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昨日殷墟,孜孜以求

发布时间:2022-01-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张飞

  2017年3月17日,我第一次踏上了殷墟的土地。当时我还是一个初入考古行当不到一年的新兵,不过大邑商的威名早已如雷贯耳,殷墟作为考古圣地的美誉也让我倾慕已久。满怀着期待,我从那个宁静而美丽的小院里开始了在殷墟的学习与成长之旅。

雨后宁静而美丽的工作站

  最开始我和同去的师姐在工作站参与编辑《殷墟青铜器全形拓精粹》的图录,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对青铜器进行测量与描述。那是我第一次亲手摸到那么多青铜器,每天都处在兴奋与激动之中,殷墟青铜器复杂多变的铸造工艺、奇离狰狞的纹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我们已经很努力地描述青铜器上的每个细节,可每当放下一件铜器就又会发现遗漏的信息,无穷尽也。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能够有一些青铜器研究的基础再去整理,定是所得匪浅,断不会只像现在这样留下个粗浅、空泛的印象。

  不久,大司空东的发掘启动了,由于是基建考古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地人手紧缺,岳洪彬老师就把我调到了工地。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去便是5个月。在那之前,我只参加过两个历史时期的遗址发掘,所挖到的遗迹只有灰坑,且打破关系简单,田野考古功底属实薄弱。到大司空东发掘的第一天,我便被遗迹种类的丰富、打破关系的复杂、工作任务的繁重给“吓坏了”。面对交到我手中的7个探方,一瞬间茫然不知所措,我何曾见过如此阵仗。不过,再怎么为难,也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当真正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为什么岳老师敢把如此多的探方交到我这个新手手中,原因就在于殷墟的技工老师们个个身怀绝技,谈笑间任何难题便可灰飞烟灭。

利用绳梯发掘水井

  在工地给我指导最多的是申文喜、霍廷合、霍慧君等几位老师,他们手把手教我绘图、识别土质土色、辨认陶器器型,没有他们,我完成不了那样艰巨的任务。这里我想聊一下工地的霍廷合老师,刚开始见到他的时候,他总是不苟言笑,我经常找机会跟他聊天,但他总是爱答不理。不过后来他看我干活特别卖力,学习起来也认真,他开始主动指导我,也开始对我笑呵呵。再后来,每当我忙不过来的时候,他还会主动帮我画图,偶尔别人请他吃饭喝酒他也会带上我。他那圆圆的脑袋、严肃的脸庞、沙哑的笑声至今清晰地刻在我脑海里,这5年过去了,不知早已退休的他是否还奋战在工地第一线,身体还好吗?

指导我发掘的老师们

  工地发掘的日子里,那些老师们习以为常的遗迹现象,在我这里都是令人兴奋惊讶的重大发现。每当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技工老师们报告最新发现时,他们总是一脸平静、毫无波澜。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清理一座房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石柱础,当时我大声呼喊工地的侯老师过来看,没想到侯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哦,后面还多着呢”。紧接着侯老师给我了一根探杆,让我以已发现的柱础为基点,向南、向北每隔1米扎几个孔。结果令我大吃一惊,竟接连发现了四五个石柱础,一瞬间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民工大叔们清理墓葬的速度与质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小型墓葬,常常我一座墓葬图才画一半,另外一座已经完成清理。这便是时间磨砺的功力,常年累月的墓葬发掘,人体每一块骨骼的位置,他们都了然于心。面对如此卧虎藏龙的殷墟,我在整个发掘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时刻提醒自己多向老师们学习。

在工地绘图记录的笔者

  发掘的5个月中,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在辨识遗迹、绘图、记录、拍照等方面我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等到最后两三个月的时候,已经不再惧怕任何遗迹现象了。不过,从无知到知之,其间艰辛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会感动自己。在那个赤日炎炎的夏天,每天在不同的探方间上蹿下跳,手中的笔与手铲几乎从未停下过,每天下工回到站里恨不得立马躺倒在床上。

工地发掘休息时的合影

  殷墟的发掘与整理工作,让我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考古学问题,在这之前我就只知道漫无目的读书、漫无边际的瞎想。但到了殷墟之后,我开始结合田野发掘出的遗迹现象,思考殷墟遗址的布局问题。当发掘到道路、水沟时,我开始去查找关于殷墟道路网、水网的既有资料,并据此推断我所有发掘出的道路、水沟走向与性质。当发掘到墓葬的时候,我也开始考虑墓葬与居址的关系,去思考居葬合一制度的多种形态问题。在工作站的时候,我也有很多问题向老师、同学们请教。我记得我问过唐老师崇拜鸟的商人会不会食用鸟,问过何老师殷墟农田可能在哪里、牛耕有没有证据之类的问题,向大岳老师求教过商人青铜器铸造技术与流通的问题,向牛老师请教过陶器分期断代与殷墟多源族群的问题,与小岳老师讨论过墓葬中不同位置动物牺牲的作用,也和同学们讨论过瓮棺葬里儿童的来源与死因……很多问题都没有答案,很多问题都是异想天开,也有很多问题毫无价值,但那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考古初学者在学习道路上的成长轨迹。我很感谢老师们曾经给予那么幼稚的我以耐心且细心的解答,严厉但诚挚的批评,这些都让我获益匪浅。

牛世山老师为实习学生讲解陶器

  后来在日常的发掘与阅读中,我了解到殷墟虽发掘近90年,但相关的植物遗存研究相对较少,关于晚商时期的农作物结构、城市中的农业经济、食物与身份的关系等许多问题仍待解决。于是我开始坚持在发掘工地采集浮选土样、植硅体土样,不过由于工期紧张,而我自己又管理了好几个探方,很难兼顾整个发掘区,最终的样品分布并不均衡。2018年3月再次回到殷墟,我开始着手进行浮选工作,最终利用这200多份植物样品,加上一些人骨同位素材料写成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论文对晚商都邑内的农业生产情况、特殊种类农作物作用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一点见解。比如,在发掘时,我一直对处于传统殷墟核心保护区边缘的大司空东是否存在农业生产活动颇感兴趣。通过对植物遗存中有关农作物加工证据的分析,我认为大司空东虽具有显著的城市属性,但依然存在有限的农业生产活动。再比如,由于对甲骨文中黍出现最为频繁的原因感到疑惑,我着重对遗址黍的出土背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推断它与仪式活动有着重要关系。尽管这些结论或许有待商榷,但这毕竟是对自己殷墟实习岁月的一个交待。当提交毕业论文的那一刻,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而当我把鉴定出的炭化植物遗存寄回殷墟,用于殷墟博物院的展示时,我感到了一种回报的喜悦与欣慰。如今再回想起在殷墟的发掘与研究工作,我清楚地知道有多么的不足。从前我总在想,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发掘与研究的机会,我一定会做得比第一次好。可现在这样的想法不再有,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成长历程,在彼时彼地,我已经努力了,只期盼未来我能做得更好。

大司空东浮选发现的植物遗存

  离开殷墟以后,工作站的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帮助我。几次年末去北京旁听考古所的年终汇报,中午休息时两位岳老师都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吃饭、聊天,还会送我书籍。在殷墟时,大岳老师总是严厉得让我害怕,可再次见到他后,他那般和蔼、热情,我曾经对他的一切畏惧都烟消云散。每次在外实习碰到何老师,他都会亲切的问我最近的学习与工作情况,并让我有机会回安阳看看。最常麻烦的是牛世山老师,因常去野外发掘与后来研究方向选择的缘故,我会经常发信息询问牛老师一些陶器类型学与文化因素的问题。牛老师每次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认真指导过我动手排图。不过,我在类型学方面的能力确实欠缺,至今所得不多,恐怕要让他失望了。老师们的学问一直都是我追寻的榜样,能得到诸位老师的指点,说是三生有幸也丝毫不为过。

自发组织的学术报告会

  在殷墟的那段岁月,虽然有时候辛苦得让人崩溃,但在那里认识的人、经历的事也给我带来无数的欢乐与感动。每日下工路上的习习凉风,洹水中倒映着的点点残阳,伴着我们轻快的小电驴驶过长长的殷都桥,总有种诗意的感觉。夏日夜晚工作站里,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和老师们一起撸串、喝酒、谈古论今,此起彼伏的笑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会议室里的生日晚会、学术沙龙、狼人杀游戏,朝夕相处的伙伴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新鲜的、自由的、愉快的气氛。商颂广场的风筝一次次飞起,又一次次落下,每一次都带走了我们的许多疲惫与惆怅。夜晚村庄的小路上,我们一起唱响的《叱咤风云》带给了我们共同的童年记忆,果真每一个男生都有一个古惑仔的梦。跑马场后面的树林里,多少次向同爱传统武术的师兄学习八极拳法,并一起慨叹着武侠文化的没落。在某个被误解的夜晚,书桌上留下的长长信件,那是同校师姐给予的鼓励与理解。这些难忘的故事都发生在那年夏天的殷墟,故事中美好的人都相识在三千多年的大邑商。他们至今仍在影响着我、鼓励着我,虽然我们见面不多,但彼此记挂着。

工作站里的烧烤晚会

第一次殷墟实习合影留念

第二次殷墟实习合影留念

  最近,辛店遗址、陶家营遗址、邵家棚遗址、洹北商城、王陵区的发掘与勘探不断刷新我们对大邑商的既有认知,三千多年前的殷墟依然光彩夺目。每一次看到这些报道,我都会来来回回看上好几遍,会跟着激动很久,并与身边师友分享我的喜悦。每当此时,我才意识到,五年来殷墟仿佛已经成为了另一个与我相关且不能割舍的家。

作者:张飞

审核:何毓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花絮

昨日殷墟,孜孜以求

发布时间:2022-01-24

  2017年3月17日,我第一次踏上了殷墟的土地。当时我还是一个初入考古行当不到一年的新兵,不过大邑商的威名早已如雷贯耳,殷墟作为考古圣地的美誉也让我倾慕已久。满怀着期待,我从那个宁静而美丽的小院里开始了在殷墟的学习与成长之旅。

雨后宁静而美丽的工作站

  最开始我和同去的师姐在工作站参与编辑《殷墟青铜器全形拓精粹》的图录,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对青铜器进行测量与描述。那是我第一次亲手摸到那么多青铜器,每天都处在兴奋与激动之中,殷墟青铜器复杂多变的铸造工艺、奇离狰狞的纹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我们已经很努力地描述青铜器上的每个细节,可每当放下一件铜器就又会发现遗漏的信息,无穷尽也。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能够有一些青铜器研究的基础再去整理,定是所得匪浅,断不会只像现在这样留下个粗浅、空泛的印象。

  不久,大司空东的发掘启动了,由于是基建考古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地人手紧缺,岳洪彬老师就把我调到了工地。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去便是5个月。在那之前,我只参加过两个历史时期的遗址发掘,所挖到的遗迹只有灰坑,且打破关系简单,田野考古功底属实薄弱。到大司空东发掘的第一天,我便被遗迹种类的丰富、打破关系的复杂、工作任务的繁重给“吓坏了”。面对交到我手中的7个探方,一瞬间茫然不知所措,我何曾见过如此阵仗。不过,再怎么为难,也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当真正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为什么岳老师敢把如此多的探方交到我这个新手手中,原因就在于殷墟的技工老师们个个身怀绝技,谈笑间任何难题便可灰飞烟灭。

利用绳梯发掘水井

  在工地给我指导最多的是申文喜、霍廷合、霍慧君等几位老师,他们手把手教我绘图、识别土质土色、辨认陶器器型,没有他们,我完成不了那样艰巨的任务。这里我想聊一下工地的霍廷合老师,刚开始见到他的时候,他总是不苟言笑,我经常找机会跟他聊天,但他总是爱答不理。不过后来他看我干活特别卖力,学习起来也认真,他开始主动指导我,也开始对我笑呵呵。再后来,每当我忙不过来的时候,他还会主动帮我画图,偶尔别人请他吃饭喝酒他也会带上我。他那圆圆的脑袋、严肃的脸庞、沙哑的笑声至今清晰地刻在我脑海里,这5年过去了,不知早已退休的他是否还奋战在工地第一线,身体还好吗?

指导我发掘的老师们

  工地发掘的日子里,那些老师们习以为常的遗迹现象,在我这里都是令人兴奋惊讶的重大发现。每当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技工老师们报告最新发现时,他们总是一脸平静、毫无波澜。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清理一座房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石柱础,当时我大声呼喊工地的侯老师过来看,没想到侯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哦,后面还多着呢”。紧接着侯老师给我了一根探杆,让我以已发现的柱础为基点,向南、向北每隔1米扎几个孔。结果令我大吃一惊,竟接连发现了四五个石柱础,一瞬间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民工大叔们清理墓葬的速度与质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小型墓葬,常常我一座墓葬图才画一半,另外一座已经完成清理。这便是时间磨砺的功力,常年累月的墓葬发掘,人体每一块骨骼的位置,他们都了然于心。面对如此卧虎藏龙的殷墟,我在整个发掘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时刻提醒自己多向老师们学习。

在工地绘图记录的笔者

  发掘的5个月中,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在辨识遗迹、绘图、记录、拍照等方面我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等到最后两三个月的时候,已经不再惧怕任何遗迹现象了。不过,从无知到知之,其间艰辛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会感动自己。在那个赤日炎炎的夏天,每天在不同的探方间上蹿下跳,手中的笔与手铲几乎从未停下过,每天下工回到站里恨不得立马躺倒在床上。

工地发掘休息时的合影

  殷墟的发掘与整理工作,让我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考古学问题,在这之前我就只知道漫无目的读书、漫无边际的瞎想。但到了殷墟之后,我开始结合田野发掘出的遗迹现象,思考殷墟遗址的布局问题。当发掘到道路、水沟时,我开始去查找关于殷墟道路网、水网的既有资料,并据此推断我所有发掘出的道路、水沟走向与性质。当发掘到墓葬的时候,我也开始考虑墓葬与居址的关系,去思考居葬合一制度的多种形态问题。在工作站的时候,我也有很多问题向老师、同学们请教。我记得我问过唐老师崇拜鸟的商人会不会食用鸟,问过何老师殷墟农田可能在哪里、牛耕有没有证据之类的问题,向大岳老师求教过商人青铜器铸造技术与流通的问题,向牛老师请教过陶器分期断代与殷墟多源族群的问题,与小岳老师讨论过墓葬中不同位置动物牺牲的作用,也和同学们讨论过瓮棺葬里儿童的来源与死因……很多问题都没有答案,很多问题都是异想天开,也有很多问题毫无价值,但那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考古初学者在学习道路上的成长轨迹。我很感谢老师们曾经给予那么幼稚的我以耐心且细心的解答,严厉但诚挚的批评,这些都让我获益匪浅。

牛世山老师为实习学生讲解陶器

  后来在日常的发掘与阅读中,我了解到殷墟虽发掘近90年,但相关的植物遗存研究相对较少,关于晚商时期的农作物结构、城市中的农业经济、食物与身份的关系等许多问题仍待解决。于是我开始坚持在发掘工地采集浮选土样、植硅体土样,不过由于工期紧张,而我自己又管理了好几个探方,很难兼顾整个发掘区,最终的样品分布并不均衡。2018年3月再次回到殷墟,我开始着手进行浮选工作,最终利用这200多份植物样品,加上一些人骨同位素材料写成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论文对晚商都邑内的农业生产情况、特殊种类农作物作用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一点见解。比如,在发掘时,我一直对处于传统殷墟核心保护区边缘的大司空东是否存在农业生产活动颇感兴趣。通过对植物遗存中有关农作物加工证据的分析,我认为大司空东虽具有显著的城市属性,但依然存在有限的农业生产活动。再比如,由于对甲骨文中黍出现最为频繁的原因感到疑惑,我着重对遗址黍的出土背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推断它与仪式活动有着重要关系。尽管这些结论或许有待商榷,但这毕竟是对自己殷墟实习岁月的一个交待。当提交毕业论文的那一刻,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而当我把鉴定出的炭化植物遗存寄回殷墟,用于殷墟博物院的展示时,我感到了一种回报的喜悦与欣慰。如今再回想起在殷墟的发掘与研究工作,我清楚地知道有多么的不足。从前我总在想,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发掘与研究的机会,我一定会做得比第一次好。可现在这样的想法不再有,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成长历程,在彼时彼地,我已经努力了,只期盼未来我能做得更好。

大司空东浮选发现的植物遗存

  离开殷墟以后,工作站的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帮助我。几次年末去北京旁听考古所的年终汇报,中午休息时两位岳老师都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吃饭、聊天,还会送我书籍。在殷墟时,大岳老师总是严厉得让我害怕,可再次见到他后,他那般和蔼、热情,我曾经对他的一切畏惧都烟消云散。每次在外实习碰到何老师,他都会亲切的问我最近的学习与工作情况,并让我有机会回安阳看看。最常麻烦的是牛世山老师,因常去野外发掘与后来研究方向选择的缘故,我会经常发信息询问牛老师一些陶器类型学与文化因素的问题。牛老师每次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认真指导过我动手排图。不过,我在类型学方面的能力确实欠缺,至今所得不多,恐怕要让他失望了。老师们的学问一直都是我追寻的榜样,能得到诸位老师的指点,说是三生有幸也丝毫不为过。

自发组织的学术报告会

  在殷墟的那段岁月,虽然有时候辛苦得让人崩溃,但在那里认识的人、经历的事也给我带来无数的欢乐与感动。每日下工路上的习习凉风,洹水中倒映着的点点残阳,伴着我们轻快的小电驴驶过长长的殷都桥,总有种诗意的感觉。夏日夜晚工作站里,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和老师们一起撸串、喝酒、谈古论今,此起彼伏的笑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会议室里的生日晚会、学术沙龙、狼人杀游戏,朝夕相处的伙伴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新鲜的、自由的、愉快的气氛。商颂广场的风筝一次次飞起,又一次次落下,每一次都带走了我们的许多疲惫与惆怅。夜晚村庄的小路上,我们一起唱响的《叱咤风云》带给了我们共同的童年记忆,果真每一个男生都有一个古惑仔的梦。跑马场后面的树林里,多少次向同爱传统武术的师兄学习八极拳法,并一起慨叹着武侠文化的没落。在某个被误解的夜晚,书桌上留下的长长信件,那是同校师姐给予的鼓励与理解。这些难忘的故事都发生在那年夏天的殷墟,故事中美好的人都相识在三千多年的大邑商。他们至今仍在影响着我、鼓励着我,虽然我们见面不多,但彼此记挂着。

工作站里的烧烤晚会

第一次殷墟实习合影留念

第二次殷墟实习合影留念

  最近,辛店遗址、陶家营遗址、邵家棚遗址、洹北商城、王陵区的发掘与勘探不断刷新我们对大邑商的既有认知,三千多年前的殷墟依然光彩夺目。每一次看到这些报道,我都会来来回回看上好几遍,会跟着激动很久,并与身边师友分享我的喜悦。每当此时,我才意识到,五年来殷墟仿佛已经成为了另一个与我相关且不能割舍的家。

作者:张飞

审核:何毓灵

作者:张飞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