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董新林

发布时间:2009-01-2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最近更新于2014年1月24日)
 
    董新林,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1996年起任内蒙古工作队队长;2003年起改任内蒙古第二工作队队长。2007年起任汉唐考古研究室副主任。
 
 
    1966年生于辽宁绥中。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同年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读研究生。1989年9月至1990年7月,因学潮之故,在山东章丘实习锻炼。1990年9月至1993年6月,在北京大学师从李伯谦教授学习商周考古。1993年7月毕业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其中曾在边疆、民族与宗教研究室任职数年)内蒙古工作队。
 
    1993年进入考古研究所工作伊始,主要从事燕山南北地区的先秦时期考古学研究。承内蒙古队刘晋祥队长的抬爱,1995—1996年间,我帮助刘晋祥先生编撰《敖汉赵宝沟》考古发掘报告,得到了诸多师长的好评。1996年,接任内蒙古队第三任队长,开始计划利用自己的学术专长,在西拉木伦河流域进行一系列青铜时代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但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卷本《中国考古学》课题的启动,使我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重心不得不发生了转变。因为《中国考古学·宋元明卷》的主编孟凡人先生安排我负责辽宋金元明墓葬的编写任务,所以从1997年起,我开始收集辽宋金元明时期的考古学资料。1998年,正式启动辽金时期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弹指一挥间,十年有余矣。
 
 
2003年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东山上石墙调查(身后为祖州城址)
 
    1998年以来,我一直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我曾主持过配合三峡工程(重庆巫山蓝家寨遗址)和南水北调工程(河北徐水西黑山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更多的是,我带着明确的学术目的,主持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或发掘工作。主要有内蒙古扎鲁特旗浩特花辽代墓地、扎鲁特旗水泉沟辽代墓地、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城正南街遗址、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等,都获得了比较重要的学术资料。特别是近年辽代祖陵陵园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充分的肯定。
 
 
2008年辽代祖陵陵园甲组建筑基址发掘现场
 
 
    近期承担的重要课题有: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考古学·宋元明卷》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二版有关辽宋金时期考古条目的修改和撰写;
    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点课题《中国考古大辞典》的主编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中国考古学通论》之宋元明部分撰稿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点课题《隋唐宋元壁画墓研究》之宋元部分的撰稿人。
 
    现研究领域为辽宋金元明考古学。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有三:一是从事辽金元时期城址和陵墓考古的发掘与研究;二是从事辽金元时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三是从事辽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2008年第四届世界东亚考古学大会做讲演
所获奖项:
    本人主持的辽祖陵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荣获中国田野考古发掘最高奖项——国家文物局“2009—2010年田野考古发掘奖”一等奖。这是我所首次获得的一等奖。主持发掘的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荣获“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人曾任《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全集》编委会委员,《辽宋金元时期墓室壁画》分卷主编;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考古大辞典》宋元明清分卷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代祖陵陵园考古发掘报告》主编。还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第二版辽宋金时期有关条目的修改和撰写。
 
    本人于2002年2月至3月,受日本国独立行政法人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资助,在日本进行学术访问与研究。2004年3月至8月,受韩国国际交流财团资助,在韩国首尔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被日本东北学院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研究生和四年级本科生授课。2009年12月,参加日本札幌学院大学综合研究所主办的国际シンポジウム(讨论会):“草原の古代文化---モンゴル高原の考古学”,并做“辽代陵墓の考古学的新发现”主旨讲演。2010年8月,应邀访问蒙古国,考察部分辽代城址。2010年10月,应耶鲁大学和纽约BARD 研究中心邀请 ,参加“辽文化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学术演讲。2011年9月,应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邀请,参加“高丽首都开京和东亚的都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辽代都城类型和形制布局初探”的学术报告。2012年4月应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邀请,在韩国做“辽上京城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专题讲演。
 
 
主要科研成果有:
一、专著
1. 《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合署名,主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1月。约30万字,线图147幅,图版96版。
2. 《幽冥色彩――中国古代墓室壁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约9万字,350幅图版(另:台湾五南出版社2007年已出版繁体中文版,书名改为《墓葬 ----- 历代帝王及百姓死后的家》)。
3. 《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约24万字。
4. 《徐水西黑山金元时期墓地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10月。约40余万字。线图242幅,黑白照片240幅,彩色图版共16版。
5. 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墓室壁画全集3·宋辽金元》(第一主编,第二主编为张鹏),河北省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二、论文和考古报告
    新石器时代:
1. 《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合署名,主笔),《考古》1996年2期,约5000余字。
2. 《赵宝沟文化研究》,《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000字左右。
3. 《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史前聚落形态的初步研究》(合署名,主笔),《文物》1997年8期,12000字左右。
4. 《略论邹县野店大汶口文化墓葬分期》,《北方文物》1999年2期,约7000字。
 
    青铜时代:
5. 《高台山文化研究》,《考古》1996年6期,约15000字左右。
6. 《魏营子文化界定及相关问题略论》《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约12000字。
7. 《魏营子文化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0年第1期,24000字左右。
8. 《辽宁义县向阳岭青铜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合写,主笔),《考古学集刊》第13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25000字左右。
9.《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Weiyingzi Culture》,《Chinese Archaeology》Volume 1,2001.(2001年1卷)约3500字。
 
    历史时期:
10. 《辽上京城址保护与发掘的重要价值》,《中国文物报》2001年12月14日第七版,约1800字。
11. 《赣闽地区宋墓形制类型与分期初探》,《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约1.2万字。
12. 《内蒙古扎鲁特旗浩特花辽代壁画墓》,《考古》2003年1期。约1.2万字(主笔,合署名)。
13. 《明代诸侯王陵墓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4期。约1.4万字。
14. 《辽代墓葬形制与分期略论》,《考古》2004年8期。约1.3万字。
15. 《辽墓壁画所反映的辽代社会生活》,(韩国)《中央亚细亚研究》总9号,2004年。约1.3万字。
16. 《从高丽墓葬特点略论中国和高丽的文化交流》,《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约1.6万字。
17. 《蒙元时期墓葬壁画题材及其相关问题》,《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85岁华诞学术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2月。约2万字。
18. 《辽上京城址的发现和研究述论》,《北方文物》2006年3期。1.5万字。
19. 《耶律羽之墓中的两件鎏金银器小议》,《东亚古物》B卷, 2007年。约0.6万字。
20. 《辽上京城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新识》,《北方文物》2008年2期,0.8万字。
21. 《中国古代马球运动史述论考》,《周秦汉唐文明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8月。2.5万字。
22. 《屯留宋村金代壁画墓考论》,《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约0.9万字。
23. 《北宋金元墓葬壁饰所见“二十四孝”故事与高丽<孝行录>》,《华夏考古》2009年2期。约1.4万字。
 
联系方式:
邮件地址 dongxl@cass.org.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7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邮    编 10071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者风采

董新林

发布时间:2009-01-20

(最近更新于2014年1月24日)
 
    董新林,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1996年起任内蒙古工作队队长;2003年起改任内蒙古第二工作队队长。2007年起任汉唐考古研究室副主任。
 
 
    1966年生于辽宁绥中。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同年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读研究生。1989年9月至1990年7月,因学潮之故,在山东章丘实习锻炼。1990年9月至1993年6月,在北京大学师从李伯谦教授学习商周考古。1993年7月毕业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其中曾在边疆、民族与宗教研究室任职数年)内蒙古工作队。
 
    1993年进入考古研究所工作伊始,主要从事燕山南北地区的先秦时期考古学研究。承内蒙古队刘晋祥队长的抬爱,1995—1996年间,我帮助刘晋祥先生编撰《敖汉赵宝沟》考古发掘报告,得到了诸多师长的好评。1996年,接任内蒙古队第三任队长,开始计划利用自己的学术专长,在西拉木伦河流域进行一系列青铜时代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但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卷本《中国考古学》课题的启动,使我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重心不得不发生了转变。因为《中国考古学·宋元明卷》的主编孟凡人先生安排我负责辽宋金元明墓葬的编写任务,所以从1997年起,我开始收集辽宋金元明时期的考古学资料。1998年,正式启动辽金时期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弹指一挥间,十年有余矣。
 
 
2003年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东山上石墙调查(身后为祖州城址)
 
    1998年以来,我一直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我曾主持过配合三峡工程(重庆巫山蓝家寨遗址)和南水北调工程(河北徐水西黑山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更多的是,我带着明确的学术目的,主持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或发掘工作。主要有内蒙古扎鲁特旗浩特花辽代墓地、扎鲁特旗水泉沟辽代墓地、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城正南街遗址、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等,都获得了比较重要的学术资料。特别是近年辽代祖陵陵园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充分的肯定。
 
 
2008年辽代祖陵陵园甲组建筑基址发掘现场
 
 
    近期承担的重要课题有: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考古学·宋元明卷》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二版有关辽宋金时期考古条目的修改和撰写;
    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点课题《中国考古大辞典》的主编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中国考古学通论》之宋元明部分撰稿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点课题《隋唐宋元壁画墓研究》之宋元部分的撰稿人。
 
    现研究领域为辽宋金元明考古学。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有三:一是从事辽金元时期城址和陵墓考古的发掘与研究;二是从事辽金元时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三是从事辽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2008年第四届世界东亚考古学大会做讲演
所获奖项:
    本人主持的辽祖陵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荣获中国田野考古发掘最高奖项——国家文物局“2009—2010年田野考古发掘奖”一等奖。这是我所首次获得的一等奖。主持发掘的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荣获“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人曾任《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全集》编委会委员,《辽宋金元时期墓室壁画》分卷主编;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考古大辞典》宋元明清分卷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代祖陵陵园考古发掘报告》主编。还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第二版辽宋金时期有关条目的修改和撰写。
 
    本人于2002年2月至3月,受日本国独立行政法人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资助,在日本进行学术访问与研究。2004年3月至8月,受韩国国际交流财团资助,在韩国首尔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被日本东北学院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研究生和四年级本科生授课。2009年12月,参加日本札幌学院大学综合研究所主办的国际シンポジウム(讨论会):“草原の古代文化---モンゴル高原の考古学”,并做“辽代陵墓の考古学的新发现”主旨讲演。2010年8月,应邀访问蒙古国,考察部分辽代城址。2010年10月,应耶鲁大学和纽约BARD 研究中心邀请 ,参加“辽文化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学术演讲。2011年9月,应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邀请,参加“高丽首都开京和东亚的都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辽代都城类型和形制布局初探”的学术报告。2012年4月应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邀请,在韩国做“辽上京城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专题讲演。
 
 
主要科研成果有:
一、专著
1. 《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合署名,主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1月。约30万字,线图147幅,图版96版。
2. 《幽冥色彩――中国古代墓室壁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约9万字,350幅图版(另:台湾五南出版社2007年已出版繁体中文版,书名改为《墓葬 ----- 历代帝王及百姓死后的家》)。
3. 《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约24万字。
4. 《徐水西黑山金元时期墓地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10月。约40余万字。线图242幅,黑白照片240幅,彩色图版共16版。
5. 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墓室壁画全集3·宋辽金元》(第一主编,第二主编为张鹏),河北省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二、论文和考古报告
    新石器时代:
1. 《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合署名,主笔),《考古》1996年2期,约5000余字。
2. 《赵宝沟文化研究》,《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000字左右。
3. 《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史前聚落形态的初步研究》(合署名,主笔),《文物》1997年8期,12000字左右。
4. 《略论邹县野店大汶口文化墓葬分期》,《北方文物》1999年2期,约7000字。
 
    青铜时代:
5. 《高台山文化研究》,《考古》1996年6期,约15000字左右。
6. 《魏营子文化界定及相关问题略论》《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约12000字。
7. 《魏营子文化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0年第1期,24000字左右。
8. 《辽宁义县向阳岭青铜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合写,主笔),《考古学集刊》第13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25000字左右。
9.《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Weiyingzi Culture》,《Chinese Archaeology》Volume 1,2001.(2001年1卷)约3500字。
 
    历史时期:
10. 《辽上京城址保护与发掘的重要价值》,《中国文物报》2001年12月14日第七版,约1800字。
11. 《赣闽地区宋墓形制类型与分期初探》,《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约1.2万字。
12. 《内蒙古扎鲁特旗浩特花辽代壁画墓》,《考古》2003年1期。约1.2万字(主笔,合署名)。
13. 《明代诸侯王陵墓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4期。约1.4万字。
14. 《辽代墓葬形制与分期略论》,《考古》2004年8期。约1.3万字。
15. 《辽墓壁画所反映的辽代社会生活》,(韩国)《中央亚细亚研究》总9号,2004年。约1.3万字。
16. 《从高丽墓葬特点略论中国和高丽的文化交流》,《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约1.6万字。
17. 《蒙元时期墓葬壁画题材及其相关问题》,《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85岁华诞学术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2月。约2万字。
18. 《辽上京城址的发现和研究述论》,《北方文物》2006年3期。1.5万字。
19. 《耶律羽之墓中的两件鎏金银器小议》,《东亚古物》B卷, 2007年。约0.6万字。
20. 《辽上京城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新识》,《北方文物》2008年2期,0.8万字。
21. 《中国古代马球运动史述论考》,《周秦汉唐文明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8月。2.5万字。
22. 《屯留宋村金代壁画墓考论》,《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约0.9万字。
23. 《北宋金元墓葬壁饰所见“二十四孝”故事与高丽<孝行录>》,《华夏考古》2009年2期。约1.4万字。
 
联系方式:
邮件地址 dongxl@cass.org.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7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邮    编 100710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