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高科技的学问

发布时间:2010-12-20文章出处:第一财经日报作者:周舒

    首都博物馆这几年来举行了好几次和考古有关的展览,仅今年,就有8月的“考古中华”和10月的“中意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最新开幕的是“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尽管如此密集,每次展览还都能让观众有新的收获,让人们跟上最新的学科成果前沿。

    “百工千慧”展示的是2005年以后最新的考古保护修复成果。和以往的考古展览不同,这次展览乍看几乎有些科幻的感觉——科学技术成了主角。

    展厅里展示的不仅是文物,更有很多关于如何让这些文物重新与世人见面的前前后后,从发掘到修复再到保护的全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呈现。人们能够知道,文物的年代是如何测定的,水下沉船是如何打捞的,打捞上来以后,考古工作者们如何清理、如何保护,如何不触碰文物而对文物的各个方面进行测量。现场除了精美的文物之外,还有科技含量很高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3D激光扫描设备等等。人们最近曾经关注过的“南海一号”打捞等等最新的考古进展的成果,也都有所展示。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发言足以证明高科技在考古当中越发重要的作用,“国家文物局正与中国科学院探索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将针对文物保护的重大需求,着力建设考古调查发掘、古代建筑保护、大遗址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馆藏文物保护、博物馆环境控制、文化遗产展示应用等七大技术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

    展出的文物来自全国若干文物研究机构,大多都是第一次与公众见面。其中西安市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发掘工地出土的唐代李倕公主冠饰,精美不可方物。参与发掘与修复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室主任杨军昌认为,这件文物充分体现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它由480余件金、银、铜、铁、珍珠、绿松石等不同材质的构件组成。制作工艺包括铸造、捶打、金珠、掐丝、镶嵌等。”掐丝工艺是从西域传来的工艺,冠饰本身也有浓烈的西域风味。人们可以看到这件文物刚刚从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照片——完全无法与现在这件精美的艺术品的形象联系到一起。

    “刚刚出土时,头饰和身上的璎珞都散了,只能把整块黄土用石膏打包带回实验室。”杨军昌说,部件当中很多零件都只有米粒大,镶嵌的贝壳也已经朽坏。他们和西安工业大学精密光学测量研究所一起,对相关实物做了三维激光扫描和数码模拟再现,最终确定了冠饰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组合起来。“现在璎珞也已经修复好了,我们对她的头部做了CT扫描,正在做人像复原。”杨军昌介绍,这是世界上第一件成功修复的唐代公主冠饰,将来人们还有希望看到冠饰、璎珞和还原的公主像一同展出。

    兵马俑刚刚制作完成时,都是通体彩绘,而如今我们看到的却都是没有什么颜色的。通过展览,人们可以看到经过原本的工艺施色完成的秦代“彩绘跪射俑”。丝绸总是考古发掘中的大难题,这次展览可以看到湖北荆州市谢家桥一号墓出土的荒帷,也就是用作覆盖木棺的棺罩。四周是对兽对鸟几何纹锦,中间则是绢地乘云绣,十分奢华。考古人员先用生物方法将其加固,再用针线法修复,让如此高等级并且保存完好的汉代织物重现光彩。另外还能看到西周时候的荒帷的残片,科研人员通过蚕丝腐蚀残留物分析技术,证实了古代文献中关于荒帷是丝织品的记载。

    除了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文物,现场关于文物保护的展示也十分引人入胜。现场能看到“打吊瓶”的土墙,给墙打吊瓶是为了减少风化对文物墙面的伤害。门口停放的,由汽车改造而成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具有现场信息采集、墓葬智能探测、现场快速分析和现场应急保护等综合功能,这些年在很多抢救性的考古发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敦煌壁画保护现场再现也让人眼界大开,在脚手架中间架设的是脱盐板,“它的吸水率300%,能够把盐分完全吸收。这是我们和兰州大学一起合作的科研成果,既不损伤壁画,又能够保护壁画最关键的信息。这种技术现在只有我们有。”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陈港泉介绍道。对敦煌进行精确复制,也是研究所一直在进行的工作,展览上能看到第三窟高精度复制模型,采用宣纸原尺寸数码复制,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考古:高科技的学问

发布时间:2010-12-20

    首都博物馆这几年来举行了好几次和考古有关的展览,仅今年,就有8月的“考古中华”和10月的“中意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最新开幕的是“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尽管如此密集,每次展览还都能让观众有新的收获,让人们跟上最新的学科成果前沿。

    “百工千慧”展示的是2005年以后最新的考古保护修复成果。和以往的考古展览不同,这次展览乍看几乎有些科幻的感觉——科学技术成了主角。

    展厅里展示的不仅是文物,更有很多关于如何让这些文物重新与世人见面的前前后后,从发掘到修复再到保护的全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呈现。人们能够知道,文物的年代是如何测定的,水下沉船是如何打捞的,打捞上来以后,考古工作者们如何清理、如何保护,如何不触碰文物而对文物的各个方面进行测量。现场除了精美的文物之外,还有科技含量很高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3D激光扫描设备等等。人们最近曾经关注过的“南海一号”打捞等等最新的考古进展的成果,也都有所展示。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发言足以证明高科技在考古当中越发重要的作用,“国家文物局正与中国科学院探索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将针对文物保护的重大需求,着力建设考古调查发掘、古代建筑保护、大遗址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馆藏文物保护、博物馆环境控制、文化遗产展示应用等七大技术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

    展出的文物来自全国若干文物研究机构,大多都是第一次与公众见面。其中西安市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发掘工地出土的唐代李倕公主冠饰,精美不可方物。参与发掘与修复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室主任杨军昌认为,这件文物充分体现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它由480余件金、银、铜、铁、珍珠、绿松石等不同材质的构件组成。制作工艺包括铸造、捶打、金珠、掐丝、镶嵌等。”掐丝工艺是从西域传来的工艺,冠饰本身也有浓烈的西域风味。人们可以看到这件文物刚刚从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照片——完全无法与现在这件精美的艺术品的形象联系到一起。

    “刚刚出土时,头饰和身上的璎珞都散了,只能把整块黄土用石膏打包带回实验室。”杨军昌说,部件当中很多零件都只有米粒大,镶嵌的贝壳也已经朽坏。他们和西安工业大学精密光学测量研究所一起,对相关实物做了三维激光扫描和数码模拟再现,最终确定了冠饰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组合起来。“现在璎珞也已经修复好了,我们对她的头部做了CT扫描,正在做人像复原。”杨军昌介绍,这是世界上第一件成功修复的唐代公主冠饰,将来人们还有希望看到冠饰、璎珞和还原的公主像一同展出。

    兵马俑刚刚制作完成时,都是通体彩绘,而如今我们看到的却都是没有什么颜色的。通过展览,人们可以看到经过原本的工艺施色完成的秦代“彩绘跪射俑”。丝绸总是考古发掘中的大难题,这次展览可以看到湖北荆州市谢家桥一号墓出土的荒帷,也就是用作覆盖木棺的棺罩。四周是对兽对鸟几何纹锦,中间则是绢地乘云绣,十分奢华。考古人员先用生物方法将其加固,再用针线法修复,让如此高等级并且保存完好的汉代织物重现光彩。另外还能看到西周时候的荒帷的残片,科研人员通过蚕丝腐蚀残留物分析技术,证实了古代文献中关于荒帷是丝织品的记载。

    除了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文物,现场关于文物保护的展示也十分引人入胜。现场能看到“打吊瓶”的土墙,给墙打吊瓶是为了减少风化对文物墙面的伤害。门口停放的,由汽车改造而成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具有现场信息采集、墓葬智能探测、现场快速分析和现场应急保护等综合功能,这些年在很多抢救性的考古发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敦煌壁画保护现场再现也让人眼界大开,在脚手架中间架设的是脱盐板,“它的吸水率300%,能够把盐分完全吸收。这是我们和兰州大学一起合作的科研成果,既不损伤壁画,又能够保护壁画最关键的信息。这种技术现在只有我们有。”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陈港泉介绍道。对敦煌进行精确复制,也是研究所一直在进行的工作,展览上能看到第三窟高精度复制模型,采用宣纸原尺寸数码复制,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周舒

文章出处: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