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贵族墓—“梦回大唐”系列
发布时间:2015-03-26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李来玉
唐代贵族墓均为平地深葬,上起坟丘。茔域四周可筑墙,但只许开南面一门。太子及诸王公主坟丘可筑成方锥形,大臣和庶民则只能为圆锥形。造墓时一般先向下开挖斜坡墓道,下地四五米后,在尽端开挖墓室。大贵族墓入地深达7-8米,由于墓道过长过深,其后半多用开天井的方法开凿隧道。一般墓主级别越高,墓道越长,则天井就越多,最多一例有七个天井,被天井隔断的地方的隧道为过洞。隧道末端通向墓室。墓室多为方形,四壁用砖衬砌,上为砖穹顶。大型墓一般有前后两个墓室,中间以甬道相连。墓道两侧往往绘制有壁画,表现墓主人生前生活、居室和侍从、侍女情况。这类墓葬中,一般以过洞表示门,以天井表示院落,以墓室表示前厅、后堂,故墓葬的过洞、天井、墓室的数量实际上象征了地上居宅的院落及厅堂的进数,以表示不同等级的宅第。1971年发掘的陕西省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即为这类墓葬的代表。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其墓葬位于乾县乾陵东南隅的韩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

懿德太子墓上坟丘

懿德太子墓平、剖面图
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2 佛教建筑(一)(北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
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建筑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