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博物馆讲座(60)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33)郭京宁:万年北京——东胡林遗址的考古发现文明化进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结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主题,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开展具有本馆资源特色的教育活动,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做客中国考古博物馆,与观众分享互动,聚焦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主 讲 人
郭京宁
时 间
2025年2月15日(周六) 10:00
地 点
中国考古博物馆主展馆三层演讲互动区
讲座概要
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村西,发现于1966年,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所获包括墓葬、火塘、灰坑等重要遗迹,同时出土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陶器、骨器、蚌器,以及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植物果壳、螺蚌壳等,这些发现为研究华北乃至整个中国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都提供了重要资料。从世界范围看,距今10000年前后是农业起源的关键时期,而东胡林遗址的年代恰好处在距今10000年前后。因此,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粟和黍可能是目前已知的国内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栽培小米,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目前华北地区已发现的距今9000至120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有河北徐水南庄头、阳原于家沟、河北尚义四台、北京门头沟东胡林、怀柔转年、平谷平安洞、山西吉县柿子滩等,而其中既有石器、陶器等文化遗物,又有烧火遗迹及墓葬的遗址仅东胡林遗址一处。东胡林人的发现填补了北京地区自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田园洞人(距今约2万年)以来的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白。
主讲人简介
郭京宁,现任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先后参与或主持门头沟东胡林新石器、昌平张营夏商时期、房山琉璃河、密云大唐庄唐代古墓群、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东城玉河和南水北调北京段、京沪高铁北京段、北京副中心等多处古代遗址和重大工程的考古工作。多次荣获各类科研成果奖,参与《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起草与制定,主持及参加各类科研题目11项,出版《回到半坡》《当代北京考古史话》《穿越皇城》《北京考古史一史前卷》《温故思新》等专著20部,发表各类文章140余篇。
注意事项
当日预约入馆参观观众可直接参与讲座,坐席有限,坐席区坐满为止。讲座活动期间请勿穿行,活动区域临时封闭,参观四层请由扶梯、步梯上下行,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海报制作:秉进
编辑:千载
校对:晨听
来源:“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