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掀开地书,对话殷墟——安阳实习有感

发布时间:2021-11-0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陈芃芃

  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隆重开幕之际,作为一名普通的00后考古系学生,我正蹲在1米多深的探方里,表情复杂的盯着一块骨头,“孟老师,这块是什么骨头?”孟老师瞥了一眼,“黄牛左侧肱骨远端”。尽管已经亲耳听过孟军老师鉴定上千块骨头,但每一次都能带来新的震撼。我想,这次在安阳的经历就是一名新兵对考古百年最好的纪念吧!

图1:作者与工地上的小动物

  与许多向往考古的年轻人一样,我对考古充满憧憬和期盼。恰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我有幸跟随前辈的脚步,来到已发掘九十余年的安阳殷墟,开启为期6个月的田野考古实习。一出高铁站,我立刻就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深深打动了,前往安阳工作站途中,浓浓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历史文化名城”成了我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遗迹频繁闪见,成为一个个旅游景点:殷墟、曹操高陵、天宁寺、昼锦堂、高阁寺、马氏庄园……证明了时间在这座城市沉淀下的印迹。夜幕降临,看着殷墟遗址公园内声势浩大的广场舞情景,我不禁想象,当第一代考古人走进殷墟开始发掘时,这里是什么样子的?三千年前的商朝人民又是为何眷念这方水土?

  我曾在电视节目上看到这么一句话——“手铲释天书”,当初真是满脑子的问号,手铲是什么?所谓天书指代的又是什么?到了殷墟,我才明白真正的含义。刮面、清理、找边.....,田野发掘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手铲,刮面时将手心磨至起茧也是常有的事。在安阳的几个月里,我每天到工地的第一件事就是辨认并找出属于我的手铲,清理手铲上的余土。我想,这种与手铲之间的奇妙的归属感其实也象征着自身对于考古事业的热情吧!我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考古给你带来的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思考过去几个月的所见所闻,我发现考古带来的幸福与满足并不是突如而来的,而是来自每一天的,哪怕非常微小的发现。或是因为今天发现了一件器物,亲手清理出了完整的狗骨架,又或是画出一张自己非常满意的平面图......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激励着我努力向前,让自己像海绵一般汲取知识。令人痛心的是,7月始,连绵的阴雨给发掘带来不少损失,我和同学一起发掘的墓葬更是被地下水浸泡至坍塌,许多原本还没来得及测量的数据也无法获得。我时常在想,如果当时发掘的再快一些,是不是就能够避免这些问题?这些想法让我无比的自责和遗憾,因为考古本就是一个无法复原的工作,我们能做的就是吸取这一次的经验和教训,在下一次发掘时完成的更全面更细致。

图2:作者初次使用洛阳铲

  考古学家起步于发掘,但从不止步于此。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基本功,通过田野发掘,考古学家获得了支撑历史的实证,与过去对话的媒介,从而才能对更深层次的研究发起挑战。无数的学者将复杂的地层密码破译成古代文化、宗教、社会的演变历程,让身在21世纪的我们思考文明的兴衰和人类社会的本质,这是一项伟大而艰难的工程,也是考古人用手铲翻开一页页厚重地书的过程。每每想到此刻,我就为考古人对这项事业的坚持所感动。在阅读Peter Frankopan教授的《丝绸之路》时,我意识到文明其实一直都在经历一个从诞生—兴盛—衰亡的周期,而考古工作者所做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复原这些过程。《丝绸之路》也向我展示了考古学的包容和多样性,既从考古学获得的资料出发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合作,阐述关系网是如何将人类纠缠在欲望当中。这种对于过去和当下的审视性的解析也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路——考古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历史的刻画,它是一项对未来有着启发性意义的工作。

图3:殷墟博物馆内的亚长牛尊

  在注重科技与信息的当今社会,考古正在以积极的形象进入到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类似《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的节目了解到考古人所在做的工作,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好奇。同时,愈发开阔的思维与话题也给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各种高新科技被用于解读文物背后的生物和化学信息,带来肉眼看不到的故事。对于中国考古的下一个一百年,“传承”两字的重担被寄托在了年轻一辈身上。作为年轻考古人的其中一员,我们希望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总结过去,眺望未来,期望能够在下一个100年将中国的考古事业发扬光大,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初步了解考古学的这几年里,我越发的意识到了人的局限性。纵观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已有上下五千年,而人类更是有着百万年的历史。人的生命与这漫长的时光相比,不过沧海一粟,转眼即逝。尽管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集体的力量却是强大的。过去的100年里,几代人前仆后继的投入到考古事业中,延续着属于我们人类的历史。在拜访站里一位技工老师时,我见到了一位小屯村的村民将自己家的一层楼改造成了博物馆。在那个展厅内,我看到了往往被人们忽略的,文物背后的故事,有关殷墟第一批考古工作者的故事。从参与殷墟发掘的工作者合影,到洛阳铲的发明和改进过程,每一个瞬间都承载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缩影。在这个追求短平快的年代,有无数的记忆正在被人类遗忘,而这位小屯村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留着上个世纪的痕迹,将第一批考古工作者的故事与精神延续下去。我们常常着眼于地下的事物,却忽略了周边重要的人文与自然环境。对于记录当下,我们或许做的还不够好。安阳工作站就有多位默默无闻、却精通各项考古技能的技师,包括文章开头提到的在工地上专门从事动物骨骼现场鉴定的孟军老师,修复室内让文物重显光彩的崔万祥老师,绘图室里用线条讲述文物故事的马媛老师......他们的贡献同样值得被更多人记住,因为成就中国考古事业的不仅仅是一件件文物,更是考古人本身。在安阳的六个月里,我意识到这些平凡的灵魂或许比许多人都要高尚,他们的奉献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作为考古人,我们研究的对象不仅是王权贵胄,更是每一个渺小却重要的生命,证明他们曾经存在的痕迹。这样的一种体验让我越发的谦卑,也对每一位考古工作者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希望我也能够像各位前辈一样保留初衷,用虔诚和崇敬的心对待考古工作。

图4:工地旁一望无际的麦田

图5 考古工地的标语

  我想,考古人或许不是璀璨星河里最闪耀的星,但一定是观察星星的那双眼睛。

作者:陈芃芃

审核:何毓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花絮

掀开地书,对话殷墟——安阳实习有感

发布时间:2021-11-09

  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隆重开幕之际,作为一名普通的00后考古系学生,我正蹲在1米多深的探方里,表情复杂的盯着一块骨头,“孟老师,这块是什么骨头?”孟老师瞥了一眼,“黄牛左侧肱骨远端”。尽管已经亲耳听过孟军老师鉴定上千块骨头,但每一次都能带来新的震撼。我想,这次在安阳的经历就是一名新兵对考古百年最好的纪念吧!

图1:作者与工地上的小动物

  与许多向往考古的年轻人一样,我对考古充满憧憬和期盼。恰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我有幸跟随前辈的脚步,来到已发掘九十余年的安阳殷墟,开启为期6个月的田野考古实习。一出高铁站,我立刻就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深深打动了,前往安阳工作站途中,浓浓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历史文化名城”成了我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遗迹频繁闪见,成为一个个旅游景点:殷墟、曹操高陵、天宁寺、昼锦堂、高阁寺、马氏庄园……证明了时间在这座城市沉淀下的印迹。夜幕降临,看着殷墟遗址公园内声势浩大的广场舞情景,我不禁想象,当第一代考古人走进殷墟开始发掘时,这里是什么样子的?三千年前的商朝人民又是为何眷念这方水土?

  我曾在电视节目上看到这么一句话——“手铲释天书”,当初真是满脑子的问号,手铲是什么?所谓天书指代的又是什么?到了殷墟,我才明白真正的含义。刮面、清理、找边.....,田野发掘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手铲,刮面时将手心磨至起茧也是常有的事。在安阳的几个月里,我每天到工地的第一件事就是辨认并找出属于我的手铲,清理手铲上的余土。我想,这种与手铲之间的奇妙的归属感其实也象征着自身对于考古事业的热情吧!我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考古给你带来的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思考过去几个月的所见所闻,我发现考古带来的幸福与满足并不是突如而来的,而是来自每一天的,哪怕非常微小的发现。或是因为今天发现了一件器物,亲手清理出了完整的狗骨架,又或是画出一张自己非常满意的平面图......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激励着我努力向前,让自己像海绵一般汲取知识。令人痛心的是,7月始,连绵的阴雨给发掘带来不少损失,我和同学一起发掘的墓葬更是被地下水浸泡至坍塌,许多原本还没来得及测量的数据也无法获得。我时常在想,如果当时发掘的再快一些,是不是就能够避免这些问题?这些想法让我无比的自责和遗憾,因为考古本就是一个无法复原的工作,我们能做的就是吸取这一次的经验和教训,在下一次发掘时完成的更全面更细致。

图2:作者初次使用洛阳铲

  考古学家起步于发掘,但从不止步于此。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基本功,通过田野发掘,考古学家获得了支撑历史的实证,与过去对话的媒介,从而才能对更深层次的研究发起挑战。无数的学者将复杂的地层密码破译成古代文化、宗教、社会的演变历程,让身在21世纪的我们思考文明的兴衰和人类社会的本质,这是一项伟大而艰难的工程,也是考古人用手铲翻开一页页厚重地书的过程。每每想到此刻,我就为考古人对这项事业的坚持所感动。在阅读Peter Frankopan教授的《丝绸之路》时,我意识到文明其实一直都在经历一个从诞生—兴盛—衰亡的周期,而考古工作者所做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复原这些过程。《丝绸之路》也向我展示了考古学的包容和多样性,既从考古学获得的资料出发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合作,阐述关系网是如何将人类纠缠在欲望当中。这种对于过去和当下的审视性的解析也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路——考古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历史的刻画,它是一项对未来有着启发性意义的工作。

图3:殷墟博物馆内的亚长牛尊

  在注重科技与信息的当今社会,考古正在以积极的形象进入到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类似《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的节目了解到考古人所在做的工作,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好奇。同时,愈发开阔的思维与话题也给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各种高新科技被用于解读文物背后的生物和化学信息,带来肉眼看不到的故事。对于中国考古的下一个一百年,“传承”两字的重担被寄托在了年轻一辈身上。作为年轻考古人的其中一员,我们希望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总结过去,眺望未来,期望能够在下一个100年将中国的考古事业发扬光大,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初步了解考古学的这几年里,我越发的意识到了人的局限性。纵观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已有上下五千年,而人类更是有着百万年的历史。人的生命与这漫长的时光相比,不过沧海一粟,转眼即逝。尽管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集体的力量却是强大的。过去的100年里,几代人前仆后继的投入到考古事业中,延续着属于我们人类的历史。在拜访站里一位技工老师时,我见到了一位小屯村的村民将自己家的一层楼改造成了博物馆。在那个展厅内,我看到了往往被人们忽略的,文物背后的故事,有关殷墟第一批考古工作者的故事。从参与殷墟发掘的工作者合影,到洛阳铲的发明和改进过程,每一个瞬间都承载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缩影。在这个追求短平快的年代,有无数的记忆正在被人类遗忘,而这位小屯村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留着上个世纪的痕迹,将第一批考古工作者的故事与精神延续下去。我们常常着眼于地下的事物,却忽略了周边重要的人文与自然环境。对于记录当下,我们或许做的还不够好。安阳工作站就有多位默默无闻、却精通各项考古技能的技师,包括文章开头提到的在工地上专门从事动物骨骼现场鉴定的孟军老师,修复室内让文物重显光彩的崔万祥老师,绘图室里用线条讲述文物故事的马媛老师......他们的贡献同样值得被更多人记住,因为成就中国考古事业的不仅仅是一件件文物,更是考古人本身。在安阳的六个月里,我意识到这些平凡的灵魂或许比许多人都要高尚,他们的奉献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作为考古人,我们研究的对象不仅是王权贵胄,更是每一个渺小却重要的生命,证明他们曾经存在的痕迹。这样的一种体验让我越发的谦卑,也对每一位考古工作者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希望我也能够像各位前辈一样保留初衷,用虔诚和崇敬的心对待考古工作。

图4:工地旁一望无际的麦田

图5 考古工地的标语

  我想,考古人或许不是璀璨星河里最闪耀的星,但一定是观察星星的那双眼睛。

作者:陈芃芃

审核:何毓灵

作者:陈芃芃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