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再论“猗顿故城”是夏都--“斟鄩”

发布时间:2008-07-1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王圣发
    在山西省临猗县城南六公里处,一座古城遗址边有块近年立写标识碑,碑上写着“猗顿故城”。古城遗址方九里,城墙厚十多丈,据传说城墙高也是十丈。现城内是农田,西端城墙仍高达好几丈且城墙上可并行十多辆汽车。这古城遗址是“猗顿故城”吗?但当我们深入研究它时,会发现这古城的主人远非是什么猗顿,这城墙内外藏着天大的秘密。至少它不是什么“猗顿故城”!这故城主人是谁呢?
    临猗县组建于1954年,以其县域由原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组成,因取两县名首字,命名为临猗县。
    “猗氏”一名的由来可追溯到夏代的古猗国。其间还有个“蜀”国。《路史》云:“夏有猗国。”《河图括地象》云:“猗姓之国,猗夏朋淫不义,少康灭之。今河东有猗氏城。”《蒲州府志》亦云:“猗氏县郇瑕氏之墟也,春秋令狐地。秦世以有古猗氏国,因称猗氏。”
    西周初,周文王十五子郇伯封于此,后晋武公灭郇国以赐大夫原氏,郇伯后裔遂以国为氏,即后来的荀氏。春秋末,鲁国贫士猗顿大畜牛羊于猗氏,十年间富埒王侯,因以地为氏,称猗顿。汉代置猗氏县,治所在今县城南铁匠营村的猗氏故城。约晋代迁治于今令狐村。隋大业三年(607年),县治移至今临猗县城。1954年,临猗县组建后,仍为该县人民政府驻地至今。
   
    因此,先有“猗氏”后有“猗顿”。猗氏县是郇瑕氏之墟上设立的。后来,猗氏县迁往此城北。所以,称其为“猗氏故城”尚可,但称“猗顿故城”欠妥。猗顿仅在郇瑕氏之墟(废城墙下或城内)畜了几天牛羊,如果称他是城主人就大错特错了。
   
    这座古城在周朝是郇国的城池,称郇阳城。在商朝它的主人是谁呢?还是郇氏、瑕氏的但主人不是周朝的郇氏。在夏朝呢?它是猗国的土地,此时还应有个蜀氏也是夏的邦国。那时(从夏立到夏亡400多年),这里发生过什么事件?之后是商朝600多年,这里又发生过什么事件?那时,这里有没有城墙?若有,又是谁建的?这块土地沉寂不语了。直到猗顿的出现,这废城又因猗顿驰名中国了!因为猗顿在这里发了大财,“富甲天下”,“富可敌国”,“富比诸侯”。那么,猗顿是何许人呢?
   
    猗顿,春秋时代的鲁国的贫士。猗顿是其号,姓名与生卒年代已无可考。据说他在生计艰难时,听到范蠡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往而问术”。范蠡告诉他:“子欲速富,当畜五牸(母畜)”。猗顿千里迢迢来到西河(今晋南一带,注:夏都之一也有一个叫西河的),定居于猗氏(郇瑕氏城墟下)王寮一带,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珠宝。十年之间,成为与陶公齐名的巨富。这样,又牵扯几个问题,养牛羊、贩盐十年能成巨富吗?猗顿与范蠡是什么关系?范蠡又是何许人也?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认为在有公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而且深知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因为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另一说: 陶朱公范蠡曾在郇地教义村(今临猗县猗氏故城东太范村)隐居。猗顿住在猗氏故城西南。
   
    猗顿与范蠡是什么关系?只能说关系密切,都是贩卖珠宝的。《尸子·治天下篇》说:“智之道,莫如因贤。譬之相马而借伯乐也,相玉而借猗顿也,亦必不过矣。”说明猗顿对珠宝有着相当高的鉴赏能力,以致可以与伯乐相马相提并沦。一个放牧羊的,很快转型鉴赏古玩,令人费解。
   
    再看《淮南子·汜论训》云:“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猗顿不失其情”。有些特别贵重的宝玉,如结绿、玄黎等,离开陶朱公和猗顿,便不能进行交易。无怪乎《抱朴子·擢才》篇感叹道:“结绿、玄黎,非陶猗不能市也”。可见猗顿与范蠡己垄断了当时的珠宝市场!
   
    由此可以推测,猗顿在此地曾贩卖珠宝,并且与范蠡有关。那么,猗顿的珠宝从何而来?从猗顿暴富这一结果看:此地有珠宝!这地方是郇瑕氏之墟也!特别一提的是猗顿在范蠡指示下来山西南部。范蠡他凭什么知此地有珠宝?前面已提到:“范蠡,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越王句践有是何许人也?
   
    一般人都知那个卧薪尝胆的故事,但范蠡的祖籍与夏朝有关却鲜为人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越王勾践生卒:(?—前465)。夏朝 (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
   
    夏朝建立不久,太康失国,为羿所夺。羿信寒浞,为其所杀。四十余年,政局动荡。相子少康几经艰辛,在有虞等部帮助下,攻杀寒浞,使夏王朝重新复苏。商汤灭夏至勾践在世也就是千余年的时间。如果勾践的祖先是少康话,勾践应该知道一些先祖的事情。如祖居何处、祖坟等等。勾践与 范蠡相处二十年,范蠡也应知夏朝一些事。推测这就是范蠡指示猗顿到晋南寻珠宝的原因。因这里是夏王朝的都城或墓地!
   
    勾践,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少康又是何许人也?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王。
   
    少康中兴乃中国史上首个出现「中兴」二字的时代。据史籍记载,夏启死后,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太康。太康终日不理政事,宴饮游乐,东夷有穷氏的首领后羿(音yì)乘机把太康赶下台。不久,后羿又被他的亲信寒浞(音zhuō茁)杀掉,寒浞取得王位。
   
    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中康得立,中康的儿子相,投靠同姓斟(音zhēn)灌氏和斟寻氏,但仍然被寒浞所杀。相的妻子无以为计,只好逃到有仍氏娘家,生下了儿子少康。少康成人后又被寒浞所打败,投奔有虞氏(山西永济县境内)。
   
    有虞氏国君见少康年轻有为,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少康便以纶邑为根据地,抚恤招纳散亡的夏遗民旧部,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又纠集自己的亲信氏族及对寒浞不满的部族,合力消灭了寒浞及其余党,“整威仪东南行,求阳翟夏王之故都”。夏帝太康失国数十年后,少康终于重登天子之位,历史上称之为“少康中兴”。
   
    从对少康的传说与记载上可以看出,少康的一生主要是与寒浞争战。那么,寒浞又是何许人也?
   
    寒浞 ,夏朝第六任帝,在位六十年。《路史·寒浞传》云:“寒浞者,猗姓。”(注:中国称猗的地方仅临猗这一带)。寒浞
    ,在位六十年。他的夺权,是通过杀死嫦娥的丈夫--
    后羿(在位六年)而成的。。《路史》云:“夏有猗国。”《河图括地象》云:“猗姓之国,猗夏朋淫不义,少康灭之。”从这些记载看,寒浞杀羿夺权、少康灭之中兴,这些事就发生在这里--猗氏故城--郇瑕氏之墟附近!
   
    后羿、寒浞、少康之战涉及三个氏族:斟鄩氏、斟灌氏、有虞氏。
   
   
    斟鄩氏,以国为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云:“寻,出自姒姓。夏后(氏)同姓诸侯,曰:斟鄩氏,后为寒浞所灭,子孙因为寻氏”。正因亡国,便去邑为寻氏。《寻氏族谱》记载:“自羿、浞相继为乱,子孙失官。有以斟为氏者,有以灌为氏者,有以鄩为氏者。后去邑为寻氏。参之乐府于音叶征”。
   
    夏朝从“太康失国”,“羿、浞代夏”到“少康中兴”的四十多年中,斟鄩氏曾两度失国。先是后羿所灭;后是被寒浞之子浇所灭。其后代有以斟为氏者;有以灌为氏者;有以鄩为氏者,后去邑为寻氏。《史记·集解》徐广曰:“斟鄩氏,一作斟氏,鄩氏”。
   
    “鄩”是否为“郇”演变而来?我们知道的是夏朝文字没找见,还知道商文字与夏文字没有联系起来,即使周朝文字与现在也不完全一致。当然,我们现在能看出“鄩”与“郇”字形相似,音完全一致!所以推测其有互相演变的可能。或“鄩”与“郇”出自某一个夏文字!字形易变但方言的音是难变的!
   
    又鉴于《史记·集解》徐广曰:“斟鄩氏,一作斟氏,鄩氏”。那么我们不能不想到“斟鄩”一词。古本《竹书纪年》说:“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且寒浞、少康也居住过。《史记·吴起传》说:“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晋南地理位置符合史记中的“斟鄩”。且商汤战夏桀于鸣条,鸣条在猗氏故城西不远处。结合上述论证,推测猗氏故城即是我们要找的“斟鄩”。   
   
    后记:为何要从城邑上寻找夏都?
   
    《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称:“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世本》也记有“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原道训》又记有“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城的修建,夏代人的伟大创造。因此,寻找夏都应从城邑上着手。至于夏朝有无文字,坟墓,珠宝等另论。
   
    史书多次记载:夏鲧作城。这是可信的。夏禹父叫鲧,其治水方法是靠“堵”。堵大水要筑坝,筑城墙也是同样原理。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其一大罪名即是筑宫城。夏朝自禹起到桀止400多年,一个以祖先“夏鲧作城”而与“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齐名的夏王朝就没有高大的城墙了吗?   
   
    人们不相信猗氏故城是夏都城的都城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呢?前面已谈过了商汤对夏人的宫城“扫穴犁庭”--
    城内变成耕地了!宫城内的人呢?赶尽杀绝!夏宫内的人杀的杀,逃的逃。比如:夏少康后人勾践逃到东南一带,另一部分逃到四川夏禹的老家汶川、茂县一带。四川的古蜀国与临猗的蜀应有某种联系,因为许多方言十分相似。
    (自古以来,与朝廷有关人群总是“北侵南逃”“西侵东逃”。黄帝与蚩尤时代,夏代、商代等等至今无一例外)接着商朝统治了600多年,直到周朝兴起。近千年过去了,即使找见原址,但早己城易其主,面目全非了。但城墙难倒!
   
    有时一个字就可以改变几千年的历史。比如,把“猗氏故城”叫做“猗顿故城”。如果我们不细究,这一字之差就改变了2000多年历史。那么在此之前的“郇”与“鄩”呢?“夏”与“瑕”呢?改变一个字容易,但改变一个音或义就难了。
   
    上述各个历史记载均可以相互印证:现山西临猗县南的猗氏故城(又称郇阳城)的郇瑕氏之墟即是夏朝的都城--
    “斟鄩”。因此,国家有必要对此故城进行碳14鉴定并进行全面考古论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再论“猗顿故城”是夏都--“斟鄩”

发布时间:2008-07-17

    在山西省临猗县城南六公里处,一座古城遗址边有块近年立写标识碑,碑上写着“猗顿故城”。古城遗址方九里,城墙厚十多丈,据传说城墙高也是十丈。现城内是农田,西端城墙仍高达好几丈且城墙上可并行十多辆汽车。这古城遗址是“猗顿故城”吗?但当我们深入研究它时,会发现这古城的主人远非是什么猗顿,这城墙内外藏着天大的秘密。至少它不是什么“猗顿故城”!这故城主人是谁呢?
    临猗县组建于1954年,以其县域由原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组成,因取两县名首字,命名为临猗县。
    “猗氏”一名的由来可追溯到夏代的古猗国。其间还有个“蜀”国。《路史》云:“夏有猗国。”《河图括地象》云:“猗姓之国,猗夏朋淫不义,少康灭之。今河东有猗氏城。”《蒲州府志》亦云:“猗氏县郇瑕氏之墟也,春秋令狐地。秦世以有古猗氏国,因称猗氏。”
    西周初,周文王十五子郇伯封于此,后晋武公灭郇国以赐大夫原氏,郇伯后裔遂以国为氏,即后来的荀氏。春秋末,鲁国贫士猗顿大畜牛羊于猗氏,十年间富埒王侯,因以地为氏,称猗顿。汉代置猗氏县,治所在今县城南铁匠营村的猗氏故城。约晋代迁治于今令狐村。隋大业三年(607年),县治移至今临猗县城。1954年,临猗县组建后,仍为该县人民政府驻地至今。
   
    因此,先有“猗氏”后有“猗顿”。猗氏县是郇瑕氏之墟上设立的。后来,猗氏县迁往此城北。所以,称其为“猗氏故城”尚可,但称“猗顿故城”欠妥。猗顿仅在郇瑕氏之墟(废城墙下或城内)畜了几天牛羊,如果称他是城主人就大错特错了。
   
    这座古城在周朝是郇国的城池,称郇阳城。在商朝它的主人是谁呢?还是郇氏、瑕氏的但主人不是周朝的郇氏。在夏朝呢?它是猗国的土地,此时还应有个蜀氏也是夏的邦国。那时(从夏立到夏亡400多年),这里发生过什么事件?之后是商朝600多年,这里又发生过什么事件?那时,这里有没有城墙?若有,又是谁建的?这块土地沉寂不语了。直到猗顿的出现,这废城又因猗顿驰名中国了!因为猗顿在这里发了大财,“富甲天下”,“富可敌国”,“富比诸侯”。那么,猗顿是何许人呢?
   
    猗顿,春秋时代的鲁国的贫士。猗顿是其号,姓名与生卒年代已无可考。据说他在生计艰难时,听到范蠡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往而问术”。范蠡告诉他:“子欲速富,当畜五牸(母畜)”。猗顿千里迢迢来到西河(今晋南一带,注:夏都之一也有一个叫西河的),定居于猗氏(郇瑕氏城墟下)王寮一带,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珠宝。十年之间,成为与陶公齐名的巨富。这样,又牵扯几个问题,养牛羊、贩盐十年能成巨富吗?猗顿与范蠡是什么关系?范蠡又是何许人也?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认为在有公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而且深知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因为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另一说: 陶朱公范蠡曾在郇地教义村(今临猗县猗氏故城东太范村)隐居。猗顿住在猗氏故城西南。
   
    猗顿与范蠡是什么关系?只能说关系密切,都是贩卖珠宝的。《尸子·治天下篇》说:“智之道,莫如因贤。譬之相马而借伯乐也,相玉而借猗顿也,亦必不过矣。”说明猗顿对珠宝有着相当高的鉴赏能力,以致可以与伯乐相马相提并沦。一个放牧羊的,很快转型鉴赏古玩,令人费解。
   
    再看《淮南子·汜论训》云:“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猗顿不失其情”。有些特别贵重的宝玉,如结绿、玄黎等,离开陶朱公和猗顿,便不能进行交易。无怪乎《抱朴子·擢才》篇感叹道:“结绿、玄黎,非陶猗不能市也”。可见猗顿与范蠡己垄断了当时的珠宝市场!
   
    由此可以推测,猗顿在此地曾贩卖珠宝,并且与范蠡有关。那么,猗顿的珠宝从何而来?从猗顿暴富这一结果看:此地有珠宝!这地方是郇瑕氏之墟也!特别一提的是猗顿在范蠡指示下来山西南部。范蠡他凭什么知此地有珠宝?前面已提到:“范蠡,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越王句践有是何许人也?
   
    一般人都知那个卧薪尝胆的故事,但范蠡的祖籍与夏朝有关却鲜为人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越王勾践生卒:(?—前465)。夏朝 (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
   
    夏朝建立不久,太康失国,为羿所夺。羿信寒浞,为其所杀。四十余年,政局动荡。相子少康几经艰辛,在有虞等部帮助下,攻杀寒浞,使夏王朝重新复苏。商汤灭夏至勾践在世也就是千余年的时间。如果勾践的祖先是少康话,勾践应该知道一些先祖的事情。如祖居何处、祖坟等等。勾践与 范蠡相处二十年,范蠡也应知夏朝一些事。推测这就是范蠡指示猗顿到晋南寻珠宝的原因。因这里是夏王朝的都城或墓地!
   
    勾践,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少康又是何许人也?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王。
   
    少康中兴乃中国史上首个出现「中兴」二字的时代。据史籍记载,夏启死后,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太康。太康终日不理政事,宴饮游乐,东夷有穷氏的首领后羿(音yì)乘机把太康赶下台。不久,后羿又被他的亲信寒浞(音zhuō茁)杀掉,寒浞取得王位。
   
    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中康得立,中康的儿子相,投靠同姓斟(音zhēn)灌氏和斟寻氏,但仍然被寒浞所杀。相的妻子无以为计,只好逃到有仍氏娘家,生下了儿子少康。少康成人后又被寒浞所打败,投奔有虞氏(山西永济县境内)。
   
    有虞氏国君见少康年轻有为,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少康便以纶邑为根据地,抚恤招纳散亡的夏遗民旧部,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又纠集自己的亲信氏族及对寒浞不满的部族,合力消灭了寒浞及其余党,“整威仪东南行,求阳翟夏王之故都”。夏帝太康失国数十年后,少康终于重登天子之位,历史上称之为“少康中兴”。
   
    从对少康的传说与记载上可以看出,少康的一生主要是与寒浞争战。那么,寒浞又是何许人也?
   
    寒浞 ,夏朝第六任帝,在位六十年。《路史·寒浞传》云:“寒浞者,猗姓。”(注:中国称猗的地方仅临猗这一带)。寒浞
    ,在位六十年。他的夺权,是通过杀死嫦娥的丈夫--
    后羿(在位六年)而成的。。《路史》云:“夏有猗国。”《河图括地象》云:“猗姓之国,猗夏朋淫不义,少康灭之。”从这些记载看,寒浞杀羿夺权、少康灭之中兴,这些事就发生在这里--猗氏故城--郇瑕氏之墟附近!
   
    后羿、寒浞、少康之战涉及三个氏族:斟鄩氏、斟灌氏、有虞氏。
   
   
    斟鄩氏,以国为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云:“寻,出自姒姓。夏后(氏)同姓诸侯,曰:斟鄩氏,后为寒浞所灭,子孙因为寻氏”。正因亡国,便去邑为寻氏。《寻氏族谱》记载:“自羿、浞相继为乱,子孙失官。有以斟为氏者,有以灌为氏者,有以鄩为氏者。后去邑为寻氏。参之乐府于音叶征”。
   
    夏朝从“太康失国”,“羿、浞代夏”到“少康中兴”的四十多年中,斟鄩氏曾两度失国。先是后羿所灭;后是被寒浞之子浇所灭。其后代有以斟为氏者;有以灌为氏者;有以鄩为氏者,后去邑为寻氏。《史记·集解》徐广曰:“斟鄩氏,一作斟氏,鄩氏”。
   
    “鄩”是否为“郇”演变而来?我们知道的是夏朝文字没找见,还知道商文字与夏文字没有联系起来,即使周朝文字与现在也不完全一致。当然,我们现在能看出“鄩”与“郇”字形相似,音完全一致!所以推测其有互相演变的可能。或“鄩”与“郇”出自某一个夏文字!字形易变但方言的音是难变的!
   
    又鉴于《史记·集解》徐广曰:“斟鄩氏,一作斟氏,鄩氏”。那么我们不能不想到“斟鄩”一词。古本《竹书纪年》说:“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且寒浞、少康也居住过。《史记·吴起传》说:“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晋南地理位置符合史记中的“斟鄩”。且商汤战夏桀于鸣条,鸣条在猗氏故城西不远处。结合上述论证,推测猗氏故城即是我们要找的“斟鄩”。   
   
    后记:为何要从城邑上寻找夏都?
   
    《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称:“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世本》也记有“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原道训》又记有“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城的修建,夏代人的伟大创造。因此,寻找夏都应从城邑上着手。至于夏朝有无文字,坟墓,珠宝等另论。
   
    史书多次记载:夏鲧作城。这是可信的。夏禹父叫鲧,其治水方法是靠“堵”。堵大水要筑坝,筑城墙也是同样原理。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其一大罪名即是筑宫城。夏朝自禹起到桀止400多年,一个以祖先“夏鲧作城”而与“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齐名的夏王朝就没有高大的城墙了吗?   
   
    人们不相信猗氏故城是夏都城的都城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呢?前面已谈过了商汤对夏人的宫城“扫穴犁庭”--
    城内变成耕地了!宫城内的人呢?赶尽杀绝!夏宫内的人杀的杀,逃的逃。比如:夏少康后人勾践逃到东南一带,另一部分逃到四川夏禹的老家汶川、茂县一带。四川的古蜀国与临猗的蜀应有某种联系,因为许多方言十分相似。
    (自古以来,与朝廷有关人群总是“北侵南逃”“西侵东逃”。黄帝与蚩尤时代,夏代、商代等等至今无一例外)接着商朝统治了600多年,直到周朝兴起。近千年过去了,即使找见原址,但早己城易其主,面目全非了。但城墙难倒!
   
    有时一个字就可以改变几千年的历史。比如,把“猗氏故城”叫做“猗顿故城”。如果我们不细究,这一字之差就改变了2000多年历史。那么在此之前的“郇”与“鄩”呢?“夏”与“瑕”呢?改变一个字容易,但改变一个音或义就难了。
   
    上述各个历史记载均可以相互印证:现山西临猗县南的猗氏故城(又称郇阳城)的郇瑕氏之墟即是夏朝的都城--
    “斟鄩”。因此,国家有必要对此故城进行碳14鉴定并进行全面考古论证。

作者: 王圣发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