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西北博物馆里的文物“医生”

发布时间:2020-06-30文章出处:新华网作者:谢建雯、罗毓

  仲夏午后,太阳热辣,地下室里却凉爽怡人。42岁的马莉娴熟地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防护帽和塑胶手套,准备做一场特殊的“手术”。

  “手术台”上放着一件灰陶仓,作为东汉时期的陪葬品,历经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它早已残缺难辨。马莉左手扶住陶仓残片,右手用美工刀轻轻刮去泥土,随着土垢被清理,陶仓本来的纹理便清晰起来。

  “清理土垢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将残片拼好、粘接,残缺部分还要用石膏补配,最后做相近颜色的随色,这样才算修复完成。”马莉说。

  在位于中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医生”马莉每天都要进行这样的文物修复“手术”。15年来,她修复了上千件文物,它们如今或陈列在博物馆,向游客绽放千百年前的华彩;或被送往科研机构,供专家们探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文物“医生”马莉正在清理陶仓碎片上的土垢。新华社记者 罗毓 摄

  马莉说,文物修复极其复杂,涉及化学、物理、美术等多门学科,一件破损的文物往往要经过“体检”、清理、修复、随色等近二十道工序,少则累月,多则经年。

  马莉是美术专业出身,最初在宁夏固原市博物馆担任讲解员。2006年,她参加了国家文物局针对修复陶瓷和金属文物的培训,此后她便专攻这一领域。

  她的工作台上,一件黑褐色的西夏铁釜又恢复了几百年前的“神采”。而修复之初,它不过是一堆尺寸不一的生锈铁片,其中最小的还不到3厘米长。“因为年代久远、锈蚀严重,修复难度太大了。刚拿到这些碎片时,我没什么信心。”马莉说。

  锈蚀对金属文物而言就像癌症,它们会像癌细胞一样持续扩散,蚕食文物。为去除锈蚀,马莉将碎片浸泡在药水里,一周一换,就已耗时一年。之后,拼接近百块碎片、反复调色随色……历时两年,这件铁釜才被“治愈”。

  “文物修复耗时长,有时难免枯燥、无聊,很考验耐心,没有对这行的热爱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马莉说,“但修复后,就会很有成就感。”

  在去年9月举办的中国西北五省(区)首届文物保护专项技能大赛中,马莉从140余名参赛者里脱颖而出,荣获彩绘陶器修复组一等奖。

  在中国,“伤病”文物基数大与文物修复人才少的矛盾日益凸显。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需修复的文物逾200万件,而从事修复工作的只有约400人,人才缺口极大。行业薪酬偏低也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加剧了这一矛盾。

  在宁夏博物馆,还有11名像马莉一样的文物“医生”。他们有的二十出头,有的年过半百,分别负责陶瓷、金属、书画、丝织品等修复领域,让古老文物焕发往昔光彩。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内清理除尘后的塔罐。新华社记者 罗毓 摄

  31岁的陈志炜学过文物鉴定,退伍后便进入博物馆修复书画。“我们专业很冷门,同学大多转行了,对修文物的热爱和成就感是我留下来的原因。”他说。

  对文物“医生”而言,文物修复最重要的价值是还原文物本相,延长其“寿命”,为科研提供便利。“我们在修复中可以学习很多历史、铸造知识,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进而提升自我。”马莉说。

  工作室里,纹饰精美的陶罐等已修复文物占满了好几张案台,马莉端坐灯下,继续着未完的“手术”,触手可及之处摆放着竹签、美工刀、牙刷和棉签等“手术工具”。“我热爱文物修复,也期盼更多新鲜血液能注入这一行,为破损的文物带来‘重生’。”马莉说。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公共考古

中国西北博物馆里的文物“医生”

发布时间:2020-06-30

  仲夏午后,太阳热辣,地下室里却凉爽怡人。42岁的马莉娴熟地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防护帽和塑胶手套,准备做一场特殊的“手术”。

  “手术台”上放着一件灰陶仓,作为东汉时期的陪葬品,历经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它早已残缺难辨。马莉左手扶住陶仓残片,右手用美工刀轻轻刮去泥土,随着土垢被清理,陶仓本来的纹理便清晰起来。

  “清理土垢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将残片拼好、粘接,残缺部分还要用石膏补配,最后做相近颜色的随色,这样才算修复完成。”马莉说。

  在位于中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医生”马莉每天都要进行这样的文物修复“手术”。15年来,她修复了上千件文物,它们如今或陈列在博物馆,向游客绽放千百年前的华彩;或被送往科研机构,供专家们探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文物“医生”马莉正在清理陶仓碎片上的土垢。新华社记者 罗毓 摄

  马莉说,文物修复极其复杂,涉及化学、物理、美术等多门学科,一件破损的文物往往要经过“体检”、清理、修复、随色等近二十道工序,少则累月,多则经年。

  马莉是美术专业出身,最初在宁夏固原市博物馆担任讲解员。2006年,她参加了国家文物局针对修复陶瓷和金属文物的培训,此后她便专攻这一领域。

  她的工作台上,一件黑褐色的西夏铁釜又恢复了几百年前的“神采”。而修复之初,它不过是一堆尺寸不一的生锈铁片,其中最小的还不到3厘米长。“因为年代久远、锈蚀严重,修复难度太大了。刚拿到这些碎片时,我没什么信心。”马莉说。

  锈蚀对金属文物而言就像癌症,它们会像癌细胞一样持续扩散,蚕食文物。为去除锈蚀,马莉将碎片浸泡在药水里,一周一换,就已耗时一年。之后,拼接近百块碎片、反复调色随色……历时两年,这件铁釜才被“治愈”。

  “文物修复耗时长,有时难免枯燥、无聊,很考验耐心,没有对这行的热爱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马莉说,“但修复后,就会很有成就感。”

  在去年9月举办的中国西北五省(区)首届文物保护专项技能大赛中,马莉从140余名参赛者里脱颖而出,荣获彩绘陶器修复组一等奖。

  在中国,“伤病”文物基数大与文物修复人才少的矛盾日益凸显。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需修复的文物逾200万件,而从事修复工作的只有约400人,人才缺口极大。行业薪酬偏低也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加剧了这一矛盾。

  在宁夏博物馆,还有11名像马莉一样的文物“医生”。他们有的二十出头,有的年过半百,分别负责陶瓷、金属、书画、丝织品等修复领域,让古老文物焕发往昔光彩。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内清理除尘后的塔罐。新华社记者 罗毓 摄

  31岁的陈志炜学过文物鉴定,退伍后便进入博物馆修复书画。“我们专业很冷门,同学大多转行了,对修文物的热爱和成就感是我留下来的原因。”他说。

  对文物“医生”而言,文物修复最重要的价值是还原文物本相,延长其“寿命”,为科研提供便利。“我们在修复中可以学习很多历史、铸造知识,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进而提升自我。”马莉说。

  工作室里,纹饰精美的陶罐等已修复文物占满了好几张案台,马莉端坐灯下,继续着未完的“手术”,触手可及之处摆放着竹签、美工刀、牙刷和棉签等“手术工具”。“我热爱文物修复,也期盼更多新鲜血液能注入这一行,为破损的文物带来‘重生’。”马莉说。

责编:韩翰

作者:谢建雯、罗毓

文章出处: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