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展预告】把考古遗址搬进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8-07-30文章出处:“南越王宫博物馆”公众号作者:施梵

  8月1日起

  将给大家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展览

  除了考古遗址

  还有考古人的诗与远方

  除了参观展厅

  还有VR和无人机体验活动

  炎炎夏日

  快来宫里叹空调、看展览

西沙日出

2015年4月,国家文物局考古队在海南省三沙市进行水下考古发掘时拍摄

VR影像:全新的看展体验

  本次展览,将通过考古影像方法的实际应用的最新案例,分享影像考古的最新成果。这些画面将生动再现考古工作现场的遗址、遗迹与出土文物分布情况,以及遗址周边常被忽略的诗意景观。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遗址影像和三维模型把考古遗址保存下来,搬到计算机里,搬到博物馆的展厅里。

  遗址影像:考古人的上帝视角

  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需要通过图像来记录各种考古现象。近年来,很多考古队都配备了无人机,可以多角度记录遗址的情况。

  实际上,早在19世纪50年代,纳达尔就驾驶热气球在巴黎上空拍摄了第一张航拍图。1909年美国人莱特(W.Wright)首次从飞机上对地面拍摄相片……这些早期留下的照片给考古研究另辟蹊径,使考古人员可以站在上帝视角观察遗址:一方面,可以从高空的角度观察遗址的全面,另一方面,根据历年拍摄的照片,还可以“穿越”时间,了解到遗址的变迁。

航拍图: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三维模型:看展的全新体验

  考古人把无人机和地面拍摄的遗址照片导入计算机,建立起遗址的三维模型。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后续的学术研究,更为观众的参观带来全新的体验。我们可以把影像资料通过VR影像设备展示,观众只需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就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北京辽代墓的三维模型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8月1日(周三)上午,新展就要开幕啦!

  本次展览除了展出 100余幅考古遗址影像,还有2组虚拟现实。在8月份每周都会给大家带来VR和无人机体验活动,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图文转自:“南越王宫博物馆”公众号)

责编:荼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公共考古

【新展预告】把考古遗址搬进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8-07-30

  8月1日起

  将给大家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展览

  除了考古遗址

  还有考古人的诗与远方

  除了参观展厅

  还有VR和无人机体验活动

  炎炎夏日

  快来宫里叹空调、看展览

西沙日出

2015年4月,国家文物局考古队在海南省三沙市进行水下考古发掘时拍摄

VR影像:全新的看展体验

  本次展览,将通过考古影像方法的实际应用的最新案例,分享影像考古的最新成果。这些画面将生动再现考古工作现场的遗址、遗迹与出土文物分布情况,以及遗址周边常被忽略的诗意景观。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遗址影像和三维模型把考古遗址保存下来,搬到计算机里,搬到博物馆的展厅里。

  遗址影像:考古人的上帝视角

  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需要通过图像来记录各种考古现象。近年来,很多考古队都配备了无人机,可以多角度记录遗址的情况。

  实际上,早在19世纪50年代,纳达尔就驾驶热气球在巴黎上空拍摄了第一张航拍图。1909年美国人莱特(W.Wright)首次从飞机上对地面拍摄相片……这些早期留下的照片给考古研究另辟蹊径,使考古人员可以站在上帝视角观察遗址:一方面,可以从高空的角度观察遗址的全面,另一方面,根据历年拍摄的照片,还可以“穿越”时间,了解到遗址的变迁。

航拍图: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三维模型:看展的全新体验

  考古人把无人机和地面拍摄的遗址照片导入计算机,建立起遗址的三维模型。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后续的学术研究,更为观众的参观带来全新的体验。我们可以把影像资料通过VR影像设备展示,观众只需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就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北京辽代墓的三维模型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8月1日(周三)上午,新展就要开幕啦!

  本次展览除了展出 100余幅考古遗址影像,还有2组虚拟现实。在8月份每周都会给大家带来VR和无人机体验活动,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图文转自:“南越王宫博物馆”公众号)

责编:荼荼

作者:施梵

文章出处:“南越王宫博物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