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展“孔望”之美 聚众家之言

发布时间:2010-11-23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石 峰


    孔望山在学术界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其一百余尊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佛教摩崖造像。今年年初,孔望山考古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经过长达半年的阅读,体会颇深。

    该书分前言、上编、下编和结语四大部分,其中上编分为5章,下编分为2章,共计7章,约25万字。除此以外附图321张,其中彩图184张、线描图47张、拓片81张。全书共计263页,8开横版,全铜版纸印刷,颇具收藏价值。

    前言部分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将2000-2003年这4年考古工作分阶段地一一展现于读者面前,并将孔望山遗址群的数量、种类和分布范围全景式展示,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上编第一章结构与一般考古发掘报告差别不大,主要结合《山海经·海内东经》《隆庆海州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连云港市志》等多部志书介绍本地区的历史沿革、自然地貌变迁和孔望山遗址群研究史,使得广大读者对孔望山遗址群所在地区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第二章根据古城的保存现况,按照先西、次北、再东、后南的空间概念对古城进行调查,采用地面勘察和探沟剖析相结合的两种方法来考察城墙,除此以外运用考古学地层的方法将解剖城墙时发现的遗物及遗迹和墓葬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其相对和绝对年代,通过以上的方法完成考古调查后,在本章最后一部分将古城构筑特点、时代和性质一一展示于广大读者面前。得出古城的兴衰时间为南宋绍兴到元至元年(1131-1294年)年间,性质是宋与金、元对抗时期的军事城堡,而与摩崖造像群及周边石刻遗迹没有联系这样的一个结论。第三章我个人认为是上编的核心内容,不仅篇幅长,且也是我看过的发掘报告中极具特点的一个章节。现将特点总结如下:

    1、在空间上按照从西向东、自上而下的顺序将造像分为92尊,除详细地描述每尊佛像的特点及雕刻技法外还附有一幅完整的、带编号的实测图。不仅方便广大读者了解每尊造像的特点还便于广大研究者今后在论文写作中引用造像的相关资料。

    2、对其他调查新发现的资料也是详细地记录并说出自己的观点,没有丝毫的隐讳,体现编著者求真务实的心态。

    3、本章的最后单设小结,将编著者自己的观点归纳其中,便于广大读者将知识点进行梳理,除使得造像给大家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的同时对之前研究者因条件所限而提出的值得商榷的观点一一予以修正,并且也便于将来的研究者对编者总结的观点提出新的看法,体现了编著者大度的学术素养。

    4、对于一些有重要意义的造像除有清晰的彩版照片外还附有拓片图、示意图部分配有平面、剖面图便于广大读者在下编中对于编著者提出地一些新的看法结合具体实例来进行思考,以便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四章对造像群周边的石刻空间上以造像为参照物主要以先近后远、先高后低的方式一一进行介绍。对于象石、蟾蜍石、石碑座都是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其中包括各部分的几何尺寸、雕刻技法等等并结合各部分清晰的彩版照片外还结合拓片图、平面、剖面图包括写生图以便广大读者对此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对于石刻遗迹中杯盘刻石、承露盘的描述和图片同前面的一样非常详细、具体,除此以外还添加一幅航拍图以增添立体感。第五章按照发掘区概况、文化层堆积、遗迹、遗物四个方面将这几年的考古发掘的结果一一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得出时代特征是“汉魏至宋代,其中南北朝晚期到隋唐时期的特征较为明显;根据出土大量瓦当的纹饰及其房址遗迹复原来判断已超出一般民宅的规制,当为寺院、宫殿、衙署、陵园类建筑”这样两个结论。

    下编的两章结合全书而言我个人认为应为全书的重点,全编内容按照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研究,显得清晰、明了。第一章将造像按照崖面造像和石龛内线刻像两个类型进行全面地描述和细致地研究,对于崖面造像主要分汉装人像、佛教造像、胡人形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汉装人像以头戴武冠为首要切入点结合汉代石雕翁仲像、陶俑、汉画像石与汉画像砖和壁画中的人物进行细致分析和认真研究;以手持盾为次要切入点结合战国青铜器上的纹饰及汉画像石、砖上手持盾军士的形象和全国汉墓中陶俑及木俑来进行比对;最后结合《史记》《后汉书》等文献记载,提出 “可见捧盾迎宾是亭长的职司仪容之一”这一结论。佛教造像以史树青先生关于一组涅槃造像为线,依据考古队调查的结果重新进行整理和概括。提出涅槃造像除史树青先生说的一组外还至少包括X4-X61、X64和X72等造像并将佛教中关于“释迦之死”的涅槃图像的表现形式详细地展现于广大读者面前,通过与孔望山涅槃图像进行对比得出“参照涅槃图像的粉本,用传统技法对涅槃图进行本土化创作的作品”及“孔望山涅槃像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受到当地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也体现出佛经文本或口述对其的影响”这一新的观点,并将之前有关学者对造像错误的判断给予更正。对于胡人形象的解释也通过全国各地的汉代墓葬中壁画、画像石、画像砖来加以概括,主要结合造像中胡人的容貌特征、服饰(帽饰)来进行总结,得出造像中“关于胡人的形象与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中胡人形象一致”这一结论。除此以外,我认为本书中有两点非常值得吾辈学习:

    1、对于一些原先研究者的观点如不能给予论证,就如实的写入书中,以待今后的研究者进行更为细致地研究。

    2、对于一些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原因造成造像模糊,导致观点无法进行论述,本书的编著者都在书中合适部位给予说明。这种实事求是的学术素养,值得称道。对于造像群年代的判定,本书编著者根据近20年来广大研究者对造像年代主要依据造像群的服饰风格、中国佛教艺术的传播规律和佛教流传情况以及雕刻技法等方面来进行判定和讨论,并将历年来众大家的不同意见总结为东汉晚期和魏晋以降两种主要观点。本书编著者对于造像年代的判定虽持第一种观点,但绝不是简单的附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言可以说是“扬弃”。第二章关于象石和蟾蜍石主要结合汉画像石上的图案以及以象和蟾蜍为形状的器形和纹饰来解释和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而相距甚近的承露盘与杯盘刻石由于同处于孔望山最高峰,其作用为道家饮露修炼的器物,其时代为汉代这一结论。

    最后的结语部分也是极具特点,主要结合历年来众大家的研究成果并且结合从新调查,使本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一一列出,浓缩展现孔望山之美和众大家之言。

    保护文物不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更是为了传承文化,启迪未来。这本书中所展示的一切,让现在人可以从历史的遗产中分享古人的智慧和创造,何乐而不为?  

    (《连云港孔望山》,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连云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连云港市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定价:980元)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0年11月13日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展“孔望”之美 聚众家之言

发布时间:2010-11-23


    孔望山在学术界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其一百余尊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佛教摩崖造像。今年年初,孔望山考古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经过长达半年的阅读,体会颇深。

    该书分前言、上编、下编和结语四大部分,其中上编分为5章,下编分为2章,共计7章,约25万字。除此以外附图321张,其中彩图184张、线描图47张、拓片81张。全书共计263页,8开横版,全铜版纸印刷,颇具收藏价值。

    前言部分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将2000-2003年这4年考古工作分阶段地一一展现于读者面前,并将孔望山遗址群的数量、种类和分布范围全景式展示,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上编第一章结构与一般考古发掘报告差别不大,主要结合《山海经·海内东经》《隆庆海州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连云港市志》等多部志书介绍本地区的历史沿革、自然地貌变迁和孔望山遗址群研究史,使得广大读者对孔望山遗址群所在地区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第二章根据古城的保存现况,按照先西、次北、再东、后南的空间概念对古城进行调查,采用地面勘察和探沟剖析相结合的两种方法来考察城墙,除此以外运用考古学地层的方法将解剖城墙时发现的遗物及遗迹和墓葬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其相对和绝对年代,通过以上的方法完成考古调查后,在本章最后一部分将古城构筑特点、时代和性质一一展示于广大读者面前。得出古城的兴衰时间为南宋绍兴到元至元年(1131-1294年)年间,性质是宋与金、元对抗时期的军事城堡,而与摩崖造像群及周边石刻遗迹没有联系这样的一个结论。第三章我个人认为是上编的核心内容,不仅篇幅长,且也是我看过的发掘报告中极具特点的一个章节。现将特点总结如下:

    1、在空间上按照从西向东、自上而下的顺序将造像分为92尊,除详细地描述每尊佛像的特点及雕刻技法外还附有一幅完整的、带编号的实测图。不仅方便广大读者了解每尊造像的特点还便于广大研究者今后在论文写作中引用造像的相关资料。

    2、对其他调查新发现的资料也是详细地记录并说出自己的观点,没有丝毫的隐讳,体现编著者求真务实的心态。

    3、本章的最后单设小结,将编著者自己的观点归纳其中,便于广大读者将知识点进行梳理,除使得造像给大家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的同时对之前研究者因条件所限而提出的值得商榷的观点一一予以修正,并且也便于将来的研究者对编者总结的观点提出新的看法,体现了编著者大度的学术素养。

    4、对于一些有重要意义的造像除有清晰的彩版照片外还附有拓片图、示意图部分配有平面、剖面图便于广大读者在下编中对于编著者提出地一些新的看法结合具体实例来进行思考,以便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四章对造像群周边的石刻空间上以造像为参照物主要以先近后远、先高后低的方式一一进行介绍。对于象石、蟾蜍石、石碑座都是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其中包括各部分的几何尺寸、雕刻技法等等并结合各部分清晰的彩版照片外还结合拓片图、平面、剖面图包括写生图以便广大读者对此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对于石刻遗迹中杯盘刻石、承露盘的描述和图片同前面的一样非常详细、具体,除此以外还添加一幅航拍图以增添立体感。第五章按照发掘区概况、文化层堆积、遗迹、遗物四个方面将这几年的考古发掘的结果一一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得出时代特征是“汉魏至宋代,其中南北朝晚期到隋唐时期的特征较为明显;根据出土大量瓦当的纹饰及其房址遗迹复原来判断已超出一般民宅的规制,当为寺院、宫殿、衙署、陵园类建筑”这样两个结论。

    下编的两章结合全书而言我个人认为应为全书的重点,全编内容按照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研究,显得清晰、明了。第一章将造像按照崖面造像和石龛内线刻像两个类型进行全面地描述和细致地研究,对于崖面造像主要分汉装人像、佛教造像、胡人形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汉装人像以头戴武冠为首要切入点结合汉代石雕翁仲像、陶俑、汉画像石与汉画像砖和壁画中的人物进行细致分析和认真研究;以手持盾为次要切入点结合战国青铜器上的纹饰及汉画像石、砖上手持盾军士的形象和全国汉墓中陶俑及木俑来进行比对;最后结合《史记》《后汉书》等文献记载,提出 “可见捧盾迎宾是亭长的职司仪容之一”这一结论。佛教造像以史树青先生关于一组涅槃造像为线,依据考古队调查的结果重新进行整理和概括。提出涅槃造像除史树青先生说的一组外还至少包括X4-X61、X64和X72等造像并将佛教中关于“释迦之死”的涅槃图像的表现形式详细地展现于广大读者面前,通过与孔望山涅槃图像进行对比得出“参照涅槃图像的粉本,用传统技法对涅槃图进行本土化创作的作品”及“孔望山涅槃像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受到当地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也体现出佛经文本或口述对其的影响”这一新的观点,并将之前有关学者对造像错误的判断给予更正。对于胡人形象的解释也通过全国各地的汉代墓葬中壁画、画像石、画像砖来加以概括,主要结合造像中胡人的容貌特征、服饰(帽饰)来进行总结,得出造像中“关于胡人的形象与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中胡人形象一致”这一结论。除此以外,我认为本书中有两点非常值得吾辈学习:

    1、对于一些原先研究者的观点如不能给予论证,就如实的写入书中,以待今后的研究者进行更为细致地研究。

    2、对于一些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原因造成造像模糊,导致观点无法进行论述,本书的编著者都在书中合适部位给予说明。这种实事求是的学术素养,值得称道。对于造像群年代的判定,本书编著者根据近20年来广大研究者对造像年代主要依据造像群的服饰风格、中国佛教艺术的传播规律和佛教流传情况以及雕刻技法等方面来进行判定和讨论,并将历年来众大家的不同意见总结为东汉晚期和魏晋以降两种主要观点。本书编著者对于造像年代的判定虽持第一种观点,但绝不是简单的附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言可以说是“扬弃”。第二章关于象石和蟾蜍石主要结合汉画像石上的图案以及以象和蟾蜍为形状的器形和纹饰来解释和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而相距甚近的承露盘与杯盘刻石由于同处于孔望山最高峰,其作用为道家饮露修炼的器物,其时代为汉代这一结论。

    最后的结语部分也是极具特点,主要结合历年来众大家的研究成果并且结合从新调查,使本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一一列出,浓缩展现孔望山之美和众大家之言。

    保护文物不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更是为了传承文化,启迪未来。这本书中所展示的一切,让现在人可以从历史的遗产中分享古人的智慧和创造,何乐而不为?  

    (《连云港孔望山》,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连云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连云港市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定价:980元)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0年11月13日8版)
 

作者:石 峰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