。代表仰韶文化的对三角纹彩陶体、西汉镇墓辟邪的木独角兽(西汉)、成为中国旅游业图形标志的“马踏飞燕”、中国邮政标志的“驿使图”墓砖画、北朝时期的东罗马鎏金银盘、唐代大云寺舍利铜函金棺银椁,以及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幸存的经书……展品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丝绸之路的下限———元代,跨越丝路文明的各个历史时期。借由这些连通过去与当下的实物,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多元文明在丝路之上的交相辉映。

  此次亮相的一只鎏金银盘,出土于甘肃靖远县北滩乡,为河西走廊承载的中西文化交流留下实物见证。银盘直径31厘米,高4.9厘米,制造于公元4至5世纪的东罗马时代。盘内满饰浮雕花纹。其中,外圈饰十六组相互勾连的葡萄卷草纹;中间环带内列十二个人头像,有人认为这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包括太阳神、月亮神在内的十二神;中心部分微微凸起,似用银片磨压成高浮雕纹样后镶嵌于盘心,图案为一倚坐于狮豹类猛兽背部的青年男性,这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迪奥尼索斯。盘内圆足内底则有属西方系统文字的刻铭。据《魏书》记载,东罗马帝国曾三次派使团访问过北魏。有学者认为,这只银盘或许是当时东罗马使者遗留在黄河古渡的贡品,又或许是那个时代西方商旅携带的交换物。

  展出的一只唐代三彩凤首壶,出土于甘肃甘谷县,让人们看到当时我国与西亚各国文化交流的频繁。这件壶高31厘米,胎呈白色,直口,细颈,口颈相交处是凤鸟的造型,凤眼圆睁,啄张噙珠,神姿英发。壶身中央雕塑着凸起四瓣形的团花。整只壶交错以鲜亮的赭红、黄、青三种釉色施绘,流光溢彩。凤首壶是唐代出现的新样式,一般被认为模仿的是波斯萨珊和粟特的金银器“胡瓶”造型。而三彩釉工艺和凤鸟形象则是唐文化的特征。

  体积最大的展品———复原“西戎贵族出行车舆”,展示的是2006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考古研究的成果,同样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只见马车上的纹饰受到欧亚草原文化的影响,上面的金箔、银箔则采用了中国传统錾刻工艺,马车的牵引方式也是中国特有的。

(图文转自《文汇报》2018年5月2日第9版)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公共考古

在“中国第一高楼”,找寻开启丝路文明的密码

发布时间:2018-05-02

  三个敦煌洞窟近日“空降”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一并从甘肃搬来的,还有106件(组)见证丝路华光、文明交融的展品。它们汇集在“丝路敦煌·幸福生存”展览,为新落成的上海中心展览馆揭幕,将在这个有着近2000平方米、共三层的展示空间驻留十个月。

  古老的敦煌艺术与现代超高层建筑的携手,带有超越时空的意味。此次展览也融于建筑本身,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浸入式”观展体验———结合复制石窟、实物展品以及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全方位展现丝路文明的辉煌灿烂以及它对当今乃至未来的启示。


莫高窟第220窟壁画。(展方供图)

  失传已久的唐代胡旋舞,莫高窟里“有图有真相”

  等比复制搬到展览中来的三个敦煌洞窟,是莫高窟第285窟、莫高窟第220窟、榆林窟第29窟,分别代表了敦煌石窟早、中、晚期的风貌。与以往临摹复制的洞窟不同,此次复制的洞窟采用高清数字技术完成,其中榆林第29窟是采取了新技术后的首次对外展示,集中体现了敦煌研究院近年来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成果。石窟里的诸多细节近距离呈现在人们眼前,正生动地诠释出敦煌石窟勾勒的图景为何堪称百科全书。

  失传已久的唐代胡旋舞究竟什么样?莫高窟第220窟里就藏着真相。这一洞窟是唐代的代表窟之一,在其北壁的《药师经变图》中,看得到类似胡旋舞场面的描绘。这幅图下部画有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舞乐图,据说根据唐代上元宫廷夜宴的歌舞升平而创作。画中舞者两两相对而舞,长长的飘带、头发随舞姿飞扬。这组人物形象连成了一系列完整的舞蹈动作。从中可见,舞者在使用脚跟跳舞。而这正是胡旋舞的一大特点,脚跟着地不停旋转,以此获得舞蹈的韵律感。同样在这一洞窟,有一幅壁画可谓人物画的典范,只见一位帝王在大臣们的簇拥下向维摩诘走去。皇帝戴冕旒,着衮服,两手伸开,仪态雍容,这一形象与唐朝画家阎立本的 《历代帝王图》 颇为相似。身旁各国王子形象包括南海、昆仑、波斯及西域各国的人物,他们的相貌、服饰各不相同,大体反映出唐朝与周围各族、各国的交往情况。

  走进榆林窟第29窟,壁画中鲜明的西夏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洞窟在敦煌石窟里很少见,创建于西夏,出资者是当时的西夏贵族。画中多位男性形象的发饰均有着典型的西夏特征。比如有人头戴云镂冠,冠带后垂,这是西夏贵族特有的一种帽子,有着云的纹样,却是用黄金做的,可见当时西夏手工艺的发达;有人免冠,头顶秃发,恰与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颁布过的“秃发令”相印证,这种秃发额头鬓角有头发,头顶光秃秃,是西夏典型的发饰;有人头挽英雄髻———洞窟修建的时候,正值西夏第五代皇帝当政,这样的发型让人们看到,当时的西夏相比李元昊时期与汉民族的融合更多了。画中女性形象也颇有特点。比如前壁门右侧的几位女性形象皆头戴桃形四梁冠,上饰花钗,着交领右衽团花窄袖衫,内着百褶裙,下着圆口尖钩鞋。这些都为研究西夏党项族人的风貌及衣冠服饰发式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洞窟里甚至可见今已失传的西夏文,由汉字的偏旁组成。

  1500年前东罗马的东驶之路,一只鎏金银盘悄然记载

  来自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等七家博物馆的106件(组)展品集结在此次展览中,其中一级文物36件。代表仰韶文化的对三角纹彩陶体、西汉镇墓辟邪的木独角兽(西汉)、成为中国旅游业图形标志的“马踏飞燕”、中国邮政标志的“驿使图”墓砖画、北朝时期的东罗马鎏金银盘、唐代大云寺舍利铜函金棺银椁,以及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幸存的经书……展品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丝绸之路的下限———元代,跨越丝路文明的各个历史时期。借由这些连通过去与当下的实物,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多元文明在丝路之上的交相辉映。

  此次亮相的一只鎏金银盘,出土于甘肃靖远县北滩乡,为河西走廊承载的中西文化交流留下实物见证。银盘直径31厘米,高4.9厘米,制造于公元4至5世纪的东罗马时代。盘内满饰浮雕花纹。其中,外圈饰十六组相互勾连的葡萄卷草纹;中间环带内列十二个人头像,有人认为这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包括太阳神、月亮神在内的十二神;中心部分微微凸起,似用银片磨压成高浮雕纹样后镶嵌于盘心,图案为一倚坐于狮豹类猛兽背部的青年男性,这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迪奥尼索斯。盘内圆足内底则有属西方系统文字的刻铭。据《魏书》记载,东罗马帝国曾三次派使团访问过北魏。有学者认为,这只银盘或许是当时东罗马使者遗留在黄河古渡的贡品,又或许是那个时代西方商旅携带的交换物。

  展出的一只唐代三彩凤首壶,出土于甘肃甘谷县,让人们看到当时我国与西亚各国文化交流的频繁。这件壶高31厘米,胎呈白色,直口,细颈,口颈相交处是凤鸟的造型,凤眼圆睁,啄张噙珠,神姿英发。壶身中央雕塑着凸起四瓣形的团花。整只壶交错以鲜亮的赭红、黄、青三种釉色施绘,流光溢彩。凤首壶是唐代出现的新样式,一般被认为模仿的是波斯萨珊和粟特的金银器“胡瓶”造型。而三彩釉工艺和凤鸟形象则是唐文化的特征。

  体积最大的展品———复原“西戎贵族出行车舆”,展示的是2006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考古研究的成果,同样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只见马车上的纹饰受到欧亚草原文化的影响,上面的金箔、银箔则采用了中国传统錾刻工艺,马车的牵引方式也是中国特有的。

(图文转自《文汇报》2018年5月2日第9版)

责编:韩翰

作者:范昕

文章出处:文汇网—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