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解读夏历法 寻踪华夏源头地

发布时间:2007-01-1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夏历就是现在中国的农历。夏历更名农历,是在大约50多年前。夏历是夏朝制定的历法,这是不争的公认的事实。夏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一枚奇葩,它涵盖了夏朝地域天文、气象的文化底蕴,它凝聚着炎黄先祖的智慧结晶,彪炳千古史册,万世永存。夏人凭借天文观察日、月交替,万物生长变化,大地冷暖温差,昼夜轮换,尤其结合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庄稼的播种,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根据日、地、月三个星球的阴阳变化,编篡出年、月、日、24小时昼夜、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365天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的历法,供人们掌握农时耕种土地,冷暖更衣,生命有序计岁,保障食宿和人体健康安居乐业!然而,夏历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法,它是夏朝特定地理位置,以区域性的气候、物候的气象特征制定的历法,它不适用其他区域,而以后华夏的疆土扩大,也就牵强附会地通用了夏历法计年月日,而24节气很难吻合夏地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只是保持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局面就行了。但是我们要从夏历产生的区域性探寻华夏源头地带,正是本文探讨的课题。
    夏历法制定以后,夏民们依据节气和农事的变迁,有口皆碑编撰农谚和民谣世代久传不衰,至今民间流传不息,比如从“立春”开始,就有“春打六九头”、“打春冻断筋”,意思说寒冷的六九不完,就要立春了。立春之后还有一段寒冷之后,天气才会转暖。人们就有“春暖暖秋冻冻”的民谣,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保证身体健康。“二月二龙抬头”,从农历二月初二开始,就会春雷响,指在冬眠后动植物开始萌动发芽生长。“清明节(麦子)淹老鸹”(乌鸦)。清明节气气温已经升高。“二、八月乱穿衣”,麦苗拔节长高能淹住乌鸦,春天气息浓烈,人们到野外踏青呼吸新鲜空气,大地气流涌动,可以放飞风筝。过去节气“小满”,人们就说:“过去小满,磨镰割麦不远”。“小满十天,割麦动镰”。“蚕老一时,麦老一晌”。“消停买卖,慌乱庄稼”。“五黄六月,龙口夺食”。“焦麦炸豆天,剩菜剩饭生霉变”。“麦茬烂,没好汉”。“急的年下(过年置办年货),慌的麦罢(抢收抢种)”,“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麦返青蹩满仓,谷返青一包糠”。“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三伏不尽秋来到”。“立罢秋,把扇丢”。“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跌进七月节,夜寒白天热”。“一场秋雨一场寒”,“过罢白露节,忙着种麦”。“三星不落,种麦不歇”。“有钱买籽,没钱买苗”。“麦不就墒”。(种麦必须先有底墒,无墒种麦再浇水,麦苗不旺)。“节令不等人,抢收抢种不迟宜”。“麦收八(月)、十(月)、三(月)场雨”。“立冬”以后进入数九天,农谚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冰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到了“冬至”节气,是夏朝区域最短的一天(白天短夜晚长),有民谚说:“冬至换阳,一天比一天长”,“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就在冬至前后,进入最寒冷的冬季,开始了数九的计时日:一九、二九、三九……“冬至十天阳历年”。
    夏历法的制定大前提是自然现象,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三位一体的和谐协调一致,表现为自然现象是基础,生命现象是根本,社会现象是条件,生命现象的根本要求水、空气和食物的三要素,有了这三要素,才能产生能量,生命才有活力,生生不息,三要素只有在正常有序的交换更新,(即新陈代谢)生命可得到延续,保证生命的存在,如果三要素遭遇到障碍、破坏,如生病,遇难、暴力、战争等,三要素失衡,生命就要终止。所以需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和平发展,才能使生命(人与动植物)确保平安。那么,人类怎样从混沌走向有序的认识过程呢?这就发现地球和天体的日月星辰的互动关系,先祖尤其认识到日、月与地球的息息相关的须离不开的关系,就发明“易学”,有了文字后记录成典册“易经”、“易传”。“易”字是上为日,下为月(勿),日为阳,月为阴,阳极为阴,阴极为阳,阴阳的交替变换,使地球的生命能量维持生存。《黄帝内经》记载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就是日月的交替,即阴阳之盛衰转换维持平衡,才能保持生命的延续,否则,生命就会终止。
    “易经”博大精深的阴阳学说,怎样用具体的方式表达,使其规律性让人类掌握适应于生存环境呢?到了夏朝,设立有天文台,观察天体运行,结合地上的大气变化,冷暖温差,悟到用“数”来标识太阳与地球、月亮与地球运行的周期,分出一年12个月,共365天左右,一月小尽29天,大尽30天,一年分四季为:春、夏、秋、冬,每季为3个月,每月分上旬、中旬、下旬,一年共24个节气,每月两个节气,一年的节气是:正月有立春、雨水;二月有惊蛰、春分;3月有清明、谷雨;4月有立夏、小满;5月有芒种、夏至;6月有小暑、大暑;7月有立秋、处暑;8月有白露、秋分;9月有寒露、霜降;10月有立冬、小雪;11月有大雪、冬至;12月有小寒、大寒。夏民又根据冷暖温差的夏历季节,又分出数伏和数九,把最热的天分头伏、中伏、三伏,每伏10天,有时中伏20天,把最冷天分为每九天为一九,二九三九……夏人把一天分为24个时辰,在年月日中,又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和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任、癸,配制为甲子、乙丑、丙寅、西卯、戊辰、已已、庚午、辛未、祭酉后,又从甲开始称甲戌、乙亥表示年分和一天的时辰,每60年为一周期,人活到60年称花甲之年。夏历法称农历也称阴历,相对还有阳历之说,阳历是指地球绕太阳一个周期365天多6个小时,而阴历是月亮绕地球一个周期需要350多天,这就需要阳历和阴历相配制一致,所以阴历出现闰月,农民说三年两头闰,还闰就不闰,阳历有闰年,却只是每四年二月闰一天,由28天变为29天,有了阴历的闰月和阳历的闰年,才能使一年24节气协调恒定一致,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日,立春固定在阳历2月4号,立夏在阴历5月5号或6号,立秋在阳历8月7号,立冬在阳历11月7号,其他节气分别在固定月份的21-23号之间,这是因有阳历四年闰月2月多一天的原因造成的,而阴历24节气的日期变化比较大,但其日期都锁定在阳历固定日子里,比如阴历2006年阳历2月4日立春阴历排在正月初七,2005年“立春”2月4号却排在阴历12月26日,阴历有时一年打(立)两个春,农民说:“一年打俩春,黄土变成金”。预兆着好收成,当然这只是夏朝区域而言,而江南却出现水旱灾害,因此不适用。相对说有时阴历一年没有“立春”日子,人们叫瞎春,一般人不在这一年结婚,意思无春不能结籽,不吉利的意思。阴历24节气虽然日子不固定,但有阳历界定,因此每年24节气,有序不乱,尤其在显示气候冷热和农作物生长周期是相吻合的,比如:小满后十天动镰割麦,芒种之后是种玉米、大豆、谷子抢季节日期,所谓“芒种”,就是“忙种”。农谚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有钱买籽,没钱买苗”。还有候鸟和昆虫,也表现出季节性,比如春天的家燕和鸿雁来到中原地带筑巢穴居,到麦子黄稍时,布谷(杜鹃)从南方迁徙到北方,一个劲叫“割麦种谷”,其实这是谐音,也有人译为“光棍好苦”的,也有些昆虫称候虫,如夏天蝉鸣叫,秋天的蟋蟀的鸣叫,都在中原地区活动。还有一种鸟叫“茶鸡”,也叫“吃杯茶”鸟,在小麦收割早晨叫声不断,人们听到叫声起床下地割麦,可惜这些年这种鸟销声匿迹。而过了收麦种秋之后,这些候鸟和候虫都远走高飞离开了中原地带。炎黄始祖制定夏历法很有讲究,在历法中的“四立”含义很深,“立春”指日照人心三月暖,“立夏”专门把“夏”列为万物茂盛,小麦丰收在望,接近收获季节,天气温暖祥和,象征夏朝如日中天,处于强大盛世,日月耀眼的光华四射光芒的朗朗乾坤,象征大夏蒸蒸日上,万民安居乐业,征兆着立夏的大吉大利。先祖夏人并不把在立秋后的万物凋零,天气日趋寒冷,大地一片潇瑟的景象作为“立夏”。显而易见,夏人安排节气“立夏”,选定 在日月光华,天地明朗,万物繁荣,象征国运昌盛,很有纪念意义,耐人寻味。“立秋”的“秋”字,一边是绿色的庄稼“禾”字,一边是炎热如火的“火”字天气,但这是热天强弓之末,出现秋风凉,进入阴历七月,农民说:“跌进七月节,夜寒白天热”,白天热又称“秋老虎”,还会热一阵,如果有雨一场一场下,农民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立冬”的冬字下边两点象征着滴水成冰,或者如雪花飘落,预示着进入寒冷季节。其他节气也是有讲究的,立春之后的“雨水”标识不会下雪了,而开始下雨。“惊蛰”处于冬眠的动物苏醒,开始生命活动,各种植物发芽生长。“春分”指“冬至”太阳从南向北移动,在这一天通过赤道平面和黄道两个相交点,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从这一天起,中原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清明”表示春天的清新明朗,气温升高,小麦拔节生长,农民称“清明节,淹老鸹”。“谷雨”象征雨水充足灌满河谷。“立夏”后的“小满”象征小麦满颖,快到收割季节。“芒种”提示不遭农时,抢种秋庄稼,如玉米、大豆、高粱、谷子、水稻。“夏至”寓意夏天最长的一天,也是太阳直射北半球回归线,表现中原地区进入高温天气。接着就到“小暑”、“大暑”两个节气的暑热天气。农民称三伏天,分一伏,中伏和三伏。紧跟着“立秋”之后的“白露”节气,空中水蒸气消失,草和秋苗上凝结出白色露珠。接着是“秋分”节气,表现赤道平面和黄道两个相交点,“夏至”以后,太阳从北向南移动,在“秋分”那一天通过这一点,春分这一天昼夜一样长,从这一天起,中原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进入“寒露”、“霜降”两个节气,露珠结成冰霜。接下来“立冬”之后,进入冬天,将有下雪天气,进入“小雪”和“大雪”节气是下雪季节,农民谚语有“麦盖三层被(雪),头枕白馍睡”。能有三场雪,小麦来年就会丰收。这两个节气时,太阳南移,距北半球中原地区最远。“冬至”,白天日照最短,出现昼短夜长,是天气最寒冷的季节,人称数九寒天,排出一九、二九、三九直至十九,这期间的两个“小寒”、“大寒”是三九、四九最冷的天气,也是阴历一年岁尾,又一年即将开始,重又“立春”进入新的24节气。
    开篇所述的农谚民谣用形象化、艺术化的手法解读夏历24节气,亦印证夏历和农谚民谣的吻合的一致性,充分证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的区域性、局限性。夏历的典型区域性,局限性在于它不是任何地方的适用性,在东北地区,其温差和昼夜长短,就很难和夏历24节气相吻合,那里寒冷期长,几乎没有热天高达30度天气。在长江以南,同样不适用夏历24节气,而是炎热天气长,几乎没有零度的冬天。夏历制定的地区是在太行山、济水流域一带,那些农谚民谣是济源、沁阳等市县的怀庆府流传千古的口碑。夏历大致适合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晋东南的气候,这一区域正是中原地区,这便是夏朝统治的区域,在济源市夏朝祭祀地济渎庙自古以来流传着“小满”庙会,“小满”节气是处于夏收小麦的大忙季节即将到来,农民赶会购置镰刀、杈、扒、木、掀、扫帚等收割打场小麦的农具,“济渎庙会”紧靠夏都城原城东侧,不证明夏历的诞生在济源市吗?
    夏朝的中原地带处于温带,既不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也不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她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北方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的风调雨顺的天时,又有流清、泽广、德厚的济水泽惠恩重的地利,加之黄帝老子的亲民顺乎民心的举措,使夏朝有千年历史(史学界误传夏470年历史值得探讨,这是后话),中原大地得天时、地利、人和,才有炎黄先祖早期的生存环境和子孙生生不息的存活条件。
    解读夏历法找到了政风民俗的夏朝区域性,即现代的中原地区,但是夏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哪里呢?我们判断在河南省济源市沿王屋太行二山一带,夏历法的诞生是以夏文字和“易经”学产生作为前提的,夏文字是夏历法和易经这学载体,易经学是通过文字表述对夏历法的理念的包容。中华易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理论工具,作为华夏天文学的理论支柱,作为夏历法的核心宗旨,才构建造就了中国农业文明、道德文明的历史。《夏书》、《尧典》与《舜典》的经典性文献,其核心就是华夏天文学,其理论宗旨就是夏历法的主体内容。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城留镇北部山脉的玉皇(阳)山,曾经是象征最高皇权地位的山岳渊源,这里的玉器发迹正象征五帝王权的圣典地。正是玉器和青铜器交相发明与采用,为夏历法天文台的旋机玉衡,提供出基础性技术保证,玉衡作为衡量天文观察尺度的神圣科学标杆。玉皇山曾经是华夏天文观察活动中一个更为原始的日、月观测基地。河南省济源市王屋乡天坛山的许多重要证据,充分证明出五帝夏历法天文台遗址的准定位置,就在天坛山及其两翼的日精山和月华山上。
    玉皇山不仅是五帝王权的圣典地,而且是华古王母的远圣遗址,母庸置疑,玉皇山是中华发祥史上的炎黄子孙的祖根地。根据冯伟盛多年苦读古典书籍,实地考察和潜心研究,在玉皇山东侧峰下,找到了轩辕黄帝的祖籍真迹地,它就是以三皇村、夏神庙(禹王庙)村、庆华村为共聚点的姬沟圣地。他认为黄帝建立夏朝,开启了中华民族有史记载的文明。他在论文中写道:“在中华发祥史上,先于轩辕黄帝制定太阳历法(阳历)的史前历法,曾经有过以“王母”月亮历法(阴历)为主导的中华历法萌芽期。据《封禅书》中七十二代封禅的明确记述,将中华文明向前推早3500年—4000年,从而构成8千年以上的中华历法承传框架,这一阶段又恰是中华先祖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转化的关键期。前不久,中国社科院王大有教授考察济源后认为:“该地区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活动中心,王屋山是昆仑山天柱,天中天镇王屋山是人类创世测天建时之根……济源是创世文化发源地”。他基本同意夏期源头是在济源的观点。济源夏朝原城遗址是历史的铁证。关于华夏源头地带,《中国古代史》31页写道:“古传说夏部落原来由包括夏氏族在内的十多个氏族联合发展而来的。其活动地区,西至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东至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和我国其他氏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中国历代名君》上册《商汤》第2页写道:“当时中国的中心地区,即今天的豫北晋南一带,是夏王朝直接控制的区域。”这正是指济源市地方。这证明史学界有识之土的真知灼见。也有人不予承识,认为证据不足,难道夏朝原城遗址不是证据吗?黄帝天坛山祭天不是证据吗?济源市克井镇原昌夏禹都城遗址不是证据吗?我们认为济源市玉阳山(玉皇山)及沿王屋山太行山一带是神秘的地带,值得考察,极有可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作者单位:

张子义、王凤山  焦作市广电局 

卢化南  济源市文物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解读夏历法 寻踪华夏源头地

发布时间:2007-01-18

    夏历就是现在中国的农历。夏历更名农历,是在大约50多年前。夏历是夏朝制定的历法,这是不争的公认的事实。夏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一枚奇葩,它涵盖了夏朝地域天文、气象的文化底蕴,它凝聚着炎黄先祖的智慧结晶,彪炳千古史册,万世永存。夏人凭借天文观察日、月交替,万物生长变化,大地冷暖温差,昼夜轮换,尤其结合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庄稼的播种,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根据日、地、月三个星球的阴阳变化,编篡出年、月、日、24小时昼夜、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365天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的历法,供人们掌握农时耕种土地,冷暖更衣,生命有序计岁,保障食宿和人体健康安居乐业!然而,夏历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法,它是夏朝特定地理位置,以区域性的气候、物候的气象特征制定的历法,它不适用其他区域,而以后华夏的疆土扩大,也就牵强附会地通用了夏历法计年月日,而24节气很难吻合夏地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只是保持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局面就行了。但是我们要从夏历产生的区域性探寻华夏源头地带,正是本文探讨的课题。
    夏历法制定以后,夏民们依据节气和农事的变迁,有口皆碑编撰农谚和民谣世代久传不衰,至今民间流传不息,比如从“立春”开始,就有“春打六九头”、“打春冻断筋”,意思说寒冷的六九不完,就要立春了。立春之后还有一段寒冷之后,天气才会转暖。人们就有“春暖暖秋冻冻”的民谣,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保证身体健康。“二月二龙抬头”,从农历二月初二开始,就会春雷响,指在冬眠后动植物开始萌动发芽生长。“清明节(麦子)淹老鸹”(乌鸦)。清明节气气温已经升高。“二、八月乱穿衣”,麦苗拔节长高能淹住乌鸦,春天气息浓烈,人们到野外踏青呼吸新鲜空气,大地气流涌动,可以放飞风筝。过去节气“小满”,人们就说:“过去小满,磨镰割麦不远”。“小满十天,割麦动镰”。“蚕老一时,麦老一晌”。“消停买卖,慌乱庄稼”。“五黄六月,龙口夺食”。“焦麦炸豆天,剩菜剩饭生霉变”。“麦茬烂,没好汉”。“急的年下(过年置办年货),慌的麦罢(抢收抢种)”,“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麦返青蹩满仓,谷返青一包糠”。“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三伏不尽秋来到”。“立罢秋,把扇丢”。“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跌进七月节,夜寒白天热”。“一场秋雨一场寒”,“过罢白露节,忙着种麦”。“三星不落,种麦不歇”。“有钱买籽,没钱买苗”。“麦不就墒”。(种麦必须先有底墒,无墒种麦再浇水,麦苗不旺)。“节令不等人,抢收抢种不迟宜”。“麦收八(月)、十(月)、三(月)场雨”。“立冬”以后进入数九天,农谚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冰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到了“冬至”节气,是夏朝区域最短的一天(白天短夜晚长),有民谚说:“冬至换阳,一天比一天长”,“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就在冬至前后,进入最寒冷的冬季,开始了数九的计时日:一九、二九、三九……“冬至十天阳历年”。
    夏历法的制定大前提是自然现象,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三位一体的和谐协调一致,表现为自然现象是基础,生命现象是根本,社会现象是条件,生命现象的根本要求水、空气和食物的三要素,有了这三要素,才能产生能量,生命才有活力,生生不息,三要素只有在正常有序的交换更新,(即新陈代谢)生命可得到延续,保证生命的存在,如果三要素遭遇到障碍、破坏,如生病,遇难、暴力、战争等,三要素失衡,生命就要终止。所以需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和平发展,才能使生命(人与动植物)确保平安。那么,人类怎样从混沌走向有序的认识过程呢?这就发现地球和天体的日月星辰的互动关系,先祖尤其认识到日、月与地球的息息相关的须离不开的关系,就发明“易学”,有了文字后记录成典册“易经”、“易传”。“易”字是上为日,下为月(勿),日为阳,月为阴,阳极为阴,阴极为阳,阴阳的交替变换,使地球的生命能量维持生存。《黄帝内经》记载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就是日月的交替,即阴阳之盛衰转换维持平衡,才能保持生命的延续,否则,生命就会终止。
    “易经”博大精深的阴阳学说,怎样用具体的方式表达,使其规律性让人类掌握适应于生存环境呢?到了夏朝,设立有天文台,观察天体运行,结合地上的大气变化,冷暖温差,悟到用“数”来标识太阳与地球、月亮与地球运行的周期,分出一年12个月,共365天左右,一月小尽29天,大尽30天,一年分四季为:春、夏、秋、冬,每季为3个月,每月分上旬、中旬、下旬,一年共24个节气,每月两个节气,一年的节气是:正月有立春、雨水;二月有惊蛰、春分;3月有清明、谷雨;4月有立夏、小满;5月有芒种、夏至;6月有小暑、大暑;7月有立秋、处暑;8月有白露、秋分;9月有寒露、霜降;10月有立冬、小雪;11月有大雪、冬至;12月有小寒、大寒。夏民又根据冷暖温差的夏历季节,又分出数伏和数九,把最热的天分头伏、中伏、三伏,每伏10天,有时中伏20天,把最冷天分为每九天为一九,二九三九……夏人把一天分为24个时辰,在年月日中,又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和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任、癸,配制为甲子、乙丑、丙寅、西卯、戊辰、已已、庚午、辛未、祭酉后,又从甲开始称甲戌、乙亥表示年分和一天的时辰,每60年为一周期,人活到60年称花甲之年。夏历法称农历也称阴历,相对还有阳历之说,阳历是指地球绕太阳一个周期365天多6个小时,而阴历是月亮绕地球一个周期需要350多天,这就需要阳历和阴历相配制一致,所以阴历出现闰月,农民说三年两头闰,还闰就不闰,阳历有闰年,却只是每四年二月闰一天,由28天变为29天,有了阴历的闰月和阳历的闰年,才能使一年24节气协调恒定一致,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日,立春固定在阳历2月4号,立夏在阴历5月5号或6号,立秋在阳历8月7号,立冬在阳历11月7号,其他节气分别在固定月份的21-23号之间,这是因有阳历四年闰月2月多一天的原因造成的,而阴历24节气的日期变化比较大,但其日期都锁定在阳历固定日子里,比如阴历2006年阳历2月4日立春阴历排在正月初七,2005年“立春”2月4号却排在阴历12月26日,阴历有时一年打(立)两个春,农民说:“一年打俩春,黄土变成金”。预兆着好收成,当然这只是夏朝区域而言,而江南却出现水旱灾害,因此不适用。相对说有时阴历一年没有“立春”日子,人们叫瞎春,一般人不在这一年结婚,意思无春不能结籽,不吉利的意思。阴历24节气虽然日子不固定,但有阳历界定,因此每年24节气,有序不乱,尤其在显示气候冷热和农作物生长周期是相吻合的,比如:小满后十天动镰割麦,芒种之后是种玉米、大豆、谷子抢季节日期,所谓“芒种”,就是“忙种”。农谚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有钱买籽,没钱买苗”。还有候鸟和昆虫,也表现出季节性,比如春天的家燕和鸿雁来到中原地带筑巢穴居,到麦子黄稍时,布谷(杜鹃)从南方迁徙到北方,一个劲叫“割麦种谷”,其实这是谐音,也有人译为“光棍好苦”的,也有些昆虫称候虫,如夏天蝉鸣叫,秋天的蟋蟀的鸣叫,都在中原地区活动。还有一种鸟叫“茶鸡”,也叫“吃杯茶”鸟,在小麦收割早晨叫声不断,人们听到叫声起床下地割麦,可惜这些年这种鸟销声匿迹。而过了收麦种秋之后,这些候鸟和候虫都远走高飞离开了中原地带。炎黄始祖制定夏历法很有讲究,在历法中的“四立”含义很深,“立春”指日照人心三月暖,“立夏”专门把“夏”列为万物茂盛,小麦丰收在望,接近收获季节,天气温暖祥和,象征夏朝如日中天,处于强大盛世,日月耀眼的光华四射光芒的朗朗乾坤,象征大夏蒸蒸日上,万民安居乐业,征兆着立夏的大吉大利。先祖夏人并不把在立秋后的万物凋零,天气日趋寒冷,大地一片潇瑟的景象作为“立夏”。显而易见,夏人安排节气“立夏”,选定 在日月光华,天地明朗,万物繁荣,象征国运昌盛,很有纪念意义,耐人寻味。“立秋”的“秋”字,一边是绿色的庄稼“禾”字,一边是炎热如火的“火”字天气,但这是热天强弓之末,出现秋风凉,进入阴历七月,农民说:“跌进七月节,夜寒白天热”,白天热又称“秋老虎”,还会热一阵,如果有雨一场一场下,农民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立冬”的冬字下边两点象征着滴水成冰,或者如雪花飘落,预示着进入寒冷季节。其他节气也是有讲究的,立春之后的“雨水”标识不会下雪了,而开始下雨。“惊蛰”处于冬眠的动物苏醒,开始生命活动,各种植物发芽生长。“春分”指“冬至”太阳从南向北移动,在这一天通过赤道平面和黄道两个相交点,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从这一天起,中原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清明”表示春天的清新明朗,气温升高,小麦拔节生长,农民称“清明节,淹老鸹”。“谷雨”象征雨水充足灌满河谷。“立夏”后的“小满”象征小麦满颖,快到收割季节。“芒种”提示不遭农时,抢种秋庄稼,如玉米、大豆、高粱、谷子、水稻。“夏至”寓意夏天最长的一天,也是太阳直射北半球回归线,表现中原地区进入高温天气。接着就到“小暑”、“大暑”两个节气的暑热天气。农民称三伏天,分一伏,中伏和三伏。紧跟着“立秋”之后的“白露”节气,空中水蒸气消失,草和秋苗上凝结出白色露珠。接着是“秋分”节气,表现赤道平面和黄道两个相交点,“夏至”以后,太阳从北向南移动,在“秋分”那一天通过这一点,春分这一天昼夜一样长,从这一天起,中原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进入“寒露”、“霜降”两个节气,露珠结成冰霜。接下来“立冬”之后,进入冬天,将有下雪天气,进入“小雪”和“大雪”节气是下雪季节,农民谚语有“麦盖三层被(雪),头枕白馍睡”。能有三场雪,小麦来年就会丰收。这两个节气时,太阳南移,距北半球中原地区最远。“冬至”,白天日照最短,出现昼短夜长,是天气最寒冷的季节,人称数九寒天,排出一九、二九、三九直至十九,这期间的两个“小寒”、“大寒”是三九、四九最冷的天气,也是阴历一年岁尾,又一年即将开始,重又“立春”进入新的24节气。
    开篇所述的农谚民谣用形象化、艺术化的手法解读夏历24节气,亦印证夏历和农谚民谣的吻合的一致性,充分证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的区域性、局限性。夏历的典型区域性,局限性在于它不是任何地方的适用性,在东北地区,其温差和昼夜长短,就很难和夏历24节气相吻合,那里寒冷期长,几乎没有热天高达30度天气。在长江以南,同样不适用夏历24节气,而是炎热天气长,几乎没有零度的冬天。夏历制定的地区是在太行山、济水流域一带,那些农谚民谣是济源、沁阳等市县的怀庆府流传千古的口碑。夏历大致适合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晋东南的气候,这一区域正是中原地区,这便是夏朝统治的区域,在济源市夏朝祭祀地济渎庙自古以来流传着“小满”庙会,“小满”节气是处于夏收小麦的大忙季节即将到来,农民赶会购置镰刀、杈、扒、木、掀、扫帚等收割打场小麦的农具,“济渎庙会”紧靠夏都城原城东侧,不证明夏历的诞生在济源市吗?
    夏朝的中原地带处于温带,既不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也不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她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北方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的风调雨顺的天时,又有流清、泽广、德厚的济水泽惠恩重的地利,加之黄帝老子的亲民顺乎民心的举措,使夏朝有千年历史(史学界误传夏470年历史值得探讨,这是后话),中原大地得天时、地利、人和,才有炎黄先祖早期的生存环境和子孙生生不息的存活条件。
    解读夏历法找到了政风民俗的夏朝区域性,即现代的中原地区,但是夏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哪里呢?我们判断在河南省济源市沿王屋太行二山一带,夏历法的诞生是以夏文字和“易经”学产生作为前提的,夏文字是夏历法和易经这学载体,易经学是通过文字表述对夏历法的理念的包容。中华易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理论工具,作为华夏天文学的理论支柱,作为夏历法的核心宗旨,才构建造就了中国农业文明、道德文明的历史。《夏书》、《尧典》与《舜典》的经典性文献,其核心就是华夏天文学,其理论宗旨就是夏历法的主体内容。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城留镇北部山脉的玉皇(阳)山,曾经是象征最高皇权地位的山岳渊源,这里的玉器发迹正象征五帝王权的圣典地。正是玉器和青铜器交相发明与采用,为夏历法天文台的旋机玉衡,提供出基础性技术保证,玉衡作为衡量天文观察尺度的神圣科学标杆。玉皇山曾经是华夏天文观察活动中一个更为原始的日、月观测基地。河南省济源市王屋乡天坛山的许多重要证据,充分证明出五帝夏历法天文台遗址的准定位置,就在天坛山及其两翼的日精山和月华山上。
    玉皇山不仅是五帝王权的圣典地,而且是华古王母的远圣遗址,母庸置疑,玉皇山是中华发祥史上的炎黄子孙的祖根地。根据冯伟盛多年苦读古典书籍,实地考察和潜心研究,在玉皇山东侧峰下,找到了轩辕黄帝的祖籍真迹地,它就是以三皇村、夏神庙(禹王庙)村、庆华村为共聚点的姬沟圣地。他认为黄帝建立夏朝,开启了中华民族有史记载的文明。他在论文中写道:“在中华发祥史上,先于轩辕黄帝制定太阳历法(阳历)的史前历法,曾经有过以“王母”月亮历法(阴历)为主导的中华历法萌芽期。据《封禅书》中七十二代封禅的明确记述,将中华文明向前推早3500年—4000年,从而构成8千年以上的中华历法承传框架,这一阶段又恰是中华先祖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转化的关键期。前不久,中国社科院王大有教授考察济源后认为:“该地区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活动中心,王屋山是昆仑山天柱,天中天镇王屋山是人类创世测天建时之根……济源是创世文化发源地”。他基本同意夏期源头是在济源的观点。济源夏朝原城遗址是历史的铁证。关于华夏源头地带,《中国古代史》31页写道:“古传说夏部落原来由包括夏氏族在内的十多个氏族联合发展而来的。其活动地区,西至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东至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和我国其他氏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中国历代名君》上册《商汤》第2页写道:“当时中国的中心地区,即今天的豫北晋南一带,是夏王朝直接控制的区域。”这正是指济源市地方。这证明史学界有识之土的真知灼见。也有人不予承识,认为证据不足,难道夏朝原城遗址不是证据吗?黄帝天坛山祭天不是证据吗?济源市克井镇原昌夏禹都城遗址不是证据吗?我们认为济源市玉阳山(玉皇山)及沿王屋山太行山一带是神秘的地带,值得考察,极有可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作者单位:

张子义、王凤山  焦作市广电局 

卢化南  济源市文物队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