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集安高句丽王城与王陵

发布时间:2009-11-0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中国古代高句丽城址与陵墓,位于吉林省南部集安市境内。2003年对国内城、丸都山城及部分王陵了考古发掘与调查清理。
    国内城  位于今集安市市区内,大部分区域已为现代城区所叠压或覆盖。对国内城的北垣、西垣了考古清理;区域了考古发掘。
    北垣清理出门址1处、马面4个。东北角转角两侧各置一个马面,修正了以往学术界认为国内城城垣四角均设角楼的推想。城门的东西两侧各置一座马面,这一结构也否定了关于国内城各门均设瓮城的观点。
    西垣的西南角楼是迄今为止国内城城垣四角可以确认的唯——处角楼遗迹。在该角楼以北33.8米处发现了一座马面,其间为一段现存最好的高句丽时期城墙。楔形石饰面、逐级内收的墙体虽历经千余年的风雨冲刷仍不失雄浑气势。
    区域清理出两座结构较为完整的回字形地面式建筑。出土的东晋时期浙江地区瓷窑烧制的青瓷,是高句丽与中原王朝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的直接物证。
    丸都山城  发掘了宫殿址、瞭望台址、南城门址(1号门址)、西南城门址(2号门址)。 宫殿址位于山城东坡中央较平缓的台地上,石墙环绕的宫殿区整体轮廓略呈长方形,所有建筑坐东朝西,依地势形成三级阶地的建筑格局,每一级阶地均有一组长方形或方形建筑。第一层阶地的北侧为一座方形建筑,其南是较为宽敞的活动广场;第二层阶地南侧的两座八角形建筑,其建筑格局较为独特,第二层阶地后侧修有回廊;第三层阶地上是横贯南北的成组建筑。宫殿址区域的总面积近8000平方米,透过残存的建筑基址仍可强烈地感受到其当年所拥有的恢宏气势。宫殿址区域内出土了大量以瓦类为主的建筑材料,有兽面、忍冬莲纹瓦当和众多带有刻画文字、纹饰、符号的瓦片。
    瞭望台址位于山城南部的一座山丘上,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正面外缘墙体用凸面楔形石垒砌,内侧置两条登台阶梯。从出土遗物看,其顶部原有木构建筑。南城门址位于南城墙正中部,城门依山势内凹具有内接瓮城的特点,是出入山城的主要通道。城门受损程度较甚,仅残存门址豁口,推测门道宽约10米。门道附近散落有大量瓦片,表明其上曾有建筑。城门东西两侧的城墙保存状况较好,墙体外缘使用楔形石垒砌,墙芯部位以梭形石与之咬合,利用错缝垒砌方式使墙体结构浑然一体。城门两侧墙下分别营建有排水设施,表明高句丽时期已经具有完善的筑城理念和高超技艺。南墙西部的西南城门址(2号门址),是山城的另一重要通道。该城门筑有双重瓮城,形制较为奇特。
    王陵  重点复查了一批可能是王陵的大型积石墓,测绘之前对其中的部分墓葬做了一些边角、结构上的清理。结构较为清楚的王陵首推将军坟与太王陵,这是一种阶坛石室墓。阶坛为方形,以大块山石摆砌,周边包以雕琢精细的花岗岩面石,外侧立置巨石加以倚护。将军坟筑有逐级收分的7级阶坛,墓室构筑于上部,门向西南,内置2具棺床。其用材之考究,砌筑之严谨令人感叹,被赞誉为“东方金字塔”。太王陵现存8级阶坛,虽受损较严重,但气势犹存。墓室位于顶部,墓门西南向,室内有石椁,椁内置棺床。石室墓是高句丽积石墓中较晚的形制。
    数量最多的是阶坛圹室墓,其圹室构筑于墓顶,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深0.5~0.8米,四壁以稍加修整的块石砌筑,底铺小鹅卵石或碎山石。阶坛多为逐级收分的方坛,平面作方形、长方形可梯形。一般底层阶坛用石较大,修琢规整,其上各级阶坛只略作修整,石块规格变小。
    另外还有一种阶墙石圹墓,其阶坛外围系用石板自地表砌筑起来的墙体,阶墙高矮间隔不等,外观亦呈中高边低的阶梯状。由于此类墓多数建于斜坡上,地势低的一侧,常筑有多层辅坛,以防止内侧阶墙垮塌。辅坛的外侧亦筑有阶墙,外面再用大块石条倚护。墓圹皆筑于墓顶,其作法系于墓顶辅垫碎石或鹅卵石,置棺椁后再于周边堆石封盖,无明显圹墙。
    从墓上采集和出土的遗物看,上述三种墓葬形制有时代上的差异,筑有阶墙的墓葬可能较早。
    在各陵周围的探沟中发现了诸如散水、排水沟、陵墙、房址、祭台等多种附属设施。
    清理出千余件文物标本,太王陵中出土的錾有“好太王”、“辛卯年”的铭文铜铃,为墓主的确认提供了新的佐证。太王陵发现的鎏金案足、鎏金冠饰、鎏金镂花马镫,是高句丽精湛金属加工工艺的充分展示。
    国内城与丸都山城相距2.5公里,两者相互依附,互为都城,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王陵虽经盗掘,但结构基本清楚,通过遗物已可编年。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学术视野,进一步推动高句丽研究走向深入。
                                                                  

参考书目:
《集安高句丽王城与王陵》,国家文物局主编《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121~127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图一:丸都山城宫殿址。《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122页

 


图二:丸都山城出土瓦当和筒瓦。《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123页。



图三:太王陵。《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125页。

 


图四:太王陵出土金器和鎏金器。《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125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百科

集安高句丽王城与王陵

发布时间:2009-11-03

    中国古代高句丽城址与陵墓,位于吉林省南部集安市境内。2003年对国内城、丸都山城及部分王陵了考古发掘与调查清理。
    国内城  位于今集安市市区内,大部分区域已为现代城区所叠压或覆盖。对国内城的北垣、西垣了考古清理;区域了考古发掘。
    北垣清理出门址1处、马面4个。东北角转角两侧各置一个马面,修正了以往学术界认为国内城城垣四角均设角楼的推想。城门的东西两侧各置一座马面,这一结构也否定了关于国内城各门均设瓮城的观点。
    西垣的西南角楼是迄今为止国内城城垣四角可以确认的唯——处角楼遗迹。在该角楼以北33.8米处发现了一座马面,其间为一段现存最好的高句丽时期城墙。楔形石饰面、逐级内收的墙体虽历经千余年的风雨冲刷仍不失雄浑气势。
    区域清理出两座结构较为完整的回字形地面式建筑。出土的东晋时期浙江地区瓷窑烧制的青瓷,是高句丽与中原王朝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的直接物证。
    丸都山城  发掘了宫殿址、瞭望台址、南城门址(1号门址)、西南城门址(2号门址)。 宫殿址位于山城东坡中央较平缓的台地上,石墙环绕的宫殿区整体轮廓略呈长方形,所有建筑坐东朝西,依地势形成三级阶地的建筑格局,每一级阶地均有一组长方形或方形建筑。第一层阶地的北侧为一座方形建筑,其南是较为宽敞的活动广场;第二层阶地南侧的两座八角形建筑,其建筑格局较为独特,第二层阶地后侧修有回廊;第三层阶地上是横贯南北的成组建筑。宫殿址区域的总面积近8000平方米,透过残存的建筑基址仍可强烈地感受到其当年所拥有的恢宏气势。宫殿址区域内出土了大量以瓦类为主的建筑材料,有兽面、忍冬莲纹瓦当和众多带有刻画文字、纹饰、符号的瓦片。
    瞭望台址位于山城南部的一座山丘上,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正面外缘墙体用凸面楔形石垒砌,内侧置两条登台阶梯。从出土遗物看,其顶部原有木构建筑。南城门址位于南城墙正中部,城门依山势内凹具有内接瓮城的特点,是出入山城的主要通道。城门受损程度较甚,仅残存门址豁口,推测门道宽约10米。门道附近散落有大量瓦片,表明其上曾有建筑。城门东西两侧的城墙保存状况较好,墙体外缘使用楔形石垒砌,墙芯部位以梭形石与之咬合,利用错缝垒砌方式使墙体结构浑然一体。城门两侧墙下分别营建有排水设施,表明高句丽时期已经具有完善的筑城理念和高超技艺。南墙西部的西南城门址(2号门址),是山城的另一重要通道。该城门筑有双重瓮城,形制较为奇特。
    王陵  重点复查了一批可能是王陵的大型积石墓,测绘之前对其中的部分墓葬做了一些边角、结构上的清理。结构较为清楚的王陵首推将军坟与太王陵,这是一种阶坛石室墓。阶坛为方形,以大块山石摆砌,周边包以雕琢精细的花岗岩面石,外侧立置巨石加以倚护。将军坟筑有逐级收分的7级阶坛,墓室构筑于上部,门向西南,内置2具棺床。其用材之考究,砌筑之严谨令人感叹,被赞誉为“东方金字塔”。太王陵现存8级阶坛,虽受损较严重,但气势犹存。墓室位于顶部,墓门西南向,室内有石椁,椁内置棺床。石室墓是高句丽积石墓中较晚的形制。
    数量最多的是阶坛圹室墓,其圹室构筑于墓顶,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深0.5~0.8米,四壁以稍加修整的块石砌筑,底铺小鹅卵石或碎山石。阶坛多为逐级收分的方坛,平面作方形、长方形可梯形。一般底层阶坛用石较大,修琢规整,其上各级阶坛只略作修整,石块规格变小。
    另外还有一种阶墙石圹墓,其阶坛外围系用石板自地表砌筑起来的墙体,阶墙高矮间隔不等,外观亦呈中高边低的阶梯状。由于此类墓多数建于斜坡上,地势低的一侧,常筑有多层辅坛,以防止内侧阶墙垮塌。辅坛的外侧亦筑有阶墙,外面再用大块石条倚护。墓圹皆筑于墓顶,其作法系于墓顶辅垫碎石或鹅卵石,置棺椁后再于周边堆石封盖,无明显圹墙。
    从墓上采集和出土的遗物看,上述三种墓葬形制有时代上的差异,筑有阶墙的墓葬可能较早。
    在各陵周围的探沟中发现了诸如散水、排水沟、陵墙、房址、祭台等多种附属设施。
    清理出千余件文物标本,太王陵中出土的錾有“好太王”、“辛卯年”的铭文铜铃,为墓主的确认提供了新的佐证。太王陵发现的鎏金案足、鎏金冠饰、鎏金镂花马镫,是高句丽精湛金属加工工艺的充分展示。
    国内城与丸都山城相距2.5公里,两者相互依附,互为都城,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王陵虽经盗掘,但结构基本清楚,通过遗物已可编年。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学术视野,进一步推动高句丽研究走向深入。
                                                                  

参考书目:
《集安高句丽王城与王陵》,国家文物局主编《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121~127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图一:丸都山城宫殿址。《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122页

 


图二:丸都山城出土瓦当和筒瓦。《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123页。



图三:太王陵。《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125页。

 


图四:太王陵出土金器和鎏金器。《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125页。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