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袁靖

发布时间:2009-01-12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情况
    1952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研究生院自然科学研究科,获学术博士学位。
    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主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兼任
    国际动物考古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rchaeozoology)理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等机构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主任。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东方考古学研究中心、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等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被英国Durham大学聘为2006年考古系名誉研究员。
    《考古学报》、《考古》、《第四纪研究》等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委员,《科技考古》编辑委员会主任。
 
    主要发掘、研究经历
    1984年参加发掘甘肃天水师赵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1986-1989年参加发掘陕西蓝田泄湖新石器时代遗址。
    1990年参与主持发掘日本茨城於下贝丘遗址。
    1993年参与主持发掘日本茨城狭间贝丘遗址。
    1994-1997年主持调查和发掘了山东胶东半岛的21处贝丘遗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重点课题和考古研究所重点课题等基金课题的支持下,将国外环境考古学、动物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中国田野考古实践之中。先后参与对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珠江三角洲贝丘遗址,内蒙古敖汉兴隆洼、兴隆沟,河北徐水南庄头,山东济南教场铺、滕州前掌大、济南洛庄汉墓,安徽蒙城尉迟寺、滌州何郢,江苏金坛三星村,上海崧泽、广福林、马桥,浙江萧山跨湖桥、宁波田螺山,重庆巫山双堰堂,湖北秭归庙坪、楠木园,山西垣曲古城东关、襄汾陶寺,柳林高红、河南濮阳西水坡、舞阳贾湖、渑池班村、新郑古城寨、登封王城岗、瓦店、柘城山台寺、洛阳皂角树、偃师二里头、商城、郑州商代窖藏、安阳洹北商城、殷墟、新郑中行,陕西长安沣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坑、西安汉长安城、汉平陵陪葬坑,甘肃武山傅家门,宁夏固原史道洛墓,新疆和静察吾乎沟口,广西雍宁顶师山、桂林甑皮岩、广东南粤王宫署等不同时期的遗址和墓地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整理和研究工作。
 
    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1999年10月-2000年9月到日本千叶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出任客座研究员;2002年8月到法国巴黎国立历史自然博物馆出任客座研究员;2006年3月-6月到英国Durham大学考古系出任客座教授。2007年9月-10月到美国Harford大学人类学系做访问学者。
    自1994年以来多次到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九州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文化研究科、茨城大学人文学部、国学院大学人文学部、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国立综合环境学研究所、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财团法人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土井浜人类学博物馆等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学术会议和进行讲学。
    1998年8月赴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参加国际动物考古学会第8次世界大会;2002年8月赴英国达尔姆大学参加国际动物考古学会第9次世界大会;2003年11月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远东古物博物馆举办的《欧亚考古学的新视点》学术讨论会;2004年11月赴韩国参加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举办的《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发挥作用提高效率》国际学术会议。
 
    主要研究成果
    1、《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本书填补了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古代人地关系研究的空白。我们在书中提出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目标、理论、对象和方法;胶东半岛古代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大陆沿海地区贝丘遗址比较研究及东亚沿海地区古代人类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规律等4点新的认识。
    本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环境考古学会第四次全国大会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1年优秀成果奖。
    2、《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本文首先确定了运用最小个体数和可鉴定标本数进行统计的原则,通过对中国各个地区新石器时代54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归纳出依赖型、初级开发型、开发型等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三种类型,建立起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一个古代人类获取肉食资源方式是被动发展的理论。
    本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1年优秀成果奖。
    3、Pig domestication in ancient China(中国古代家猪研究), Antiquity(古物志),2002, Vol.76, Num.293.2002年发表。
    本文提出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遗址,家猪的出现要晚于栽培作物和制陶数千年。家猪的起源可能具有通过狩猎活动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肉食的供应;当时在遗址周围尚存在野猪;对特定植物的播种、管理、收获等一系列栽培工艺已经获得成功等背景。猪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是最重要的家养动物。通过对黄河流域古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以家猪为代表的家养动物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而以鹿科为代表的野生动物有一个不断减少的趋势。这是古代人类生存活动能力逐步提高的表现。这种发展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同一性。
    本文获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3年优秀成果一等奖。
    4、《中国古代家马的研究》,陕西省文物局等编:《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436-443页,三秦出版社,2003年11月。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存在野马,野马是当时人捕猎的对象。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马与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而到了商代晚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家马,这可能和外来文化的传播有关。依照动物考古学的证据,中国在距今2221年以前就熟练地掌握了阉割马的技术,而依据对甲骨文记载的推测,则这种阉割技术的出现至少是在距今3300年以前。有关这方面的确切结论尚有待于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新发现。
    本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6年优秀成果奖。
    5、New Zoo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Changes in Shang Dynasty Animal Sacrifice(商代使用动物祭祀行为的变迁),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人类考古学杂志),24(2005)252-270.2005年发表。
    中国商代(距今3600-3046年)在祭祀活动中大量使用动物。最早使用的主要是猪,也使用狗、羊和牛。而后逐步发展演变为主要使用马、狗、羊和牛。尤其是商代晚期,马开始被驯养,马作为一种新的具有力量的动物,在商代晚期的祭祀活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商代早期祭祀用牲以猪为主,继承新石器时代祭祀活动中主要用猪的传统。随着年代的推移,祭祀品中的动物种类增多,规模也在增加。这些变化有助于区分献祭者的身份。以大量牛或牛与其他动物的组合作牺牲,比用猪作牺牲,能够更加具体地反映出等级制度。车马葬与大规模的人牲,是商代晚期王权和祖先崇拜的最高表现形式。通过动物祭祀,我们可以了解商代统治特征的明显变化。商代的动物祭祀活动是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时代强大的国家组织的一个重要方面。
    6、Yuan Jing,Rowan Flad,Luo Yunbing, Meat-acquisition patterns in the Neolithic Yangzi river valley(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 Antiquity(古物志),2008(82)351-366.2008年5月发表。
    通过对长江流域17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确认中国长江流域家猪起源的时间在距今8200年前,这个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基本上以狩猎和捕鱼为主,饲养家猪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仅仅占据次要的地位,这种通过渔猎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居民自距今8000年开始就出现、并一直持续到新石器时代末的主要通过饲养家猪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差异和当时这两个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有关,同时也是由于新石器时代居民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始终是被动地形成和发展的。
    此外,还主编《科技考古》第一辑和第二辑,参与主编《於下贝丘遗址》和《狭间贝丘遗址》这两本日本贝丘遗址的发掘报告。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考古学集刊》、《季刊考古学》(日本杂志)、Antiquity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Journal of East Asia Archaeology等中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杂志上用中文、英文和日文发表文章10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
(一)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二)古代人地关系
(三)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运用
 
    已经结项的课题
(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古代人地关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94BKG006,自1994年至1997年,项目主持人)
(二)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自1996年至1999年,项目主持人)
(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科技部课题,自2002年至2003年,担任环境考古子课题负责人)
(四)中国农业、家畜和陶器的起源与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43021,2004年,项目主持人)
(五)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的子课题2500BC-1500BC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关系研究(科技部课题,自2004年至2005年,项目主持人)
(六)中国古代家猪研究(考古研究所重点课题,自2003年至2004年,项目主持人)
(七)中日古代家犬DNA比较研究(考古研究所和日本带广畜产大学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1]958号,自2002年至2003年,中方主持人)
(八)中国古代家猪研究(考古研究所和英国Durham大学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3]596号,自2003年至2005年,中方主持人)
(九)中日古代家猪DNA比较研究(考古研究所和日本带广畜产大学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3]419号,自2003年至2005年,中方主持人)
(十)中国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家猪研究(考古研究所和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3]595号,自2003年至2005年,中方主持人)
(十一)科技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自2002年至2007年,项目主持人)
(十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的课题3500BC-1500BC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和经济状况研究(科技部课题,自2006年至2008年,项目主持人)
(十四)中国新石器时代猪骨研究(考古研究所和英国Durham大学考古系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6] 1092号,自2006年至2007年,中方主持人)
(十五)安阳殷墟商代家马研究(考古研究所和英国Cambridge大学麦当劳考古研究所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6]133号,自2006年至2007年,中方主持人)
 
    正在进行的课题
(一)中国考古学的方法与技术(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自2004年至2007年,项目主持人)
(二)动物骨骼图谱(国家文物局课题,自2006年至2008年,项目主持人)
 
    获奖情况
(一)1998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二)2002年《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袁靖主编)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成果二等奖。同年此专著又获中国环境考古学会第四次全国大会优秀成果奖。
(三)2003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六部共同授予“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
(四)2004年《Pig domestication in ancient China(中国古代家猪研究)》(袁靖第一作者)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成果三等奖。
(五)2004年作为作者之一的《蒙城尉迟寺》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成果二等奖。
(六)2004年作为参加者之一的“广西桂林市甑皮岩遗址发掘”获2001至2002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七)2005年在《中国文物报》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作为作者之一的《桂林甑皮岩》获2003年最佳考古发掘报告奖;作为作者之一的《跨湖桥》获2004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奖。
(八)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夏鼐奖评选活动中,作为作者之一的《桂林甑皮岩》和作为主要作者之一的《马桥》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九)2006年作为第一主编的《科技考古》第一辑获《中国文物报》评选的2005年全国文博考古最佳文集奖。
(十)2006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十一)2007年作为作者之一的《桂林甑皮岩》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成果二等奖。
(十二)2007年作为参加者之一的“山西柳林高红商代夯土基址考古发掘项目”获2006至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
 
    业余兴趣和爱好
    游泳,诗歌和散文朗诵。
 
    联系方式
    邮件地址 yuanjing@cass.org.cnyuanjkg@hotmail.com
    电话号码 010-64460803,010-64460270
    通信地址 邮编 100710,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7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高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者风采

袁靖

发布时间:2009-01-12

    基本情况
    1952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研究生院自然科学研究科,获学术博士学位。
    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主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兼任
    国际动物考古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rchaeozoology)理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等机构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主任。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东方考古学研究中心、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等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被英国Durham大学聘为2006年考古系名誉研究员。
    《考古学报》、《考古》、《第四纪研究》等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委员,《科技考古》编辑委员会主任。
 
    主要发掘、研究经历
    1984年参加发掘甘肃天水师赵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1986-1989年参加发掘陕西蓝田泄湖新石器时代遗址。
    1990年参与主持发掘日本茨城於下贝丘遗址。
    1993年参与主持发掘日本茨城狭间贝丘遗址。
    1994-1997年主持调查和发掘了山东胶东半岛的21处贝丘遗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重点课题和考古研究所重点课题等基金课题的支持下,将国外环境考古学、动物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中国田野考古实践之中。先后参与对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珠江三角洲贝丘遗址,内蒙古敖汉兴隆洼、兴隆沟,河北徐水南庄头,山东济南教场铺、滕州前掌大、济南洛庄汉墓,安徽蒙城尉迟寺、滌州何郢,江苏金坛三星村,上海崧泽、广福林、马桥,浙江萧山跨湖桥、宁波田螺山,重庆巫山双堰堂,湖北秭归庙坪、楠木园,山西垣曲古城东关、襄汾陶寺,柳林高红、河南濮阳西水坡、舞阳贾湖、渑池班村、新郑古城寨、登封王城岗、瓦店、柘城山台寺、洛阳皂角树、偃师二里头、商城、郑州商代窖藏、安阳洹北商城、殷墟、新郑中行,陕西长安沣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坑、西安汉长安城、汉平陵陪葬坑,甘肃武山傅家门,宁夏固原史道洛墓,新疆和静察吾乎沟口,广西雍宁顶师山、桂林甑皮岩、广东南粤王宫署等不同时期的遗址和墓地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整理和研究工作。
 
    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1999年10月-2000年9月到日本千叶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出任客座研究员;2002年8月到法国巴黎国立历史自然博物馆出任客座研究员;2006年3月-6月到英国Durham大学考古系出任客座教授。2007年9月-10月到美国Harford大学人类学系做访问学者。
    自1994年以来多次到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九州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文化研究科、茨城大学人文学部、国学院大学人文学部、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国立综合环境学研究所、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财团法人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土井浜人类学博物馆等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学术会议和进行讲学。
    1998年8月赴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参加国际动物考古学会第8次世界大会;2002年8月赴英国达尔姆大学参加国际动物考古学会第9次世界大会;2003年11月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远东古物博物馆举办的《欧亚考古学的新视点》学术讨论会;2004年11月赴韩国参加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举办的《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发挥作用提高效率》国际学术会议。
 
    主要研究成果
    1、《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本书填补了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古代人地关系研究的空白。我们在书中提出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目标、理论、对象和方法;胶东半岛古代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大陆沿海地区贝丘遗址比较研究及东亚沿海地区古代人类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规律等4点新的认识。
    本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环境考古学会第四次全国大会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1年优秀成果奖。
    2、《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本文首先确定了运用最小个体数和可鉴定标本数进行统计的原则,通过对中国各个地区新石器时代54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归纳出依赖型、初级开发型、开发型等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三种类型,建立起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一个古代人类获取肉食资源方式是被动发展的理论。
    本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1年优秀成果奖。
    3、Pig domestication in ancient China(中国古代家猪研究), Antiquity(古物志),2002, Vol.76, Num.293.2002年发表。
    本文提出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遗址,家猪的出现要晚于栽培作物和制陶数千年。家猪的起源可能具有通过狩猎活动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肉食的供应;当时在遗址周围尚存在野猪;对特定植物的播种、管理、收获等一系列栽培工艺已经获得成功等背景。猪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是最重要的家养动物。通过对黄河流域古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以家猪为代表的家养动物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而以鹿科为代表的野生动物有一个不断减少的趋势。这是古代人类生存活动能力逐步提高的表现。这种发展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同一性。
    本文获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3年优秀成果一等奖。
    4、《中国古代家马的研究》,陕西省文物局等编:《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436-443页,三秦出版社,2003年11月。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存在野马,野马是当时人捕猎的对象。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马与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而到了商代晚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家马,这可能和外来文化的传播有关。依照动物考古学的证据,中国在距今2221年以前就熟练地掌握了阉割马的技术,而依据对甲骨文记载的推测,则这种阉割技术的出现至少是在距今3300年以前。有关这方面的确切结论尚有待于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新发现。
    本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6年优秀成果奖。
    5、New Zoo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Changes in Shang Dynasty Animal Sacrifice(商代使用动物祭祀行为的变迁),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人类考古学杂志),24(2005)252-270.2005年发表。
    中国商代(距今3600-3046年)在祭祀活动中大量使用动物。最早使用的主要是猪,也使用狗、羊和牛。而后逐步发展演变为主要使用马、狗、羊和牛。尤其是商代晚期,马开始被驯养,马作为一种新的具有力量的动物,在商代晚期的祭祀活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商代早期祭祀用牲以猪为主,继承新石器时代祭祀活动中主要用猪的传统。随着年代的推移,祭祀品中的动物种类增多,规模也在增加。这些变化有助于区分献祭者的身份。以大量牛或牛与其他动物的组合作牺牲,比用猪作牺牲,能够更加具体地反映出等级制度。车马葬与大规模的人牲,是商代晚期王权和祖先崇拜的最高表现形式。通过动物祭祀,我们可以了解商代统治特征的明显变化。商代的动物祭祀活动是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时代强大的国家组织的一个重要方面。
    6、Yuan Jing,Rowan Flad,Luo Yunbing, Meat-acquisition patterns in the Neolithic Yangzi river valley(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 Antiquity(古物志),2008(82)351-366.2008年5月发表。
    通过对长江流域17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确认中国长江流域家猪起源的时间在距今8200年前,这个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基本上以狩猎和捕鱼为主,饲养家猪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仅仅占据次要的地位,这种通过渔猎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居民自距今8000年开始就出现、并一直持续到新石器时代末的主要通过饲养家猪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差异和当时这两个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有关,同时也是由于新石器时代居民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始终是被动地形成和发展的。
    此外,还主编《科技考古》第一辑和第二辑,参与主编《於下贝丘遗址》和《狭间贝丘遗址》这两本日本贝丘遗址的发掘报告。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考古学集刊》、《季刊考古学》(日本杂志)、Antiquity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Journal of East Asia Archaeology等中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杂志上用中文、英文和日文发表文章10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
(一)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二)古代人地关系
(三)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运用
 
    已经结项的课题
(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古代人地关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94BKG006,自1994年至1997年,项目主持人)
(二)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自1996年至1999年,项目主持人)
(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科技部课题,自2002年至2003年,担任环境考古子课题负责人)
(四)中国农业、家畜和陶器的起源与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43021,2004年,项目主持人)
(五)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的子课题2500BC-1500BC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关系研究(科技部课题,自2004年至2005年,项目主持人)
(六)中国古代家猪研究(考古研究所重点课题,自2003年至2004年,项目主持人)
(七)中日古代家犬DNA比较研究(考古研究所和日本带广畜产大学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1]958号,自2002年至2003年,中方主持人)
(八)中国古代家猪研究(考古研究所和英国Durham大学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3]596号,自2003年至2005年,中方主持人)
(九)中日古代家猪DNA比较研究(考古研究所和日本带广畜产大学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3]419号,自2003年至2005年,中方主持人)
(十)中国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家猪研究(考古研究所和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3]595号,自2003年至2005年,中方主持人)
(十一)科技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自2002年至2007年,项目主持人)
(十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的课题3500BC-1500BC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和经济状况研究(科技部课题,自2006年至2008年,项目主持人)
(十四)中国新石器时代猪骨研究(考古研究所和英国Durham大学考古系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6] 1092号,自2006年至2007年,中方主持人)
(十五)安阳殷墟商代家马研究(考古研究所和英国Cambridge大学麦当劳考古研究所合作研究课题,国家文物局批准号:文物保函[2006]133号,自2006年至2007年,中方主持人)
 
    正在进行的课题
(一)中国考古学的方法与技术(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自2004年至2007年,项目主持人)
(二)动物骨骼图谱(国家文物局课题,自2006年至2008年,项目主持人)
 
    获奖情况
(一)1998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二)2002年《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袁靖主编)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成果二等奖。同年此专著又获中国环境考古学会第四次全国大会优秀成果奖。
(三)2003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六部共同授予“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
(四)2004年《Pig domestication in ancient China(中国古代家猪研究)》(袁靖第一作者)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成果三等奖。
(五)2004年作为作者之一的《蒙城尉迟寺》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成果二等奖。
(六)2004年作为参加者之一的“广西桂林市甑皮岩遗址发掘”获2001至2002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七)2005年在《中国文物报》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作为作者之一的《桂林甑皮岩》获2003年最佳考古发掘报告奖;作为作者之一的《跨湖桥》获2004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奖。
(八)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夏鼐奖评选活动中,作为作者之一的《桂林甑皮岩》和作为主要作者之一的《马桥》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九)2006年作为第一主编的《科技考古》第一辑获《中国文物报》评选的2005年全国文博考古最佳文集奖。
(十)2006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十一)2007年作为作者之一的《桂林甑皮岩》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成果二等奖。
(十二)2007年作为参加者之一的“山西柳林高红商代夯土基址考古发掘项目”获2006至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
 
    业余兴趣和爱好
    游泳,诗歌和散文朗诵。
 
    联系方式
    邮件地址 yuanjing@cass.org.cnyuanjkg@hotmail.com
    电话号码 010-64460803,010-64460270
    通信地址 邮编 100710,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7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高丹)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