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大众视野中做研究 有一种特别惬意的感觉(1)

发布时间:2010-09-21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孙漪娜

    一直以来,考古人习惯于“关起书斋做学问”,踏实与质朴是他们的风格,也是追求。一直以来,在大众的眼中,考古多少都有些莫名的高深,学者们总在研究些各色古物,然后在必要时,给出一个令人震惊或赞叹的结论,由众人评说。一直以来,考古,一如神秘的代言,似乎从未对外界锁上门扉,但却让人想走进又难得其法。世情总在变化,在越来越多的资源、信息都在“共享”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好奇心足以穿破一切藩篱,很难说是公众想到了角落里的考古,或者考古人自己走入了大众的视线,总之,不知从何时起,考古已不再单单是考古人的事,它被赋予了更多,比如权利、义务和社会责任。考古研究的成果也再不仅仅是学术的探索,它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社会,进入大众的视野。
    但一直以来,考古成果的转化和普及常常会遇到些困难,或学者们无暇顾及、热情不高,或形式上千篇一律、难以出新,或大众不明就里、半信半疑。在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浮躁当下,在揭秘、悬疑充斥的名利市场,出于对社会的责任,出于对行业的保护,由真正的考古人做真正的考古普及,做真正吸引大众视线的考古普及,已是迫在眉睫。王仁湘恰恰是一位较早关注考古普及,并且在这一领域坚持跋涉了三十年的考古人。三十年来,他主编和撰写了大量的考古科普读物,出版总量达到1000万字以上。他策划主编的“华夏文明探秘”丛书40种是迄今文物考古界编印出版的最大规模的科普读物,获得了第11届中国图书奖。他参与策划了2008年奥运期间名噪一时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奇迹天工”并主持编写了展陈大纲和相关图书。
    2009年,为对在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鼓励,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国科协决定在来年的科技活动周举办一次“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的联合表彰活动。基于王仁湘多年来在考古科普方面的贡献,国家文物局用仅有的名额推荐他参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结果他成功当选,不负众望。
    有人说,王仁湘是考古普及领域的拓荒者,不知这评价是否贴切,但他确确实实是在这一领域较早的播下种子并收获累累硕果的人。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公众考古的最初也只是一片杂草中的一个个脚印,何人何时开始走的或无从考证,但至少王仁湘在这路上走的三十年,已经为他在这一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和替代的印记。他说,坚持做考古的科普,便已摆脱了名利的束缚,缘由无他,只是因为在大众视野中做研究,有一种特别惬意的感觉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是采访王仁湘的一个由头,所以话题便从考古的科普开始。
    我们一般说到科普总是会想到自然科学方面,考古更多时候是被划入人文学科的,您认为考古类的科普与狭义上的科普有什么区别?
    从作用上讲没有太大区别,都是让大众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有所认知,但是在内涵上两者是不一样的。一般讲的科普类是关注自然科学的科学技术、科技原理、科学发明、科技人物等,而我们之前做的考古的普及图书主要是讲考古发现、发现背后的故事、考古发现的意义等内容。虽说大多是些人文方面的知识,但实际上很多东西在我们这个行业内,隔了一个领域都不太容易去了解和掌握,更不要说是一般的大众。没有普及性的材料,他们理解起来会很困难。
   
    在策划考古类科普图书时,如何定位读者群?

    这类图书的受众,基数最大的就是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也包括小学生,他们需要的是一般性的知识,这种基本的普及做起来是比较难的;再有就是高知层,他们一般知识水平较高,对考古有一定的认知,想了解更多信息、进行更深入的认知和思考,在这个层面,考古的普及有更广阔和多样的空间;还有就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普及,在行业内,在同一知识层面,专业和研究方向不同,大家之间有时也需要通过一些普及读物互相了解。

    科普需要通俗易懂,考古则要求学术严谨,在做科普图书时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度”?

    我们普及的一定是现有的已经确定的认识,即使有些是没有完全确定,也要告诉读者有哪几种可能,具体都是怎么回事,这个严谨是首要的和必需的。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本身就不是说所有结论就都非常确定,也会有很多不同认识和争论。因此也要给读者一个引导,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学科就是这个特点,确定的就是那样,不确定的则要讨论,不要有太多过度推演的东西。

    通俗易懂则主要是做到文字清新流畅,让读者看起来不生疏、不费劲、不晦涩。可能会有些故事情节,包括历史典故,还有一些我们发现的过程等等,会揉进去,让读者接受起来有种愉悦的感觉,读的太费劲他会觉得痛苦。此外,要让人愿意看,句式就不能太长,如果读了半天自己都喘不上气来了,读者也没法看进去;段落也要短一点,不要翻了几篇还是一个自然段。在这些细节上要做好。

    内容方面呢?

    主要的还是受大众关注的这些重点发现,有可能是一个遗址、有可能是一个文化、有可能是一个墓地,这些重点要涵盖。还有就是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做,比如文房四宝,还有我之前做过的饮食器具等等,和考古相关的都可以做。这方面的内容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有“介质”——考古研究的对象虽然是过去,但是现在仍在使用,通过这个介质可以贯通起来,让读者有一个亲切感。了解过去也是为了对现在有一个认识,即现在是怎么形成的,然后又去思考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可能会引发读者进行一些思索。

    这类图书在出版上有难度么?

    现在好一些了,在以前是有一定难度。比如我主编的“华夏文明探秘”丛书,1998年出的第一版,当时出版社就签了好几个,最后都流产了。因为出版社也要考虑效益和影响,考虑这个东西到底最终能不能站的住,所以签了几份合同最后都废了。最终这套书是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的,一方面它财力比较雄厚,另一方面,那时是一个机遇,他们正好想创一个这方面的品牌,双方都有做好这样一套书的愿望,所以最终就成了。这套书后来得了“中国图书奖”,对出版社也是很高的荣誉了。

    这类图书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如何?

    我自己做的书没有赔,有的是一年再版几次的,还有的当年就出海外版的,前面说的这套书,大概回报率开始算得是40%。一般的考古类图书印几千册就不错了,普及类的可以10000册起印,这说明市场对这类图书是有需求的。而且现在公众对这方面都比较感兴趣,内容做得好,发行渠道跟得上,市场还是有的。

    还有一些相关的图书不是考古从业人员做的,听说销量都比较好,从效果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比我们这些书的影响范围还要大,但是在科学和严谨方面,问题还是大一些,猎奇、悬疑的比较多,真正给读者科学可靠的信息是有限的。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0年9月17日第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在大众视野中做研究 有一种特别惬意的感觉(1)

发布时间:2010-09-21

    一直以来,考古人习惯于“关起书斋做学问”,踏实与质朴是他们的风格,也是追求。一直以来,在大众的眼中,考古多少都有些莫名的高深,学者们总在研究些各色古物,然后在必要时,给出一个令人震惊或赞叹的结论,由众人评说。一直以来,考古,一如神秘的代言,似乎从未对外界锁上门扉,但却让人想走进又难得其法。世情总在变化,在越来越多的资源、信息都在“共享”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好奇心足以穿破一切藩篱,很难说是公众想到了角落里的考古,或者考古人自己走入了大众的视线,总之,不知从何时起,考古已不再单单是考古人的事,它被赋予了更多,比如权利、义务和社会责任。考古研究的成果也再不仅仅是学术的探索,它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社会,进入大众的视野。
    但一直以来,考古成果的转化和普及常常会遇到些困难,或学者们无暇顾及、热情不高,或形式上千篇一律、难以出新,或大众不明就里、半信半疑。在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浮躁当下,在揭秘、悬疑充斥的名利市场,出于对社会的责任,出于对行业的保护,由真正的考古人做真正的考古普及,做真正吸引大众视线的考古普及,已是迫在眉睫。王仁湘恰恰是一位较早关注考古普及,并且在这一领域坚持跋涉了三十年的考古人。三十年来,他主编和撰写了大量的考古科普读物,出版总量达到1000万字以上。他策划主编的“华夏文明探秘”丛书40种是迄今文物考古界编印出版的最大规模的科普读物,获得了第11届中国图书奖。他参与策划了2008年奥运期间名噪一时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奇迹天工”并主持编写了展陈大纲和相关图书。
    2009年,为对在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鼓励,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国科协决定在来年的科技活动周举办一次“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的联合表彰活动。基于王仁湘多年来在考古科普方面的贡献,国家文物局用仅有的名额推荐他参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结果他成功当选,不负众望。
    有人说,王仁湘是考古普及领域的拓荒者,不知这评价是否贴切,但他确确实实是在这一领域较早的播下种子并收获累累硕果的人。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公众考古的最初也只是一片杂草中的一个个脚印,何人何时开始走的或无从考证,但至少王仁湘在这路上走的三十年,已经为他在这一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和替代的印记。他说,坚持做考古的科普,便已摆脱了名利的束缚,缘由无他,只是因为在大众视野中做研究,有一种特别惬意的感觉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是采访王仁湘的一个由头,所以话题便从考古的科普开始。
    我们一般说到科普总是会想到自然科学方面,考古更多时候是被划入人文学科的,您认为考古类的科普与狭义上的科普有什么区别?
    从作用上讲没有太大区别,都是让大众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有所认知,但是在内涵上两者是不一样的。一般讲的科普类是关注自然科学的科学技术、科技原理、科学发明、科技人物等,而我们之前做的考古的普及图书主要是讲考古发现、发现背后的故事、考古发现的意义等内容。虽说大多是些人文方面的知识,但实际上很多东西在我们这个行业内,隔了一个领域都不太容易去了解和掌握,更不要说是一般的大众。没有普及性的材料,他们理解起来会很困难。
   
    在策划考古类科普图书时,如何定位读者群?

    这类图书的受众,基数最大的就是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也包括小学生,他们需要的是一般性的知识,这种基本的普及做起来是比较难的;再有就是高知层,他们一般知识水平较高,对考古有一定的认知,想了解更多信息、进行更深入的认知和思考,在这个层面,考古的普及有更广阔和多样的空间;还有就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普及,在行业内,在同一知识层面,专业和研究方向不同,大家之间有时也需要通过一些普及读物互相了解。

    科普需要通俗易懂,考古则要求学术严谨,在做科普图书时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度”?

    我们普及的一定是现有的已经确定的认识,即使有些是没有完全确定,也要告诉读者有哪几种可能,具体都是怎么回事,这个严谨是首要的和必需的。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本身就不是说所有结论就都非常确定,也会有很多不同认识和争论。因此也要给读者一个引导,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学科就是这个特点,确定的就是那样,不确定的则要讨论,不要有太多过度推演的东西。

    通俗易懂则主要是做到文字清新流畅,让读者看起来不生疏、不费劲、不晦涩。可能会有些故事情节,包括历史典故,还有一些我们发现的过程等等,会揉进去,让读者接受起来有种愉悦的感觉,读的太费劲他会觉得痛苦。此外,要让人愿意看,句式就不能太长,如果读了半天自己都喘不上气来了,读者也没法看进去;段落也要短一点,不要翻了几篇还是一个自然段。在这些细节上要做好。

    内容方面呢?

    主要的还是受大众关注的这些重点发现,有可能是一个遗址、有可能是一个文化、有可能是一个墓地,这些重点要涵盖。还有就是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做,比如文房四宝,还有我之前做过的饮食器具等等,和考古相关的都可以做。这方面的内容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有“介质”——考古研究的对象虽然是过去,但是现在仍在使用,通过这个介质可以贯通起来,让读者有一个亲切感。了解过去也是为了对现在有一个认识,即现在是怎么形成的,然后又去思考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可能会引发读者进行一些思索。

    这类图书在出版上有难度么?

    现在好一些了,在以前是有一定难度。比如我主编的“华夏文明探秘”丛书,1998年出的第一版,当时出版社就签了好几个,最后都流产了。因为出版社也要考虑效益和影响,考虑这个东西到底最终能不能站的住,所以签了几份合同最后都废了。最终这套书是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的,一方面它财力比较雄厚,另一方面,那时是一个机遇,他们正好想创一个这方面的品牌,双方都有做好这样一套书的愿望,所以最终就成了。这套书后来得了“中国图书奖”,对出版社也是很高的荣誉了。

    这类图书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如何?

    我自己做的书没有赔,有的是一年再版几次的,还有的当年就出海外版的,前面说的这套书,大概回报率开始算得是40%。一般的考古类图书印几千册就不错了,普及类的可以10000册起印,这说明市场对这类图书是有需求的。而且现在公众对这方面都比较感兴趣,内容做得好,发行渠道跟得上,市场还是有的。

    还有一些相关的图书不是考古从业人员做的,听说销量都比较好,从效果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比我们这些书的影响范围还要大,但是在科学和严谨方面,问题还是大一些,猎奇、悬疑的比较多,真正给读者科学可靠的信息是有限的。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0年9月17日第8版)

 

   

作者:孙漪娜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