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利用简易机械装置及竹支架提升棺木的方法----破解龙虎山悬棺安放之谜

发布时间:2009-11-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罗贤伟
 
 
 
    鹰潭龙虎山以上清宫道教正一派“祖庭”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仙水岩碧水丹山的丹霞地貌名闻于世,更因绝壁之上神秘莫测的远古悬棺引人寻幽探奇。据专家考证,龙虎山悬棺墓葬距今2600余年,为春秋战国时期古代越人所为,但百米悬崖绝壁之上的洞穴中棺木是用什么办法放置进去的,尽管有诸多猜测甚至是模拟演示,但至今仍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1991年,本人第一次到龙虎山,之后因接待工作的需要,先后数十次游览,也算是龙虎山的有缘人。长期以来,我一直关注龙虎山悬棺之谜,除实地考察之外,从典籍、报刊、网站等途径多方寻找破解谜题的答案。特别要感谢当今时代的网络技术,让我们可以坐在办公室中“亲临”考古的第一现场,同专家一道细细“观察”每件出土文物,因此尽管我不是专业考古人员,也没有深入任何一个悬棺葬洞,但对研究工作并无大的影响。网络的便捷,也让我能结识许多这一方面研究的爱好者,多多了解他人的观点,这点对谜题解答的帮助极大。根据我的判断,龙虎山悬棺放置采用的是利用简易机械装置及竹支架提升棺木的方法。
    一、龙虎山悬棺采用的是升棺法
    到过鹰潭龙虎山的游客都知道,景区仙水岩每天都会举行两次悬棺安放表演,叫作“升棺表演”。尽管这种方法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但毕竟能将棺木放置到一些洞中,做到部分情景再现,为吸引游客目光,这种棺木放置方法一直以表演的形式向公众展示。有这么一种说法,龙虎山现在的悬棺安放表演刚刚开始时叫“吊棺”表演,某位大人物看完这个“吊棺”表演后,不久就因经济问题被拉下了马,吊棺者“掉官”也,看不得,故以后就改叫“升棺”表演,升棺乃“升官”之意,大吉大利。这只是个茶余饭后的笑谈,但我认为这个名称的改变,无意间揭示了悬棺放置的途径。
    棺木放置于峭壁的岩洞中,无非是两条道路,一是从山顶往下放,另一种是往洞口上“抬”。从龙虎山的地形地貌来看,棺木从山顶往下放是绝对行不通的,绝大多数放置了悬棺的山体连攀爬上去都十分困难,要将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运上山顶绝非古代人力所能为之。
    与之相比,从山下往上直接拉升棺木进入洞中则完全可行。古越人用船将棺木通过山脚的芦溪河运抵安葬的洞口之下的水面是举手之劳,剩下的就是如何往上拉。从目前发现的悬棺洞来看,洞口均可垂直到达水面,却不能垂直到山顶的平台,如果是从山上往下放,利用凹陷绝壁上的洞口作为葬洞显然不是最佳选择,这也说明棺木只能是从下往上,不可能从上往下放进洞中。
    二、升棺过程必须借助简易机械
    关于棺木是如何提升到洞口的问题,有多种说法,这些方法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借助机械装置的方法,如堆土法、栈道法、水文地貌变化法等等;另一类是借助机械装置的方法,如绞车提升法、云梯法等等。
    不借助机械装置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古人的人力将棺木放入洞中。堆土法就是用泥土堆成与洞口平齐的平台,然后将棺木抬入洞中,此法工程量巨大,而且下临深溪,显然不可行;栈道法是指从山底起修一条直通洞口的栈道,然后通过栈道将棺木抬入洞中,最后将栈道销毁,由于修建栈道必定会在岩壁留下桩孔,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修建栈道的痕迹,因此也可排除这种可能;水文地貌变化法是说古代墓葬洞口可能曾经与芦溪河水或地面平齐,古人下葬之后,由于地质作用,水面或地面下降,洞口“抬升”至现在的位置,但这一说法遭到了地质学家和相关地质数据的否定。还有从后山凿隧道的方法,更是无稽之谈。
    不借助机械装置的方法其基本的假说前提就是,古代的人类生产技术相当落后,根本不可能使用机械装置。然而古代人类真的完全不会使用机械装置吗?我认为未必。1979年,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和贵溪县文物陈列室对仙水岩崖墓群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联合发掘工作。在这次发掘中,共清理了18处岩墓,发掘了棺木37具,较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了陶器、原始瓷、骨器、玉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具、乐器等220件。从棺木中出土的文物来看,当年的古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不是简单刀耕火种的原始人类。特别是下葬的棺木大多以整棵楠木刳成,没有很好的工具就无法完成砍伐、搬运和刳制工作。
    古人将巨大的棺木“抬”至洞口,必须借助的工具主要有绳索、杠子等等,但仅凭这些再加上肩膀,是无法完成升棺工作的。可以推定,升棺过程必须借助机械装置。在古代代,古人都有些什么工具呢?江西省博物馆刘诗中研究员在对鹰潭附近一个3300年前的古代铜矿的发掘中,就发现了“木质绞车”,此文物目前在江西省博物馆保存,可以证明当时生活在当地的人类已会使用简易机械。1989年6月13日,上海同济大学陆敬俨教授主持的“中国悬棺研究”课题组,利用仿古绞车等原始机械工具进行了棺木放置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借助机械装置进行棺木安放在当时条件下是完全可能的。
    三、升棺的核心装置
    显然在当时的条件下,古人借助的只能是简易装置完成棺木安放工作。在借助机械装置的方法中,绞车提升的说法出现较早,也就是目前表演所运用的升棺法。当地人士夏瑶年先生提出云梯法,经过了演示检验,并申请了国家专利,说明这一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2009年1月,香港人萧旺强提出,古人是将棺木置于一双层固定的木架之中,通过系在木架的几根绳索,随意调整木架的高度,从而将棺木输送至崖洞。这些方法各有特色,也各有不足。
    判断一个方法是否能真正揭示龙虎山悬棺放置的谜底,标准有两个。一是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龙虎山悬棺的年代虽未完全确定,但科学测定至少2600多年前就有此物存在,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条件下,最简易的方法才是最可行的方法;二是看它能否适应各种葬洞的自然条件,如仅能在局部的某些洞口使用,那么显然不足以令人信服。目前所公示的方法虽然都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但是均存在缺憾。例如,绞车法使用了铁滑轮、而且不能解决滑轮固定的问题;绞车法难于解决下临深水作业的问题,而且提升高度十分有限;萧旺强先生的方法则使用了过多的绳索器具,不符合简捷的原则。通过考察研究,我认为龙虎山悬棺放置仅仅采用了简易机械装置及竹支架,其中并无多大的玄机。
    龙虎山古人升棺首先使用了简单的机械装置,确切地说是使用了简易的滑轮及绞车。之所以称之为“简易的”,主要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目前所见的金属制装置样式不一,但原理相同。前文已经指出,刘诗中先生曾发现了“木质绞车”,我认为从其实物的造型来看,它应是个木质滑轮,不管是绞车还是滑轮,在工作原理上有很强的相似性,都能改变力的方向,功用不一本质却相同。当时兵车已普遍使用于战争,带轴承的轮式装置已运用于实践,而车轴等装置与绞车、滑轮等工具基本类似,这说明当时完全能制造并使用木质绞车和滑轮等简易机械装置。此外,龙虎山的棺木式样与陪葬物品表明,墓主人应习惯于水上活动,作为主要水上工具的帆船,升帆用的滑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装置,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使用滑轮在当时已经比较普遍。
    完全使用竹木材料能否制作绞车和滑轮等简易工具呢?完全可以,竹子的纤维好,抗拉能力强,竹片适度火烤之后很容易弯曲成型,在条件较差的乡村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纯竹制机械构件。制作这些装置,我们主要是利用其基本原理,在形式上可以不一而足,绞车与滑轮的造型可能与今天通常所见的大不相同。例如制造绞车,利用两根毛竹加工弯曲后作为支架,并固定于竹筏之上,用一根圆木作为主轴,再找两根竹棍作撬杆,就是一个结实耐用的绞车了。故在此不对装置制造的具体步骤进行描述,在演示过程中,我们将使用完全利用竹木制作绞车和滑轮式装置。在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中,主持人对陆敬俨先生的绞车提升法提出疑问,说难于寻找固定绞车的场地,其实竹木制的绞车很好在竹筏之上固定,具体方法可以现场演示。
    另一个核心装置是竹制平台。龙虎山岩壁陡峭,在何处固定拉升悬棺的滑轮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当地漫山遍野的毛竹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古人完全有可能利用竹子搭建简易的工作平台,辅助完成升棺工作。竹子体轻质坚,皮厚中空,抗弯拉力强,科学家对竹子进行力学测定表明,竹子的收缩量很小,而弹性和韧性极强,顺纹抗压强度每平方厘米为800公斤左右;顺纹抗拉强度每平方米厘米可承载1800公斤;竹子的抗弯能力极强,如大毛竹的空心度为0.85 ,抗弯能力要比同样重量的实心杆大两倍多。用当地随手可得的资源制作工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鹰潭地区除了毛竹资源,杉树等高大的乔木也种类繁多,但它们无一例外,自身重量过大,没有办法作为绝壁洞中搭建支架的材料。
    竹制平台搭建方法是,安葬人员首先通过攀爬、垂降等方式进入葬洞,从水面船中以人力吊取数根大毛竹进入葬洞,毛竹中空,重量较轻,人力完全可为。有人认为这一说法亦有不妥,因为据说有的洞口人力无法到达,我想连人都上不去的地方,大约只有请张天师作法了,凡在有棺木的葬洞,人力一定能够先行进入。安葬人员首先取大竹搭建高度约1.5米左右的门框式竹支架;再取若干根长且结实的大竹,向如钓鱼杆一般上斜伸出洞,腰部置于门框的横梁之上;根部用竹段压住,竹段与洞顶之间用大竹支撑,这样将压力传递至洞顶,且能直到稳定的作用;在伸出洞口的竹梢部安放滑轮即可,几根竹子一起就可以承受棺木的重量,这样就解决了滑轮固定的问题。另取两根长度适中的粗壮大竹,以1米左右的间距伸出洞口,腰部置于门框下部的大竹之上,根部同样竹段向洞顶作垂直支撑。棺木拉升时,在两根大竹之上放置竹篱、竹席等作为工作平台,人可以站在平台上指挥操作。棺木提升到目标高度后,通过平移平台以人力牵引入洞,伸出洞口的大竹可作为导轨。至于竹制平台的强度是否能满足棺木重量的要求,可以通过增加大竹数量和在着力点衬托加固等方法,大幅提高作业平台承重强度。
    棺木进入洞口之后,可以用圆木或竹段作为滚轴来移动。如洞底不够平整,可使用竹木板铺平,再在上面作业。
    上述是一般性的平台搭建方法。龙虎山的葬洞自然状况各异,有的不完全具备搭建平台的条件,但可以因地制宜,通过改进方法实施。如部分葬洞,容积极小,无法在里面搭建支架,这类洞口可以利用上下左右附近的小洞作为搭建支架的支撑点,只要找到了支撑点,就可以建立平台进行操作。还有些洞的位置条件较好,也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固定滑轮。
    还有一种推测,当时的古人或许掌握了动滑轮或滑轮组的原理和制作技能。物理学告诉我们,为了既节省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索吊起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如果真采用这一装置,提升重达千斤的棺木也会变得轻而易举了,提升动力也就不局限于绞车,甚至用人力拉动就能将棺木升入洞中。当然从目前的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中尚无相关证据,但这种可能性仍然较大。一方面,会使用定滑轮就完全可能使用动滑轮,它们的最简单的差异无非是所安装的位置不同,如果将滑轮安装于棺木一端,它就是一个动滑轮;另一方面,龙虎山悬棺在造型上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棺木两端有成对的圆孔或把手,这不应简单认定为绑扎绳索之用,可能是用于平衡捆绑动滑轮或滑轮组的着力点(动滑轮或滑轮组安装需要更高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如果真能在日后的发掘中找到相关证据,那么一切问题都可解决,而且将在世界古代机械史记下浓浓的一笔。
    四、悬棺之谜缘何神秘
    龙虎山悬棺之谜之所以神秘莫测,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也未发现与升棺方法有关的实物,其实这均可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我国是文明古国,古代文献十分丰富,包括各种丧葬习俗大都有所记载,为何不见悬棺的片言只语。这首先与悬棺葬俗自身有关,越人楚人等古人均崇尚巫术,丧葬是神秘的仪式,一般不会大肆宣扬,龙虎山悬棺安葬地又是常人难于到达的绝壁,直接目睹全过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自然少为人知;其次,我国古代人类葬俗各异,但除藏族天葬师是专职而且可以传授之外,大概没有什么民族有类似于今天的专职殡葬从业人员,因此即便是本民族也可能没有可信的说法流传;最后,也与当时文化水平有关,古代文化水平又相当落后,能掌握文字的只有官吏或文人,这些人不能象观察土葬一样深入葬洞了解悬棺葬的全过程,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为何从未发现与升棺方法有关的实物呢?因为龙虎山古人丧葬没有专门的工具,他们升棺所使用的核心装置,只有木(竹)质绞车、滑轮和竹制工作平台。在人口稀少的古代,每年的丧事次数有限,制造专门的丧葬工具显然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例如滑轮装置,当时可能可以制造金属滑轮,但这一工具在当时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用途(今天同样如此),因此因陋就简,制作一些简单的木质滑轮就成为了最佳选择。竹制绞车和滑轮制作简单成本极低,如同今天的一次性木筷,自然就无人妥善保管,该工具一经分解,几乎无人能认出其原貌,现代人找不到相应的实物亦在情理之中。至于另一件实物----竹制工作平台,则更是临时搭建工程,葬事完成即刻拆除,无处寻找。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社会进步对落后技术的淘汰。利用竹木制作器械在古代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直到现在,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仍然有木匠、篾匠、铁匠等手艺人,但大部分地方,这些行业已经自然消失。许多在以前看来是常规的东西,由于手艺人的消失,而变得神秘起来。以竹绞车为例,对于一个篾匠来说,做这个东西是再简单不过了,因为他懂得竹子的性能,而对一个考古学家来说,几乎想象不出来还有这种方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若论做皮鞋,三个诸葛亮未必能顶个臭皮匠。让所有感兴趣的各行各业人士参与考古研究,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这也算是我们这些外行人的一点期望吧。
    五、悬棺习俗为何消失
    龙虎山悬棺的主人是谁呢?这个谜题其实不难破解。从葬式、陪葬品等方面进行推测,是普遍采用的方法。现代科技已经十分先进,利用碳-14年代测定法可以准确测定墓葬所处年代,然后结合当时的民族分布情况加以推定。还有通过对遗骨的基因进行分析,和现代人类进行对比,也能判断其种族情况,准确率极高。目前普遍的说法是古越人。至于为何选择悬棺方式,风俗起源另当查考。
    不管何种民族,丧葬习俗一旦形成,就极不容易改变,悬棺葬这一习俗却未流传至今,而且何时消失也无从考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对所有墓葬进行年代测定,确定最晚墓葬所处年代,然后从史籍中寻找当年当地发生重大事件的蛛丝马迹。目前对龙虎山悬棺最晚墓葬的年代还无定论,那么只能单纯从史籍中寻找可能的答案。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人西汉时期爆发过数次暴乱,汉武帝元鼎五年,即公元前112年,最后一次暴乱平息之后,“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东越地遂虚。”极有可能龙虎山悬棺主人的后代在此期间,不得不已背井离乡,迁移至江淮地区居住,从此龙虎山悬棺开始成为千古之谜。
    六、结论
    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其扑朔迷离,令人心驰神往。龙虎山悬棺之谜是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谜题,通过对其破解,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更加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作者简介:罗贤伟,1970年生,江西省余干县人,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鹰潭市分行。爱好广泛,发表过若干业务论文、杂文等,著有儿童经济学普及小说《古姆拉国的小经济学家》(中国文联出版社)。邮编:33500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利用简易机械装置及竹支架提升棺木的方法----破解龙虎山悬棺安放之谜

发布时间:2009-11-24

 
 
 
    鹰潭龙虎山以上清宫道教正一派“祖庭”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仙水岩碧水丹山的丹霞地貌名闻于世,更因绝壁之上神秘莫测的远古悬棺引人寻幽探奇。据专家考证,龙虎山悬棺墓葬距今2600余年,为春秋战国时期古代越人所为,但百米悬崖绝壁之上的洞穴中棺木是用什么办法放置进去的,尽管有诸多猜测甚至是模拟演示,但至今仍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1991年,本人第一次到龙虎山,之后因接待工作的需要,先后数十次游览,也算是龙虎山的有缘人。长期以来,我一直关注龙虎山悬棺之谜,除实地考察之外,从典籍、报刊、网站等途径多方寻找破解谜题的答案。特别要感谢当今时代的网络技术,让我们可以坐在办公室中“亲临”考古的第一现场,同专家一道细细“观察”每件出土文物,因此尽管我不是专业考古人员,也没有深入任何一个悬棺葬洞,但对研究工作并无大的影响。网络的便捷,也让我能结识许多这一方面研究的爱好者,多多了解他人的观点,这点对谜题解答的帮助极大。根据我的判断,龙虎山悬棺放置采用的是利用简易机械装置及竹支架提升棺木的方法。
    一、龙虎山悬棺采用的是升棺法
    到过鹰潭龙虎山的游客都知道,景区仙水岩每天都会举行两次悬棺安放表演,叫作“升棺表演”。尽管这种方法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但毕竟能将棺木放置到一些洞中,做到部分情景再现,为吸引游客目光,这种棺木放置方法一直以表演的形式向公众展示。有这么一种说法,龙虎山现在的悬棺安放表演刚刚开始时叫“吊棺”表演,某位大人物看完这个“吊棺”表演后,不久就因经济问题被拉下了马,吊棺者“掉官”也,看不得,故以后就改叫“升棺”表演,升棺乃“升官”之意,大吉大利。这只是个茶余饭后的笑谈,但我认为这个名称的改变,无意间揭示了悬棺放置的途径。
    棺木放置于峭壁的岩洞中,无非是两条道路,一是从山顶往下放,另一种是往洞口上“抬”。从龙虎山的地形地貌来看,棺木从山顶往下放是绝对行不通的,绝大多数放置了悬棺的山体连攀爬上去都十分困难,要将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运上山顶绝非古代人力所能为之。
    与之相比,从山下往上直接拉升棺木进入洞中则完全可行。古越人用船将棺木通过山脚的芦溪河运抵安葬的洞口之下的水面是举手之劳,剩下的就是如何往上拉。从目前发现的悬棺洞来看,洞口均可垂直到达水面,却不能垂直到山顶的平台,如果是从山上往下放,利用凹陷绝壁上的洞口作为葬洞显然不是最佳选择,这也说明棺木只能是从下往上,不可能从上往下放进洞中。
    二、升棺过程必须借助简易机械
    关于棺木是如何提升到洞口的问题,有多种说法,这些方法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借助机械装置的方法,如堆土法、栈道法、水文地貌变化法等等;另一类是借助机械装置的方法,如绞车提升法、云梯法等等。
    不借助机械装置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古人的人力将棺木放入洞中。堆土法就是用泥土堆成与洞口平齐的平台,然后将棺木抬入洞中,此法工程量巨大,而且下临深溪,显然不可行;栈道法是指从山底起修一条直通洞口的栈道,然后通过栈道将棺木抬入洞中,最后将栈道销毁,由于修建栈道必定会在岩壁留下桩孔,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修建栈道的痕迹,因此也可排除这种可能;水文地貌变化法是说古代墓葬洞口可能曾经与芦溪河水或地面平齐,古人下葬之后,由于地质作用,水面或地面下降,洞口“抬升”至现在的位置,但这一说法遭到了地质学家和相关地质数据的否定。还有从后山凿隧道的方法,更是无稽之谈。
    不借助机械装置的方法其基本的假说前提就是,古代的人类生产技术相当落后,根本不可能使用机械装置。然而古代人类真的完全不会使用机械装置吗?我认为未必。1979年,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和贵溪县文物陈列室对仙水岩崖墓群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联合发掘工作。在这次发掘中,共清理了18处岩墓,发掘了棺木37具,较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了陶器、原始瓷、骨器、玉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具、乐器等220件。从棺木中出土的文物来看,当年的古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不是简单刀耕火种的原始人类。特别是下葬的棺木大多以整棵楠木刳成,没有很好的工具就无法完成砍伐、搬运和刳制工作。
    古人将巨大的棺木“抬”至洞口,必须借助的工具主要有绳索、杠子等等,但仅凭这些再加上肩膀,是无法完成升棺工作的。可以推定,升棺过程必须借助机械装置。在古代代,古人都有些什么工具呢?江西省博物馆刘诗中研究员在对鹰潭附近一个3300年前的古代铜矿的发掘中,就发现了“木质绞车”,此文物目前在江西省博物馆保存,可以证明当时生活在当地的人类已会使用简易机械。1989年6月13日,上海同济大学陆敬俨教授主持的“中国悬棺研究”课题组,利用仿古绞车等原始机械工具进行了棺木放置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借助机械装置进行棺木安放在当时条件下是完全可能的。
    三、升棺的核心装置
    显然在当时的条件下,古人借助的只能是简易装置完成棺木安放工作。在借助机械装置的方法中,绞车提升的说法出现较早,也就是目前表演所运用的升棺法。当地人士夏瑶年先生提出云梯法,经过了演示检验,并申请了国家专利,说明这一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2009年1月,香港人萧旺强提出,古人是将棺木置于一双层固定的木架之中,通过系在木架的几根绳索,随意调整木架的高度,从而将棺木输送至崖洞。这些方法各有特色,也各有不足。
    判断一个方法是否能真正揭示龙虎山悬棺放置的谜底,标准有两个。一是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龙虎山悬棺的年代虽未完全确定,但科学测定至少2600多年前就有此物存在,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条件下,最简易的方法才是最可行的方法;二是看它能否适应各种葬洞的自然条件,如仅能在局部的某些洞口使用,那么显然不足以令人信服。目前所公示的方法虽然都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但是均存在缺憾。例如,绞车法使用了铁滑轮、而且不能解决滑轮固定的问题;绞车法难于解决下临深水作业的问题,而且提升高度十分有限;萧旺强先生的方法则使用了过多的绳索器具,不符合简捷的原则。通过考察研究,我认为龙虎山悬棺放置仅仅采用了简易机械装置及竹支架,其中并无多大的玄机。
    龙虎山古人升棺首先使用了简单的机械装置,确切地说是使用了简易的滑轮及绞车。之所以称之为“简易的”,主要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目前所见的金属制装置样式不一,但原理相同。前文已经指出,刘诗中先生曾发现了“木质绞车”,我认为从其实物的造型来看,它应是个木质滑轮,不管是绞车还是滑轮,在工作原理上有很强的相似性,都能改变力的方向,功用不一本质却相同。当时兵车已普遍使用于战争,带轴承的轮式装置已运用于实践,而车轴等装置与绞车、滑轮等工具基本类似,这说明当时完全能制造并使用木质绞车和滑轮等简易机械装置。此外,龙虎山的棺木式样与陪葬物品表明,墓主人应习惯于水上活动,作为主要水上工具的帆船,升帆用的滑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装置,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使用滑轮在当时已经比较普遍。
    完全使用竹木材料能否制作绞车和滑轮等简易工具呢?完全可以,竹子的纤维好,抗拉能力强,竹片适度火烤之后很容易弯曲成型,在条件较差的乡村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纯竹制机械构件。制作这些装置,我们主要是利用其基本原理,在形式上可以不一而足,绞车与滑轮的造型可能与今天通常所见的大不相同。例如制造绞车,利用两根毛竹加工弯曲后作为支架,并固定于竹筏之上,用一根圆木作为主轴,再找两根竹棍作撬杆,就是一个结实耐用的绞车了。故在此不对装置制造的具体步骤进行描述,在演示过程中,我们将使用完全利用竹木制作绞车和滑轮式装置。在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中,主持人对陆敬俨先生的绞车提升法提出疑问,说难于寻找固定绞车的场地,其实竹木制的绞车很好在竹筏之上固定,具体方法可以现场演示。
    另一个核心装置是竹制平台。龙虎山岩壁陡峭,在何处固定拉升悬棺的滑轮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当地漫山遍野的毛竹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古人完全有可能利用竹子搭建简易的工作平台,辅助完成升棺工作。竹子体轻质坚,皮厚中空,抗弯拉力强,科学家对竹子进行力学测定表明,竹子的收缩量很小,而弹性和韧性极强,顺纹抗压强度每平方厘米为800公斤左右;顺纹抗拉强度每平方米厘米可承载1800公斤;竹子的抗弯能力极强,如大毛竹的空心度为0.85 ,抗弯能力要比同样重量的实心杆大两倍多。用当地随手可得的资源制作工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鹰潭地区除了毛竹资源,杉树等高大的乔木也种类繁多,但它们无一例外,自身重量过大,没有办法作为绝壁洞中搭建支架的材料。
    竹制平台搭建方法是,安葬人员首先通过攀爬、垂降等方式进入葬洞,从水面船中以人力吊取数根大毛竹进入葬洞,毛竹中空,重量较轻,人力完全可为。有人认为这一说法亦有不妥,因为据说有的洞口人力无法到达,我想连人都上不去的地方,大约只有请张天师作法了,凡在有棺木的葬洞,人力一定能够先行进入。安葬人员首先取大竹搭建高度约1.5米左右的门框式竹支架;再取若干根长且结实的大竹,向如钓鱼杆一般上斜伸出洞,腰部置于门框的横梁之上;根部用竹段压住,竹段与洞顶之间用大竹支撑,这样将压力传递至洞顶,且能直到稳定的作用;在伸出洞口的竹梢部安放滑轮即可,几根竹子一起就可以承受棺木的重量,这样就解决了滑轮固定的问题。另取两根长度适中的粗壮大竹,以1米左右的间距伸出洞口,腰部置于门框下部的大竹之上,根部同样竹段向洞顶作垂直支撑。棺木拉升时,在两根大竹之上放置竹篱、竹席等作为工作平台,人可以站在平台上指挥操作。棺木提升到目标高度后,通过平移平台以人力牵引入洞,伸出洞口的大竹可作为导轨。至于竹制平台的强度是否能满足棺木重量的要求,可以通过增加大竹数量和在着力点衬托加固等方法,大幅提高作业平台承重强度。
    棺木进入洞口之后,可以用圆木或竹段作为滚轴来移动。如洞底不够平整,可使用竹木板铺平,再在上面作业。
    上述是一般性的平台搭建方法。龙虎山的葬洞自然状况各异,有的不完全具备搭建平台的条件,但可以因地制宜,通过改进方法实施。如部分葬洞,容积极小,无法在里面搭建支架,这类洞口可以利用上下左右附近的小洞作为搭建支架的支撑点,只要找到了支撑点,就可以建立平台进行操作。还有些洞的位置条件较好,也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固定滑轮。
    还有一种推测,当时的古人或许掌握了动滑轮或滑轮组的原理和制作技能。物理学告诉我们,为了既节省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索吊起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如果真采用这一装置,提升重达千斤的棺木也会变得轻而易举了,提升动力也就不局限于绞车,甚至用人力拉动就能将棺木升入洞中。当然从目前的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中尚无相关证据,但这种可能性仍然较大。一方面,会使用定滑轮就完全可能使用动滑轮,它们的最简单的差异无非是所安装的位置不同,如果将滑轮安装于棺木一端,它就是一个动滑轮;另一方面,龙虎山悬棺在造型上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棺木两端有成对的圆孔或把手,这不应简单认定为绑扎绳索之用,可能是用于平衡捆绑动滑轮或滑轮组的着力点(动滑轮或滑轮组安装需要更高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如果真能在日后的发掘中找到相关证据,那么一切问题都可解决,而且将在世界古代机械史记下浓浓的一笔。
    四、悬棺之谜缘何神秘
    龙虎山悬棺之谜之所以神秘莫测,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也未发现与升棺方法有关的实物,其实这均可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我国是文明古国,古代文献十分丰富,包括各种丧葬习俗大都有所记载,为何不见悬棺的片言只语。这首先与悬棺葬俗自身有关,越人楚人等古人均崇尚巫术,丧葬是神秘的仪式,一般不会大肆宣扬,龙虎山悬棺安葬地又是常人难于到达的绝壁,直接目睹全过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自然少为人知;其次,我国古代人类葬俗各异,但除藏族天葬师是专职而且可以传授之外,大概没有什么民族有类似于今天的专职殡葬从业人员,因此即便是本民族也可能没有可信的说法流传;最后,也与当时文化水平有关,古代文化水平又相当落后,能掌握文字的只有官吏或文人,这些人不能象观察土葬一样深入葬洞了解悬棺葬的全过程,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为何从未发现与升棺方法有关的实物呢?因为龙虎山古人丧葬没有专门的工具,他们升棺所使用的核心装置,只有木(竹)质绞车、滑轮和竹制工作平台。在人口稀少的古代,每年的丧事次数有限,制造专门的丧葬工具显然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例如滑轮装置,当时可能可以制造金属滑轮,但这一工具在当时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用途(今天同样如此),因此因陋就简,制作一些简单的木质滑轮就成为了最佳选择。竹制绞车和滑轮制作简单成本极低,如同今天的一次性木筷,自然就无人妥善保管,该工具一经分解,几乎无人能认出其原貌,现代人找不到相应的实物亦在情理之中。至于另一件实物----竹制工作平台,则更是临时搭建工程,葬事完成即刻拆除,无处寻找。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社会进步对落后技术的淘汰。利用竹木制作器械在古代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直到现在,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仍然有木匠、篾匠、铁匠等手艺人,但大部分地方,这些行业已经自然消失。许多在以前看来是常规的东西,由于手艺人的消失,而变得神秘起来。以竹绞车为例,对于一个篾匠来说,做这个东西是再简单不过了,因为他懂得竹子的性能,而对一个考古学家来说,几乎想象不出来还有这种方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若论做皮鞋,三个诸葛亮未必能顶个臭皮匠。让所有感兴趣的各行各业人士参与考古研究,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这也算是我们这些外行人的一点期望吧。
    五、悬棺习俗为何消失
    龙虎山悬棺的主人是谁呢?这个谜题其实不难破解。从葬式、陪葬品等方面进行推测,是普遍采用的方法。现代科技已经十分先进,利用碳-14年代测定法可以准确测定墓葬所处年代,然后结合当时的民族分布情况加以推定。还有通过对遗骨的基因进行分析,和现代人类进行对比,也能判断其种族情况,准确率极高。目前普遍的说法是古越人。至于为何选择悬棺方式,风俗起源另当查考。
    不管何种民族,丧葬习俗一旦形成,就极不容易改变,悬棺葬这一习俗却未流传至今,而且何时消失也无从考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对所有墓葬进行年代测定,确定最晚墓葬所处年代,然后从史籍中寻找当年当地发生重大事件的蛛丝马迹。目前对龙虎山悬棺最晚墓葬的年代还无定论,那么只能单纯从史籍中寻找可能的答案。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人西汉时期爆发过数次暴乱,汉武帝元鼎五年,即公元前112年,最后一次暴乱平息之后,“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东越地遂虚。”极有可能龙虎山悬棺主人的后代在此期间,不得不已背井离乡,迁移至江淮地区居住,从此龙虎山悬棺开始成为千古之谜。
    六、结论
    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其扑朔迷离,令人心驰神往。龙虎山悬棺之谜是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谜题,通过对其破解,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更加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作者简介:罗贤伟,1970年生,江西省余干县人,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鹰潭市分行。爱好广泛,发表过若干业务论文、杂文等,著有儿童经济学普及小说《古姆拉国的小经济学家》(中国文联出版社)。邮编:335000
 
 

作者:罗贤伟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