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博物馆讲座(97)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60)张昌平:绿松石器的中国传统与人类美感
为推动中国考古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国考古博物馆举办“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做客中国考古博物馆,与观众分享互动,聚焦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主 讲 人
张昌平
时 间
2025年10月25日(周六) 10:00
地 点
中国考古博物馆主展馆三层演讲互动区
讲座概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松石矿储量和开采量国家,也是从古代到当代最大的绿松石器生产国和消费国。绿松石装饰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成为古代中国文化传统标志性因素。早在新石器时代绿松石就作为贵重资源进行远距离传播,夏商时期绿松石牌饰成为高等级贵族身份和地位标志的礼仪性器物,在封建王朝绿松石也一直作为宝石类装饰材料。古代中国对于绿松石这样的生产和使用方式,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有着相似的行为和取向,体现了人类共同的审美和价值观念。
主讲人简介
张昌平,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职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湖北省博物馆,兼职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法国高等实验研究院等多个学术机构的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和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著有《方国的青铜与文化》《商周时期南方青铜器研究》《吉金类系——海外及港台地区收藏的中国青铜器研究》《盘龙城——1995-2019》等著作。
注意事项
当日预约入馆参观观众可直接参与讲座,坐席有限,坐席区坐满为止。讲座活动期间请勿穿行,活动区域临时封闭,参观四层请由扶梯、步梯上下行,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海报制作:秉进
编辑:千载
校对:晨听
来源:“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