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历史遗留在澜沧江畔的古老文明——神奇的拉祜山石刻

发布时间:2005-09-1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何为强



澜沧江,一条母亲之河,带着青藏高原雪山的寒冰净水穿越广袤的土地,以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古往今来多少天地间的生灵,将历史的沉重注入浩瀚的太平洋。
澜沧,一个以大江命名的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境内五山六水交错,高山峡谷纵横,史称“拉祜山”。
远古的澜沧江水流经远古的拉祜山土地,便在这四季如春的家园里滋养着一群远古的生命,这生命里有树木、花草、牛马、虎豹、鸟雀、游鱼,还有我们人类祖先中的一支。我们人类祖先中的这一支,他们与大自然中这些平等的远古生命相处、相依、相搏斗,以他们的智慧战胜着周围环境的危险与恶劣,用他们的双手在高山巨石上刻磨出各种脚手印记或符号来向神直白和祈祷。在这些事情发生的几千乃至上万年后,这支远古的人类祖先们有可能消失了,或者他们又以某一种方式存活在人世间而我们却不知道,我们只是在偶然的机遇下发现了高山丛林中磨刻在巨石上的脚手印记和符号,也就看到了属于这些脚手印记和符号中的一部分的拉祜山石刻。
——2005519日,我和助手李华强在澜沧县大山乡南美村上南美寨仙人掌地挖掘出了第一个石刻——南美1号石刻。这石刻是一只长两米多的人手掌印记,当地人传说为“仙人掌”。正是这只来自远古时空的手,在我第一次看到它后便一把将我拉进了那个远古的世界——历史遗留在澜沧江畔的古老文明中。在此后的61日至9日,我们又先后在澜沧县境内大山乡和富东乡的9个地方找到了10个石刻石头和一处古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分别是:大山乡南德坝村后山大梁子坡的南德坝1号石刻,大山乡南德坝村后山老米嘎大地的南德坝2号石刻,大山乡南美村乡长寨黄家大地的南美2号石刻,大山乡南美村上南美寨仙人掌地的南美3号石刻,富东乡那东村下丫口寨哈叠箐的那东1号石刻,富东乡那东村下丫口寨哈叠箐的那东2号石刻,富东乡小坝村大平掌寨阴兵山的小坝1号石刻,富东乡小坝村小坝河旧寨田水沟上方的小坝2号石刻,富东乡南滇村糯窝寨大石房地的南滇1号石刻,富东乡南滇村糯窝寨癞石头田的南滇2号石刻,富东乡南滇村糯窝寨大石房地的大石房古人类生活遗址。

传说中的仙人掌
在澜沧县大山乡南美村有一个惊人的传说。据说过去有一位仙人赶了很远的路,十分口渴,但一路上又找不到可以喝的水。当他来到南美大山上,看到山下奔腾的澜沧江水时,便急不可耐的一手按在南美大山的一块石头上趴在江水中喝水。由于太用力,仙人走后,他的手掌印在了石头上。
传说归传说,但石头上的“仙人掌”确有其实,它就是我们找到的南美1号石刻。只是它并非哪位仙人的手掌印,而是古人们磨刻在石头上的人手掌印记,是一种原始图腾的标志。
南美1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600cm,宽380cm,高260cm。南北走向,南部埋于山体中,北部有女性生殖器特征;石刻平面朝向天空,有人为加工迹象,为不规则边沿。最长360cm,最宽280cm;人手掌印记东西走向,手指指向东方。全长258cm,指尖部位宽70cm,指根部位宽89cm,手掌部位宽86cm,手腕部位宽55cm。拇指长115cm,食指长95m,中指长91cm,无名指长83cm,小指长78cm。拇指上指甲长出手指部分长16cm,为二次刻磨而成;人手掌印记应为右手。手型与现代人相似,但关节部位突出,手指指端较粗。拇指骨节突出,指甲粗长,与手掌相连处的关节较为奇特,两者间的分裂线长而明显。手腕与手掌之间形成一定的转折角度。手掌部位有三处凹陷,应是后期风化所至。

哈叠箐令人费解的印记
在富东乡那东村下丫口寨哈叠箐近60度的山体斜坡上,那东1号和那东2号石头与其周围的石头组成了一堆酷似女性上半身的石头群。那东1号石头处于石头群的最上方,石头顶部东端有女性生殖器状石刻,朝天石平面上共有石刻印记8个,2个类似人类脚印记,6个为不明印记;那东2号石头处于石头群的左下方,朝天石平面中央有3个不明印记,最大一个长25cm,宽20cm;最小一个长20cm,宽14cm。形状与那东1号石刻中的不明印记相同。
根据那东村下丫口村民李福和罗石保讲述,当地人传说石头上的石刻印记是拉祜族先民扎努和扎别踩下的。这种说法让我联想到曾经在澜沧某地看到过的特殊人脚掌,它的样子和哈叠箐的石刻印记很相似。随行的时任富东乡副乡长自强也证实他曾经见到过相类似的人脚掌。这一连串的联想使我们对那东1号和那东2号石刻上的不明印记产生了更多的猜测——这种不明印记真的是人类的脚掌印记吗?这种形状的人类脚掌真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吗?如果它不是人类的脚掌印记,那它又是什么呢?

阴兵山上的神灵们
传说富东乡小坝村大平掌寨的阴兵山上住着许多神灵,他们在特殊的日子里从天而降,又在很快的时间里返回天上去。在过去的年月里,附近的地主土豪如果要出兵打仗,必要请麽八(通神的人)到阴兵山上请下天兵天将(俗称阴兵),以求上天的相助。或许因为阴兵山是神山,所以时至今日,当地的老百姓依然没有几个敢到山上去的。如果哪家的人因为“碰撞了神灵”而生病,必要请麽八到神山上去做一翻法事。
——老百姓为什么对神山有那么多的恐惧,他们为什么会认为神山上住着神灵呢?原因就在于山上有一块刻着人类及各种动物脚手印记的石头。在他们看来,那些没有几个人见过的神秘印记正好成了阴兵们从天而降的最有力证据。
据当地的麽八传人李伍介绍,山上的石头原本有两块。一块为男性,向天直立;一块为女性,有人、牛、马、虎、豹、鸡等的脚手印记(但他本人也只是在幼年随父亲上山扫石时见到过一次)。解放初期,直立的男性石头在一次雷雨中遭雷击粉碎,就剩下了这块有各种印记的女性石头。——当我们用树枝和小棒在高山丛林中找到这块传说中的石头时,它的上面已经覆盖了一层近30cm厚的腐烂树叶。
小坝1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520cm,宽290cm,高290cm。南北走向,南部埋于山体,北部露出地面;石刻平面朝天,接近方形,长520cm,宽290cm。有一老株栎树自西向东斜倚石刻平面正中央,其枝叶向上旺盛生长;石头上石刻目前已确认的有36个,包括18个人类右脚掌印记,10个人类左脚掌印记,3个牛马等畜类脚手掌印记,5个虎豹等兽类脚手掌印记。另有一处疑似鸡脚的禽类脚掌印记。石刻印记尺寸最大的为人类脚掌印记,全长30cm,脚掌跟部宽7cm,脚掌中部宽12cm,脚掌前部宽13cm;石刻印记在石头上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处于石刻平面最南端的石刻印记为深度磨刻,呈洼陷状,所处位置稍高于整个石刻平面,内容有人、畜、兽、禽(疑似)等各1个印记。石刻平面上的石刻除最南端的几个以外,大部分为阴刻,呈线条刻纹图案,内容有人、畜、兽类等。

水沟边的神秘符号
处在富东乡小坝村小坝河旧寨田水沟上方一块刻满花纹的石头就象一位慈祥的老人,他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要到哪里去,似乎只那么一坐就坐了几千年。放牛的孩子在他的上面玩耍、跳跃,耕田的农夫到他的上面休息、吃饭,但它永远只是微笑着。
小坝2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390cm,宽300cm,高120cm。石上布满人工刻制的花纹图案,主要由点、线、圆圈、方块组成,但大部分已经模糊,辨认起来有一定困难。图案中有类似牛蹄、鸡爪、人脚、庄稼、花朵等样式,但准确图案及其具体含义有待更进一步的考察论证。

大石房地的传奇
——大石房,因大石头下面可以容纳多人遮风避雨而得名。
早在遥远的石器时代,一群远古的人们刚刚击退了一只猛虎的袭击,紧张的向前转移。探路的几个人手执木棒和石块,几双犀利的眼睛同时向四下里急速的来回搜寻着。就在离他们不远的身后,只见几个人的身影在树丛里躲躲闪闪,看到没有什么危险才跟了上来。他们身体向前弯曲,没有任何的穿戴,皮肤上长着长毛,几乎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执着石块。其中一个显然是位母亲,她怀里还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他们翻越山梁,沿着澜沧江的水岸来到一条溪流,之后顺着溪流来到了大石房地。当他们看到大石房地有高大的树木可以遮风,有丰富的浆果可以采食,有巨大的石头可以避雨,有清清的溪流可以饮用,于是留了下来。他们找来各类顺手的石块做工具,用石器砍下树枝做武器。男人狩猎,女人采浆果,生活在原始的大石房地丛林里。为了祈求神的保佑,保佑出生不久的孩子平安长大,保佑不要失去这块新的领地,他们在巨石的朝天平面上磨刻了人和兽的脚手掌印记。在他们看来,石头是神赐予人的特殊之物,而处在高山之上的巨石又是能与神相通的。

 

时间向后推移了几千年或上万年,一直推移到公元200569日的中午。一群使用着手机和摩托车的新人类来到了大石房地,他们看到了磨刻在石头上的脚手掌印记,从大石房的下面挖出了石器工具,并把这里称为大石房古人类生活遗址。
此次从大石房遗址初步发掘出石器工具39件。其中石铲1件,石斧1件,石锄1件;砍砸类石器6件,削割类石器2件,盛物类石器2件,锥形类石器5件,带光滑洼槽面石器4件,投掷类石器14件,其他3件。

其余石刻情况
南德坝1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466cm,宽350cm。中间分裂成石缝,似女性生殖器状。当地人称“老中剥石头”;石上石刻是1个人脚掌印记,全长15cm,脚跟部位宽5cm,脚掌中部宽6cm,脚掌前部宽7cm,深2-3cm
南德坝2号石刻:当地人称“老米嘎石头”,石上有1个人脚掌印记,与“老中剥石头”上的人脚掌印记相对应(当地人证实)。
南美2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高约600cm。石刻平面朝天向南,其上有可确认人脚掌印记1个,可确认牛脚掌印记1个,大小不同难以分辨的石坑眼9个,均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可确认人脚掌印记中间有隆起,全长38cm,脚跟部位宽12cm,脚掌中部宽10cm,脚掌前部宽13.5cm,深0.5-3cm
南美3号石刻:石头由大小两个组成,高1200cm。石刻面宽980cm,有1个可确认人脚掌印记,3个疑似人脚掌印记,7个疑似畜兽类蹄印记,其他大小石坑眼约10个。可确认人脚掌印记长20cm,脚跟部位宽5cm,脚掌中部宽6cm,脚掌前部宽7cm,深1-1.5cm
南滇1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620cm,宽540cm,高390cm。石前有一棵樱桃树;石头朝天平面有人脚掌印记2个,兽蹄类印记3个。朝东平面有疑似图案类痕迹;全石头多处风化痕迹明显。
南滇2号石刻:石刻石头处于秧田中央,因为石上多处凹陷的石刻被当地人称“癞石头”。全石出土部分长380cm,宽300cm,高270cm;石刻平面长300cm,宽280cm。下部有女性生殖器特征;石上有人脚掌印记2个,马蹄印记1个,兽蹄类印记3个。为典型的中间部位隆起、周边深度磨刻石刻,深度最深的接近4cm
据当地民间传说:癞石头原先处在高高的山上,后来与身边的一个石头发生了争斗,被打败后滚落到了矮处的秧田中。再后来,人们就把癞石头所在的秧田称为癞石头田。

历史的回音
沧海桑田,世界变迁。澜沧江,拉祜山,两者交汇便于浓雾深锁之下隐藏了不知多少秘密。
我不是一个历史学家,也不是一个考古学者,但我有幸看到了澜沧拉祜山上历史遗留下来的远古石刻,听到了澜沧江畔于今跌宕缠绵的远古回音,便尽力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讲述这一存在的真实。根据民间的口头流传来看,被附加了浓重迷信色彩的原始时期石刻在滇西南澜沧江流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但直至目前仍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实证考察。
相信我所看到的石刻只是拉祜山石刻的一部分,相信我所看到的石刻及遗址只是澜沧江流域远古文明的冰山一角。之所以努力把这些情况述诸文字,目的在于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澜沧拉祜山石刻,关注历史遗留在澜沧江畔的古老文明。

作者通联:云南澜沧县文联 邮编:66560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历史遗留在澜沧江畔的古老文明——神奇的拉祜山石刻

发布时间:2005-09-10



澜沧江,一条母亲之河,带着青藏高原雪山的寒冰净水穿越广袤的土地,以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古往今来多少天地间的生灵,将历史的沉重注入浩瀚的太平洋。
澜沧,一个以大江命名的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境内五山六水交错,高山峡谷纵横,史称“拉祜山”。
远古的澜沧江水流经远古的拉祜山土地,便在这四季如春的家园里滋养着一群远古的生命,这生命里有树木、花草、牛马、虎豹、鸟雀、游鱼,还有我们人类祖先中的一支。我们人类祖先中的这一支,他们与大自然中这些平等的远古生命相处、相依、相搏斗,以他们的智慧战胜着周围环境的危险与恶劣,用他们的双手在高山巨石上刻磨出各种脚手印记或符号来向神直白和祈祷。在这些事情发生的几千乃至上万年后,这支远古的人类祖先们有可能消失了,或者他们又以某一种方式存活在人世间而我们却不知道,我们只是在偶然的机遇下发现了高山丛林中磨刻在巨石上的脚手印记和符号,也就看到了属于这些脚手印记和符号中的一部分的拉祜山石刻。
——2005519日,我和助手李华强在澜沧县大山乡南美村上南美寨仙人掌地挖掘出了第一个石刻——南美1号石刻。这石刻是一只长两米多的人手掌印记,当地人传说为“仙人掌”。正是这只来自远古时空的手,在我第一次看到它后便一把将我拉进了那个远古的世界——历史遗留在澜沧江畔的古老文明中。在此后的61日至9日,我们又先后在澜沧县境内大山乡和富东乡的9个地方找到了10个石刻石头和一处古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分别是:大山乡南德坝村后山大梁子坡的南德坝1号石刻,大山乡南德坝村后山老米嘎大地的南德坝2号石刻,大山乡南美村乡长寨黄家大地的南美2号石刻,大山乡南美村上南美寨仙人掌地的南美3号石刻,富东乡那东村下丫口寨哈叠箐的那东1号石刻,富东乡那东村下丫口寨哈叠箐的那东2号石刻,富东乡小坝村大平掌寨阴兵山的小坝1号石刻,富东乡小坝村小坝河旧寨田水沟上方的小坝2号石刻,富东乡南滇村糯窝寨大石房地的南滇1号石刻,富东乡南滇村糯窝寨癞石头田的南滇2号石刻,富东乡南滇村糯窝寨大石房地的大石房古人类生活遗址。

传说中的仙人掌
在澜沧县大山乡南美村有一个惊人的传说。据说过去有一位仙人赶了很远的路,十分口渴,但一路上又找不到可以喝的水。当他来到南美大山上,看到山下奔腾的澜沧江水时,便急不可耐的一手按在南美大山的一块石头上趴在江水中喝水。由于太用力,仙人走后,他的手掌印在了石头上。
传说归传说,但石头上的“仙人掌”确有其实,它就是我们找到的南美1号石刻。只是它并非哪位仙人的手掌印,而是古人们磨刻在石头上的人手掌印记,是一种原始图腾的标志。
南美1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600cm,宽380cm,高260cm。南北走向,南部埋于山体中,北部有女性生殖器特征;石刻平面朝向天空,有人为加工迹象,为不规则边沿。最长360cm,最宽280cm;人手掌印记东西走向,手指指向东方。全长258cm,指尖部位宽70cm,指根部位宽89cm,手掌部位宽86cm,手腕部位宽55cm。拇指长115cm,食指长95m,中指长91cm,无名指长83cm,小指长78cm。拇指上指甲长出手指部分长16cm,为二次刻磨而成;人手掌印记应为右手。手型与现代人相似,但关节部位突出,手指指端较粗。拇指骨节突出,指甲粗长,与手掌相连处的关节较为奇特,两者间的分裂线长而明显。手腕与手掌之间形成一定的转折角度。手掌部位有三处凹陷,应是后期风化所至。

哈叠箐令人费解的印记
在富东乡那东村下丫口寨哈叠箐近60度的山体斜坡上,那东1号和那东2号石头与其周围的石头组成了一堆酷似女性上半身的石头群。那东1号石头处于石头群的最上方,石头顶部东端有女性生殖器状石刻,朝天石平面上共有石刻印记8个,2个类似人类脚印记,6个为不明印记;那东2号石头处于石头群的左下方,朝天石平面中央有3个不明印记,最大一个长25cm,宽20cm;最小一个长20cm,宽14cm。形状与那东1号石刻中的不明印记相同。
根据那东村下丫口村民李福和罗石保讲述,当地人传说石头上的石刻印记是拉祜族先民扎努和扎别踩下的。这种说法让我联想到曾经在澜沧某地看到过的特殊人脚掌,它的样子和哈叠箐的石刻印记很相似。随行的时任富东乡副乡长自强也证实他曾经见到过相类似的人脚掌。这一连串的联想使我们对那东1号和那东2号石刻上的不明印记产生了更多的猜测——这种不明印记真的是人类的脚掌印记吗?这种形状的人类脚掌真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吗?如果它不是人类的脚掌印记,那它又是什么呢?

阴兵山上的神灵们
传说富东乡小坝村大平掌寨的阴兵山上住着许多神灵,他们在特殊的日子里从天而降,又在很快的时间里返回天上去。在过去的年月里,附近的地主土豪如果要出兵打仗,必要请麽八(通神的人)到阴兵山上请下天兵天将(俗称阴兵),以求上天的相助。或许因为阴兵山是神山,所以时至今日,当地的老百姓依然没有几个敢到山上去的。如果哪家的人因为“碰撞了神灵”而生病,必要请麽八到神山上去做一翻法事。
——老百姓为什么对神山有那么多的恐惧,他们为什么会认为神山上住着神灵呢?原因就在于山上有一块刻着人类及各种动物脚手印记的石头。在他们看来,那些没有几个人见过的神秘印记正好成了阴兵们从天而降的最有力证据。
据当地的麽八传人李伍介绍,山上的石头原本有两块。一块为男性,向天直立;一块为女性,有人、牛、马、虎、豹、鸡等的脚手印记(但他本人也只是在幼年随父亲上山扫石时见到过一次)。解放初期,直立的男性石头在一次雷雨中遭雷击粉碎,就剩下了这块有各种印记的女性石头。——当我们用树枝和小棒在高山丛林中找到这块传说中的石头时,它的上面已经覆盖了一层近30cm厚的腐烂树叶。
小坝1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520cm,宽290cm,高290cm。南北走向,南部埋于山体,北部露出地面;石刻平面朝天,接近方形,长520cm,宽290cm。有一老株栎树自西向东斜倚石刻平面正中央,其枝叶向上旺盛生长;石头上石刻目前已确认的有36个,包括18个人类右脚掌印记,10个人类左脚掌印记,3个牛马等畜类脚手掌印记,5个虎豹等兽类脚手掌印记。另有一处疑似鸡脚的禽类脚掌印记。石刻印记尺寸最大的为人类脚掌印记,全长30cm,脚掌跟部宽7cm,脚掌中部宽12cm,脚掌前部宽13cm;石刻印记在石头上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处于石刻平面最南端的石刻印记为深度磨刻,呈洼陷状,所处位置稍高于整个石刻平面,内容有人、畜、兽、禽(疑似)等各1个印记。石刻平面上的石刻除最南端的几个以外,大部分为阴刻,呈线条刻纹图案,内容有人、畜、兽类等。

水沟边的神秘符号
处在富东乡小坝村小坝河旧寨田水沟上方一块刻满花纹的石头就象一位慈祥的老人,他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要到哪里去,似乎只那么一坐就坐了几千年。放牛的孩子在他的上面玩耍、跳跃,耕田的农夫到他的上面休息、吃饭,但它永远只是微笑着。
小坝2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390cm,宽300cm,高120cm。石上布满人工刻制的花纹图案,主要由点、线、圆圈、方块组成,但大部分已经模糊,辨认起来有一定困难。图案中有类似牛蹄、鸡爪、人脚、庄稼、花朵等样式,但准确图案及其具体含义有待更进一步的考察论证。

大石房地的传奇
——大石房,因大石头下面可以容纳多人遮风避雨而得名。
早在遥远的石器时代,一群远古的人们刚刚击退了一只猛虎的袭击,紧张的向前转移。探路的几个人手执木棒和石块,几双犀利的眼睛同时向四下里急速的来回搜寻着。就在离他们不远的身后,只见几个人的身影在树丛里躲躲闪闪,看到没有什么危险才跟了上来。他们身体向前弯曲,没有任何的穿戴,皮肤上长着长毛,几乎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执着石块。其中一个显然是位母亲,她怀里还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他们翻越山梁,沿着澜沧江的水岸来到一条溪流,之后顺着溪流来到了大石房地。当他们看到大石房地有高大的树木可以遮风,有丰富的浆果可以采食,有巨大的石头可以避雨,有清清的溪流可以饮用,于是留了下来。他们找来各类顺手的石块做工具,用石器砍下树枝做武器。男人狩猎,女人采浆果,生活在原始的大石房地丛林里。为了祈求神的保佑,保佑出生不久的孩子平安长大,保佑不要失去这块新的领地,他们在巨石的朝天平面上磨刻了人和兽的脚手掌印记。在他们看来,石头是神赐予人的特殊之物,而处在高山之上的巨石又是能与神相通的。

 

时间向后推移了几千年或上万年,一直推移到公元200569日的中午。一群使用着手机和摩托车的新人类来到了大石房地,他们看到了磨刻在石头上的脚手掌印记,从大石房的下面挖出了石器工具,并把这里称为大石房古人类生活遗址。
此次从大石房遗址初步发掘出石器工具39件。其中石铲1件,石斧1件,石锄1件;砍砸类石器6件,削割类石器2件,盛物类石器2件,锥形类石器5件,带光滑洼槽面石器4件,投掷类石器14件,其他3件。

其余石刻情况
南德坝1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466cm,宽350cm。中间分裂成石缝,似女性生殖器状。当地人称“老中剥石头”;石上石刻是1个人脚掌印记,全长15cm,脚跟部位宽5cm,脚掌中部宽6cm,脚掌前部宽7cm,深2-3cm
南德坝2号石刻:当地人称“老米嘎石头”,石上有1个人脚掌印记,与“老中剥石头”上的人脚掌印记相对应(当地人证实)。
南美2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高约600cm。石刻平面朝天向南,其上有可确认人脚掌印记1个,可确认牛脚掌印记1个,大小不同难以分辨的石坑眼9个,均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可确认人脚掌印记中间有隆起,全长38cm,脚跟部位宽12cm,脚掌中部宽10cm,脚掌前部宽13.5cm,深0.5-3cm
南美3号石刻:石头由大小两个组成,高1200cm。石刻面宽980cm,有1个可确认人脚掌印记,3个疑似人脚掌印记,7个疑似畜兽类蹄印记,其他大小石坑眼约10个。可确认人脚掌印记长20cm,脚跟部位宽5cm,脚掌中部宽6cm,脚掌前部宽7cm,深1-1.5cm
南滇1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620cm,宽540cm,高390cm。石前有一棵樱桃树;石头朝天平面有人脚掌印记2个,兽蹄类印记3个。朝东平面有疑似图案类痕迹;全石头多处风化痕迹明显。
南滇2号石刻:石刻石头处于秧田中央,因为石上多处凹陷的石刻被当地人称“癞石头”。全石出土部分长380cm,宽300cm,高270cm;石刻平面长300cm,宽280cm。下部有女性生殖器特征;石上有人脚掌印记2个,马蹄印记1个,兽蹄类印记3个。为典型的中间部位隆起、周边深度磨刻石刻,深度最深的接近4cm
据当地民间传说:癞石头原先处在高高的山上,后来与身边的一个石头发生了争斗,被打败后滚落到了矮处的秧田中。再后来,人们就把癞石头所在的秧田称为癞石头田。

历史的回音
沧海桑田,世界变迁。澜沧江,拉祜山,两者交汇便于浓雾深锁之下隐藏了不知多少秘密。
我不是一个历史学家,也不是一个考古学者,但我有幸看到了澜沧拉祜山上历史遗留下来的远古石刻,听到了澜沧江畔于今跌宕缠绵的远古回音,便尽力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讲述这一存在的真实。根据民间的口头流传来看,被附加了浓重迷信色彩的原始时期石刻在滇西南澜沧江流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但直至目前仍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实证考察。
相信我所看到的石刻只是拉祜山石刻的一部分,相信我所看到的石刻及遗址只是澜沧江流域远古文明的冰山一角。之所以努力把这些情况述诸文字,目的在于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澜沧拉祜山石刻,关注历史遗留在澜沧江畔的古老文明。

作者通联:云南澜沧县文联 邮编:665600

 

 

 

 

 

 



作者:何为强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