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志军: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相互衔接、一脉相承

发布时间:2018-11-08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齐泽垚

  “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和中华文明的出现同时发生在良渚文化时期,这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的、一脉相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10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主题演讲《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的关系——以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为例》中发表上述观点。

  赵志军说,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讲,农业起源是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某些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逐渐加强,最终这些动植物进化成为必须依靠人的帮助才能进行正常再繁殖的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而人类社会也发展成为必须依靠农产品为基本生活资料来源的农业社会。从历史唯物论的角度讲,农业起源是人类社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集狩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日渐衰落,农业生产的比重不断增强,最终农业生产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农业社会阶段。

  西亚、中国、中南美洲和非洲北部是世界四大农业起源中心区。就中国稻作农业起源而言,从人类耕种稻开始算起,到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大约经历了数千年之久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稻作农业的孕育阶段、稻作农业的形成过程、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三个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发表演讲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主持主题演讲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主题演讲会场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距今一万年前后是稻作农业的孕育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先民在通过采集狩猎开拓更多食物来源的同时,开始尝试耕种稻,并由此出现了相应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与耕作行为相适应的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距今8000年前后是稻作农业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明显带有稻作农耕特点的早期考古遗址都属于这个时期。出现定居村落,陶器制作标准化,磨制石器比例增加,普遍发现栽培稻甚至家猪,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但是植物考古发现揭示,这个时期的生业经济特点仍然是以采集狩猎(或采集渔猎)为主、属于农业生产范畴的水稻种植和家猪饲养仅是辅助性的生产活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植物考古研究发现,以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仍然处在稻作农业的形成过程中。虽然稻谷已经成为河姆渡文化古代先民的重要食物资源,但是稻作生产并没有取代采集狩猎活动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通过采集获得的野生植物,例如菱角、芡实、特别是栎果(橡子),仍然是当时不可或缺的食物资源之一。

  那么,如此漫长的稻作农业形成过程究竟在何时完成?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应该已经进入到稻作农业社会阶段,距今5000年前后稻作农业终于取代了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环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4C测定年代在距今5200~4300年间。考古发现显示,当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到良渚文化时期,考古遗址的数量突然剧增,环太湖区域特别是杭州湾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分布异常密集,这说明在良渚文化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发生了一次人口大幅度增长。在人类发展史上,人口增长速度总是受到基本生活资料增长速度的抑制,因为人口增长速度可以达到几何级数,而基本生活资料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但是,如果在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一个特定区域内的人口突然大幅度增长,一般都与基本生活资料获取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密切相关。据此,在良渚文化时期突然发生的区域性人口大幅度增长,很可能应该归功于稻作农业的快速发展,即当时的社会经济终于摆脱了采集狩猎方式,转而完全依赖于稻作农耕生产方式,因为只有依靠相对发达的稻作农业生产,才能维持在相对狭小区域内聚集的大量人口的生存。

  赵志军研究员进一步解释说,良渚时期修建城墙、宫殿、水坝等浩大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社会成员投入工程建设,还需要社会经济生产达到仅需要投入部分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生产,就可以为全社会提供充足的粮食需求。近些年来考古出土的大型稻谷贮藏遗迹、规模化的水稻田、复合犁耕农具等遗迹遗物更印证了良渚时期发达的稻作农业生产模式。一系列考古学证据表明,至迟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终于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长江下游地区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农业社会阶段。而良渚时期,中华文明已经进入国家阶段,文明的曙光已经闪现,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相互衔接、一脉相承。

编辑: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公共考古

赵志军: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相互衔接、一脉相承

发布时间:2018-11-08

  “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和中华文明的出现同时发生在良渚文化时期,这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的、一脉相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10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主题演讲《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的关系——以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为例》中发表上述观点。

  赵志军说,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讲,农业起源是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某些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逐渐加强,最终这些动植物进化成为必须依靠人的帮助才能进行正常再繁殖的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而人类社会也发展成为必须依靠农产品为基本生活资料来源的农业社会。从历史唯物论的角度讲,农业起源是人类社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集狩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日渐衰落,农业生产的比重不断增强,最终农业生产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农业社会阶段。

  西亚、中国、中南美洲和非洲北部是世界四大农业起源中心区。就中国稻作农业起源而言,从人类耕种稻开始算起,到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大约经历了数千年之久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稻作农业的孕育阶段、稻作农业的形成过程、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三个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发表演讲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主持主题演讲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主题演讲会场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距今一万年前后是稻作农业的孕育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先民在通过采集狩猎开拓更多食物来源的同时,开始尝试耕种稻,并由此出现了相应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与耕作行为相适应的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距今8000年前后是稻作农业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明显带有稻作农耕特点的早期考古遗址都属于这个时期。出现定居村落,陶器制作标准化,磨制石器比例增加,普遍发现栽培稻甚至家猪,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但是植物考古发现揭示,这个时期的生业经济特点仍然是以采集狩猎(或采集渔猎)为主、属于农业生产范畴的水稻种植和家猪饲养仅是辅助性的生产活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植物考古研究发现,以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仍然处在稻作农业的形成过程中。虽然稻谷已经成为河姆渡文化古代先民的重要食物资源,但是稻作生产并没有取代采集狩猎活动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通过采集获得的野生植物,例如菱角、芡实、特别是栎果(橡子),仍然是当时不可或缺的食物资源之一。

  那么,如此漫长的稻作农业形成过程究竟在何时完成?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应该已经进入到稻作农业社会阶段,距今5000年前后稻作农业终于取代了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环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4C测定年代在距今5200~4300年间。考古发现显示,当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到良渚文化时期,考古遗址的数量突然剧增,环太湖区域特别是杭州湾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分布异常密集,这说明在良渚文化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发生了一次人口大幅度增长。在人类发展史上,人口增长速度总是受到基本生活资料增长速度的抑制,因为人口增长速度可以达到几何级数,而基本生活资料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但是,如果在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一个特定区域内的人口突然大幅度增长,一般都与基本生活资料获取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密切相关。据此,在良渚文化时期突然发生的区域性人口大幅度增长,很可能应该归功于稻作农业的快速发展,即当时的社会经济终于摆脱了采集狩猎方式,转而完全依赖于稻作农耕生产方式,因为只有依靠相对发达的稻作农业生产,才能维持在相对狭小区域内聚集的大量人口的生存。

  赵志军研究员进一步解释说,良渚时期修建城墙、宫殿、水坝等浩大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社会成员投入工程建设,还需要社会经济生产达到仅需要投入部分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生产,就可以为全社会提供充足的粮食需求。近些年来考古出土的大型稻谷贮藏遗迹、规模化的水稻田、复合犁耕农具等遗迹遗物更印证了良渚时期发达的稻作农业生产模式。一系列考古学证据表明,至迟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终于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长江下游地区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农业社会阶段。而良渚时期,中华文明已经进入国家阶段,文明的曙光已经闪现,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相互衔接、一脉相承。

编辑:韩翰

作者:齐泽垚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