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学术前沿讲座(1)宁超: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实证史前母系社会组织存在
为贯彻落实院党组提出的建设“国内领先 世界一流”的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的总目标,推动我国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举办学术前沿讲座,拟邀请国内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莅临重点实验室,分享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探讨学术前沿问题,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科技和文保力量。敬请关注。
时 间
2025年8月13日(周三)10:00
地 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良乡校区教综楼第一会议室(205)
主持人
刘国祥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
主讲人
宁 超
主讲人简介
宁超,1988年1月出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分子考古学、分子法医学。在《Natur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讲座概要
研究证实距今约4750-4500年的山东傅家遗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处社会两个母系氏族线粒体 DNA 分界明确,但丧葬习俗与文化实践高度一致,且存在密切婚姻联系。同时,氏族成员以粟黍种植为主,也可能摄入一定量海洋食物。该项研究填补东亚古基因组数据母系社会运行机制研究空白,为国际学界提供首个系统遗传数据确证的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模型,也为理解早期社会复杂化提供新框架。
承 办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
来源:“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