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三生有幸 缘于殷墟

发布时间:2021-12-1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胡辉平

  《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光阴荏苒,蓦然回首,我在国家图书馆从事甲骨整理的工作已十八载了。我依稀记得第一次进入甲骨库房时的情景,恍惚昨日。2003年7月盛夏,我入职国图后随同事第一次踏入恒温恒湿的库房,清凉之感浸入心扉。随着古香古色的柜门徐徐开启,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盒盒被层层包裹的甲骨,这是来自殷墟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实物,是商王与天地沟通的“灵物”!国家图书馆的特藏库房保存了三万五千多片珍贵的商代甲骨,其藏量在国内外各收藏机构中位居榜首。每片甲骨都契刻着有关商王室活动的文字,向后人清晰地诉说着悠久的历史。面对这些珍贵的文物,我唯有满怀虔诚和崇敬,每次打开甲骨的箱盒,都格外小心,轻拿轻放。

  我来自贫困的革命老区,有幸通过学习来到繁华都市,毕业后还能从事一份与国家一级文物——甲骨零距离接触的工作,这是我以前做梦也不曾想到的事。我感到自豪又幸福满满,内心充满感激之情,感恩昔日那些一路引领我走出懵懂和无知,耐心地教导我不断成长的老师们。仔细回想,我是如何一步步地与殷墟甲骨结下情缘呢?我想其中有三位老师对我的影响尤其大,他们分别是我大学和研究生时期的学习古文字的启蒙老师、硕士导师和实习指导老师。

  初识殷墟甲骨

  当初对“考古是什么”毫无概念的我,1996年被专业调剂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系,也曾一度陷入迷茫。本科有一门古文字的必修课,是由白于蓝老师任课。当年白于蓝老师正跟林沄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他任助理讲师给我们本科生讲课。记忆深刻的是,白老师第一节课手持一部《说文》,有些腼腆地站在讲台上,沉默片刻后,他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白于蓝”,以及一排“天书”文字。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瞪大眼睛、满脸疑惑地盯着黑板上那些像画儿一样漂亮的文字,一个也不认识。白老师写完后,又在“天书”的旁边写上“甲骨文、小篆”等标注,最后写出对应的楷书字。大家在一片惊讶唏嘘声中,开始了古文字的学习。白老师的甲骨文字写得非常漂亮,这个从他的《〈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校订》(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就可窥见一斑,摹写甲骨文的功底很令人钦佩。白老师在黑板上默默地写着一个又一个线条优美的古文字,同学们则在下面不言不语地闷头抄笔记,然后差不多留半节课时间来讲解。我们一边好奇地抄着,一边暗自揣摩这些梦幻般的文字。以后每周一次古文字课,白老师依旧在讲课前认真地写板书,这样一学期下来,我已经照猫画虎地抄写了厚厚一本古文字的笔记。这是我大学中觉得很有意思的一门课程,第一次认识了甲骨文,知晓了“殷墟”的名字。每个甲骨文字都充满着古人的智慧和生机,有趣的形象文字符号惟妙惟肖,将一个个复杂的事物完美又抽象地描述出来。不由得让人感叹,并从心底油然生起对先祖们的敬意。“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古人创造文字的作用和影响不亚于普罗米修斯从天帝偷来的圣火,人类的文明从此渊源不断地传播和交流,承袭并发展。正是这些奇妙的古文字激发我逐渐开始对夏商周及远古神秘的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说来也巧,在大三时,我在吉大还曾有缘聆听过一次社科院考古所刘一曼老师有关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的报告。刘一曼老师是当代令人敬仰的著名的女考古学家,新中国几次重大的殷墟甲骨发现,她都参与了发掘并整理。在那次报告中我是第一次见识了真切的甲骨实物图片(后来听说,刘老师此次是为参加白于蓝博士论文答辩而来)。当一幅幅来自遥远的三千年前的商代甲骨文物的精彩幻灯片展现在眼前时,我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撼,从此神奇的甲骨文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后来准备考研时,我十分笃定地选择了社科院考古所的古文字方向。

  见习殷墟洹北

  给我留下难忘的回忆,更是我此生值得“炫耀”的经历,就是2002年春季在殷墟与洹北商城的那段实习时光。二十年何其漫长,可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2000年我从吉林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到社科院研究生院攻读研究生,跟随冯时老师学习古文字学。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学习,2002年上半年我们终于迎来了令人向往的实习生活。新学期伊始,冯时老师安排我和同门的应萌去殷墟考古工地实习。恰逢洹北商城的一号宫殿基址发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月底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赴安阳工作站报到了。

  洹北商城是1999年10月至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北岸调查、勘探发现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商代城址。城址位于殷墟都城东北外缘,主要由郭城与宫城组成,面积达472万平方米。宫殿基址主要位于宫城中部。经过数年考古发掘工作,以及学界的深入研究,大家逐渐认识到洹北商城是商代中期的都城,其时代处于郑州商城与殷墟之间,或为河亶甲居相之地,或为盘庚首迁殷墟之地,后因大火而遭废弃。我曾有机会见习和参与如此宏大而重要的考古发掘,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倍感幸运之极!

  唐际根老师是队长,他日常工作比较多,很繁忙,但也经常来工地指导和巡查。大多时候,每天工地的发掘工作是由岳洪彬、何毓灵和岳占伟三位老师轮流带队,殷墟同时也有其他的考古工地需要兼顾。由于洹北商城的发掘工地距离工作站比较远,每天大家都挤坐在一辆旧吉普车里一起上下工地。吉普车开出院门向左拐弯,穿过小屯村,然后跨过洹河上的殷都桥,再向北开一段路才到工地;中午大家再一起坐车回到工作站吃午饭。每天有车负责接送,对当年还普遍比较艰苦的田野考古工作来说,这堪称是“星级待遇”了。虽然在工地上整天风吹日晒,满身沾满泥土,但大家心里都很充实和开心,常常是一路颠簸,一路欢笑。

图1: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南回廊刮夯土面及柱础(白草帽为本人)

  整整3个月,我们每天都跟随老师们在一号宫殿基址上发掘。虽然大学本科时我也曾去重庆市奉节县参加过三峡库区的抢救性发掘,但是我感觉这次洹北商城实习让自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收获更大。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辨别细微的土质颜色的变化,能清晰地划出一条条的地层线,辨认出灰坑叠压与打破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能熟练地用手铲刮出平整的地面,分辨夯土夯窝痕迹和灰坑的界线,以及使用测量工具、绘制线图等。至今仍记得那份喜悦,就是当我们在南长廊夯土台上找出一排排、分布规则的柱洞时,先用手铲画上线,然后拿一根长长的钢钎用力往较黑软的柱洞中部扎下去,就会听到钢钎与柱础石相撞时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每个柱洞底部都有一块柱础石,一圈人屏住呼吸,当钢钎撞击石头的“叮当”声如期传来时,大家就都同时会心地“哈哈”笑起来了。

图2.验证柱础石时随时都会用到的钢钎

  一号宫殿以夯土建筑为主,其他遗迹和遗物相对较少,发掘工作进展顺利,到5月下旬,一号宫殿南回廊最后两个探方布好后,就已经临近东边的小型飞机场的围栏了,飞机场内不能发掘。最后两个探方的表层土被快速地清除后,很快就露出了宽大而宏伟的门塾基址。门塾有双门道,基址周围和门道里面布满了坍塌的红烧土痕迹,在一片被大火焚烧变成红色、黑色的焦土块中,木骨泥墙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大家看着这大片坍塌、堆满门道的红烧土,一边琢磨一边笑谈畅想:“如果我们把这全部的红烧坍塌土都清理干净,一直清理到当时的门道地面的话,没准还能找到商王的马车进出宫殿留下的车辙印痕呢。”

图3.尚未清理、填满倒塌建筑堆积的南门道

图4:本人在清理南门道内坍塌的建筑堆积

  当南回廊和南门塾基址都全部发掘完成时,唐际根队长就吩咐工人们将之前所有的发掘面积都展示出来。先清理掉那层洒盖在北面的主殿和西配殿基址上、用于保护遗址的薄土,再用白石灰将基址上所有的轮廓、柱洞、灰坑等痕迹都一一标画出来,然后联系航拍给整个遗址拍了一幅全景图。

图5.洹北商城一号宫殿航拍全景图

  一号宫殿基址的全景很壮观,由于旁边的机场范围不能进行考古发掘,当时能被发掘揭示出来的部分只占总面积的一多半。据已有的发掘情况,基本可推知全貌。一号宫殿基址整体结构呈“回”字型,很像“四合院”,由门塾(包括两个门道)、主殿、主殿两旁的廊庑、西配殿、门塾两旁的长廊组成。尚未发掘的应是东配殿。廊庑和门塾位于宫殿南部,两条宽约4米的门道穿过门塾,直达宫殿的庭院。

  我曾在一号宫殿基址上从南边走到北边,又从东边走到西边;企图用自己来回穿越庭院的踱步来切身感受一下宫殿的宏伟,偶尔也会脑补一下类似影视剧中三千年前商王与大臣们在此宫殿的生活场景。当我疑惑于“这个庭院到底有多大?”唐际根老师告诉我,史书上曾有宫殿、寺庙等聚众庭院,可容万人的记载(现检索到材料一:“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几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贸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于此。”——南宋王棣《燕翼贻谋录》追记东京大相国寺的瓦市)。想象一下,一号宫殿基址南北宽90余米、东西长140余米;商王召集群臣时,这里宽敞的庭院绝对可以容纳万人。

  这次实习另一个令我振奋的消息是,冯时老师请刘一曼老师担任我们的实习指导老师。那段时间刘一曼老师正好在工作站里,忙于对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做出版前的整理校订工作。

  实习中,刘老师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白天从工地收工回到站里,路过隔壁刘老师的房门,经常能看到刘老师伏案工作的身影。每当闲暇时见我上前围观,刘老师总会给我讲一些关于出土甲骨整理的细节和方法。一点一滴的耳濡目染,我对甲骨学也渐渐有了更多的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有一回,刘老师见我对她手边装满目录卡片的屉盒充满好奇,就示意我可以顺手翻看,但要记住不能弄乱卡片的顺序。这些都是刘老师比照甲骨实物写的整理卡片,每张卡片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关于甲骨片的出土和释文考证等信息。翻看卡片时,我偶然发现其中有一个甲骨文的字形摹写貌似与甲骨实物上的笔划有差异。这是一个不常见的甲骨文字,笔划很多,字形很小,笔道刀口都很细弱,极其不好辨认。于是我参照甲骨实物试着将字形笔画描摹出来,刘老师看到后,认为我摹写的字形结构仍不太准确。于是她戴上老花镜,拿起放大镜再次端详这片甲骨;反复变换角度,一遍又一遍仔细地观察,最终确认并完成了对这个甲骨文字逼真的摹写。刘老师一丝不苟地描摹着甲骨文字,让我感受到了老辈学者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深为赞叹。

  5月下旬,工地的实习基本结束,刘老师就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制作甲骨拓片。历经数千年的甲骨很酥脆,加之甲骨文刻写的笔划又极细微,拓片对甲骨保护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刘老师耐心地讲解拓片制作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后,就交给我一片小的甲骨、宣纸和小刷子,让我练习制作拓片。当旁观时,只见技工师傅们手拿小扑包,蘸上墨汁,轻快而娴熟地在甲骨片上的宣纸扑上两三遍墨,一张字口清晰的拓片就完成了。但是对一个新手来说,要拓制出一张甲骨拓片难度相当大。初次尝试做拓片,不是水多了就是墨多了,导致拓片不是墨洇了,就是墨色不匀。刘老师在一旁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尝试,我终于掌握了一些基本要领,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张比较满意的拓片。

  在去实习之前,冯老师已经大致给我们选定了毕业论文的范围,让我写有关殷墟甲骨卜辞中与祭祀庙主相关的内容。由于甲骨卜辞多是残词断句,古奥又难懂,资料比较零散,收集比较费力。于是我就想尽量绕开甲骨,认为金文的题目会相对好写一些。在定论文方向时,应萌率先举手他要写金文题目,当我随后也表示想写金文方面的题目时,被冯老师当场否决:不行!你来写甲骨的吧,这样就可以避免你们俩相互抢资料和参考书了。无须争辩,我默声记下了老师吩咐的要点。因为无论是甲骨还是金文的论文题目,对我而言都属于陌生的研究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先学习慢慢地收集文献资料。工作站有一间不算大的资料室,在食堂的旁边,里面有不少参考书和学术期刊,资料室里有一台复印机,开放时间允许大家使用。平时休息时,我随意地在那间资料室里面瞎翻书,看到有一些与毕业论文题目相关的研究资料,我就留意并随手复制收集起来。到实习结束时,不知不觉我在资料室里收获了不少资料。后来毕业论文顺利地完成,还被评为当年的优秀毕业论文。几年后我又将毕业论文中的一部分,进一步修改成《殷卜辞中“大示”问题再研究》,刊发在2010年《考古》第3期上。这些当然与恩师冯时老师的辛勤教导和培养是分不开的,但也要感激工作站的资料室给我的帮助。

  6月初,我们结束了安阳的实习工作。在工作站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搭乘便车去了一趟洛阳和西安,参观了二里头遗址、周原遗址等,进一步增加了对夏商周考古的一些感性的认识,至此研究生的实习生涯完美画上了句号。

  工作站内好生活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我时常想起那段充实的快乐的实习时光,时常想起当时的人和事以及一些美好的场景。

  第一次走进安阳工作站的院门,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朴实灰白的高院墙,敦实的大铁门敞开着,中间是主楼,左右各有一排带回廊的平房,两边有花坛,一切都那么的亲切和安详。我的宿舍位于右边一排平房的中部,隔壁刚好是刘一曼老师的房间。常年住在左边一排平房中间的杨锡璋老师,说话声音洪亮。每天一大早就听见他率先拿暖壶去打开水,并喊大家“开水好了”!杨老师刮胡子时,用一个很有年头的刷子打泡沫。他自己说这个刷子跟随他在安阳工作站三十多年了。当时在场的老师们就打趣,建议他在离开安阳工作站回老家养老时,一定要记得把这个刷子捐给安阳工作站做留念。有时晚饭后,大家聚集在会议室的电视前看新闻,或翻阅报纸;偶尔旁听老师们探讨学术研究或工作安排等问题,老师们也时常会关切地询问我们生活、学习的情况。我非常喜欢工作站的宿舍,干净整洁。夜晚站内很宁静,偶尔能听见大狼狗在院子里溜达的脚步声,或少见地低沉犬吠两声,每夜都可以香甜入眠。

  工作站的老师们大多是北方人,喜爱面食。为了照顾我们南方学生的饮食(我湖南人、应萌浙江人),负责后勤生活的崔老师特意新购置了电饭煲,在原有面条、包子、饺子、煎饼等丰富面食基础上,其中有一天特别安排是全体吃米饭。当时那位食堂新聘的大师傅,说以前从未用过电饭煲煮饭,第一次使用老担心饭煮不熟,曾多次打开电饭煲的盖子查看并搅拌加水,于是乎那天大家只好吃了一顿“别开生面(有硬米芯)”的夹生饭。

  在温馨的氛围中,令我感受更多的是工作站浓厚的学术气氛,不时会有国内外的学者来访。大家在食堂一起围着圆餐桌,一边吃饭,一边交流,听着高大上的学术讨论来佐餐,营养也变得更丰富了。不时还有国外的考古学生前来参加实习或收集论文材料。当时有一个在美国某知名大学攻读博士的荷兰籍女生来工作站实习。我们每天从工地回到工作站里,都看见她坐在库房前面的台阶上,面对一大堆碎陶片,努力地挑选可相互拼兑成陶器的残片。偶尔,我们也会凑过去帮她找到一两片合适的碎陶片,顺便寒暄两句。

  安阳考古工作站是一个美丽又安静的院子,有小花园和葡萄架。食堂门前有高矮两棵树,矮的那棵是樱桃树,伸手就能够到果实;白杏树长得比较高,要仰头才能看见果实。那年两棵树的果实挂满枝头,每天从工地回来,吃饭前后我都会观察一下樱桃树和杏树,樱桃熟得比杏儿早,看着小小的樱桃由绿变黄又转红了,伸手摘一颗尝尝,酸甜可口。杏要变白了才好吃,某天下工回来,工作站的崔老师早已摘下成熟的杏,洗净了分给大家品尝,很好吃。若干年后我有一次遇见唐队长时,顺便说起了那两棵果树,唐队长遗憾地告诉我,白杏树没了。我至今还记得那两棵树结满果子的美景,工作站里一切美好景物和老师们亲切的身影一直都留在我的脑海里。

图6.雨后充满生机的工作站

图7.实习拍摄于工作站

  最后,有图为证,在安阳工作站实习期间被养得又肥又胖的我,哈哈!当年我们作为学生手头尚无手机和相机等高端配置,以上照片均为唐际根老师当时用相机帮我们抓拍的,如今已是宝贵的留念。

作者:胡辉平 国家图书馆

审核:何毓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花絮

三生有幸 缘于殷墟

发布时间:2021-12-13

  《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光阴荏苒,蓦然回首,我在国家图书馆从事甲骨整理的工作已十八载了。我依稀记得第一次进入甲骨库房时的情景,恍惚昨日。2003年7月盛夏,我入职国图后随同事第一次踏入恒温恒湿的库房,清凉之感浸入心扉。随着古香古色的柜门徐徐开启,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盒盒被层层包裹的甲骨,这是来自殷墟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实物,是商王与天地沟通的“灵物”!国家图书馆的特藏库房保存了三万五千多片珍贵的商代甲骨,其藏量在国内外各收藏机构中位居榜首。每片甲骨都契刻着有关商王室活动的文字,向后人清晰地诉说着悠久的历史。面对这些珍贵的文物,我唯有满怀虔诚和崇敬,每次打开甲骨的箱盒,都格外小心,轻拿轻放。

  我来自贫困的革命老区,有幸通过学习来到繁华都市,毕业后还能从事一份与国家一级文物——甲骨零距离接触的工作,这是我以前做梦也不曾想到的事。我感到自豪又幸福满满,内心充满感激之情,感恩昔日那些一路引领我走出懵懂和无知,耐心地教导我不断成长的老师们。仔细回想,我是如何一步步地与殷墟甲骨结下情缘呢?我想其中有三位老师对我的影响尤其大,他们分别是我大学和研究生时期的学习古文字的启蒙老师、硕士导师和实习指导老师。

  初识殷墟甲骨

  当初对“考古是什么”毫无概念的我,1996年被专业调剂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系,也曾一度陷入迷茫。本科有一门古文字的必修课,是由白于蓝老师任课。当年白于蓝老师正跟林沄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他任助理讲师给我们本科生讲课。记忆深刻的是,白老师第一节课手持一部《说文》,有些腼腆地站在讲台上,沉默片刻后,他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白于蓝”,以及一排“天书”文字。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瞪大眼睛、满脸疑惑地盯着黑板上那些像画儿一样漂亮的文字,一个也不认识。白老师写完后,又在“天书”的旁边写上“甲骨文、小篆”等标注,最后写出对应的楷书字。大家在一片惊讶唏嘘声中,开始了古文字的学习。白老师的甲骨文字写得非常漂亮,这个从他的《〈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校订》(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就可窥见一斑,摹写甲骨文的功底很令人钦佩。白老师在黑板上默默地写着一个又一个线条优美的古文字,同学们则在下面不言不语地闷头抄笔记,然后差不多留半节课时间来讲解。我们一边好奇地抄着,一边暗自揣摩这些梦幻般的文字。以后每周一次古文字课,白老师依旧在讲课前认真地写板书,这样一学期下来,我已经照猫画虎地抄写了厚厚一本古文字的笔记。这是我大学中觉得很有意思的一门课程,第一次认识了甲骨文,知晓了“殷墟”的名字。每个甲骨文字都充满着古人的智慧和生机,有趣的形象文字符号惟妙惟肖,将一个个复杂的事物完美又抽象地描述出来。不由得让人感叹,并从心底油然生起对先祖们的敬意。“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古人创造文字的作用和影响不亚于普罗米修斯从天帝偷来的圣火,人类的文明从此渊源不断地传播和交流,承袭并发展。正是这些奇妙的古文字激发我逐渐开始对夏商周及远古神秘的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说来也巧,在大三时,我在吉大还曾有缘聆听过一次社科院考古所刘一曼老师有关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的报告。刘一曼老师是当代令人敬仰的著名的女考古学家,新中国几次重大的殷墟甲骨发现,她都参与了发掘并整理。在那次报告中我是第一次见识了真切的甲骨实物图片(后来听说,刘老师此次是为参加白于蓝博士论文答辩而来)。当一幅幅来自遥远的三千年前的商代甲骨文物的精彩幻灯片展现在眼前时,我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撼,从此神奇的甲骨文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后来准备考研时,我十分笃定地选择了社科院考古所的古文字方向。

  见习殷墟洹北

  给我留下难忘的回忆,更是我此生值得“炫耀”的经历,就是2002年春季在殷墟与洹北商城的那段实习时光。二十年何其漫长,可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2000年我从吉林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到社科院研究生院攻读研究生,跟随冯时老师学习古文字学。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学习,2002年上半年我们终于迎来了令人向往的实习生活。新学期伊始,冯时老师安排我和同门的应萌去殷墟考古工地实习。恰逢洹北商城的一号宫殿基址发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月底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赴安阳工作站报到了。

  洹北商城是1999年10月至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北岸调查、勘探发现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商代城址。城址位于殷墟都城东北外缘,主要由郭城与宫城组成,面积达472万平方米。宫殿基址主要位于宫城中部。经过数年考古发掘工作,以及学界的深入研究,大家逐渐认识到洹北商城是商代中期的都城,其时代处于郑州商城与殷墟之间,或为河亶甲居相之地,或为盘庚首迁殷墟之地,后因大火而遭废弃。我曾有机会见习和参与如此宏大而重要的考古发掘,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倍感幸运之极!

  唐际根老师是队长,他日常工作比较多,很繁忙,但也经常来工地指导和巡查。大多时候,每天工地的发掘工作是由岳洪彬、何毓灵和岳占伟三位老师轮流带队,殷墟同时也有其他的考古工地需要兼顾。由于洹北商城的发掘工地距离工作站比较远,每天大家都挤坐在一辆旧吉普车里一起上下工地。吉普车开出院门向左拐弯,穿过小屯村,然后跨过洹河上的殷都桥,再向北开一段路才到工地;中午大家再一起坐车回到工作站吃午饭。每天有车负责接送,对当年还普遍比较艰苦的田野考古工作来说,这堪称是“星级待遇”了。虽然在工地上整天风吹日晒,满身沾满泥土,但大家心里都很充实和开心,常常是一路颠簸,一路欢笑。

图1: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南回廊刮夯土面及柱础(白草帽为本人)

  整整3个月,我们每天都跟随老师们在一号宫殿基址上发掘。虽然大学本科时我也曾去重庆市奉节县参加过三峡库区的抢救性发掘,但是我感觉这次洹北商城实习让自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收获更大。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辨别细微的土质颜色的变化,能清晰地划出一条条的地层线,辨认出灰坑叠压与打破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能熟练地用手铲刮出平整的地面,分辨夯土夯窝痕迹和灰坑的界线,以及使用测量工具、绘制线图等。至今仍记得那份喜悦,就是当我们在南长廊夯土台上找出一排排、分布规则的柱洞时,先用手铲画上线,然后拿一根长长的钢钎用力往较黑软的柱洞中部扎下去,就会听到钢钎与柱础石相撞时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每个柱洞底部都有一块柱础石,一圈人屏住呼吸,当钢钎撞击石头的“叮当”声如期传来时,大家就都同时会心地“哈哈”笑起来了。

图2.验证柱础石时随时都会用到的钢钎

  一号宫殿以夯土建筑为主,其他遗迹和遗物相对较少,发掘工作进展顺利,到5月下旬,一号宫殿南回廊最后两个探方布好后,就已经临近东边的小型飞机场的围栏了,飞机场内不能发掘。最后两个探方的表层土被快速地清除后,很快就露出了宽大而宏伟的门塾基址。门塾有双门道,基址周围和门道里面布满了坍塌的红烧土痕迹,在一片被大火焚烧变成红色、黑色的焦土块中,木骨泥墙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大家看着这大片坍塌、堆满门道的红烧土,一边琢磨一边笑谈畅想:“如果我们把这全部的红烧坍塌土都清理干净,一直清理到当时的门道地面的话,没准还能找到商王的马车进出宫殿留下的车辙印痕呢。”

图3.尚未清理、填满倒塌建筑堆积的南门道

图4:本人在清理南门道内坍塌的建筑堆积

  当南回廊和南门塾基址都全部发掘完成时,唐际根队长就吩咐工人们将之前所有的发掘面积都展示出来。先清理掉那层洒盖在北面的主殿和西配殿基址上、用于保护遗址的薄土,再用白石灰将基址上所有的轮廓、柱洞、灰坑等痕迹都一一标画出来,然后联系航拍给整个遗址拍了一幅全景图。

图5.洹北商城一号宫殿航拍全景图

  一号宫殿基址的全景很壮观,由于旁边的机场范围不能进行考古发掘,当时能被发掘揭示出来的部分只占总面积的一多半。据已有的发掘情况,基本可推知全貌。一号宫殿基址整体结构呈“回”字型,很像“四合院”,由门塾(包括两个门道)、主殿、主殿两旁的廊庑、西配殿、门塾两旁的长廊组成。尚未发掘的应是东配殿。廊庑和门塾位于宫殿南部,两条宽约4米的门道穿过门塾,直达宫殿的庭院。

  我曾在一号宫殿基址上从南边走到北边,又从东边走到西边;企图用自己来回穿越庭院的踱步来切身感受一下宫殿的宏伟,偶尔也会脑补一下类似影视剧中三千年前商王与大臣们在此宫殿的生活场景。当我疑惑于“这个庭院到底有多大?”唐际根老师告诉我,史书上曾有宫殿、寺庙等聚众庭院,可容万人的记载(现检索到材料一:“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几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贸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于此。”——南宋王棣《燕翼贻谋录》追记东京大相国寺的瓦市)。想象一下,一号宫殿基址南北宽90余米、东西长140余米;商王召集群臣时,这里宽敞的庭院绝对可以容纳万人。

  这次实习另一个令我振奋的消息是,冯时老师请刘一曼老师担任我们的实习指导老师。那段时间刘一曼老师正好在工作站里,忙于对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做出版前的整理校订工作。

  实习中,刘老师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白天从工地收工回到站里,路过隔壁刘老师的房门,经常能看到刘老师伏案工作的身影。每当闲暇时见我上前围观,刘老师总会给我讲一些关于出土甲骨整理的细节和方法。一点一滴的耳濡目染,我对甲骨学也渐渐有了更多的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有一回,刘老师见我对她手边装满目录卡片的屉盒充满好奇,就示意我可以顺手翻看,但要记住不能弄乱卡片的顺序。这些都是刘老师比照甲骨实物写的整理卡片,每张卡片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关于甲骨片的出土和释文考证等信息。翻看卡片时,我偶然发现其中有一个甲骨文的字形摹写貌似与甲骨实物上的笔划有差异。这是一个不常见的甲骨文字,笔划很多,字形很小,笔道刀口都很细弱,极其不好辨认。于是我参照甲骨实物试着将字形笔画描摹出来,刘老师看到后,认为我摹写的字形结构仍不太准确。于是她戴上老花镜,拿起放大镜再次端详这片甲骨;反复变换角度,一遍又一遍仔细地观察,最终确认并完成了对这个甲骨文字逼真的摹写。刘老师一丝不苟地描摹着甲骨文字,让我感受到了老辈学者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深为赞叹。

  5月下旬,工地的实习基本结束,刘老师就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制作甲骨拓片。历经数千年的甲骨很酥脆,加之甲骨文刻写的笔划又极细微,拓片对甲骨保护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刘老师耐心地讲解拓片制作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后,就交给我一片小的甲骨、宣纸和小刷子,让我练习制作拓片。当旁观时,只见技工师傅们手拿小扑包,蘸上墨汁,轻快而娴熟地在甲骨片上的宣纸扑上两三遍墨,一张字口清晰的拓片就完成了。但是对一个新手来说,要拓制出一张甲骨拓片难度相当大。初次尝试做拓片,不是水多了就是墨多了,导致拓片不是墨洇了,就是墨色不匀。刘老师在一旁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尝试,我终于掌握了一些基本要领,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张比较满意的拓片。

  在去实习之前,冯老师已经大致给我们选定了毕业论文的范围,让我写有关殷墟甲骨卜辞中与祭祀庙主相关的内容。由于甲骨卜辞多是残词断句,古奥又难懂,资料比较零散,收集比较费力。于是我就想尽量绕开甲骨,认为金文的题目会相对好写一些。在定论文方向时,应萌率先举手他要写金文题目,当我随后也表示想写金文方面的题目时,被冯老师当场否决:不行!你来写甲骨的吧,这样就可以避免你们俩相互抢资料和参考书了。无须争辩,我默声记下了老师吩咐的要点。因为无论是甲骨还是金文的论文题目,对我而言都属于陌生的研究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先学习慢慢地收集文献资料。工作站有一间不算大的资料室,在食堂的旁边,里面有不少参考书和学术期刊,资料室里有一台复印机,开放时间允许大家使用。平时休息时,我随意地在那间资料室里面瞎翻书,看到有一些与毕业论文题目相关的研究资料,我就留意并随手复制收集起来。到实习结束时,不知不觉我在资料室里收获了不少资料。后来毕业论文顺利地完成,还被评为当年的优秀毕业论文。几年后我又将毕业论文中的一部分,进一步修改成《殷卜辞中“大示”问题再研究》,刊发在2010年《考古》第3期上。这些当然与恩师冯时老师的辛勤教导和培养是分不开的,但也要感激工作站的资料室给我的帮助。

  6月初,我们结束了安阳的实习工作。在工作站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搭乘便车去了一趟洛阳和西安,参观了二里头遗址、周原遗址等,进一步增加了对夏商周考古的一些感性的认识,至此研究生的实习生涯完美画上了句号。

  工作站内好生活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我时常想起那段充实的快乐的实习时光,时常想起当时的人和事以及一些美好的场景。

  第一次走进安阳工作站的院门,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朴实灰白的高院墙,敦实的大铁门敞开着,中间是主楼,左右各有一排带回廊的平房,两边有花坛,一切都那么的亲切和安详。我的宿舍位于右边一排平房的中部,隔壁刚好是刘一曼老师的房间。常年住在左边一排平房中间的杨锡璋老师,说话声音洪亮。每天一大早就听见他率先拿暖壶去打开水,并喊大家“开水好了”!杨老师刮胡子时,用一个很有年头的刷子打泡沫。他自己说这个刷子跟随他在安阳工作站三十多年了。当时在场的老师们就打趣,建议他在离开安阳工作站回老家养老时,一定要记得把这个刷子捐给安阳工作站做留念。有时晚饭后,大家聚集在会议室的电视前看新闻,或翻阅报纸;偶尔旁听老师们探讨学术研究或工作安排等问题,老师们也时常会关切地询问我们生活、学习的情况。我非常喜欢工作站的宿舍,干净整洁。夜晚站内很宁静,偶尔能听见大狼狗在院子里溜达的脚步声,或少见地低沉犬吠两声,每夜都可以香甜入眠。

  工作站的老师们大多是北方人,喜爱面食。为了照顾我们南方学生的饮食(我湖南人、应萌浙江人),负责后勤生活的崔老师特意新购置了电饭煲,在原有面条、包子、饺子、煎饼等丰富面食基础上,其中有一天特别安排是全体吃米饭。当时那位食堂新聘的大师傅,说以前从未用过电饭煲煮饭,第一次使用老担心饭煮不熟,曾多次打开电饭煲的盖子查看并搅拌加水,于是乎那天大家只好吃了一顿“别开生面(有硬米芯)”的夹生饭。

  在温馨的氛围中,令我感受更多的是工作站浓厚的学术气氛,不时会有国内外的学者来访。大家在食堂一起围着圆餐桌,一边吃饭,一边交流,听着高大上的学术讨论来佐餐,营养也变得更丰富了。不时还有国外的考古学生前来参加实习或收集论文材料。当时有一个在美国某知名大学攻读博士的荷兰籍女生来工作站实习。我们每天从工地回到工作站里,都看见她坐在库房前面的台阶上,面对一大堆碎陶片,努力地挑选可相互拼兑成陶器的残片。偶尔,我们也会凑过去帮她找到一两片合适的碎陶片,顺便寒暄两句。

  安阳考古工作站是一个美丽又安静的院子,有小花园和葡萄架。食堂门前有高矮两棵树,矮的那棵是樱桃树,伸手就能够到果实;白杏树长得比较高,要仰头才能看见果实。那年两棵树的果实挂满枝头,每天从工地回来,吃饭前后我都会观察一下樱桃树和杏树,樱桃熟得比杏儿早,看着小小的樱桃由绿变黄又转红了,伸手摘一颗尝尝,酸甜可口。杏要变白了才好吃,某天下工回来,工作站的崔老师早已摘下成熟的杏,洗净了分给大家品尝,很好吃。若干年后我有一次遇见唐队长时,顺便说起了那两棵果树,唐队长遗憾地告诉我,白杏树没了。我至今还记得那两棵树结满果子的美景,工作站里一切美好景物和老师们亲切的身影一直都留在我的脑海里。

图6.雨后充满生机的工作站

图7.实习拍摄于工作站

  最后,有图为证,在安阳工作站实习期间被养得又肥又胖的我,哈哈!当年我们作为学生手头尚无手机和相机等高端配置,以上照片均为唐际根老师当时用相机帮我们抓拍的,如今已是宝贵的留念。

作者:胡辉平 国家图书馆

审核:何毓灵

作者:胡辉平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