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墓葬、居址和岩画之间的年代印证——王建新访谈

发布时间:2010-11-12文章出处:中国文物网作者:


  


    王建新,1953年生于陕西西安。中国考古学家、文化遗产规划与保护专家。现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教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王建新教授精通日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秦汉考古学、佛教考古学、欧亚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与规划。

    中国文物网:关于岩画的创作动机,目前国内比较统一认可的说法都有哪些?

    王建新:从国内到国际来看,岩画创造动机的解释应该讲有三到四种。第一种跟祭祀有关系,祈求牲畜的繁衍和人的繁衍,祈求丰产和丰收,还有个别会表现出来一些图腾崇拜;第二种就是功能性的,用岩刻作为地标,起到标志性的作用;再有就是信手涂鸦的情况也会有,等等。总的来说,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古人来说是非常认真的作品,虽然是随手涂鸦的作品,但是非常认真的作品,表现了他们的一种精神。

    中国文物网:目前中国地区发现的墓葬和岩画的年代是如何确立的?有关岩画时代的叠加,您的看法是什么?

    王建新:现在的年代的断定大多数都是缺乏根据,只是一个感觉而已,当然也有一些是有根据的。比如根据岩画上画的东西,跟考古发现的形式完全相符,这就可以相互印证它们的年代,但是这种出土物和岩画表现相对应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对于大量刻凿岩画的年代判断可以说是一个瓶颈,比如说贺兰山岩画的年代,有几千年、上万年不同的说法,结论差得太远了。所以关于岩画年代的研究肯定会是一个瓶颈的状态。我们是想通过岩画本身的叠压关系和形式的演变,首先确立岩画的相对性。因为同一块石头上的岩画有时候是一个时期的,很多的时候是多个时期的。这些不同时期的岩画从雕刻技术,雕刻工具还有艺术表现的思想、内容、形式都会有差距的。我们对岩画的研究,目前包括国内的,包括国外的,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忽略了旁边这些实物可能对这个岩的实证作用,而是把一个岩面上的岩画当作一幅画来研究。要知道,不是一个时代的岩画放在一块儿解释,对于岩画的研究没有任何的意义。

    而我们通过居址、岩画、墓葬“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首先可以摸清岩画的相对的年代差距。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岩画是人刻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都会在居住环境的附近刻画,有的时候会在埋葬的场所附近,这些岩画都是跟人生活有关的部分。只有个别情况会在无人居住地,像山顶上的岩画也会有,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居住环境周边。一个地方适合于居住人,因为人对选择居住的认识往往是相同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同一个地方往往会有多个时期文化的叠加。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的研究,确认同一地点岩画、居址、墓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确认了岩画、居址、墓葬的共同的关系,岩画本身的年代确认就比较容易了。

    中国文物网:在目前的情况下,攻克中国凿刻岩画断代的难题都需要先解决哪些问题?

    王建新:首先是需要进行科学地考察和记录。

    我们目前的岩画,绝大部分是不准确、不科学的,因为调查方法不科学,记录方法不科学。我们了解了很多岩画发展的历史阶段,拿到现在根本就对不上,因为基本上都是临摹的方法,而临摹其实就是一种再创造,已经改变了原样了。虽然说过去做了大量的工作,知道哪有岩画,但是我们看到这些成果没法利用,因为信息不完善或者不准确。但是这也没有办法,依照过去技术手段,确实也无法完全真实记录,而现在的手段比如说数码相机,就可以相对真实地去记录,然后经过后期的处理,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和表现出岩画的样子。但是过去的那些岩画报告,基本上所有的都是线描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首先就需要用科学的观察和记录方法来进行重新考察。

    中国文物网:我们现在的岩画工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保护阶段,研究却没有向前迈进一步的动作,目前国内整体的岩画研究环境有哪些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

    王建新:作为一些业余爱好者也好,美术工作者也好,民族学的研究者也好,他们都比较重视岩画的研究和保护,而恰恰考古学者不重视。考古学家过去不重视,因为过去的研究者大部分不是考古学家,他们调查记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以及岩画的年代问题,都无法取得一个大家普遍信任的结论,所以很多学者也不愿意涉足这个领域。

    一个人,包括所从事研究工作不是那么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一个过程。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记录、调查一项事业,一辈子在做这项工作,到头来你告诉他这个东西不科学,他在心里上很难接受,这是事实。尽管说前人在岩画的整理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和各方面认识的原因,岩画现在能提供的科学的资料非常少。因此,岩画的研究和保护,需要我们对岩画进行基础性的保护,也需要得到业界及政府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人物专访

墓葬、居址和岩画之间的年代印证——王建新访谈

发布时间:2010-11-12


  


    王建新,1953年生于陕西西安。中国考古学家、文化遗产规划与保护专家。现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教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王建新教授精通日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秦汉考古学、佛教考古学、欧亚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与规划。

    中国文物网:关于岩画的创作动机,目前国内比较统一认可的说法都有哪些?

    王建新:从国内到国际来看,岩画创造动机的解释应该讲有三到四种。第一种跟祭祀有关系,祈求牲畜的繁衍和人的繁衍,祈求丰产和丰收,还有个别会表现出来一些图腾崇拜;第二种就是功能性的,用岩刻作为地标,起到标志性的作用;再有就是信手涂鸦的情况也会有,等等。总的来说,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古人来说是非常认真的作品,虽然是随手涂鸦的作品,但是非常认真的作品,表现了他们的一种精神。

    中国文物网:目前中国地区发现的墓葬和岩画的年代是如何确立的?有关岩画时代的叠加,您的看法是什么?

    王建新:现在的年代的断定大多数都是缺乏根据,只是一个感觉而已,当然也有一些是有根据的。比如根据岩画上画的东西,跟考古发现的形式完全相符,这就可以相互印证它们的年代,但是这种出土物和岩画表现相对应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对于大量刻凿岩画的年代判断可以说是一个瓶颈,比如说贺兰山岩画的年代,有几千年、上万年不同的说法,结论差得太远了。所以关于岩画年代的研究肯定会是一个瓶颈的状态。我们是想通过岩画本身的叠压关系和形式的演变,首先确立岩画的相对性。因为同一块石头上的岩画有时候是一个时期的,很多的时候是多个时期的。这些不同时期的岩画从雕刻技术,雕刻工具还有艺术表现的思想、内容、形式都会有差距的。我们对岩画的研究,目前包括国内的,包括国外的,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忽略了旁边这些实物可能对这个岩的实证作用,而是把一个岩面上的岩画当作一幅画来研究。要知道,不是一个时代的岩画放在一块儿解释,对于岩画的研究没有任何的意义。

    而我们通过居址、岩画、墓葬“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首先可以摸清岩画的相对的年代差距。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岩画是人刻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都会在居住环境的附近刻画,有的时候会在埋葬的场所附近,这些岩画都是跟人生活有关的部分。只有个别情况会在无人居住地,像山顶上的岩画也会有,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居住环境周边。一个地方适合于居住人,因为人对选择居住的认识往往是相同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同一个地方往往会有多个时期文化的叠加。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的研究,确认同一地点岩画、居址、墓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确认了岩画、居址、墓葬的共同的关系,岩画本身的年代确认就比较容易了。

    中国文物网:在目前的情况下,攻克中国凿刻岩画断代的难题都需要先解决哪些问题?

    王建新:首先是需要进行科学地考察和记录。

    我们目前的岩画,绝大部分是不准确、不科学的,因为调查方法不科学,记录方法不科学。我们了解了很多岩画发展的历史阶段,拿到现在根本就对不上,因为基本上都是临摹的方法,而临摹其实就是一种再创造,已经改变了原样了。虽然说过去做了大量的工作,知道哪有岩画,但是我们看到这些成果没法利用,因为信息不完善或者不准确。但是这也没有办法,依照过去技术手段,确实也无法完全真实记录,而现在的手段比如说数码相机,就可以相对真实地去记录,然后经过后期的处理,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和表现出岩画的样子。但是过去的那些岩画报告,基本上所有的都是线描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首先就需要用科学的观察和记录方法来进行重新考察。

    中国文物网:我们现在的岩画工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保护阶段,研究却没有向前迈进一步的动作,目前国内整体的岩画研究环境有哪些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

    王建新:作为一些业余爱好者也好,美术工作者也好,民族学的研究者也好,他们都比较重视岩画的研究和保护,而恰恰考古学者不重视。考古学家过去不重视,因为过去的研究者大部分不是考古学家,他们调查记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以及岩画的年代问题,都无法取得一个大家普遍信任的结论,所以很多学者也不愿意涉足这个领域。

    一个人,包括所从事研究工作不是那么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一个过程。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记录、调查一项事业,一辈子在做这项工作,到头来你告诉他这个东西不科学,他在心里上很难接受,这是事实。尽管说前人在岩画的整理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和各方面认识的原因,岩画现在能提供的科学的资料非常少。因此,岩画的研究和保护,需要我们对岩画进行基础性的保护,也需要得到业界及政府的支持。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