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古籍中人类最早的准确时间

发布时间:2006-01-1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姒风

 
            
               

关键词:十纪 九头纪 疏仡纪 年表


摘要:所有的历史记录都能正好相吻合,而且还是来自不同的史书,不可能是巧合、伪作、口述史,唯1的可能就是,当时文字记录的历史。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准确时间的纪录。第1纪九头纪的纪首,起11月朔(子月初1)且夜半冬至。也就是公历公元前15515年12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21、22、23日星期5,北京时间0:28分前后冬至。如果古代有这样的奇人,能够将《十纪》伪造的天衣无缝,以至于用现代的技术方法都查不出破绽。这样的奇人他也绝对不会浪费时间去伪造,夏商周断代工程早就被他完成了,工程不仅更容易,而且要比伪造有意义的多。841也绝不会成为1道中国的历史门槛,早就被他解决了。



  古代历法,以19年为1章,4章为1蔀,20蔀为1纪(即1520年为一纪),3纪为1元。冬至与月朔同日为章首。1纪约69代帝王,约13个王朝。它1直使用到汉朝初年,才被伏羲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制定并起用的甲历完全取代,甲历1直使用到现在,历史上有多种版本。
  《禮緯 禮含文嘉》《春秋緯 命曆序》《四库全书》以及许多古籍中,都记录了《十纪》第一纪,九头纪,是曰:泰皇氏,亦曰:人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人面龙身(家族族徽),生于刑马提地之国。兄弟九人,驾六羽(古代天子的马车1般使用6匹有名字的名马),乘云车,出谷口(今陕西省礼泉东北,咸阳市北),分九河,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国圃,分九区,各居其一为之长,分长九州,各立城邑,人皇后中州以制八辅。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万物群生,淳风穆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自始。
  天皇君兄弟一十三人,姓望,名获,字子润,号曰天灵,以木德王,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天灵澹泊,无为而俗,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年)之所在。(制定了古代历法,10干:10进制,12支:12进制)
  天皇君后有地皇君继之,姓岳名铿,字子元。兄弟共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山(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以火纪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为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一月为冬至,一年十二月,以寅月为正月,历史上曾多次以寅月为正月。(制定了更好的古代历法)
  地皇君后有泰皇氏,又在以上这2种已失传的古代历法的基础上,发展制定并起用了新的纪元历,并1直使用到汉朝初年。纪元历12章228年,产生1天以上的误差,现在的公历只需要5年。甲历、宗教礼拜星期都没有误差。
  第1纪的纪首,第1蔀的第1章的章首,即第1年的第1天,为始,起11月朔且夜半冬至。根据《十纪》的历史记录、天象记录和高精度的回推计算,也就是公元前15515年12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21、22、23日星期5冬至,北京时间0:28分前后冬至。甲历子月初1,以子月为正月,历史上曾多次以子月为正月。洛阳市、新郑1带正好是夜半。
  《資治通鑑外紀》,宋朝劉恕撰,以及许多古籍中,都记录了《十纪》第十纪,疏仡纪,首曰: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辕(轩辕之丘今河南省新郑西北),后改姓姬,字曰:玄律。由于伏羲以来的历史记录比较详细,不仅有大量的甲历时间,而且还有天象记录。根据平均每代帝王的时间和历史记录,先确定大致的时间,根据天象记录和高精度的回推计算,再确定准确的公历年代。可以非常简单容易的得出,第十纪元年以及黄帝元年,(详见伏羲--大禹年表)对应公历年代如下:
在位元年 甲子 公元前1857年
第十纪元年丁亥 公元前1834年
升天元年 庚寅 公元前1831年
  甲子年的子月现在在癸亥年内,公元前1858年12月,当年以子月为甲子年的正月,丁亥、庚寅同。升天:1些地方对逝世的1种避讳的说法。
  以上历史记录中,第1纪的纪首即第1天正好是,11月朔(子月初1)且夜半冬至。前2章的章首第1天冬至时间分别是朔(子月初1)10:02分、19:35分前后,都远离夜半,而且在第10纪的黄帝元年中,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甲历时间记录。前后其它年的冬至都不在朔(子月初1)。纪元历前后相差17个纪,才会再次纪首是初1朔冬至。前后相差47个纪(71440年),才有1次纪首是子月初1朔且接近夜半冬至,章首平均也要6733年才有1次。
  历史记录中,第1纪的元年与第10纪的元年即第1年,也正好相差9个纪,13680年。第1纪元年或者第10纪元年,只要前后移动1年,就无法正好相差13680年。
  历史记录中,第10纪的元年即第1年也正好是丁亥年。而且在黄帝元年的甲历时间记录中,也只有丁亥年能与第1纪元年,前后几个章首中的1个相对应,也就是第1纪的第1年相对应。其它的甲历年也都不能与第1纪元年,前后几个章首中的任何1个相对应。甲历前后相差60年才会再次是丁亥年,但都远离黄帝在位期间,不再是第10纪,疏仡纪,首曰:黄帝有熊氏。
  仅以上这4个条件要同时巧合就已经不可能,加上《十纪》平均每代帝王的时间,非常接近于周朝平均每代帝王的时间,以及其它的条件也必须同时相吻合。随便伪造的东西不可能天衣无缝,必定破绽百出。所以这已经不可能是后人任意伪作的巧合。
  1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0.2秒的误差,回推就会产生近1个小时的误差,5秒的误差,回推就会产生超过1天的误差。1月是29天12小时44分2.8秒,0.2秒的误差,回推就会产生超过1天的误差。无论是汉朝以前,还是宋朝以前,都没有这样高精度的数据,无法进行高精度的回推计算。就无法知道第1纪纪首冬至的时间是不是夜半,更无法知道是不是初1。也没有5大行星高精度的周期时间数据,同样也就无法知道第10纪元年以及黄帝在位元年。所以这也不可能是后人高精度回推计算后的伪作。
  在有文字的历史记录中,绝大多数历史的时间纪录,都只能准确到年,能准确到月、日的比较少。象第1纪元年纪首11月朔且夜半冬至,这样完整的准确到年、月、日、时的历史时间纪录,是非常少见的。象朔旦(日出时)冬至这样的记录,没有几个。在没有文字记录的传说、口述史、史诗等中1般都没有准确的时间,更不可能有这样完整的准确时间。
  所有的历史记录都能正好相吻合,而且还是来自不同的史书,不可能是巧合、伪作、口述史,唯1的可能就是,当时文字记录的历史。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准确时间的纪录。第1纪九头纪的纪首,起11月朔(子月初1)且夜半冬至。公历公元前15515年12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21、22、23日星期5,北京时间0:28分前后冬至。虽然人类最早的历史纪录,以前可能只是传说、口述史、史诗等,后来才成为文字记录,还可以向前追溯1千年左右,但已经很难准确到年。(详见现代人类文明2大起源)《十纪》年表如下:

 纪     朝代 帝王 平均每代帝王年 甲历 对应的公历年代
 1 九头纪  1 68 22.353年    前15514年
 2 五龙纪  1 70 21.714年    前13994年
 3 摄提纪 59 72 21.111年    前12474年
 4 合雒纪  3               前10954年
 5 连通纪  6 70 21.714年    前 9434年
 6 叙命纪  4               前 7914年
 7 循蜚纪 22 60余世          前 6394年
 8 因提纪 13 68 22.353年    前 4874年
 9 禅通纪 13 70 21.714年    前 3354年
10 疏仡纪 13 70 21.714年 丁亥 前 1834年
11   纪 13            丁未 前  314年
12   纪               丁卯 公元1207年
13   纪               丁亥 公元2727年

9 10伏羲氏以来 58 21.982年    前 2056年
9 10神农氏以来 57 21.859年 甲戌 前 2027年
9 10黄帝氏以来 47 22.212年 甲子 前 1857年

10  周宣王以来 20 21.900年 戊子 前  813年
10  周幽王以来 20 21.850年 庚申 前  781年

  以上历史记录,仅仅是部分《十纪》版本的部分记录,1万7千5百多年来,它1直就在史书中,看到它们比将时间记录换算成公历,要困难的多。我也是2005年12月16日才看到的,已经用地球、月球、5大行星、慧星的周期时间对它们进行了,高精度的回推计算和检验。在计算结果出来之前,我也不知道人类最早的准确时间,甚至不敢相信《十纪》是历史记录,人类有文字纪录的历史竟然如此之早,从未没听说过,也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但在古籍、史书中它确实就是这样记录的。看到过《十纪》历史的人也不少,只是大家没有去注意它的准确时间。没有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整理发表,供大家检查。
  如果古代有这样的奇人,能够将《十纪》伪造的天衣无缝,以至于用现代的技术方法都查不出破绽。这样的奇人他也绝对不会浪费时间去伪造,夏商周断代工程早就被他完成了,工程不仅更容易,而且要比伪造有意义的多。841也绝不会成为1道中国的历史门槛,(详见正确的东周年表)早就被他解决了。
  在看到它们和将时间记录换算成公历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尤其是国家天文台的赵先生、网上严先生、知北游先生的帮助,缺少任何1位先生的帮助,我也同样只能看1看。还是严先生在有关《十纪》的文章中说的好,众人拾材火焰高。如网上的日食路线图、五星聚一览表、慧星流星雨文章的作者们。许多天文、历史、考古、电脑网络界的前人,是他们为解开《十纪》时间之迷铺平了道路!

                    (本文尚未发表,如要引用,请征得作者同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古籍中人类最早的准确时间

发布时间:2006-01-11

 
            
               

关键词:十纪 九头纪 疏仡纪 年表


摘要:所有的历史记录都能正好相吻合,而且还是来自不同的史书,不可能是巧合、伪作、口述史,唯1的可能就是,当时文字记录的历史。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准确时间的纪录。第1纪九头纪的纪首,起11月朔(子月初1)且夜半冬至。也就是公历公元前15515年12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21、22、23日星期5,北京时间0:28分前后冬至。如果古代有这样的奇人,能够将《十纪》伪造的天衣无缝,以至于用现代的技术方法都查不出破绽。这样的奇人他也绝对不会浪费时间去伪造,夏商周断代工程早就被他完成了,工程不仅更容易,而且要比伪造有意义的多。841也绝不会成为1道中国的历史门槛,早就被他解决了。



  古代历法,以19年为1章,4章为1蔀,20蔀为1纪(即1520年为一纪),3纪为1元。冬至与月朔同日为章首。1纪约69代帝王,约13个王朝。它1直使用到汉朝初年,才被伏羲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制定并起用的甲历完全取代,甲历1直使用到现在,历史上有多种版本。
  《禮緯 禮含文嘉》《春秋緯 命曆序》《四库全书》以及许多古籍中,都记录了《十纪》第一纪,九头纪,是曰:泰皇氏,亦曰:人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人面龙身(家族族徽),生于刑马提地之国。兄弟九人,驾六羽(古代天子的马车1般使用6匹有名字的名马),乘云车,出谷口(今陕西省礼泉东北,咸阳市北),分九河,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国圃,分九区,各居其一为之长,分长九州,各立城邑,人皇后中州以制八辅。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万物群生,淳风穆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自始。
  天皇君兄弟一十三人,姓望,名获,字子润,号曰天灵,以木德王,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天灵澹泊,无为而俗,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年)之所在。(制定了古代历法,10干:10进制,12支:12进制)
  天皇君后有地皇君继之,姓岳名铿,字子元。兄弟共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山(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以火纪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为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一月为冬至,一年十二月,以寅月为正月,历史上曾多次以寅月为正月。(制定了更好的古代历法)
  地皇君后有泰皇氏,又在以上这2种已失传的古代历法的基础上,发展制定并起用了新的纪元历,并1直使用到汉朝初年。纪元历12章228年,产生1天以上的误差,现在的公历只需要5年。甲历、宗教礼拜星期都没有误差。
  第1纪的纪首,第1蔀的第1章的章首,即第1年的第1天,为始,起11月朔且夜半冬至。根据《十纪》的历史记录、天象记录和高精度的回推计算,也就是公元前15515年12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21、22、23日星期5冬至,北京时间0:28分前后冬至。甲历子月初1,以子月为正月,历史上曾多次以子月为正月。洛阳市、新郑1带正好是夜半。
  《資治通鑑外紀》,宋朝劉恕撰,以及许多古籍中,都记录了《十纪》第十纪,疏仡纪,首曰: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辕(轩辕之丘今河南省新郑西北),后改姓姬,字曰:玄律。由于伏羲以来的历史记录比较详细,不仅有大量的甲历时间,而且还有天象记录。根据平均每代帝王的时间和历史记录,先确定大致的时间,根据天象记录和高精度的回推计算,再确定准确的公历年代。可以非常简单容易的得出,第十纪元年以及黄帝元年,(详见伏羲--大禹年表)对应公历年代如下:
在位元年 甲子 公元前1857年
第十纪元年丁亥 公元前1834年
升天元年 庚寅 公元前1831年
  甲子年的子月现在在癸亥年内,公元前1858年12月,当年以子月为甲子年的正月,丁亥、庚寅同。升天:1些地方对逝世的1种避讳的说法。
  以上历史记录中,第1纪的纪首即第1天正好是,11月朔(子月初1)且夜半冬至。前2章的章首第1天冬至时间分别是朔(子月初1)10:02分、19:35分前后,都远离夜半,而且在第10纪的黄帝元年中,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甲历时间记录。前后其它年的冬至都不在朔(子月初1)。纪元历前后相差17个纪,才会再次纪首是初1朔冬至。前后相差47个纪(71440年),才有1次纪首是子月初1朔且接近夜半冬至,章首平均也要6733年才有1次。
  历史记录中,第1纪的元年与第10纪的元年即第1年,也正好相差9个纪,13680年。第1纪元年或者第10纪元年,只要前后移动1年,就无法正好相差13680年。
  历史记录中,第10纪的元年即第1年也正好是丁亥年。而且在黄帝元年的甲历时间记录中,也只有丁亥年能与第1纪元年,前后几个章首中的1个相对应,也就是第1纪的第1年相对应。其它的甲历年也都不能与第1纪元年,前后几个章首中的任何1个相对应。甲历前后相差60年才会再次是丁亥年,但都远离黄帝在位期间,不再是第10纪,疏仡纪,首曰:黄帝有熊氏。
  仅以上这4个条件要同时巧合就已经不可能,加上《十纪》平均每代帝王的时间,非常接近于周朝平均每代帝王的时间,以及其它的条件也必须同时相吻合。随便伪造的东西不可能天衣无缝,必定破绽百出。所以这已经不可能是后人任意伪作的巧合。
  1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0.2秒的误差,回推就会产生近1个小时的误差,5秒的误差,回推就会产生超过1天的误差。1月是29天12小时44分2.8秒,0.2秒的误差,回推就会产生超过1天的误差。无论是汉朝以前,还是宋朝以前,都没有这样高精度的数据,无法进行高精度的回推计算。就无法知道第1纪纪首冬至的时间是不是夜半,更无法知道是不是初1。也没有5大行星高精度的周期时间数据,同样也就无法知道第10纪元年以及黄帝在位元年。所以这也不可能是后人高精度回推计算后的伪作。
  在有文字的历史记录中,绝大多数历史的时间纪录,都只能准确到年,能准确到月、日的比较少。象第1纪元年纪首11月朔且夜半冬至,这样完整的准确到年、月、日、时的历史时间纪录,是非常少见的。象朔旦(日出时)冬至这样的记录,没有几个。在没有文字记录的传说、口述史、史诗等中1般都没有准确的时间,更不可能有这样完整的准确时间。
  所有的历史记录都能正好相吻合,而且还是来自不同的史书,不可能是巧合、伪作、口述史,唯1的可能就是,当时文字记录的历史。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准确时间的纪录。第1纪九头纪的纪首,起11月朔(子月初1)且夜半冬至。公历公元前15515年12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21、22、23日星期5,北京时间0:28分前后冬至。虽然人类最早的历史纪录,以前可能只是传说、口述史、史诗等,后来才成为文字记录,还可以向前追溯1千年左右,但已经很难准确到年。(详见现代人类文明2大起源)《十纪》年表如下:

 纪     朝代 帝王 平均每代帝王年 甲历 对应的公历年代
 1 九头纪  1 68 22.353年    前15514年
 2 五龙纪  1 70 21.714年    前13994年
 3 摄提纪 59 72 21.111年    前12474年
 4 合雒纪  3               前10954年
 5 连通纪  6 70 21.714年    前 9434年
 6 叙命纪  4               前 7914年
 7 循蜚纪 22 60余世          前 6394年
 8 因提纪 13 68 22.353年    前 4874年
 9 禅通纪 13 70 21.714年    前 3354年
10 疏仡纪 13 70 21.714年 丁亥 前 1834年
11   纪 13            丁未 前  314年
12   纪               丁卯 公元1207年
13   纪               丁亥 公元2727年

9 10伏羲氏以来 58 21.982年    前 2056年
9 10神农氏以来 57 21.859年 甲戌 前 2027年
9 10黄帝氏以来 47 22.212年 甲子 前 1857年

10  周宣王以来 20 21.900年 戊子 前  813年
10  周幽王以来 20 21.850年 庚申 前  781年

  以上历史记录,仅仅是部分《十纪》版本的部分记录,1万7千5百多年来,它1直就在史书中,看到它们比将时间记录换算成公历,要困难的多。我也是2005年12月16日才看到的,已经用地球、月球、5大行星、慧星的周期时间对它们进行了,高精度的回推计算和检验。在计算结果出来之前,我也不知道人类最早的准确时间,甚至不敢相信《十纪》是历史记录,人类有文字纪录的历史竟然如此之早,从未没听说过,也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但在古籍、史书中它确实就是这样记录的。看到过《十纪》历史的人也不少,只是大家没有去注意它的准确时间。没有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整理发表,供大家检查。
  如果古代有这样的奇人,能够将《十纪》伪造的天衣无缝,以至于用现代的技术方法都查不出破绽。这样的奇人他也绝对不会浪费时间去伪造,夏商周断代工程早就被他完成了,工程不仅更容易,而且要比伪造有意义的多。841也绝不会成为1道中国的历史门槛,(详见正确的东周年表)早就被他解决了。
  在看到它们和将时间记录换算成公历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尤其是国家天文台的赵先生、网上严先生、知北游先生的帮助,缺少任何1位先生的帮助,我也同样只能看1看。还是严先生在有关《十纪》的文章中说的好,众人拾材火焰高。如网上的日食路线图、五星聚一览表、慧星流星雨文章的作者们。许多天文、历史、考古、电脑网络界的前人,是他们为解开《十纪》时间之迷铺平了道路!

                    (本文尚未发表,如要引用,请征得作者同意)

 

作者:姒风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