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元青花云龙纹梅瓶

发布时间:2007-01-1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桂 德 旺

    对民间时有出现的元青花瓷; 专家学者与民间收藏家常常意见分歧较大;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元青花瓷绝大部分都在国外或各地馆藏之中; 民间元青花瓷多不可靠 。笔者认为, 当今收藏品市场, 鱼龙混杂.,各种不伦不类仿制元青花瓷确实欺瞒了不少人, 但是, 如果怀疑一切, 凭主观臆断而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则又会误导人们的认知判别能力, 将社会上有可能出现的真品当作膺品看待, 这对元青花瓷的发现和保护不利, 甚至引起人为的损毁。应当承认,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元青花的真正价值,许多东西在民间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各地开发建设中,有许多地下文物被发现, 并先后流入市场,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较多的元青花瓷,这并不是一件怪事。
    元统治时期,国内外市场活跃,对瓷器的需求量很大,在近九十年的历史岁月中, 夜以继日的窑火,究竟生产了多少青花瓷难以估量, 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迁, 绝大部分国宝已经变成了文明的碎片, 但散落在民间的完整器,究竟有多少,谁也难以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无论是专业考古工作者,还是收藏爱好者,都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考证元青花瓷的发现,既不要用保守的或偏激的眼光,也不要以一味追求经济价值的目的看待元青花瓷。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观点都是不对的。因此,关键是要提高识别能力,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保护好先人留下的珍贵遗产。
    笔者有一件青花云龙纹梅瓶,是数年前委托一位朋友在安徽某地帮我代为收购的。此瓶具有十分强烈的元青花瓷的时代风格,现将其基本特征和本人的肤浅认识作一介绍,并请专家学者和收藏爱好者共同研究探讨。
一、 工艺造型特征:瓶高35厘米,口径3厘米,唇口外径5.5厘米, 
    最大腹直径22.5厘米, 足径10.8厘米。瓶口小,唇扁阔平直,颈短,切面呈契形,肩部丰圆,卷草纹处可见一环形接口,接口向上至颈部微隆,如意云肩纹与云龙纹之交接线,为瓶的最大腹径所在点,云龙纹以下,瓶腹呈弧形渐收,胫部瘦削,近足底部分微微外撇,轮廓曲线处理惟妙惟肖,表现出柔中见刚的艺术美感,同时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 
     造型结构比例,瓶的最大腹径与瓶高之比为1/1.55,最大腹径在瓶口至底足向上不足四分之一处,瓶颈水平线与斜肩夹角约35度左右,其比例尺寸与现存元青花梅瓶分析资料基本一致。瓶的上半部有如球状天体造型,气势磅礴,端庄凝重。
    二、 纹饰特征:瓶肩部绘卷草纹,肩与腹之间绘如意云肩纹,以浅淡
青花绘水波纹,并运用留白手法表现荷花和莲叶,清淡的水波映衬着洁白的莲荷,在碧波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清新雅致, 空灵超脱的感觉。此瓶与江西高安出土的元至正十一年烧制的青花梅瓶极为相似。腹部主体纹饰绘云龙两条,龙身细长精瘦,细颈,一龙直面前方,一龙转颈向后张望,张口露齿,双目圆睁,颌下生须,头顶长角,角有分枝,脊部鬃毛如刺,有火焰样飘带,足为三爪,锐利如钩,肘部有三根长须,呈飘拂之状,肘以下无鳞。龙的神采飞扬,动感强烈,形象威猛凶悍,云龙纹以下绘一圈连枝牡丹纹,胫足部绘束莲纹。
    三、 釉彩料特征;此瓶胎体浑厚凝重,手感沉实,胎质坚实细腻,密度极高,足平阔,两侧用竹刮修削成坡形,足底粘砂,器底浅,施有薄釉。釉质白中闪青,肥厚温润,晶莹如玉,釉中气泡密集,大小相间,胎釉结合紧密,浮光火气消散弥殆尽,釉面由于地下土质的腐蚀着用,而呈自然风化麻癞状,凹凸不平,凹陷处有黄色土沁,洗之不去,与酸蚀做旧的感觉完全不同。青花发色偏蓝微灰,色调沉稳,彩料在胎釉中弥散溶化,色浓处釉面凹陷。青花如朦胧雾气,笔触晕散。
    这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无论是工艺造型,还是绘画技法,都给人一种雄浑的感觉,然而却是粗中见细,粗中见精,粗中见长,粗中见美,粗中别具一番独特的韵味,从中透射出一股元时代蒙古民族的个性,这种大气而又古雅的时代特征,是后人望尘莫及难以仿效的。

 

作者地址:江苏东台市东亭二村36号
邮编:22420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元青花云龙纹梅瓶

发布时间:2007-01-10

    对民间时有出现的元青花瓷; 专家学者与民间收藏家常常意见分歧较大;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元青花瓷绝大部分都在国外或各地馆藏之中; 民间元青花瓷多不可靠 。笔者认为, 当今收藏品市场, 鱼龙混杂.,各种不伦不类仿制元青花瓷确实欺瞒了不少人, 但是, 如果怀疑一切, 凭主观臆断而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则又会误导人们的认知判别能力, 将社会上有可能出现的真品当作膺品看待, 这对元青花瓷的发现和保护不利, 甚至引起人为的损毁。应当承认,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元青花的真正价值,许多东西在民间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各地开发建设中,有许多地下文物被发现, 并先后流入市场,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较多的元青花瓷,这并不是一件怪事。
    元统治时期,国内外市场活跃,对瓷器的需求量很大,在近九十年的历史岁月中, 夜以继日的窑火,究竟生产了多少青花瓷难以估量, 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迁, 绝大部分国宝已经变成了文明的碎片, 但散落在民间的完整器,究竟有多少,谁也难以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无论是专业考古工作者,还是收藏爱好者,都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考证元青花瓷的发现,既不要用保守的或偏激的眼光,也不要以一味追求经济价值的目的看待元青花瓷。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观点都是不对的。因此,关键是要提高识别能力,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保护好先人留下的珍贵遗产。
    笔者有一件青花云龙纹梅瓶,是数年前委托一位朋友在安徽某地帮我代为收购的。此瓶具有十分强烈的元青花瓷的时代风格,现将其基本特征和本人的肤浅认识作一介绍,并请专家学者和收藏爱好者共同研究探讨。
一、 工艺造型特征:瓶高35厘米,口径3厘米,唇口外径5.5厘米, 
    最大腹直径22.5厘米, 足径10.8厘米。瓶口小,唇扁阔平直,颈短,切面呈契形,肩部丰圆,卷草纹处可见一环形接口,接口向上至颈部微隆,如意云肩纹与云龙纹之交接线,为瓶的最大腹径所在点,云龙纹以下,瓶腹呈弧形渐收,胫部瘦削,近足底部分微微外撇,轮廓曲线处理惟妙惟肖,表现出柔中见刚的艺术美感,同时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 
     造型结构比例,瓶的最大腹径与瓶高之比为1/1.55,最大腹径在瓶口至底足向上不足四分之一处,瓶颈水平线与斜肩夹角约35度左右,其比例尺寸与现存元青花梅瓶分析资料基本一致。瓶的上半部有如球状天体造型,气势磅礴,端庄凝重。
    二、 纹饰特征:瓶肩部绘卷草纹,肩与腹之间绘如意云肩纹,以浅淡
青花绘水波纹,并运用留白手法表现荷花和莲叶,清淡的水波映衬着洁白的莲荷,在碧波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清新雅致, 空灵超脱的感觉。此瓶与江西高安出土的元至正十一年烧制的青花梅瓶极为相似。腹部主体纹饰绘云龙两条,龙身细长精瘦,细颈,一龙直面前方,一龙转颈向后张望,张口露齿,双目圆睁,颌下生须,头顶长角,角有分枝,脊部鬃毛如刺,有火焰样飘带,足为三爪,锐利如钩,肘部有三根长须,呈飘拂之状,肘以下无鳞。龙的神采飞扬,动感强烈,形象威猛凶悍,云龙纹以下绘一圈连枝牡丹纹,胫足部绘束莲纹。
    三、 釉彩料特征;此瓶胎体浑厚凝重,手感沉实,胎质坚实细腻,密度极高,足平阔,两侧用竹刮修削成坡形,足底粘砂,器底浅,施有薄釉。釉质白中闪青,肥厚温润,晶莹如玉,釉中气泡密集,大小相间,胎釉结合紧密,浮光火气消散弥殆尽,釉面由于地下土质的腐蚀着用,而呈自然风化麻癞状,凹凸不平,凹陷处有黄色土沁,洗之不去,与酸蚀做旧的感觉完全不同。青花发色偏蓝微灰,色调沉稳,彩料在胎釉中弥散溶化,色浓处釉面凹陷。青花如朦胧雾气,笔触晕散。
    这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无论是工艺造型,还是绘画技法,都给人一种雄浑的感觉,然而却是粗中见细,粗中见精,粗中见长,粗中见美,粗中别具一番独特的韵味,从中透射出一股元时代蒙古民族的个性,这种大气而又古雅的时代特征,是后人望尘莫及难以仿效的。

 

作者地址:江苏东台市东亭二村36号
邮编:224200     

作者:桂 德 旺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