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河畔旁 我本考古郞
在“亲历殷墟、见证成长”的考古群里,有全国最年轻的考古学教授、有社科院的学者、有世界交流的访客,我一个中学历史老师,总觉的有那么点不合群,没有跟上大家的步伐,但殷墟的经历是我很珍视的一段回忆,内心也很感慨,一晃十年光景。2011年到殷墟实习,参与殷墟刘家庄北地的考古发掘工作,一干就是半年,是所有实习中时间最长的。因为当时一心想从事考古工作,所以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知识,向技工师父学习、向领队老师学习、甚至向包工头学习。从田野调查到发掘,从库房整理到编写报告都参与过,但是后来阴差阳错进了中学教育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未忘记过自己考古人的身份,殷墟的经历,学者风范都成为了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素材。
我本科就读安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在陕西师范大学,所以当得知要回殷墟进行考古发掘时,自己很是兴奋,一是回到故土,原本就比较熟悉的城市里有太多的朋友和故事;其二我去的地方是殷墟啊,每一个考古人都知道殷墟背后的意义;它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是甲骨文的发现地,是考古学者的“黄埔军校”,能来殷墟实习和发掘是每一个考古人的荣幸。本科时就与殷墟有过几次接触,主要是参与世界博物馆日举办的相关活动,聆听老师讲解,尝试模拟考古,后来考研时毅然决然改学了考古。
同门的四兄弟在奔赴殷墟的火车上兴奋了好久,筹划着如何在殷墟留下自己的痕迹。第一天是何毓灵老师接待的我们,安排了住宿,分发了工具包和自行车。简单交流之后我们就直奔工地。原本就预期殷墟的工地肯定大,但是到达现场后还是被震撼到了,百十个十米大方排开,光拉土的工程队都用了3个,时风三轮车不停地转运、有热气球摄影、有大型沟渠、有殷墟时期的道路及车辙痕迹、有唐代的壁画墓、有大型的祭祀坑、有遗弃的陶器作坊和窑址、还有各类错综复杂的墓葬打破关系,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打开了真正的考古世界,在这里也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尽管后来也曾在多处进行相关的实习,但是殷墟给我的震撼与成长是最深刻。
图1.去工地骑行途中
图2.发掘的铜器墓
专业知识不敢班门弄斧,谈几件趣事与众分享,了解考古人的情怀与风骨。
实习时,郑振香、陈志达二位先生回工作站进行退休后相关资料交接工作,需要对一些资料进行整理。二老都已80多岁,工作站做了周到的安排,我们几个年轻后生远远地看着,特想跟两位老师交流,但也怕冒昧与打扰到他们。当喧哗过去,临近中午吃饭时,我去洗碗,发现郑老师朝我走来,我赶忙过去搀扶一下,说郑老师您需要什么,我给您拿过来?她说没事儿,我就是找你们聊聊。把郑老师带进我们的宿舍,听郑老师谈过去的殷墟发掘、妇好墓的发掘、郭沫若的视察;说自己体力不行了,不然要好好给我们上次课。后来二位先生推掉安排好的酒店,食宿都在工作站内,还专门找我们四个交流,合影留念,指点晚辈。尽管毕业后再没有相见,但是无论是影视上看到、还是书本中提到两位老师,我都感到异常的亲切,考古人的朴素与认真、严谨与和蔼是那么可贵。
图3.工作老师、同学合影(左四、五:郑振香、陈志达先生)
工地上曾发掘到一段殷墟时期的陶制水管,涉及到四合院夯土建筑院内排水的问题,多方观察我们几个人怎么也弄不清,于是请教何老师。何老师二话不说,直接就蹲下来开始刮面、做微型探沟,然后给我们说要多动手,不要想当然,看证据说话,干考古要大胆做实践。那种做事的认真态度和对遗迹的严谨分析至今印象深刻。后来在一个探方中对一个墓葬的开口位置实在拿不准,也不符合常规尺寸,何老师召集我们在一起讨论,钻探加刮面,最后发现竟然是两个竖穴土坑墓几乎重合了。除殷墟时期墓葬外,还发现有宋墓、唐墓等,没想到在殷墟遗址内文化堆积如此复杂。
实习时,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荆志淳教授带着学生到殷墟学习、交流,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别样经历。我们每个人分到了两个“洋徒弟”,我的徒弟一个是耶鲁大学的博士、一个是哥大的本科,一个华裔、一个标准的金发大妞。在初期我还试图用英语进行交流,尝试一天后,果断放弃,让华裔的徒弟充当翻译。通过中西方考古工具的不同看背后的文明、从不同的研究方法看文化的交流。关于考察团,有几个印象深刻的事,一个33岁的工程师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重新学了考古、为了写土质土色直接用口水和泥用手搓条、为了做陶窑烧制试验去山里捡牛粪在近40度的高温中守着窑炉保持炉温等。还有个小插曲,在工地的一处近代水井中发现了日本侵华时遗留的炮弹,我们直接带着国外考察团实地进行了“日本侵华罪证”现场说明会,其中几个韩国、菲律宾的学生也说了自己国内的一些历史。热情的外国朋友在晚上经常会叫着我们几个一起去撸串喝啤酒,我们就用“Cheers”、“Drink all”等几个简单的词语让他们在酒场上再次领略了“中国考古人”。
除此之外,工作站美味的伙食、幽静的环境、学术的交流以及晚上宵禁后的狼狗,种植的果树、茶话会、烧烤会、咖啡会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何老师、岳老师、牛老师、刘老师以及工作站的技工师傅们都给与了我们专业上很大的帮助,第一次人骨课、第一次文物保护、第一次文物拍照、第一次画墓门、第一次亲手触碰甲骨、第一次发现盗洞等等都是在殷墟发生的。
图4.参于考古科普节目录制
硕士毕业时考虑到现实因素放弃了考博,也因编制问题做了教师,但“我本考古郎、亦能进学堂“、“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信念与原则,要求自己必须要做的更好,利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参与班级管理,把学生和班级问题进行归类,按主次顺序进行逐一解决;用考古学器物修复的耐力去解决学生问题、陪伴学生慢慢长大;用考古学者的谦虚、踏实、严谨的特点督促自己快速成长。同时为了切实发挥考古学的优势和影响力,我在学校开设了《古墓丽影》公众考古类校本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开设公众考古课程过程中,受到了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的养成,强调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的培养;同时也受到了许多考古工作者及博物馆行业前辈的帮助与指点,大家不辞辛苦,不求回报地提供相关的资源与协助,致力于公众考古知识的普及。 很多老师只有一面之缘,但在关键时刻都义无反顾地出人出力,考古人的无私,亲切都使我倍感温暖。考古人的思维更全面,做事更务实,交流更直接,感情更真挚,这些特点都有助于与学生的交流。在此也向诸位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图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立刚考古到学校讲座
图6.遗憾未能发掘的窖藏坑
图7.师承
今年暑假单位安排有相关的考察学习活动,行程中恰好有殷墟文化教育,今年也是我殷墟实习十周年的日子,很高兴能够故地重游,去拜访了何老师和其他老朋友,去看了曾经住宿的地方,去参观了殷墟博物院。我负责的探方中后来发现了青铜器窖藏坑,看着展柜中的陈列,时至今日仍以未能亲手发掘引以为憾。了解此事后,调皮的学生只要来到殷墟,必定会到这个地方打卡留念,然后发给我,这姑且也算是一种“师承”吧!
作者:康石磊
审核:何毓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