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洹河之滨,问道殷墟

发布时间:2021-11-0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王雪

  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历安阳后留下了“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句诗,时隔60年,作为一名初入考古之门的学生,我怀着忐忑、崇敬的心情扣开了安阳殷墟的大门。却没想到,自此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殷墟见证了我三年来的成长与进步,我也有幸窥见它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奔涌的一瞬。

  安阳殷墟在考古人心中的分量无可比拟,它哺育了中国考古学,从这里出发,考古走向了科学发掘的道路,它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考古学者,他们在自己的时代成为了考古学界的中流砥柱。

  现在,在多数安阳人的认知中,殷墟主要指的是位于小屯村的殷墟遗址核心区,因为这里还最大限度地保留着殷墟的历史和记忆。经过安钢大道,便真正地进入了“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坑H3、“亚长”墓M54与殷墟博物苑被殷墟路连成一线,东侧围绕着洹河。如今,H3的原址上矗立着一块巨大的“龟甲”雕塑,M54原址上按比例放大的犀牛尊成了亚长墓遗址园区的标志,这两处地点经过现代设计与规划,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重新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它们曾经的辉煌与沧桑。从红底黑纹的仿古大门走进殷墟博物苑,穿过复原的宫殿建筑走廊,透过展陈的玻璃与文物“对话”,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三千年前的“大邑商”:商王乘车巡幸四土,驰骋畋猎;亚长征战沙场,短兵相接;贞人奉命占卜,人神相通;祭祀巫舞,叩拜先祖;铸铜作坊火光映天……。

在花园庄东地甲骨坑H3原址上修建的甲骨雕塑

“亚长”墓M54原址上放大复制的牛尊

  殷墟博物苑西侧约200米便是安阳工作站,自然的侵蚀和岁月的沉淀塑造了这座庭院古朴的特质,这里隔绝了外界的嘈杂,是求学、做学问的好地方。我的前两次实习都是在站内整理陶片,相较于田野发掘,整理工作看起来轻松、简单,然而从分类、拼合、统计、分型分式到分期排队,都需要整理者有清晰的思路,对器物特征、演变规律的全面掌握,更重要的是日复日一中的专注和坚守。从报告上的线图到真正的实物,再由实物回归到报告上,经过多次这样的循环往复,我对殷墟陶器才有了一些深入的认识和感悟。

  尽管以往我也参与过几次整理工作,还是不免于惊叹于殷墟出土陶片数量之多、类型之丰富、质量之高和形制之统一。与瑰丽神秘的青铜器相比,脱胎于泥土的陶片显得过于普通了,甚至有些不起眼,以至于常常为社会大众所忽略,但它们却真实地演绎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记述着地域差别,留下了王朝更迭、时间流转的印记。王都气象不只体现在青铜器的铸造与使用上,更体现在这些数量众多的普通生活用器上。

安阳工作站主楼

  洹河东西横贯安阳,从殷墟向洹河之北眺望,看到的不止是另一座都城,更是另一个时代。三千年前的一场大火,使盘庚迁都的历史掩埋于废墟之下。21世纪之交,考古学家经过勘探和发掘重新唤醒了这段历史,填补了商代考古上的一段空白。

  我的第三次实习便是在洹北商城内,始于3月终于8月,出冬入伏,上工路上的麦子也一点点由青转黄,最后为半人高的玉米所替代。

  我们的发掘地点大致位于宫城区西北部,发掘对象是制骨作坊和制陶作坊遗址,共布设了7个探方,我负责了一部分制骨遗存的发掘和提取工作。坦白说,这次实习之前我对于动物考古学的认知还停留在文本之上。因此,刚开始接触动物骨骼时,它们的难度对我来说不亚于“无字天书”。幸而工地有动物骨骼鉴定经验丰富的技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最初见到骨头的两眼一抹黑,到简单的种属辨别,再到各部位骨骼鉴定特征的掌握、左右的分辨,我一脚踏入了动物考古学的大门。

动物骨骼现场提取与鉴定工作 左一:孟军老师(安阳工作站动物骨骼鉴定技师)中间:李志鹏老师

  探方中一共发现有7个骨料坑,这些面积不大的骨料坑中往往堆积着数量可观的动物骨骼。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提取遗存保留下来的信息,给骨料坑中的每件标本都上好“户口”,我们借鉴了旧石器时期的发掘理念,给这些骨料坑逐层划分区域,打上网格。随着清理工作的开展,我惊喜地发现坑内每一层骨料堆积都各有特点,每一层骨料类型和分布范围也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感觉就像拆盲盒一样,因未知而好奇。我们的提取和鉴定工作也就被限制在这一个个的格子间,每天都要在各个方格间辗转来回,用耐心和意志力与这单调重复的工作竞赛。

  随着基础知识的累积,我开始关注骨骼上的各种痕迹。连续细密的锯切痕迹、多出现在两端关节上的切割痕迹、灼烧痕迹以及骨干上的砍斫痕迹,都在记录着数千年前工匠的行为方式。但考古研究从来不简单停留于物质层面的辨识上,物质背后的人与社会才是考古学的研究目标。制骨作坊的规划与布局、工匠队伍的组织与管理、采用的生产方式和加工工艺、制骨垃圾的处理和倾倒方式、产品的分配与流通等,这些隐藏于层叠骨料中的问题,是我们拼合、还原历史“图景”的重要线索。

王雪工作照

  泥土的封存与保护,留下了能够让我们与先民对话的“媒介”,当我们触摸这些骨料时,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温度。我们费力想要破译的“密码”,也许就是先民日常生活的某一片段。当我们清晨来到发掘场地时,那些工匠也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我们拿着竹签、毛刷清理骨料时,工匠们也手持各种工具,从锯切、取料、锉磨、雕刻到抛光,不断重复着相似的动作,同一场地中,古与今交汇。

  在某一天发掘工作后,我抬头便看见了这样的景象,远处大片的白云泼洒在蔚蓝的天空中,落日的余晖在蓝、白色之间,晕染出橘红的色调,近处鲜艳的红旗迎风正展,辽阔与苍茫尽收眼底。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田野中的诗与远方,是在这日复一日看似枯燥、单调的发掘中,寻找到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信念,给平淡的生活增添美好的憧憬。那些生活在此处的商代先民是否也看到过相似的场景?他们眼中望到的是未来还是过去?

洹北商城2020-2021年发掘地点

  收回万千思绪,回到殷墟。殷墟发掘已有九十载,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几代考古人的脚印。泛黄的书稿、黑白色彩的图像是考古先辈们在动荡岁月中的坚守,数十载栉风沐雨,揭开了殷墟考古的新篇章,他们的名字与殷墟发掘史已然融为一体。回望我们走过的道路,有艰辛也有喜悦,有曲折亦有成就。身处殷墟,对话殷墟,考古情怀在这里得到了无限寄托。考古人叩问黄土,敬重历史。因为好奇,而不懈探索,因为求知,而砥砺前行。

  今天,纵跨南北的京广铁路线与东西向的洹河纵横交叉在一起,一条召唤着未来,一条沉淀了过去。

图文:王雪

审稿:何毓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花絮

洹河之滨,问道殷墟

发布时间:2021-11-05

  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历安阳后留下了“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句诗,时隔60年,作为一名初入考古之门的学生,我怀着忐忑、崇敬的心情扣开了安阳殷墟的大门。却没想到,自此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殷墟见证了我三年来的成长与进步,我也有幸窥见它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奔涌的一瞬。

  安阳殷墟在考古人心中的分量无可比拟,它哺育了中国考古学,从这里出发,考古走向了科学发掘的道路,它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考古学者,他们在自己的时代成为了考古学界的中流砥柱。

  现在,在多数安阳人的认知中,殷墟主要指的是位于小屯村的殷墟遗址核心区,因为这里还最大限度地保留着殷墟的历史和记忆。经过安钢大道,便真正地进入了“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坑H3、“亚长”墓M54与殷墟博物苑被殷墟路连成一线,东侧围绕着洹河。如今,H3的原址上矗立着一块巨大的“龟甲”雕塑,M54原址上按比例放大的犀牛尊成了亚长墓遗址园区的标志,这两处地点经过现代设计与规划,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重新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它们曾经的辉煌与沧桑。从红底黑纹的仿古大门走进殷墟博物苑,穿过复原的宫殿建筑走廊,透过展陈的玻璃与文物“对话”,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三千年前的“大邑商”:商王乘车巡幸四土,驰骋畋猎;亚长征战沙场,短兵相接;贞人奉命占卜,人神相通;祭祀巫舞,叩拜先祖;铸铜作坊火光映天……。

在花园庄东地甲骨坑H3原址上修建的甲骨雕塑

“亚长”墓M54原址上放大复制的牛尊

  殷墟博物苑西侧约200米便是安阳工作站,自然的侵蚀和岁月的沉淀塑造了这座庭院古朴的特质,这里隔绝了外界的嘈杂,是求学、做学问的好地方。我的前两次实习都是在站内整理陶片,相较于田野发掘,整理工作看起来轻松、简单,然而从分类、拼合、统计、分型分式到分期排队,都需要整理者有清晰的思路,对器物特征、演变规律的全面掌握,更重要的是日复日一中的专注和坚守。从报告上的线图到真正的实物,再由实物回归到报告上,经过多次这样的循环往复,我对殷墟陶器才有了一些深入的认识和感悟。

  尽管以往我也参与过几次整理工作,还是不免于惊叹于殷墟出土陶片数量之多、类型之丰富、质量之高和形制之统一。与瑰丽神秘的青铜器相比,脱胎于泥土的陶片显得过于普通了,甚至有些不起眼,以至于常常为社会大众所忽略,但它们却真实地演绎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记述着地域差别,留下了王朝更迭、时间流转的印记。王都气象不只体现在青铜器的铸造与使用上,更体现在这些数量众多的普通生活用器上。

安阳工作站主楼

  洹河东西横贯安阳,从殷墟向洹河之北眺望,看到的不止是另一座都城,更是另一个时代。三千年前的一场大火,使盘庚迁都的历史掩埋于废墟之下。21世纪之交,考古学家经过勘探和发掘重新唤醒了这段历史,填补了商代考古上的一段空白。

  我的第三次实习便是在洹北商城内,始于3月终于8月,出冬入伏,上工路上的麦子也一点点由青转黄,最后为半人高的玉米所替代。

  我们的发掘地点大致位于宫城区西北部,发掘对象是制骨作坊和制陶作坊遗址,共布设了7个探方,我负责了一部分制骨遗存的发掘和提取工作。坦白说,这次实习之前我对于动物考古学的认知还停留在文本之上。因此,刚开始接触动物骨骼时,它们的难度对我来说不亚于“无字天书”。幸而工地有动物骨骼鉴定经验丰富的技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最初见到骨头的两眼一抹黑,到简单的种属辨别,再到各部位骨骼鉴定特征的掌握、左右的分辨,我一脚踏入了动物考古学的大门。

动物骨骼现场提取与鉴定工作 左一:孟军老师(安阳工作站动物骨骼鉴定技师)中间:李志鹏老师

  探方中一共发现有7个骨料坑,这些面积不大的骨料坑中往往堆积着数量可观的动物骨骼。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提取遗存保留下来的信息,给骨料坑中的每件标本都上好“户口”,我们借鉴了旧石器时期的发掘理念,给这些骨料坑逐层划分区域,打上网格。随着清理工作的开展,我惊喜地发现坑内每一层骨料堆积都各有特点,每一层骨料类型和分布范围也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感觉就像拆盲盒一样,因未知而好奇。我们的提取和鉴定工作也就被限制在这一个个的格子间,每天都要在各个方格间辗转来回,用耐心和意志力与这单调重复的工作竞赛。

  随着基础知识的累积,我开始关注骨骼上的各种痕迹。连续细密的锯切痕迹、多出现在两端关节上的切割痕迹、灼烧痕迹以及骨干上的砍斫痕迹,都在记录着数千年前工匠的行为方式。但考古研究从来不简单停留于物质层面的辨识上,物质背后的人与社会才是考古学的研究目标。制骨作坊的规划与布局、工匠队伍的组织与管理、采用的生产方式和加工工艺、制骨垃圾的处理和倾倒方式、产品的分配与流通等,这些隐藏于层叠骨料中的问题,是我们拼合、还原历史“图景”的重要线索。

王雪工作照

  泥土的封存与保护,留下了能够让我们与先民对话的“媒介”,当我们触摸这些骨料时,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温度。我们费力想要破译的“密码”,也许就是先民日常生活的某一片段。当我们清晨来到发掘场地时,那些工匠也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我们拿着竹签、毛刷清理骨料时,工匠们也手持各种工具,从锯切、取料、锉磨、雕刻到抛光,不断重复着相似的动作,同一场地中,古与今交汇。

  在某一天发掘工作后,我抬头便看见了这样的景象,远处大片的白云泼洒在蔚蓝的天空中,落日的余晖在蓝、白色之间,晕染出橘红的色调,近处鲜艳的红旗迎风正展,辽阔与苍茫尽收眼底。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田野中的诗与远方,是在这日复一日看似枯燥、单调的发掘中,寻找到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信念,给平淡的生活增添美好的憧憬。那些生活在此处的商代先民是否也看到过相似的场景?他们眼中望到的是未来还是过去?

洹北商城2020-2021年发掘地点

  收回万千思绪,回到殷墟。殷墟发掘已有九十载,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几代考古人的脚印。泛黄的书稿、黑白色彩的图像是考古先辈们在动荡岁月中的坚守,数十载栉风沐雨,揭开了殷墟考古的新篇章,他们的名字与殷墟发掘史已然融为一体。回望我们走过的道路,有艰辛也有喜悦,有曲折亦有成就。身处殷墟,对话殷墟,考古情怀在这里得到了无限寄托。考古人叩问黄土,敬重历史。因为好奇,而不懈探索,因为求知,而砥砺前行。

  今天,纵跨南北的京广铁路线与东西向的洹河纵横交叉在一起,一条召唤着未来,一条沉淀了过去。

图文:王雪

审稿:何毓灵

作者:王雪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