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河南文物建筑历史遗存彩画抢救调查(一)——洛阳山陕会馆的彩画艺术

发布时间:2010-09-25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会馆建筑在交通枢纽位置和城市中大量出现。河南地处中原,是东西南北商业中转的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不仅将各地商品经由河南汇通天下,而且也将各地的建筑文化带到了河南。而以“联乡谊,敬神祗”为基本功能的会馆建筑,更是广泛分布于河南境内。

    洛阳山陕会馆和周口关帝庙均属商业会馆,为山陕商人所建。关公是山西运城人,陕西是关公的改姓之地,加之关公又是民间祭拜的武财神,山陕商人建造的会馆一般都以祭祀关公为主,目的是为保佑山陕客商在河南的经贸活动逢凶化吉、经营和顺,因此山陕会馆也多被称为“关帝庙”,“馆庙合一”是其基本特征。

    洛阳山陕会馆,是河南黄河流域会馆建筑的典型代表。始建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位于洛阳市九都路东段,坐北面南,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山陕会馆山门、舞楼、拜殿和大殿等均存有彩画,形式为不同等级的旋子彩画。

    山门彩画残损严重,仅挑檐檩枋有以攒档为单位的小池子,沥粉,有贴金。隐约可见图案部分龙纹、麒麟、凤纹、寿纹和锦文,图案组合形式已不可辨。其颜色留存亦较少,仅有少量青色和金色。

    戏楼大梁彩画与清官式金琢磨石碾玉旋子彩画极为接近,故称其为准清官式无地仗金琢磨石碾玉旋子彩画。

    戏楼四缝大梁侧面均为方心式构图。大梁方心偏大,其长超过了整缝梁架彩画的一半约等54%,远大于清官式旋子彩画的“三停”(即各占1/3)式构图;梁侧面方心(宽45厘米)大于底面掐池子(宽18厘米),此种做法并非是随梁自身结构的截面比,而是有意识加大了侧面宽度。大梁侧面找头旋花为一正两破加单路旋瓣,无论整旋子或半破旋子皆为4层。第一层暨旋眼为花朵型,直径为150,分两片花瓣相咬合。第二层为西番莲瓣纹饰宽20;第三层为舒展花瓣型宽100,第四层为咬合花瓣型宽90;单路旋花为旋瓣宽50。无岔口,棱线宽6厘米,明间面与次间面图案颜色亦不同,明间为红地退晕适合花卉图案,次间则为龟背锦文。方心头更多地继承了明代旋子彩画呈锐小三角形一坡多折内弧式画法,方心图案同棱线图案一样分明间面和次间面,明间为裸露形金龙戏珠,次间为简洁型龙穿牡丹,躯体片金做法,而鳍和毛发则使用拶退做法。牡丹花型为写生,使用了金琢墨拶退画法。

    四缝大梁底面为清官式掐池子式构图。底面旋花与侧面旋花造型又有区别,基本亦为4层,第一层旋眼的与清官式的旋眼造型有60%~70%的相似,其型像橄榄核,彩画匠师称为“蝉”。第二层为连珠式,第三层为旋瓣型,第四层又为连珠式,单路旋花为旋瓣型。

    天花彩画残损超过95%,且分布较散,仅东稍间留存稍多。从现状判断,戏楼天花为不设支条硬天花,东稍间留存为海墁式红蝠流云,其他为浅黄色地上绘黑色花卉纹勾白边。

    内檐额枋(平板枋、大额枋)彩画同采用带盒子的方心式。外檐挑檐檩枋则以斗拱攒档为单位设置小池子,每一池子为独立画面段落。

    拜殿现存彩画为地方手法浓郁的旋子彩画,金线使用增多而提高了彩画的等级。七架梁两端找头设盒子且盒子加长,方心外围不设棱线,方心缩短,长约占整构件长的25%。方心头同戏楼画法呈锐三角形一坡多折内弧式画法,方心内图案龙穿牡丹,画法与戏楼一样为金琢磨石碾玉。旋花一正两破,破旋花则为1/4整团图案。梁的用材为自然原材,其彩画同样分为了侧面和底面。底面彩画宽度小于侧面宽度(立高),1/4旋花掐池子构图。穿梁彩画设置同梁底,不同之处为池子的燕尾地是以箍头座中,两半团旋花分置其侧。正中池心绿地金龙穿牡丹,画法同戏楼。檩枋彩画采用方心式和掐池子式交替出现的方法布置。如上金檩用掐池子,则随檩枋用简单方心式布置,中金檩用旋花小盒子方心式,随檩枋就使用掐池子式,下金檩用无旋花长盒子方心式,则随檩枋使用掐池子式。檩枋图案与梁架图案相统一,细节上灵活运用,变化多端,内涵寓意亦丰富。

    拜殿外檐檐檩枋则以斗拱攒档为单位设置小池子,每一池子为独立画面段落。垫栱板为做龙与行龙。可喜的是,在东次间发现了清晰的椽头沥粉小整团旋花图案。旋花层次分明,中置圆形旋眼(第一层),其外(第二层)连珠式,第三层为舒展花瓣型。

    大殿彩画与戏楼准官式旋子彩画相比,地方成分加浓,可称为地方方心式旋子彩画。明次间七架梁方心结构不同。明间七架梁较官式的方心旋子彩画的“三停”结构稍长,长约为50%。五架梁和三架梁的枋心长度与清官式的“三停”结构一样,每部分长度相等。整缝梁架三架梁与七架梁彩画结构相同,方心外部没有棱线,方心头与戏楼相比呈大锐三角形一坡多折内弧式画法,五架梁方心外部设棱线。各梁方心内容不同,七架梁为金龙戏火珠穿牡丹,五架梁为麒麟戏金凤,三架梁为双麒麟争珠。金龙为简洁型片金做法,凤和麒麟为裸露型片金做法。旋花形式与戏楼一样,箍头形式多样。同是一根梁的南北两端箍头内纹饰亦不相同。有复合仰覆莲形、连续“十”字形、连续如意纹形、连续“工”字纹形、硬夔纹形。每一盒子内纹饰又不相同,为相同题材的不同组合方式的明暗八仙、富贵吉祥、福寿平安纹饰。找头旋子组合丰富,一整两破、一整两破加多路、一整两破加“喜相逢”等;盒子外框做退晕烟云岔口。梁底设半旋花掐(卡)池子、1/4旋花掐池子、半拉瓢掐池子构图。

    次间七架梁方心结构与明间相比明显偏短,更接近清官式的“三停”结构,而旋花比明间旋花加长,破旋子外加两路旋瓣。各梁方心图案组合灵活运用,既在细节上变化,又达到了整体的统一。纹饰内容运用相间的排列手法,使得纹饰内容既在统一中求变化,又在变化中求统一,从而收到一种百看不厌的装饰效果。

    内檐檩枋彩画采用方心式和掐池子式交替出现的方法布置,其纹饰图案设置同拜殿。外檐平板枋则海墁龙凤穿牡丹,檐檩枋则以斗拱攒档为单位设置小池子,每一池子为独立画面段落。

    明间随檩枋绘着清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山陕众商创修大殿5间左右配殿各3间告竣吉祥谨志公纪。西次间随檩枋则有确切的各个匠作的参与匠人。其中绘工为:吴元庆,李志学,张解(魁)聚,遗憾的是此题记没有年代记录。东次间随檩枋则绘着首事人暨管理人等。

    通过考察洛阳山陕会馆,可以较为清晰的看出宋以后中原古建筑在元、明、清时期彩画方面演变的过程和传承关系,也可以看出河南会馆建筑彩画的显著特色:

    1、同其它文物建筑一样,彩画承袭古制。图案应用上大量使用宋锦文。结构构图上,突破清官式的规制,随其构件的长短大小自成制式,自由组合。打破清官式青绿为主的冷色调,继承早期的传统用红色的习惯。

    2、绘制技法上均为无地仗式,仅贴骨做单皮腻子灰。

    3、从现场测量来看,应该是没有清官式的起谱子和拍谱子程序,而是直接绘制在构件上。从会馆的牡丹画法上可看出当时的匠人艺术功底雄厚,具有国画的基础功力。

    4、善于偷用。①在用金量上无论是戏楼、拜殿、大殿及配殿,均在明间面大量用金,其他地方少用金或不用金;②以脊檩为中向前向后为看面,一般绘制等级较高的彩画,而其背面相应降低等级。

(作者:陈 磊/文 杨豫川/摄明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0年9月10日第7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河南文物建筑历史遗存彩画抢救调查(一)——洛阳山陕会馆的彩画艺术

发布时间:2010-09-25

 

    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会馆建筑在交通枢纽位置和城市中大量出现。河南地处中原,是东西南北商业中转的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不仅将各地商品经由河南汇通天下,而且也将各地的建筑文化带到了河南。而以“联乡谊,敬神祗”为基本功能的会馆建筑,更是广泛分布于河南境内。

    洛阳山陕会馆和周口关帝庙均属商业会馆,为山陕商人所建。关公是山西运城人,陕西是关公的改姓之地,加之关公又是民间祭拜的武财神,山陕商人建造的会馆一般都以祭祀关公为主,目的是为保佑山陕客商在河南的经贸活动逢凶化吉、经营和顺,因此山陕会馆也多被称为“关帝庙”,“馆庙合一”是其基本特征。

    洛阳山陕会馆,是河南黄河流域会馆建筑的典型代表。始建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位于洛阳市九都路东段,坐北面南,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山陕会馆山门、舞楼、拜殿和大殿等均存有彩画,形式为不同等级的旋子彩画。

    山门彩画残损严重,仅挑檐檩枋有以攒档为单位的小池子,沥粉,有贴金。隐约可见图案部分龙纹、麒麟、凤纹、寿纹和锦文,图案组合形式已不可辨。其颜色留存亦较少,仅有少量青色和金色。

    戏楼大梁彩画与清官式金琢磨石碾玉旋子彩画极为接近,故称其为准清官式无地仗金琢磨石碾玉旋子彩画。

    戏楼四缝大梁侧面均为方心式构图。大梁方心偏大,其长超过了整缝梁架彩画的一半约等54%,远大于清官式旋子彩画的“三停”(即各占1/3)式构图;梁侧面方心(宽45厘米)大于底面掐池子(宽18厘米),此种做法并非是随梁自身结构的截面比,而是有意识加大了侧面宽度。大梁侧面找头旋花为一正两破加单路旋瓣,无论整旋子或半破旋子皆为4层。第一层暨旋眼为花朵型,直径为150,分两片花瓣相咬合。第二层为西番莲瓣纹饰宽20;第三层为舒展花瓣型宽100,第四层为咬合花瓣型宽90;单路旋花为旋瓣宽50。无岔口,棱线宽6厘米,明间面与次间面图案颜色亦不同,明间为红地退晕适合花卉图案,次间则为龟背锦文。方心头更多地继承了明代旋子彩画呈锐小三角形一坡多折内弧式画法,方心图案同棱线图案一样分明间面和次间面,明间为裸露形金龙戏珠,次间为简洁型龙穿牡丹,躯体片金做法,而鳍和毛发则使用拶退做法。牡丹花型为写生,使用了金琢墨拶退画法。

    四缝大梁底面为清官式掐池子式构图。底面旋花与侧面旋花造型又有区别,基本亦为4层,第一层旋眼的与清官式的旋眼造型有60%~70%的相似,其型像橄榄核,彩画匠师称为“蝉”。第二层为连珠式,第三层为旋瓣型,第四层又为连珠式,单路旋花为旋瓣型。

    天花彩画残损超过95%,且分布较散,仅东稍间留存稍多。从现状判断,戏楼天花为不设支条硬天花,东稍间留存为海墁式红蝠流云,其他为浅黄色地上绘黑色花卉纹勾白边。

    内檐额枋(平板枋、大额枋)彩画同采用带盒子的方心式。外檐挑檐檩枋则以斗拱攒档为单位设置小池子,每一池子为独立画面段落。

    拜殿现存彩画为地方手法浓郁的旋子彩画,金线使用增多而提高了彩画的等级。七架梁两端找头设盒子且盒子加长,方心外围不设棱线,方心缩短,长约占整构件长的25%。方心头同戏楼画法呈锐三角形一坡多折内弧式画法,方心内图案龙穿牡丹,画法与戏楼一样为金琢磨石碾玉。旋花一正两破,破旋花则为1/4整团图案。梁的用材为自然原材,其彩画同样分为了侧面和底面。底面彩画宽度小于侧面宽度(立高),1/4旋花掐池子构图。穿梁彩画设置同梁底,不同之处为池子的燕尾地是以箍头座中,两半团旋花分置其侧。正中池心绿地金龙穿牡丹,画法同戏楼。檩枋彩画采用方心式和掐池子式交替出现的方法布置。如上金檩用掐池子,则随檩枋用简单方心式布置,中金檩用旋花小盒子方心式,随檩枋就使用掐池子式,下金檩用无旋花长盒子方心式,则随檩枋使用掐池子式。檩枋图案与梁架图案相统一,细节上灵活运用,变化多端,内涵寓意亦丰富。

    拜殿外檐檐檩枋则以斗拱攒档为单位设置小池子,每一池子为独立画面段落。垫栱板为做龙与行龙。可喜的是,在东次间发现了清晰的椽头沥粉小整团旋花图案。旋花层次分明,中置圆形旋眼(第一层),其外(第二层)连珠式,第三层为舒展花瓣型。

    大殿彩画与戏楼准官式旋子彩画相比,地方成分加浓,可称为地方方心式旋子彩画。明次间七架梁方心结构不同。明间七架梁较官式的方心旋子彩画的“三停”结构稍长,长约为50%。五架梁和三架梁的枋心长度与清官式的“三停”结构一样,每部分长度相等。整缝梁架三架梁与七架梁彩画结构相同,方心外部没有棱线,方心头与戏楼相比呈大锐三角形一坡多折内弧式画法,五架梁方心外部设棱线。各梁方心内容不同,七架梁为金龙戏火珠穿牡丹,五架梁为麒麟戏金凤,三架梁为双麒麟争珠。金龙为简洁型片金做法,凤和麒麟为裸露型片金做法。旋花形式与戏楼一样,箍头形式多样。同是一根梁的南北两端箍头内纹饰亦不相同。有复合仰覆莲形、连续“十”字形、连续如意纹形、连续“工”字纹形、硬夔纹形。每一盒子内纹饰又不相同,为相同题材的不同组合方式的明暗八仙、富贵吉祥、福寿平安纹饰。找头旋子组合丰富,一整两破、一整两破加多路、一整两破加“喜相逢”等;盒子外框做退晕烟云岔口。梁底设半旋花掐(卡)池子、1/4旋花掐池子、半拉瓢掐池子构图。

    次间七架梁方心结构与明间相比明显偏短,更接近清官式的“三停”结构,而旋花比明间旋花加长,破旋子外加两路旋瓣。各梁方心图案组合灵活运用,既在细节上变化,又达到了整体的统一。纹饰内容运用相间的排列手法,使得纹饰内容既在统一中求变化,又在变化中求统一,从而收到一种百看不厌的装饰效果。

    内檐檩枋彩画采用方心式和掐池子式交替出现的方法布置,其纹饰图案设置同拜殿。外檐平板枋则海墁龙凤穿牡丹,檐檩枋则以斗拱攒档为单位设置小池子,每一池子为独立画面段落。

    明间随檩枋绘着清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山陕众商创修大殿5间左右配殿各3间告竣吉祥谨志公纪。西次间随檩枋则有确切的各个匠作的参与匠人。其中绘工为:吴元庆,李志学,张解(魁)聚,遗憾的是此题记没有年代记录。东次间随檩枋则绘着首事人暨管理人等。

    通过考察洛阳山陕会馆,可以较为清晰的看出宋以后中原古建筑在元、明、清时期彩画方面演变的过程和传承关系,也可以看出河南会馆建筑彩画的显著特色:

    1、同其它文物建筑一样,彩画承袭古制。图案应用上大量使用宋锦文。结构构图上,突破清官式的规制,随其构件的长短大小自成制式,自由组合。打破清官式青绿为主的冷色调,继承早期的传统用红色的习惯。

    2、绘制技法上均为无地仗式,仅贴骨做单皮腻子灰。

    3、从现场测量来看,应该是没有清官式的起谱子和拍谱子程序,而是直接绘制在构件上。从会馆的牡丹画法上可看出当时的匠人艺术功底雄厚,具有国画的基础功力。

    4、善于偷用。①在用金量上无论是戏楼、拜殿、大殿及配殿,均在明间面大量用金,其他地方少用金或不用金;②以脊檩为中向前向后为看面,一般绘制等级较高的彩画,而其背面相应降低等级。

(作者:陈 磊/文 杨豫川/摄明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0年9月10日第7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