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最早的中国(39~43)

发布时间:2009-07-2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许宏博客

<最早的中国39>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对二里头都邑的进一步探索中,确认了二里头遗址宫城城墙的存在。至此,一座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的宫城重见天日,这是迄今所知中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宫城遗存。这一重要发现也因而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里头宫城平面呈纵长方形。东、西墙的复原长度在360米左右,南、北墙的复原长度为290余米。墙宽在2米左右。宫城围墙系用夯土版筑(在夹板中填入泥土夯实的建筑方法,颇具中国特色,现在北方农村仍在使用)而成。宫城东北角保存完好,东、北城墙呈直角相交。宫城东墙上已发现门道2处。跨建于宫城南墙上的7号建筑(详后)可能是宫城正门的门塾遗迹。宫城始建于二里头文化早晚期之交,一直延用至二里头文化最末期。

    此前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见于二里头遗址以东约6公里的偃师商城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二里头遗址宫城,则较其又提早了一个阶段。这座始建于距今约3700年以前的宫城形制方正规整,它和它所圈围起的大型宫殿建筑,构成整个都邑的核心。虽然其面积仅是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左右(紫禁城的面积为72万余平方米),但它却是后世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

    有位德国学者指出,中国都城绝对理性的平面布局,与古罗马城在七座山头上延展的平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即使在今天,来到北京的游客无论身处城中何地,总能辨明方位,分清南北,因而不难领会都城规划者的意图,那便是使生活显得稳定有序。而就目前所知,这种理念是奠基于二里头都邑的。

 

<最早的中国40>“想”出来的宫城

    统观中国早期城市的考古学资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具有权力中心功能的中国早期城市,其外围城垣的有无在东周时期以前尚未形成定制,除二里头外,晚商都城安阳殷墟、西周都城沣镐遗址都没有发现城墙。但作为统治中枢、王室禁地的宫殿区却不应是开放的,一般都带有防御设施,形成封闭的空间。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中,我们也相信其宫殿区外围应该有防御设施。正是在这样的信念和工作思路下,通过对已掌握的遗迹线索的综合分析和勘查发掘,我们最终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

    著名的二里头1号、2号基址,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掘的两座大型宫殿基址。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位于宫殿区东部的2号宫殿一带最有可能搞清防御设施的有无。勘探结果表明,2号宫殿东墙外侧紧临大路,大路以外只见有中小型建筑基址,因此可以肯定2号东墙及其外的大路即是宫殿区的东部边界。而二者之间已不可能有墙、壕之类防御设施存在。鉴于此,当时笔者做出了这样的推测:如果宫殿区围以垣墙,那么早已发现的2号宫殿基址的东墙有可能就是宫城城墙。

    在二里头遗址这样持续兴盛数百年且遭后世严重破坏的大聚落上,用洛阳铲进行的钻孔勘探仅能提供些微线索,而无法摸清地下遗存的详细情况。对上述推断最简单的验证方法是,先揭开2号基址东北角,看看2米宽的宫殿东墙夯土是否继续向北延伸。

    2003年春季,正当肆虐全国的“非典”来临之际,发掘工作按这一思路开始实施。当在新揭露的探方中,与2号宫殿东墙完全一致的条状夯土果真象上述推想那样向北笔直地延伸时,你可以想见一个考古工作者的暗喜。为什么只能暗喜呢?因为这还不能排除它是2号基址以北又一处院落的围墙。那就要看它在2号宫殿东南角以外是否也向南延伸。于是笔者又安排揭开2号基址东南角及其以南区域。当得知同样是 2米宽的夯土墙继续向南延伸的时候,欣喜之情才溢于言表。于是我们又向北向南一路追探,并开探沟解剖加以确认。这样,到了春夏之交,这道夯土墙可确认的长度已近300米,可以肯定属宫城城垣无疑。

    伴随突发事件的复杂心灵感受与面临突破性发现的兴奋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2003年春我和我的队友们的心路历程。我们甚至要感谢“非典”,当时中国农村的“严防死守”让我们减掉了许多惯常的应酬,可以更专心于扩大我们的战果。

    此后,我们又乘胜追击,一举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宫城东北角。至此,这座中国最早的宫城被揭露了出来。

    由是想起早年苏秉琦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谈到的一句话。记得苏先生话的大意是:在考古工作中,你只有想到了什么,才能遇到什么。这让专攻考古学的笔者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当时的想法是这好像有点“唯心”,在以实证为特征的考古学研究中尤其讲不通。在经历了多年的考古实践后,笔者逐渐意识到了这句话的份量和真谛之所在。机遇属于有准备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二里头宫城,不是我们幸运地碰上的,而是通过学术设计“想”出来并且验证到的。

 

<最早的中国41>中轴线规划的宫室建筑群

    中国古代宫室建筑,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土木建筑、封闭式结构、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等等要素。其中中轴线规划,是王权至上的政治性城市“建中立极”思想的最明确的体现。中国古代宫室建筑发展到明清紫禁城达到了极致,而其源头则一直可上推到二里头的大型宫殿建筑群。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探明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内存在着数十座大中型夯土建筑基址。其中,在晚期宫城内已确认了两组大型建筑基址群,它们分别以1号、2号大型宫殿基址为核心纵向分布,都有明确的中轴线。这里,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西路建筑群和东路建筑群。坐落于宫城西南部的1号宫殿基址,与位于其南大门正前方的7号建筑(可能为宫城正门门塾),共享同一中轴线,构成宫城西路建筑群。坐落于宫城东部的2号宫殿基址,与位于其南大门正前方的4号基址,以及增筑于二里头文化末期、位于其北的6号基址,构成宫城东路建筑群。这两组南北有序排列的宫殿建筑群的绵延长度都近200米。

    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室建筑群。《吕氏春秋·慎势篇》中有古代国家“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说法。看来,这一理念,伴随着最早的“中国”王朝的崛起,在二里头时代已经出现。

 


<最早的中国42>中庭可容万人的朝堂建筑

    在已发掘的10座大中型建筑中,1号宫殿基址是面积最大的一座。

    它是宫城西路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使用时间基本和宫城相始终,也是二里头文化晚期。这是一座建立于大型夯土台基之上的复合建筑。台基平面略呈正方形,仅东北部向内凹进一角。整个台基东西长 107米,南北宽约99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发掘时台基仍高出周围地面将近1米。建筑由主体殿堂、四围廊庑和围墙、宽阔的庭院和正门门塾等单元组成,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布局谨严,主次分明。

    如果你对10000平方米这个数据还没有一个形象的概念,那么可以把它和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比较一下。国际标准足球场地的长度是105米,宽度为68米,总面积才7140平方米!当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如此大体量的建筑凸现于东亚大陆的地平线上,它的出现背景和象征意义,是可以想见的。

    1号宫殿基址主体殿堂位于台基北部正中,凸出于台基面之上,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面积900平方米。其上部已遭破坏,宫殿上仅存有一些立柱遗迹。依照这些遗迹,有的学者将殿堂复原为面阔8间、进深3间、周围有回廊的木构建筑;也有学者认为应是有四围墙壁而无堂室分隔的敞亮殿堂。至于屋顶,一般认为可能为四面坡式。这是一座体量庞大、巍峨壮观的高台建筑。面阔8间的偶数开间数,表明它的前门也应为偶数,最可能是两座。

    殿堂坐北朝南,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惯常的格局。它应当出于实际功用和象征意义两方面的原因。这样可以使建筑物最大程度地暴露在北半球明亮、温暖的阳光下。统治者面朝南方接受臣民的觐见,正符合孔子把有道之君比作北极星的政治理念(《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主殿南距大门约70米,堂前是平整宽阔的庭院,面积约5000平方米左右,可以容纳数千人甚至上万人。从院内向矗立在高高的台基上的主殿望去,想必会生发出一种敬畏的感觉。这样的设计,让人想到萧何为汉高祖刘邦建造未央宫时的思路,其理念是“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史记·高祖本纪》)。

    1号宫殿正门在南庑的中部,对应主体殿堂。门址上残存的建筑遗迹有柱础和墙基,纵贯建筑有3条门道,宽约2.5~3米,门道上发现有安门的遗迹。门道外的路面向南倾斜延伸。3条门道将该建筑分为4部分,每部分各应有房间,古代称“塾”,即现在所谓“门房”。专家推测这应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大门建筑。这种带有塾的穿堂式大门,奠定了后世宫门的基本形制,直至清代晚期。

     宫殿外围是廊庑与围墙。其中北、东、南三面廊庑都有内、外廊,中间以木骨墙相隔,墙内外各有成排的廊柱,形成宽约3米的廊道。西庑则只有内廊而无外廊,廊道宽约6米。廊柱间距均为3米余。四周廊庑都可复原为两面坡的带顶回廊。

    1号宫殿院内发现有若干埋葬着人牲和兽牲的祭祀坑。其中位于主殿后面的一个祭祀坑最为令人瞩目,坑的周围埋葬3人,死者或肢骨脱位,或下肢作折跪状,或俯身似被捆绑状。主殿西侧和东南也各埋有1人,上肢被捆绑或被斩掉手足。这些应都是祭祀时的人牲遗骸。

    一般认为,1号宫殿应是统治者进行祭祀活动、发布政令的礼仪性建筑,但究竟属宗庙还是“朝堂”,抑或别的重要建筑,则众说纷纭。用主殿、门塾和廊庑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主体殿堂坐北朝南,前临广庭的格局,为此后中国历代宫室建筑所承继。其建筑规制在中国文明史和中国建筑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最早的中国43>规模浩大的“凝聚力工程”

    整个1号宫殿台基夯筑质量极佳,用工量巨大。其建造程序是:先整治地基,挖掉台基下面的灰土和虚土,直至原生土,等于是挖了一个10000多平方米的大坑,有的地方深度达3米以上;然后将所有低洼地块用成捆的木棍逐层(每层仅厚约5~8厘米)填土夯实,平整地面;最后夯筑出高出地面的台基。现存台基夯土的厚度达1~4米。主殿台基基座底部还特意铺垫有三层鹅卵石,用以加固基础。

    有学者推测,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1号宫殿基址,其夯土的土方总量达2万立方米以上。仅就夯筑这一项计算,如果每人每天夯筑0.1立方米的话,就需要20万个劳动日。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安排1000个劳力,也要200天才能完成。它的建筑工程应包括从设计、测量到下挖基槽、取土、运土、人工夯筑、垫石、筑墙到盖房等多种工序,再加上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多个环节,其所需劳动日当以数十万乃至百万计。这标志着资源集中、人力控制和行政组织的复杂化,是构成国家的重要条件。

    1号宫殿的基础处理工程规模如此浩大、如此注重建筑质量,令人叹为观止。那么,如从建筑力学的角度考虑,花费这样的工夫,是否有其实际的需要呢?笔者曾就此问题请教一位建筑考古学家,他的回答是:1号宫殿的主体殿堂不过是“茅茨土阶”,用句通俗点的话讲就是几间木骨泥墙加茅草顶的大屋,大部分是露天的庭院,如果仅为保证建筑的稳固,是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如此气力来处理地基的。这样一个兴师动众的大工程居然没有其实际上的必要性,那么,它背后的社会政治和宗教机制如何就是颇为发人深省的问题。用现在的话说,它应当是一个国家级的“形象工程”和“凝聚力工程”。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最早的中国(39~43)

发布时间:2009-07-20

<最早的中国39>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对二里头都邑的进一步探索中,确认了二里头遗址宫城城墙的存在。至此,一座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的宫城重见天日,这是迄今所知中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宫城遗存。这一重要发现也因而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里头宫城平面呈纵长方形。东、西墙的复原长度在360米左右,南、北墙的复原长度为290余米。墙宽在2米左右。宫城围墙系用夯土版筑(在夹板中填入泥土夯实的建筑方法,颇具中国特色,现在北方农村仍在使用)而成。宫城东北角保存完好,东、北城墙呈直角相交。宫城东墙上已发现门道2处。跨建于宫城南墙上的7号建筑(详后)可能是宫城正门的门塾遗迹。宫城始建于二里头文化早晚期之交,一直延用至二里头文化最末期。

    此前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见于二里头遗址以东约6公里的偃师商城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二里头遗址宫城,则较其又提早了一个阶段。这座始建于距今约3700年以前的宫城形制方正规整,它和它所圈围起的大型宫殿建筑,构成整个都邑的核心。虽然其面积仅是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左右(紫禁城的面积为72万余平方米),但它却是后世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

    有位德国学者指出,中国都城绝对理性的平面布局,与古罗马城在七座山头上延展的平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即使在今天,来到北京的游客无论身处城中何地,总能辨明方位,分清南北,因而不难领会都城规划者的意图,那便是使生活显得稳定有序。而就目前所知,这种理念是奠基于二里头都邑的。

 

<最早的中国40>“想”出来的宫城

    统观中国早期城市的考古学资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具有权力中心功能的中国早期城市,其外围城垣的有无在东周时期以前尚未形成定制,除二里头外,晚商都城安阳殷墟、西周都城沣镐遗址都没有发现城墙。但作为统治中枢、王室禁地的宫殿区却不应是开放的,一般都带有防御设施,形成封闭的空间。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中,我们也相信其宫殿区外围应该有防御设施。正是在这样的信念和工作思路下,通过对已掌握的遗迹线索的综合分析和勘查发掘,我们最终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

    著名的二里头1号、2号基址,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掘的两座大型宫殿基址。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位于宫殿区东部的2号宫殿一带最有可能搞清防御设施的有无。勘探结果表明,2号宫殿东墙外侧紧临大路,大路以外只见有中小型建筑基址,因此可以肯定2号东墙及其外的大路即是宫殿区的东部边界。而二者之间已不可能有墙、壕之类防御设施存在。鉴于此,当时笔者做出了这样的推测:如果宫殿区围以垣墙,那么早已发现的2号宫殿基址的东墙有可能就是宫城城墙。

    在二里头遗址这样持续兴盛数百年且遭后世严重破坏的大聚落上,用洛阳铲进行的钻孔勘探仅能提供些微线索,而无法摸清地下遗存的详细情况。对上述推断最简单的验证方法是,先揭开2号基址东北角,看看2米宽的宫殿东墙夯土是否继续向北延伸。

    2003年春季,正当肆虐全国的“非典”来临之际,发掘工作按这一思路开始实施。当在新揭露的探方中,与2号宫殿东墙完全一致的条状夯土果真象上述推想那样向北笔直地延伸时,你可以想见一个考古工作者的暗喜。为什么只能暗喜呢?因为这还不能排除它是2号基址以北又一处院落的围墙。那就要看它在2号宫殿东南角以外是否也向南延伸。于是笔者又安排揭开2号基址东南角及其以南区域。当得知同样是 2米宽的夯土墙继续向南延伸的时候,欣喜之情才溢于言表。于是我们又向北向南一路追探,并开探沟解剖加以确认。这样,到了春夏之交,这道夯土墙可确认的长度已近300米,可以肯定属宫城城垣无疑。

    伴随突发事件的复杂心灵感受与面临突破性发现的兴奋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2003年春我和我的队友们的心路历程。我们甚至要感谢“非典”,当时中国农村的“严防死守”让我们减掉了许多惯常的应酬,可以更专心于扩大我们的战果。

    此后,我们又乘胜追击,一举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宫城东北角。至此,这座中国最早的宫城被揭露了出来。

    由是想起早年苏秉琦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谈到的一句话。记得苏先生话的大意是:在考古工作中,你只有想到了什么,才能遇到什么。这让专攻考古学的笔者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当时的想法是这好像有点“唯心”,在以实证为特征的考古学研究中尤其讲不通。在经历了多年的考古实践后,笔者逐渐意识到了这句话的份量和真谛之所在。机遇属于有准备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二里头宫城,不是我们幸运地碰上的,而是通过学术设计“想”出来并且验证到的。

 

<最早的中国41>中轴线规划的宫室建筑群

    中国古代宫室建筑,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土木建筑、封闭式结构、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等等要素。其中中轴线规划,是王权至上的政治性城市“建中立极”思想的最明确的体现。中国古代宫室建筑发展到明清紫禁城达到了极致,而其源头则一直可上推到二里头的大型宫殿建筑群。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探明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内存在着数十座大中型夯土建筑基址。其中,在晚期宫城内已确认了两组大型建筑基址群,它们分别以1号、2号大型宫殿基址为核心纵向分布,都有明确的中轴线。这里,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西路建筑群和东路建筑群。坐落于宫城西南部的1号宫殿基址,与位于其南大门正前方的7号建筑(可能为宫城正门门塾),共享同一中轴线,构成宫城西路建筑群。坐落于宫城东部的2号宫殿基址,与位于其南大门正前方的4号基址,以及增筑于二里头文化末期、位于其北的6号基址,构成宫城东路建筑群。这两组南北有序排列的宫殿建筑群的绵延长度都近200米。

    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室建筑群。《吕氏春秋·慎势篇》中有古代国家“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说法。看来,这一理念,伴随着最早的“中国”王朝的崛起,在二里头时代已经出现。

 


<最早的中国42>中庭可容万人的朝堂建筑

    在已发掘的10座大中型建筑中,1号宫殿基址是面积最大的一座。

    它是宫城西路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使用时间基本和宫城相始终,也是二里头文化晚期。这是一座建立于大型夯土台基之上的复合建筑。台基平面略呈正方形,仅东北部向内凹进一角。整个台基东西长 107米,南北宽约99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发掘时台基仍高出周围地面将近1米。建筑由主体殿堂、四围廊庑和围墙、宽阔的庭院和正门门塾等单元组成,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布局谨严,主次分明。

    如果你对10000平方米这个数据还没有一个形象的概念,那么可以把它和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比较一下。国际标准足球场地的长度是105米,宽度为68米,总面积才7140平方米!当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如此大体量的建筑凸现于东亚大陆的地平线上,它的出现背景和象征意义,是可以想见的。

    1号宫殿基址主体殿堂位于台基北部正中,凸出于台基面之上,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面积900平方米。其上部已遭破坏,宫殿上仅存有一些立柱遗迹。依照这些遗迹,有的学者将殿堂复原为面阔8间、进深3间、周围有回廊的木构建筑;也有学者认为应是有四围墙壁而无堂室分隔的敞亮殿堂。至于屋顶,一般认为可能为四面坡式。这是一座体量庞大、巍峨壮观的高台建筑。面阔8间的偶数开间数,表明它的前门也应为偶数,最可能是两座。

    殿堂坐北朝南,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惯常的格局。它应当出于实际功用和象征意义两方面的原因。这样可以使建筑物最大程度地暴露在北半球明亮、温暖的阳光下。统治者面朝南方接受臣民的觐见,正符合孔子把有道之君比作北极星的政治理念(《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主殿南距大门约70米,堂前是平整宽阔的庭院,面积约5000平方米左右,可以容纳数千人甚至上万人。从院内向矗立在高高的台基上的主殿望去,想必会生发出一种敬畏的感觉。这样的设计,让人想到萧何为汉高祖刘邦建造未央宫时的思路,其理念是“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史记·高祖本纪》)。

    1号宫殿正门在南庑的中部,对应主体殿堂。门址上残存的建筑遗迹有柱础和墙基,纵贯建筑有3条门道,宽约2.5~3米,门道上发现有安门的遗迹。门道外的路面向南倾斜延伸。3条门道将该建筑分为4部分,每部分各应有房间,古代称“塾”,即现在所谓“门房”。专家推测这应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大门建筑。这种带有塾的穿堂式大门,奠定了后世宫门的基本形制,直至清代晚期。

     宫殿外围是廊庑与围墙。其中北、东、南三面廊庑都有内、外廊,中间以木骨墙相隔,墙内外各有成排的廊柱,形成宽约3米的廊道。西庑则只有内廊而无外廊,廊道宽约6米。廊柱间距均为3米余。四周廊庑都可复原为两面坡的带顶回廊。

    1号宫殿院内发现有若干埋葬着人牲和兽牲的祭祀坑。其中位于主殿后面的一个祭祀坑最为令人瞩目,坑的周围埋葬3人,死者或肢骨脱位,或下肢作折跪状,或俯身似被捆绑状。主殿西侧和东南也各埋有1人,上肢被捆绑或被斩掉手足。这些应都是祭祀时的人牲遗骸。

    一般认为,1号宫殿应是统治者进行祭祀活动、发布政令的礼仪性建筑,但究竟属宗庙还是“朝堂”,抑或别的重要建筑,则众说纷纭。用主殿、门塾和廊庑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主体殿堂坐北朝南,前临广庭的格局,为此后中国历代宫室建筑所承继。其建筑规制在中国文明史和中国建筑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最早的中国43>规模浩大的“凝聚力工程”

    整个1号宫殿台基夯筑质量极佳,用工量巨大。其建造程序是:先整治地基,挖掉台基下面的灰土和虚土,直至原生土,等于是挖了一个10000多平方米的大坑,有的地方深度达3米以上;然后将所有低洼地块用成捆的木棍逐层(每层仅厚约5~8厘米)填土夯实,平整地面;最后夯筑出高出地面的台基。现存台基夯土的厚度达1~4米。主殿台基基座底部还特意铺垫有三层鹅卵石,用以加固基础。

    有学者推测,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1号宫殿基址,其夯土的土方总量达2万立方米以上。仅就夯筑这一项计算,如果每人每天夯筑0.1立方米的话,就需要20万个劳动日。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安排1000个劳力,也要200天才能完成。它的建筑工程应包括从设计、测量到下挖基槽、取土、运土、人工夯筑、垫石、筑墙到盖房等多种工序,再加上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多个环节,其所需劳动日当以数十万乃至百万计。这标志着资源集中、人力控制和行政组织的复杂化,是构成国家的重要条件。

    1号宫殿的基础处理工程规模如此浩大、如此注重建筑质量,令人叹为观止。那么,如从建筑力学的角度考虑,花费这样的工夫,是否有其实际的需要呢?笔者曾就此问题请教一位建筑考古学家,他的回答是:1号宫殿的主体殿堂不过是“茅茨土阶”,用句通俗点的话讲就是几间木骨泥墙加茅草顶的大屋,大部分是露天的庭院,如果仅为保证建筑的稳固,是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如此气力来处理地基的。这样一个兴师动众的大工程居然没有其实际上的必要性,那么,它背后的社会政治和宗教机制如何就是颇为发人深省的问题。用现在的话说,它应当是一个国家级的“形象工程”和“凝聚力工程”。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许宏博客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