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资料整理】公共考古论文集

发布时间:2020-05-15文章出处:“考古那些事儿”微信号作者:胡宇煊

  2015年,我曾经收集过一批公共考古的资料,组成了《公众考古学专题研究论文目录索引(一)》,发表在《文化遗产与公共考古(第一辑)》上。最近,我把这个资料库进行了更新,填充了2015年以后的相关资料,截止到目前,共收集报纸报道105篇,期刊论文151篇,硕博论文29篇,相关书籍14本。

  根据收集到资料的题目和摘要,我认为,现在公共考古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

  壹 从案例分析到学理研究

  在2015年以前,公共考古学的相关论文除争论“公共”还是“公众”外,大抵都是在通过总结本身公共考古实践,来去探寻中国公共考古的基本模式,到2015年以后,虽然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依旧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但也有相关学者从后现代主义背景、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角度来去探讨公共考古学的原因、背景及社会责任。

  贰 从考古期刊向大众媒体转变

  在2015年以前,公共考古的相关论文主要发表在《中国文物报》、《南方文物》、《江汉考古》、《大众考古》等历史考古类期刊报纸,在2015年以后,也逐渐在《新闻前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文教资料》等相关学科的期刊杂志转变。特别是目前从事公共考古的大众媒体越来越多,有诸多学者也逐渐在《文汇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自己的观念,也有学者在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专栏进行发表。

  叁 从学者向学生转变

  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很值得庆幸的事情是,原来对公共考古的研究,主要是考古文博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随着“中国公共考古论坛”的召开,大量高校学生逐渐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在这里以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这些学生,后来均成为了目前公共考古学界的从事者。

公共考古论文集

文章名称 作者 文章来源 出版时间
一、报纸报道
让文物考古信息尽快传出去               文阁      陕西日报   2000年9月5日
考古与公众                               周毅 文汇报  2000年10月6日
让考古学·考古新发现走向大众 李政  中国文物报 2002年9月20日
转播平面媒体的考古直播                     侯永锋  辽宁日报 2003年9月5日
让考古走向大众——泗阳汉墓考古发掘报道引起的思考 徐湖平 中国文物报 2004年2月5日
考古评奖纵横谈 曹兵武等 中国文物报 2004年4月18日
考古资料分享与考古知识普及 傅斌 中国文物报 2004年6月27日
以精准的学术研究引领大众收藏                 李政  中国文物报  2005年8月12日
我国考古教材的现状与借鉴 高蒙河 中国文物报 2005年8月
考古学和公众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关于公众考古学的思考 陈洪波 中国文物报 2006年8月12日
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学 李春华 中国文物报 2006年8月12日
考古类文章缺乏可读性的两个批评解释 陈洪波 中国文物报 2007年6月23日
考古现场信息管理与传播                    曹岳森 中国文物报 2007年7月20日
英国最大的公众考古项目——可移动文物计划概述           邵军 中国文物报 2007年7月20日
试论新时期考古信息管理与开发          涂师平    中国文物报 2008年1月25日
关于江苏文物节的思考                  刘瑾胜    中国文物报  2008年1月30日
分享考古发掘过程,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南旺考古队   中国文物报 2008年7月11日
媒体时代的公众考古          杨秀侃 中国文物报 2009年3月20日
公众考古中的影像信息采集        杨秀侃  中国文物报 2009年4月10日
“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大型考古活动正式启动     林永顺  安阳日报  2009年6月10日
《中国历史》有了实地版              杨阳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6月23日
浅谈重大考古发掘对公众开放的意义        安娜   中国文物报 2009年6月26日
2008年公众考古案例盘点及思考       梁太鹤   中国文物报 2009年6月26日
畅谈公共考古与文化传承 李迎博  邓金慧 洛阳日报 2009年8月31日
公众考古与大学生文化遗产观的调查研究       周畅  杨秀侃 贾博宇 中国文物报 2009年11月13日
公众考古走出象牙塔        黄里  覃丹 四川日报  2009年12月18日
2009年中国考古我与记忆:亮点频出       李政  中国文物报  2010年1月22日
考古博物馆的新尝试             麻赛萍  高蒙河 中国文物报  2010年5月5日
你想了解考古吗?    方启  麻赛萍 贾博宇 范佳翎  中国文物报 2010年6月11日
公共考古的开展及其意义 刘国祥 中国文物报 2010年6月25日
在大众视野中做研究    有一种特别惬意的感觉      孙漪娜 中国文物报   2010年9月17日
让文化遗产更有尊严       郑媛  人民日报  2011年2月15日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考古学          王益人   中国文物报  2011年2月25日
公众考古的集体记忆            史勇  中国文物报  2011年3月4日
公众考古传播的人才培养机制       郭云菁 中国文物报  2011年9月2日
一部公众考古的佳作       陈洪波  中国文物报 2011年9月16日
世界迎来公共考古热潮 曾江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11月10日
公众考古: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惠及人民群众的双赢        陈艳  沙莎   陕西日报  2011年12月5日
公众考古:享受文明发现的惊喜     沙莎  陈艳  陕西日报 2011年12月5日
如何理解“public archaeology”              范佳翎 中国文物报 2012年3月16日
回忆在山西的考古往事                       口述  张忠培 整理郝丽君  中国文物报  2012年7月11日
“公众化”实验考古               范佳翎  中国文物报  2012年8月17日
千耦其耘 百尺竿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中国文物报  2012年8月31日
新传媒时代的公众考古学与危机公关          孙波 中国文物报 2012年8月31日
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考古学”与危机公关 孙波 中国文物报 2012年8月31日
微言大义:考古与盗墓的微博大讨论     中国文物报  2012年12月21日
汉阳陵博物馆开展公众参与考古项目的社会意义        李库  中国文物报  2013年3月15日
遵义海龙囤遗址:贵州最接近世界文化遗产的土司城堡         王小梅 贵州日报 2013年4月19日
考古的知识与真实之争               王超 东方早报 2013年5月13日
江苏公众考古工作的尝试     吕春华 中国文物报  2013年6月21日
中国公众考古浪潮正在掀起      高蒙河 东方早报 2013年8月24日
中国正迈入考古“普众时代”               李婷 文汇报  2013年8月27日
李伯谦:公共考古是考古学很重要的一部分 韩少华 东方早报 2013年9月2日
公众考古需走向深层               王巍  人民政协报  2013年9月9日
岁月传奇 以古会友             郝丽君  中国文物报 2013年9月13日
考古应自己撕去面纱               方启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5日
考古离我们不远       杜洁芳 中国文化报  2013年10月24日
考古与公众有多远     乔玉  中国文物报  2013年11月8日
IKO,一个更年轻的考古互动平台              李轩  中国文物报 2013年11月22日
走进考古现场          徐旸  中国文物报    2013年12月4日
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 付远书 中国文化报  2014年4月9日
公共考古拓宽考古学社会职能 吴运亮  郭潇雅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4月9日
公众考古公众考古,我们在行动            陈阗  中国文物报 2014年4月11日
公众对考古的了解和误解             黄可佳  韩建业  中国文物报 2014年4月25日
《最新探密兵马俑》获英国最佳公众考古展   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 2014年8月8日
海龙囤考古:公众考古的典范      吴霞   中国文物报 2014年8月29日
媒介与服务:考古志愿者职能思考          周翔  中国文物报  2014年9月12日
中国公众考古的典型案例        高蒙河  中国文物报 2014年10月24日
水洞沟旧石器遗址公众考古实践记      赵宇超 中国文物报  2014年10月24日
考古与公众,关系如何更紧密 杜洁芳 中国文化报  2014年11月4日
公共考古可以走多远                乔玉 中国文物报 2014年12月5日
公共考古在田野考古中的尝试            陈超  中国文物报  2015年2月13日
公众考古话骊轩       王晓晖 中国电影报  2015年3月
从国内外议题看公众考古形态       高蒙河   中国文物报 2015年4月24日
高校开展公众考古活动的若干思考 刘佳月  胡宇煊 褚旭 中国文物报 2015年7月17日
拿什么奉献给您 ——探索考古夏令营的管理与运作模式 陈刚 张雪菲 中国文物报 2015年8月14日
考古圈与娱乐圈的融合 秦存誉 中国文物报 2015年12月4日
考古其实很“好玩”——公共考古发展与学科文化传播新思考 乔玉 中国社会科学版 2015年11月26日
普通考古资料的公众利用问题 黄可佳 中国文物报 2015年8月28日
公众考古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考古认知现状调查与研究——以东北三省部分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杨习良 中国文物报 2015年7月31日
公众考古传媒举要 高蒙河 崔淑妍 中国文物报 2015年7月31日
浅说通俗性考古读物的写作 申珅 中国文物报 2015年5月22日
法国“机场博物馆”对公众考古的启示 刘佳月 中国文物报 2016年1月22日
新媒体时代下的公众考古——以“新浪微博”为例 陈飞 中国文物报 2016年3月25日
让公众考古活动更具吸引力 廖薇 李云辉 王玲何 佳郑广 中国文物报 2016年7月8日
科考活动与公众考古的融合实践 徐进 林必忠 中国文物报 2016年7月8日
公众考古与反盗墓 崔俊俊 光明日报 2016年8月12日
“公众考古热”背后的思考 袁晓 中国文物报 2016年8月26日
关于当前中国考古学的几个热点问题 曹兵武 中国文物报 2016年9月13日
市级考古研究机构公众考古活动的思考 赵今 中国文物报 2016年9月27日
“公众考古”抛砖三问 奚牧凉 中国文物报 2016年9月27日
考古发掘报道的公共关系之路 秦存誉 中国文物报 2016年11月18日
考古成果的故事性呈现——山西博物院“考古的故事”展览解析 安瑞军 中国文物报 2016年12月6日
考古学:走向公众 走出国门 高江涛 中国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月9日
从“牛肉汤”看公众考古还需加强 祝晓东上官荣光 中国文物报 2017年2月24日
奚牧凉在“挖啥呢”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7年5月9日
实验考古在公众考古中的实践 张玥 中国文物报 2017年6月16日
公众考古:公众、器用与历史 宁镇疆 中国文物报 2017年6月27日
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让文物活起来”中的责任 邓新波 中国文物报 2017年6月30日
小议公众考古的层次 张小虎 中国文物报 2017年9月8日
公众别误解了考古 连晓芳 中国文化报  2017年9月14日
游戏考古“热”与公众考古的“冷”思考 张涵 中国文物报 2018年6月1日
考古研究院所发掘成果的有效展示与利用 侯秀敏 中国文物报 2018年6月29日
市级考古研究机构公众考古的“痛点”与出路 廖薇 中国文物报 2018年8月10日
考古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乔玉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年11月15日
考古学语言在公众考古中的使用问题 祝晓东 中国文物报 2020年4月17日
二、期刊论文
正式发现——中国的考古新发现与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 曹兵武 文物天地 2002年第5期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试探            曹兵武 中国历史文物  2004年第5期
考古学的科学化与大众化 郭妍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 2005年第1期
新时期中国考古学传播的几点思考 杨育彬 华夏考古  2005年第1期
考古学的人文关怀 王秩华  陈淳 文物世界 2005年第1期
考古学知识普及三题 曹兵武 考古与文物 2005年第1期
让考古走进大众的视野——城市考古与文化广州的建设 张强禄 广州文博  2006年第4期
初论公众考古学                     郭立新  魏敏 东南文化 2006年第4期
“历史图景”“公众考古学”及其他——参观《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有感              施劲松  王齐 中国历史文物  2006年第6期
公共考古学的多样性与非调和性                  尼克·麦瑞曼   周晖   南方文物 2007年第2期
考古人的盛大节日——国内外考古评奖纵横谈 曹兵武 南方文物 2007年第3期
美国的公众考古教育——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目的的一个途径  崔玉范 南京社会科学 2007年第8期
中国考古文物类期刊的发展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朱乃诚  王景霞 南方文物 2009年第2期
考古旅游:互动视野下的考古与旅游      王京传 旅游学刊   2009年第8期
略论大众传媒与考古共享的互动关系            张士绅  王志华   东南传播 2009年第5期
考古博物馆的新尝试——兼谈学科知识普及与学科博物馆的建立      麻赛萍 博物馆研究 2010年第1期
公众考古学初探          李琴,陈淳  江汉考古 2010年第1期
中国公众考古基本模式伦略   姚伟钧  张国超  浙江学刊 2011年第1期
以科学态度认识曹操墓——从曹操墓调查问题数据结果分析          杨小燕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
公众考古背景下的博物馆社会化问题 黄可佳 古都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年
让公众走向考古——浅析博物馆与公众互动        包小萍   史前研究 2011年
周口店,我们在发掘             陈福友 化石  2011年第4期
分歧与整合:公共考古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魏峭巍 江汉考古 2011年第2期
公众考古学背景中的上海远古文明——读《实证上海史——考古学视野下的古代上海》、《考古上海》         张童心  董文兵 上海文博论丛 2011年第3期
拨雾见日看考古——记山西稷下王尹遗址公众考古活动         王晓毅 文物世界   2012年第1期
公众考古学与公众考古秀          赵宇超 中国研究生 2012年第5期
从文化圣殿到民众乐园——汉阳陵公众考古活动的思考   程艳妮  文博 2012年第6期
面向公众的考古学       宋建忠 考古学研究  2012年
让公众参与博物馆考古           尼克·梅丽曼  黄洋 高洋 南方文物 2012第1期
从曹操高陵之争谈考古学公众化        胡洪琼  兰台世界 2012年第15期
浅谈历史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的公众考古学实践            范星盛  梁超  青年文学家 2012年第17期
将考古遗址作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加以复兴和展示的新方法         Mirjana  Roter-Blagojevi;GordanaMiloevi;Ana Radivojevi;范佳翎;陈曦 南方文物 2013年第1期
将考古学展示给公众——建构遗址现场的深入了解            蒂姆·科普兰  黄洋 南方文物 2013年第1期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公众参与考古     李库 中国文化遗产 2013年第2期
社区参与遗产旅游相关问题探究            白冬梅 文博 2013年第2期
不一样的旅游       郭建葳    化石 2013年第2期
他们脚踏黄土走来,我们追寻足迹而去——水洞沟遗址作为公众考古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曹明明  化石 2013年第2期
英国博物馆展览的诠释 考古是什么      黄洋     大众考古   2013年第7期
阐释性呈现:电视报道对考古大众化的价值解析                 张殿元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
跨越巴别塔 考古资讯小站           王娟 大众考古  2013年第8期
纪录片《考古中国》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启示            高晓芳  白映莎   文艺争鸣  2013年第8期
美国公共考古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郑蓉妮  梅建军  湖南社会科学  2013年第5期
试论公众考古学在中国建立的基本原则和模式      沈薇     湖北第二师范学报 2013年第10期
“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研讨会综述        胡颖芳 东南文化  2013年第6期
“公众考古学”和“公众考古理念”辨析            范佳翎 南方文物  2013年第4期
浅谈金属探测器与公众考古 杜晓俊  汪常明 金属世界 2013年第3期
西班牙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启示        王萍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年第6期
考古离公众有多远?中国考古网的公众探索            乔玉   大众考古 2013年第12期
考古三维复原动画与公众考古 王倩  陈超   科技视界 2013年第25期
浅谈金属探测器与公众考古          杜晓俊  汪常明  金属世界 2013年第25期
对公众考古“公众阐释”哲学思想背景的一点思考——《走进考古 步入宋金》读后感               王换鸽  丁金龙 文物世界 2013年第6期
近十年来国内公共考古学研究述评      刘文科   丝绸之路 2013年第14期
论中国公众考古不是西方舶来品    高蒙河  郑好 东南文化 2013年第6期
中国公众考古传播理念及形式分析      杨雯  莫扬 科普研究  2013年第3期
公众考古学和公众考古理念辨析        范佳翎   南方文物  2013年第4期
论中国公众考古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夏一博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3期
“公共考古”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贺云翔 大众考古 2014年第4期
考古遗址的活态展示与公众参与——以德国杜佩遗址公园的展示和运营为例         黄可佳  韩建业 东南文化 2014年第3期
考古遗址的公众参与:一项国际比较研究                 燕海鸣  东南文化 2014年第3期
公众的地下文物保护意识研究——以北京地区的抽样调查为例        黄可佳  韩建业 北京文博文丛  2014年第1期
我国考古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曾宝栋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5期
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学 龙天一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
2014年
以大阪历史博物馆为例 架起考古与大众沟通的桥梁          冯慧  大众考古 2014年第8期
考古汇——面向公众的考古传播网           大众考古 2014年第7、9期
全球公共考古学的新视角          松田明  冈村克幸 赵荦 南方文物 2014年第3期
土司,考古与公众—基于海龙囤的公众考古实践与思考        李飞    贵州文史丛刊 2014年第1期
关于大众媒体中考古材料发掘的《奥斯汀宣言》      媒体整合 大众考古  2014年第10期
互动教育与文化载体——关于陕西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策划的思考        何倩   文博 2014年第5期
公众考古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马晶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徐州市考古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初探      陈素婷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23期
一种大遗址把偶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刘德胜  华夏考古  2014年第4
让公众走进考古—近年来广州开展公众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易西兵 广州文博  2014年
徐州市考古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初探          陈素婷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23期
考古学研究中的透物见人问题        陈胜前 考古 2014年第10期
全球化视野下的公众考古学新发展——当代中国、日本及韩国之比较           刘淼鸿  惠州学院学报 2014第5期
石峡口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的思考 独乐了不如众乐乐      李锋   大众考古   2014第11期
公众考古视野下的《考古山东》展     阮浩  仪明源  大众考古  2014年第5期
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的关系                    黄洋 东南文化   2015年第2期
浅谈提升文物考古工作的突破口             常春   赤子(上中旬) 2015年第10期
城市大遗址保护利用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以唐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为例         马建昌  张颖 人文杂志 2015年第1期
公众考古活动的分类与传播策略           马启辰  文博  2015年第2期
新媒体与公众考古传播  崔俊俊   大众考古  2015年第4期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       孟宪民 大众考古 2015年第3期
论艺术教育在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教育中的作用—从意大利博物馆及瑞吉欧儿童中心的经验说起         卢思密 中国博物馆 2015年第1期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宏观思考     张侃 东南学术  2015年第2期
浅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园区的再认识与利用          田湘萍  赤子 2015年第4期
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           高晓芳 文艺争鸣 2015年第4期
从虚拟考古体验馆展望公共考古 廖丽 南方文物 2015年第2期
从盗墓小说的流行看公众考古热 田萌 艺术百家 2015年S1期
以法国南部阿拉戈遗址为例 “旧石器时代遗址”如何开展公众考古活动? 刘佳月 大众考古 2015年第11期
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   大众考古 2015年第11期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开放 北京首推“公众考古”场所   建筑师 2015年第5期
考古遗址谁在看——公众考古认知与兴趣的实证调查 燕海鸣 中国文化遗产 2015年第5期
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策展心路 蔡奕芝 文物天地 2015年第9期
遗址博物馆公众考古教育探析——以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新馆社教建设方案为例 马立伟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专题资料汇编 2015年
“公众考古”的兴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成就 贺云翱 大众考古 2015年第8期
公众考古的新形式——考古真人秀 赵玉兵  孙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21期
徐州土山汉墓公众考古纪实 杜益华 林刚 大众考古 2015年第8期
侯马盟书与公众考古 高青山 山西档案 2015年第4期
“十三五”规划时期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公众考古交叉关系为例 姚庆 张童心 理论界 2016年第2期
中国公共考古的新思路——罗泰先生专访 罗泰 曹峻 魏峭巍 张勇安 东南文化 2016年第1期
中国考古纪录片的发展过程 王沛 高蒙河 东南文化 2016年第1期
浅谈考古与大众传媒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为例 刘思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6期
文保大计 教育为先——浅析我国的公众考古教育 郭璐莎 博物馆研究 2016年第2期
初心不改 方兴未艾——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研讨纪要 张宸 乔玉 四川文物 2016年第3期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博物馆与公众考古 陆韵羽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 2016年
六十年前半坡遗址的一次“公众考古”活动 何川 大众考古 2016年第11期
土耳其加泰土丘遗址的公众考古学观察 王涛 西部考古 2017年
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状调查与思考 郭迎亚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1期
略论微博公众考古教育——以考古文博单位新浪官微为考察对象 李鹏 文物春秋 2017年第1期
博物馆工作中公众考古理念的实践研究 哈申其木格 赤子(上中旬) 2017年第6期
海昏侯刘贺墓:公众考古的一个范例 徐长青 曹柯平 南方文物 2017年第1期
公众考古新闻的发掘——以南昌海昏侯墓的新闻报道为例 付泉 新闻前哨 2017年第4期
浅谈公众考古之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 马煜 大众文艺 2017年第8期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公众考古宣传实践与思考 吴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第14期
专业平台公共考古的新思路 乔玉 南方文物 2017年第2期
考古科普著作类型研究——分类、动因与受众 戎静侃 南方文物 2017年第2期
公众考古教育实践初探 王太一 高蒙河 南方文物 2017年第2期
中国公众考古教育的实验考古方法 张玥 文化学刊 2017年第8期
开展公众考古学的重要性:面向儿童考古学和童年考古学 凯特琳E.马瑟 曹美丹 文化遗产与公众考古(第四辑) 2017年
西部的公众考古:爱达荷州博伊西市的个案分析 胡林方慧(译) 文化遗产与公众考古(第四辑) 2017年
公众考古学视野下的岩画研究 杨亚旭 陈晓萱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
从公众考古角度看金上京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钟朗然 李博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6期
公众考古教育融入中小学教学探析 秦存誉 北京文博文丛 2017年第4期
近十年国内外公众考古研究对比分析 刘君杰刘迪张发亮 文博 2018年第1期
公众考古学的历史与现状——基于微信的个案分析 刘騻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第1期
以文创开发促进公众对田野考古工作的初步认知——基于公众考古的视野 吕慧敏 李晓艳 文教资料 2018年第9期
“考古与公众”的主题讲座在北京大学举行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3期
亲历日本开放式考古发掘项目 王丹 大众考古 2018年第5期
微信公众平台在文物考古类期刊中的应用思考 马江丽 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 2018年
从《国家宝藏》看中国公众考古的发展 温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5期
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考古的发展——以日本飞鸟、英国弗拉格和我国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 孙悦 管子学刊 2018年第3期
试论高校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优势与途径 艾虹 文物春秋 2018年第4期
公共性与社会化:公共考古学与公众考古学之思辨 魏峭巍 方辉 考古 2018年第8期
中学生眼里的考古学——对上海中学生的一次公众考古调查 曾舒敏 潘碧华 南方文物 2018年第3期
公众考古新媒体发展进程 谢珂 南方文物 2018年第3期
江西鹰潭大上清宫遗址公众考古初探 朱丽辉 江凌 南方文物 2018年第3期
公众考古理念在现代博物馆发展中的探讨 于清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9期
关于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推进公共考古的几点思考 张英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0期
公众考古的传播要素分析——基于传播学“5W模式” 孙蒙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21期
浅论公众考古理念在博物馆中的实践——以安徽博物院为例 赵甜甜 安徽文博 2018年
中国公共考古的新趋势和新思考 乔玉 南方文物 2019年第5期
公众考古与公众理解科学——以盗墓小说的普及为例 吴因章 梅芳 刘兵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
公众考古学中的考古学家与公众 刘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5期
试探广西公共考古发展的新思路 赖兰芳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3期
让“过去的遗产”与“今天的发展”和谐共处 闫铭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9年第3期
考古公众号的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探讨 段玉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7期
融媒体时代公众考古大众传播的新模式研究 付裕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9年第5期
公众考古的新形式——考古真人秀 赵玉兵 孙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21期
浅析“国家宝藏”中的公众考古学实践 鞠荣坤 博物院 2019年第6期
文化遗产的媒介呈现与公众的信息素养 刘鸣筝 张鹏霞 周泽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
浅谈学校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可行性——评《说说考古》 倪皓 中国教育学刊 2020年第1期
三、硕博论文
考古项目的电视新闻表达——电视传媒介入考古领域的实践探索                范伊然  吉林大学  2008年
公众考古学与史前遗址信息阐释     魏敏 复旦大学 2009年
公众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郑媛  山西大学 2010年
中国考古学大众化历程研究          贾博宇  复旦大学 2011年
我国考古类电视节目研究          罗华琛 湖南大学 2011年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方式及政策研究        张国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1年
曹操墓事件新闻报道的个案研究      崔建莉  西北大学 2011年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张国超  贵州师范大学 2012年
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研究 高晓芳 吉林大学 2012年
公众考古传播研究   郭云菁  复旦大学  2012年
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问题研究               刘璟煜  复旦大学 2013年
国内考古志愿者的现状和探索                 赵鹏飞 天津大学 2013年
考古遗址展示的初步研究                         张昱  西北大学  2013年
中国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旅游研究           席岳婷    西北大学  2013年
中国考古学期刊现状调查与发展方向探索         范芳芳 首都师范大学 2013年
考古科普著作研究             戎静侃  复旦大学 2013年
价值构建与阐释——基于传播理念的文化遗产保护           丛桂芹 清华大学 2013年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公众考古教育探析 赵淑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16年
从传播视阈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新发展 王斐 安徽大学 2016年
论公众考古对国内遗址类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高萌 湖南大学 2016年
公众考古学的影视表达--以《考古进行时》为例 王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年
公共考古的新尝试--以海昏侯墓发掘为例 黄雪薇 江西师范大学 2017年
公众考古中的媒介研究 任家宜 成都体育学院 2017年
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中国考古纪录片研究 王丹 郑州大学 2018年
公众考古实践研究--以泥河湾遗址群公众考古为例 李思雨 河北大学 2018年
考古数字信息的采集与展示 贡一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年
基于公众享用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研究 高宁 长安大学 2019年
河南地区近十年公众考古实践研究(2008-2018) 蒋培培 郑州大学 2019年
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年
四、书籍
走进考古,步入宋金——一次公众考古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2009年
传承文明,我们在行动(2010卷、2011卷)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 重庆出版社 2011年、2012年
国保札记-面向公众的文化遗产研究随笔 滕磊 科学出版社 2012年
穿越千年,走进考古——河北省公众考古的三次实践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2012年
土司,考古与公众—基于海龙囤的公众考古实践与思考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2014年
考古者说 郑嘉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
考古的另一面 郑嘉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
考古四记 郑嘉励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
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 郑 岩 中信出版社 2019年
考古入坑指南 李子一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年
中国考古大发现(增订本) 刘尊志 齐鲁书社 2019年
跟北大考古人一起“穿越”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
三星堆进校园——一项公众考古新纪录的诞生过程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科学出版社 2011年
梁带村里的墓葬——一份公共考古学报告 陈燮君 王炜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公共考古

【资料整理】公共考古论文集

发布时间:2020-05-15

  2015年,我曾经收集过一批公共考古的资料,组成了《公众考古学专题研究论文目录索引(一)》,发表在《文化遗产与公共考古(第一辑)》上。最近,我把这个资料库进行了更新,填充了2015年以后的相关资料,截止到目前,共收集报纸报道105篇,期刊论文151篇,硕博论文29篇,相关书籍14本。

  根据收集到资料的题目和摘要,我认为,现在公共考古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

  壹 从案例分析到学理研究

  在2015年以前,公共考古学的相关论文除争论“公共”还是“公众”外,大抵都是在通过总结本身公共考古实践,来去探寻中国公共考古的基本模式,到2015年以后,虽然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依旧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但也有相关学者从后现代主义背景、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角度来去探讨公共考古学的原因、背景及社会责任。

  贰 从考古期刊向大众媒体转变

  在2015年以前,公共考古的相关论文主要发表在《中国文物报》、《南方文物》、《江汉考古》、《大众考古》等历史考古类期刊报纸,在2015年以后,也逐渐在《新闻前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文教资料》等相关学科的期刊杂志转变。特别是目前从事公共考古的大众媒体越来越多,有诸多学者也逐渐在《文汇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自己的观念,也有学者在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专栏进行发表。

  叁 从学者向学生转变

  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很值得庆幸的事情是,原来对公共考古的研究,主要是考古文博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随着“中国公共考古论坛”的召开,大量高校学生逐渐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在这里以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这些学生,后来均成为了目前公共考古学界的从事者。

公共考古论文集

文章名称 作者 文章来源 出版时间
一、报纸报道
让文物考古信息尽快传出去               文阁      陕西日报   2000年9月5日
考古与公众                               周毅 文汇报  2000年10月6日
让考古学·考古新发现走向大众 李政  中国文物报 2002年9月20日
转播平面媒体的考古直播                     侯永锋  辽宁日报 2003年9月5日
让考古走向大众——泗阳汉墓考古发掘报道引起的思考 徐湖平 中国文物报 2004年2月5日
考古评奖纵横谈 曹兵武等 中国文物报 2004年4月18日
考古资料分享与考古知识普及 傅斌 中国文物报 2004年6月27日
以精准的学术研究引领大众收藏                 李政  中国文物报  2005年8月12日
我国考古教材的现状与借鉴 高蒙河 中国文物报 2005年8月
考古学和公众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关于公众考古学的思考 陈洪波 中国文物报 2006年8月12日
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学 李春华 中国文物报 2006年8月12日
考古类文章缺乏可读性的两个批评解释 陈洪波 中国文物报 2007年6月23日
考古现场信息管理与传播                    曹岳森 中国文物报 2007年7月20日
英国最大的公众考古项目——可移动文物计划概述           邵军 中国文物报 2007年7月20日
试论新时期考古信息管理与开发          涂师平    中国文物报 2008年1月25日
关于江苏文物节的思考                  刘瑾胜    中国文物报  2008年1月30日
分享考古发掘过程,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南旺考古队   中国文物报 2008年7月11日
媒体时代的公众考古          杨秀侃 中国文物报 2009年3月20日
公众考古中的影像信息采集        杨秀侃  中国文物报 2009年4月10日
“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大型考古活动正式启动     林永顺  安阳日报  2009年6月10日
《中国历史》有了实地版              杨阳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6月23日
浅谈重大考古发掘对公众开放的意义        安娜   中国文物报 2009年6月26日
2008年公众考古案例盘点及思考       梁太鹤   中国文物报 2009年6月26日
畅谈公共考古与文化传承 李迎博  邓金慧 洛阳日报 2009年8月31日
公众考古与大学生文化遗产观的调查研究       周畅  杨秀侃 贾博宇 中国文物报 2009年11月13日
公众考古走出象牙塔        黄里  覃丹 四川日报  2009年12月18日
2009年中国考古我与记忆:亮点频出       李政  中国文物报  2010年1月22日
考古博物馆的新尝试             麻赛萍  高蒙河 中国文物报  2010年5月5日
你想了解考古吗?    方启  麻赛萍 贾博宇 范佳翎  中国文物报 2010年6月11日
公共考古的开展及其意义 刘国祥 中国文物报 2010年6月25日
在大众视野中做研究    有一种特别惬意的感觉      孙漪娜 中国文物报   2010年9月17日
让文化遗产更有尊严       郑媛  人民日报  2011年2月15日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考古学          王益人   中国文物报  2011年2月25日
公众考古的集体记忆            史勇  中国文物报  2011年3月4日
公众考古传播的人才培养机制       郭云菁 中国文物报  2011年9月2日
一部公众考古的佳作       陈洪波  中国文物报 2011年9月16日
世界迎来公共考古热潮 曾江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11月10日
公众考古: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惠及人民群众的双赢        陈艳  沙莎   陕西日报  2011年12月5日
公众考古:享受文明发现的惊喜     沙莎  陈艳  陕西日报 2011年12月5日
如何理解“public archaeology”              范佳翎 中国文物报 2012年3月16日
回忆在山西的考古往事                       口述  张忠培 整理郝丽君  中国文物报  2012年7月11日
“公众化”实验考古               范佳翎  中国文物报  2012年8月17日
千耦其耘 百尺竿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中国文物报  2012年8月31日
新传媒时代的公众考古学与危机公关          孙波 中国文物报 2012年8月31日
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考古学”与危机公关 孙波 中国文物报 2012年8月31日
微言大义:考古与盗墓的微博大讨论     中国文物报  2012年12月21日
汉阳陵博物馆开展公众参与考古项目的社会意义        李库  中国文物报  2013年3月15日
遵义海龙囤遗址:贵州最接近世界文化遗产的土司城堡         王小梅 贵州日报 2013年4月19日
考古的知识与真实之争               王超 东方早报 2013年5月13日
江苏公众考古工作的尝试     吕春华 中国文物报  2013年6月21日
中国公众考古浪潮正在掀起      高蒙河 东方早报 2013年8月24日
中国正迈入考古“普众时代”               李婷 文汇报  2013年8月27日
李伯谦:公共考古是考古学很重要的一部分 韩少华 东方早报 2013年9月2日
公众考古需走向深层               王巍  人民政协报  2013年9月9日
岁月传奇 以古会友             郝丽君  中国文物报 2013年9月13日
考古应自己撕去面纱               方启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5日
考古离我们不远       杜洁芳 中国文化报  2013年10月24日
考古与公众有多远     乔玉  中国文物报  2013年11月8日
IKO,一个更年轻的考古互动平台              李轩  中国文物报 2013年11月22日
走进考古现场          徐旸  中国文物报    2013年12月4日
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 付远书 中国文化报  2014年4月9日
公共考古拓宽考古学社会职能 吴运亮  郭潇雅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4月9日
公众考古公众考古,我们在行动            陈阗  中国文物报 2014年4月11日
公众对考古的了解和误解             黄可佳  韩建业  中国文物报 2014年4月25日
《最新探密兵马俑》获英国最佳公众考古展   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 2014年8月8日
海龙囤考古:公众考古的典范      吴霞   中国文物报 2014年8月29日
媒介与服务:考古志愿者职能思考          周翔  中国文物报  2014年9月12日
中国公众考古的典型案例        高蒙河  中国文物报 2014年10月24日
水洞沟旧石器遗址公众考古实践记      赵宇超 中国文物报  2014年10月24日
考古与公众,关系如何更紧密 杜洁芳 中国文化报  2014年11月4日
公共考古可以走多远                乔玉 中国文物报 2014年12月5日
公共考古在田野考古中的尝试            陈超  中国文物报  2015年2月13日
公众考古话骊轩       王晓晖 中国电影报  2015年3月
从国内外议题看公众考古形态       高蒙河   中国文物报 2015年4月24日
高校开展公众考古活动的若干思考 刘佳月  胡宇煊 褚旭 中国文物报 2015年7月17日
拿什么奉献给您 ——探索考古夏令营的管理与运作模式 陈刚 张雪菲 中国文物报 2015年8月14日
考古圈与娱乐圈的融合 秦存誉 中国文物报 2015年12月4日
考古其实很“好玩”——公共考古发展与学科文化传播新思考 乔玉 中国社会科学版 2015年11月26日
普通考古资料的公众利用问题 黄可佳 中国文物报 2015年8月28日
公众考古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考古认知现状调查与研究——以东北三省部分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杨习良 中国文物报 2015年7月31日
公众考古传媒举要 高蒙河 崔淑妍 中国文物报 2015年7月31日
浅说通俗性考古读物的写作 申珅 中国文物报 2015年5月22日
法国“机场博物馆”对公众考古的启示 刘佳月 中国文物报 2016年1月22日
新媒体时代下的公众考古——以“新浪微博”为例 陈飞 中国文物报 2016年3月25日
让公众考古活动更具吸引力 廖薇 李云辉 王玲何 佳郑广 中国文物报 2016年7月8日
科考活动与公众考古的融合实践 徐进 林必忠 中国文物报 2016年7月8日
公众考古与反盗墓 崔俊俊 光明日报 2016年8月12日
“公众考古热”背后的思考 袁晓 中国文物报 2016年8月26日
关于当前中国考古学的几个热点问题 曹兵武 中国文物报 2016年9月13日
市级考古研究机构公众考古活动的思考 赵今 中国文物报 2016年9月27日
“公众考古”抛砖三问 奚牧凉 中国文物报 2016年9月27日
考古发掘报道的公共关系之路 秦存誉 中国文物报 2016年11月18日
考古成果的故事性呈现——山西博物院“考古的故事”展览解析 安瑞军 中国文物报 2016年12月6日
考古学:走向公众 走出国门 高江涛 中国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月9日
从“牛肉汤”看公众考古还需加强 祝晓东上官荣光 中国文物报 2017年2月24日
奚牧凉在“挖啥呢”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7年5月9日
实验考古在公众考古中的实践 张玥 中国文物报 2017年6月16日
公众考古:公众、器用与历史 宁镇疆 中国文物报 2017年6月27日
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让文物活起来”中的责任 邓新波 中国文物报 2017年6月30日
小议公众考古的层次 张小虎 中国文物报 2017年9月8日
公众别误解了考古 连晓芳 中国文化报  2017年9月14日
游戏考古“热”与公众考古的“冷”思考 张涵 中国文物报 2018年6月1日
考古研究院所发掘成果的有效展示与利用 侯秀敏 中国文物报 2018年6月29日
市级考古研究机构公众考古的“痛点”与出路 廖薇 中国文物报 2018年8月10日
考古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乔玉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年11月15日
考古学语言在公众考古中的使用问题 祝晓东 中国文物报 2020年4月17日
二、期刊论文
正式发现——中国的考古新发现与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 曹兵武 文物天地 2002年第5期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试探            曹兵武 中国历史文物  2004年第5期
考古学的科学化与大众化 郭妍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 2005年第1期
新时期中国考古学传播的几点思考 杨育彬 华夏考古  2005年第1期
考古学的人文关怀 王秩华  陈淳 文物世界 2005年第1期
考古学知识普及三题 曹兵武 考古与文物 2005年第1期
让考古走进大众的视野——城市考古与文化广州的建设 张强禄 广州文博  2006年第4期
初论公众考古学                     郭立新  魏敏 东南文化 2006年第4期
“历史图景”“公众考古学”及其他——参观《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有感              施劲松  王齐 中国历史文物  2006年第6期
公共考古学的多样性与非调和性                  尼克·麦瑞曼   周晖   南方文物 2007年第2期
考古人的盛大节日——国内外考古评奖纵横谈 曹兵武 南方文物 2007年第3期
美国的公众考古教育——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目的的一个途径  崔玉范 南京社会科学 2007年第8期
中国考古文物类期刊的发展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朱乃诚  王景霞 南方文物 2009年第2期
考古旅游:互动视野下的考古与旅游      王京传 旅游学刊   2009年第8期
略论大众传媒与考古共享的互动关系            张士绅  王志华   东南传播 2009年第5期
考古博物馆的新尝试——兼谈学科知识普及与学科博物馆的建立      麻赛萍 博物馆研究 2010年第1期
公众考古学初探          李琴,陈淳  江汉考古 2010年第1期
中国公众考古基本模式伦略   姚伟钧  张国超  浙江学刊 2011年第1期
以科学态度认识曹操墓——从曹操墓调查问题数据结果分析          杨小燕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
公众考古背景下的博物馆社会化问题 黄可佳 古都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年
让公众走向考古——浅析博物馆与公众互动        包小萍   史前研究 2011年
周口店,我们在发掘             陈福友 化石  2011年第4期
分歧与整合:公共考古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魏峭巍 江汉考古 2011年第2期
公众考古学背景中的上海远古文明——读《实证上海史——考古学视野下的古代上海》、《考古上海》         张童心  董文兵 上海文博论丛 2011年第3期
拨雾见日看考古——记山西稷下王尹遗址公众考古活动         王晓毅 文物世界   2012年第1期
公众考古学与公众考古秀          赵宇超 中国研究生 2012年第5期
从文化圣殿到民众乐园——汉阳陵公众考古活动的思考   程艳妮  文博 2012年第6期
面向公众的考古学       宋建忠 考古学研究  2012年
让公众参与博物馆考古           尼克·梅丽曼  黄洋 高洋 南方文物 2012第1期
从曹操高陵之争谈考古学公众化        胡洪琼  兰台世界 2012年第15期
浅谈历史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的公众考古学实践            范星盛  梁超  青年文学家 2012年第17期
将考古遗址作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加以复兴和展示的新方法         Mirjana  Roter-Blagojevi;GordanaMiloevi;Ana Radivojevi;范佳翎;陈曦 南方文物 2013年第1期
将考古学展示给公众——建构遗址现场的深入了解            蒂姆·科普兰  黄洋 南方文物 2013年第1期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公众参与考古     李库 中国文化遗产 2013年第2期
社区参与遗产旅游相关问题探究            白冬梅 文博 2013年第2期
不一样的旅游       郭建葳    化石 2013年第2期
他们脚踏黄土走来,我们追寻足迹而去——水洞沟遗址作为公众考古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曹明明  化石 2013年第2期
英国博物馆展览的诠释 考古是什么      黄洋     大众考古   2013年第7期
阐释性呈现:电视报道对考古大众化的价值解析                 张殿元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
跨越巴别塔 考古资讯小站           王娟 大众考古  2013年第8期
纪录片《考古中国》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启示            高晓芳  白映莎   文艺争鸣  2013年第8期
美国公共考古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郑蓉妮  梅建军  湖南社会科学  2013年第5期
试论公众考古学在中国建立的基本原则和模式      沈薇     湖北第二师范学报 2013年第10期
“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研讨会综述        胡颖芳 东南文化  2013年第6期
“公众考古学”和“公众考古理念”辨析            范佳翎 南方文物  2013年第4期
浅谈金属探测器与公众考古 杜晓俊  汪常明 金属世界 2013年第3期
西班牙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启示        王萍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年第6期
考古离公众有多远?中国考古网的公众探索            乔玉   大众考古 2013年第12期
考古三维复原动画与公众考古 王倩  陈超   科技视界 2013年第25期
浅谈金属探测器与公众考古          杜晓俊  汪常明  金属世界 2013年第25期
对公众考古“公众阐释”哲学思想背景的一点思考——《走进考古 步入宋金》读后感               王换鸽  丁金龙 文物世界 2013年第6期
近十年来国内公共考古学研究述评      刘文科   丝绸之路 2013年第14期
论中国公众考古不是西方舶来品    高蒙河  郑好 东南文化 2013年第6期
中国公众考古传播理念及形式分析      杨雯  莫扬 科普研究  2013年第3期
公众考古学和公众考古理念辨析        范佳翎   南方文物  2013年第4期
论中国公众考古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夏一博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3期
“公共考古”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贺云翔 大众考古 2014年第4期
考古遗址的活态展示与公众参与——以德国杜佩遗址公园的展示和运营为例         黄可佳  韩建业 东南文化 2014年第3期
考古遗址的公众参与:一项国际比较研究                 燕海鸣  东南文化 2014年第3期
公众的地下文物保护意识研究——以北京地区的抽样调查为例        黄可佳  韩建业 北京文博文丛  2014年第1期
我国考古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曾宝栋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5期
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学 龙天一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
2014年
以大阪历史博物馆为例 架起考古与大众沟通的桥梁          冯慧  大众考古 2014年第8期
考古汇——面向公众的考古传播网           大众考古 2014年第7、9期
全球公共考古学的新视角          松田明  冈村克幸 赵荦 南方文物 2014年第3期
土司,考古与公众—基于海龙囤的公众考古实践与思考        李飞    贵州文史丛刊 2014年第1期
关于大众媒体中考古材料发掘的《奥斯汀宣言》      媒体整合 大众考古  2014年第10期
互动教育与文化载体——关于陕西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策划的思考        何倩   文博 2014年第5期
公众考古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马晶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徐州市考古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初探      陈素婷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23期
一种大遗址把偶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刘德胜  华夏考古  2014年第4
让公众走进考古—近年来广州开展公众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易西兵 广州文博  2014年
徐州市考古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初探          陈素婷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23期
考古学研究中的透物见人问题        陈胜前 考古 2014年第10期
全球化视野下的公众考古学新发展——当代中国、日本及韩国之比较           刘淼鸿  惠州学院学报 2014第5期
石峡口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的思考 独乐了不如众乐乐      李锋   大众考古   2014第11期
公众考古视野下的《考古山东》展     阮浩  仪明源  大众考古  2014年第5期
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的关系                    黄洋 东南文化   2015年第2期
浅谈提升文物考古工作的突破口             常春   赤子(上中旬) 2015年第10期
城市大遗址保护利用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以唐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为例         马建昌  张颖 人文杂志 2015年第1期
公众考古活动的分类与传播策略           马启辰  文博  2015年第2期
新媒体与公众考古传播  崔俊俊   大众考古  2015年第4期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       孟宪民 大众考古 2015年第3期
论艺术教育在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教育中的作用—从意大利博物馆及瑞吉欧儿童中心的经验说起         卢思密 中国博物馆 2015年第1期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宏观思考     张侃 东南学术  2015年第2期
浅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园区的再认识与利用          田湘萍  赤子 2015年第4期
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           高晓芳 文艺争鸣 2015年第4期
从虚拟考古体验馆展望公共考古 廖丽 南方文物 2015年第2期
从盗墓小说的流行看公众考古热 田萌 艺术百家 2015年S1期
以法国南部阿拉戈遗址为例 “旧石器时代遗址”如何开展公众考古活动? 刘佳月 大众考古 2015年第11期
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   大众考古 2015年第11期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开放 北京首推“公众考古”场所   建筑师 2015年第5期
考古遗址谁在看——公众考古认知与兴趣的实证调查 燕海鸣 中国文化遗产 2015年第5期
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策展心路 蔡奕芝 文物天地 2015年第9期
遗址博物馆公众考古教育探析——以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新馆社教建设方案为例 马立伟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专题资料汇编 2015年
“公众考古”的兴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成就 贺云翱 大众考古 2015年第8期
公众考古的新形式——考古真人秀 赵玉兵  孙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21期
徐州土山汉墓公众考古纪实 杜益华 林刚 大众考古 2015年第8期
侯马盟书与公众考古 高青山 山西档案 2015年第4期
“十三五”规划时期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公众考古交叉关系为例 姚庆 张童心 理论界 2016年第2期
中国公共考古的新思路——罗泰先生专访 罗泰 曹峻 魏峭巍 张勇安 东南文化 2016年第1期
中国考古纪录片的发展过程 王沛 高蒙河 东南文化 2016年第1期
浅谈考古与大众传媒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为例 刘思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6期
文保大计 教育为先——浅析我国的公众考古教育 郭璐莎 博物馆研究 2016年第2期
初心不改 方兴未艾——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研讨纪要 张宸 乔玉 四川文物 2016年第3期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博物馆与公众考古 陆韵羽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 2016年
六十年前半坡遗址的一次“公众考古”活动 何川 大众考古 2016年第11期
土耳其加泰土丘遗址的公众考古学观察 王涛 西部考古 2017年
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状调查与思考 郭迎亚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1期
略论微博公众考古教育——以考古文博单位新浪官微为考察对象 李鹏 文物春秋 2017年第1期
博物馆工作中公众考古理念的实践研究 哈申其木格 赤子(上中旬) 2017年第6期
海昏侯刘贺墓:公众考古的一个范例 徐长青 曹柯平 南方文物 2017年第1期
公众考古新闻的发掘——以南昌海昏侯墓的新闻报道为例 付泉 新闻前哨 2017年第4期
浅谈公众考古之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 马煜 大众文艺 2017年第8期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公众考古宣传实践与思考 吴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第14期
专业平台公共考古的新思路 乔玉 南方文物 2017年第2期
考古科普著作类型研究——分类、动因与受众 戎静侃 南方文物 2017年第2期
公众考古教育实践初探 王太一 高蒙河 南方文物 2017年第2期
中国公众考古教育的实验考古方法 张玥 文化学刊 2017年第8期
开展公众考古学的重要性:面向儿童考古学和童年考古学 凯特琳E.马瑟 曹美丹 文化遗产与公众考古(第四辑) 2017年
西部的公众考古:爱达荷州博伊西市的个案分析 胡林方慧(译) 文化遗产与公众考古(第四辑) 2017年
公众考古学视野下的岩画研究 杨亚旭 陈晓萱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
从公众考古角度看金上京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钟朗然 李博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6期
公众考古教育融入中小学教学探析 秦存誉 北京文博文丛 2017年第4期
近十年国内外公众考古研究对比分析 刘君杰刘迪张发亮 文博 2018年第1期
公众考古学的历史与现状——基于微信的个案分析 刘騻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第1期
以文创开发促进公众对田野考古工作的初步认知——基于公众考古的视野 吕慧敏 李晓艳 文教资料 2018年第9期
“考古与公众”的主题讲座在北京大学举行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3期
亲历日本开放式考古发掘项目 王丹 大众考古 2018年第5期
微信公众平台在文物考古类期刊中的应用思考 马江丽 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 2018年
从《国家宝藏》看中国公众考古的发展 温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5期
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考古的发展——以日本飞鸟、英国弗拉格和我国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 孙悦 管子学刊 2018年第3期
试论高校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优势与途径 艾虹 文物春秋 2018年第4期
公共性与社会化:公共考古学与公众考古学之思辨 魏峭巍 方辉 考古 2018年第8期
中学生眼里的考古学——对上海中学生的一次公众考古调查 曾舒敏 潘碧华 南方文物 2018年第3期
公众考古新媒体发展进程 谢珂 南方文物 2018年第3期
江西鹰潭大上清宫遗址公众考古初探 朱丽辉 江凌 南方文物 2018年第3期
公众考古理念在现代博物馆发展中的探讨 于清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9期
关于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推进公共考古的几点思考 张英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0期
公众考古的传播要素分析——基于传播学“5W模式” 孙蒙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21期
浅论公众考古理念在博物馆中的实践——以安徽博物院为例 赵甜甜 安徽文博 2018年
中国公共考古的新趋势和新思考 乔玉 南方文物 2019年第5期
公众考古与公众理解科学——以盗墓小说的普及为例 吴因章 梅芳 刘兵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
公众考古学中的考古学家与公众 刘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5期
试探广西公共考古发展的新思路 赖兰芳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3期
让“过去的遗产”与“今天的发展”和谐共处 闫铭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9年第3期
考古公众号的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探讨 段玉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7期
融媒体时代公众考古大众传播的新模式研究 付裕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9年第5期
公众考古的新形式——考古真人秀 赵玉兵 孙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21期
浅析“国家宝藏”中的公众考古学实践 鞠荣坤 博物院 2019年第6期
文化遗产的媒介呈现与公众的信息素养 刘鸣筝 张鹏霞 周泽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
浅谈学校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可行性——评《说说考古》 倪皓 中国教育学刊 2020年第1期
三、硕博论文
考古项目的电视新闻表达——电视传媒介入考古领域的实践探索                范伊然  吉林大学  2008年
公众考古学与史前遗址信息阐释     魏敏 复旦大学 2009年
公众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郑媛  山西大学 2010年
中国考古学大众化历程研究          贾博宇  复旦大学 2011年
我国考古类电视节目研究          罗华琛 湖南大学 2011年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方式及政策研究        张国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1年
曹操墓事件新闻报道的个案研究      崔建莉  西北大学 2011年
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张国超  贵州师范大学 2012年
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研究 高晓芳 吉林大学 2012年
公众考古传播研究   郭云菁  复旦大学  2012年
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问题研究               刘璟煜  复旦大学 2013年
国内考古志愿者的现状和探索                 赵鹏飞 天津大学 2013年
考古遗址展示的初步研究                         张昱  西北大学  2013年
中国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旅游研究           席岳婷    西北大学  2013年
中国考古学期刊现状调查与发展方向探索         范芳芳 首都师范大学 2013年
考古科普著作研究             戎静侃  复旦大学 2013年
价值构建与阐释——基于传播理念的文化遗产保护           丛桂芹 清华大学 2013年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公众考古教育探析 赵淑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16年
从传播视阈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新发展 王斐 安徽大学 2016年
论公众考古对国内遗址类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高萌 湖南大学 2016年
公众考古学的影视表达--以《考古进行时》为例 王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年
公共考古的新尝试--以海昏侯墓发掘为例 黄雪薇 江西师范大学 2017年
公众考古中的媒介研究 任家宜 成都体育学院 2017年
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中国考古纪录片研究 王丹 郑州大学 2018年
公众考古实践研究--以泥河湾遗址群公众考古为例 李思雨 河北大学 2018年
考古数字信息的采集与展示 贡一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年
基于公众享用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研究 高宁 长安大学 2019年
河南地区近十年公众考古实践研究(2008-2018) 蒋培培 郑州大学 2019年
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年
四、书籍
走进考古,步入宋金——一次公众考古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2009年
传承文明,我们在行动(2010卷、2011卷)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 重庆出版社 2011年、2012年
国保札记-面向公众的文化遗产研究随笔 滕磊 科学出版社 2012年
穿越千年,走进考古——河北省公众考古的三次实践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2012年
土司,考古与公众—基于海龙囤的公众考古实践与思考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2014年
考古者说 郑嘉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
考古的另一面 郑嘉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
考古四记 郑嘉励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
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 郑 岩 中信出版社 2019年
考古入坑指南 李子一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年
中国考古大发现(增订本) 刘尊志 齐鲁书社 2019年
跟北大考古人一起“穿越”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
三星堆进校园——一项公众考古新纪录的诞生过程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科学出版社 2011年
梁带村里的墓葬——一份公共考古学报告 陈燮君 王炜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

作者:胡宇煊

文章出处:“考古那些事儿”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