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秦冶金制造及相关社会考古学研究进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1-05-11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王 亮 李季珍 夏 寅

    4月7~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的“秦时期的冶金及相关社会考古学涵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召开。

    此次会议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大英博物馆等29个国内外研究机构的50多名代表参加。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秦始皇陵园陪葬坑陆续出土了雍容典雅、富丽堂皇的青铜车马;体量庞大、纹饰优美的青铜大鼎;形象逼真、造型独特的青铜水禽;制作精良、锋利无比的青铜兵器以及金银器、铁器等金属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为我们研究秦时期冶金技术、制作工艺等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考古资料。

    在过去的5年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与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就秦始皇陵陪葬坑、陪葬墓出土的青铜文物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此次合作为深化秦陵、秦俑出土文物研究提供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契机,双方从青铜兵器的标准化研究入手,运用实验室分析,统计学方法以及空间分析等手段,对秦兵马坑出土的青铜兵器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在秦代标准化生产及相关劳动力组织研究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

    特别是开展了对大规模兵器生产中明显的机械加工痕迹系统的研究,成为5年来双方合作研究中的重大突破。合作双方的代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李秀珍和夏寅,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Thilo Rehren教授、MarcosMartinon-Torres博士和Andrew Bevan博士分别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研讨会上,来自国内与国际上的多位专家学者就秦时期的金、银、铜、铁等各类金属制品从考古学和科技分析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在秦时期冶金史科技研究方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军昌研究员和澳大利亚西南威尔士艺术馆的柳扬分别对雍城出土和海外流失的金银器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艺术研究,加深了对秦时期金银器的了解。上海博物馆的廉海萍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邵安定分别对甘肃礼县所出的青铜鼎和其他金属制品进行了科技分析。德国美因兹博物馆的Christian Eckmann发布了他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研究的青铜水禽进行取样分析的研究成果,包括对羽毛和表面彩绘的分析。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王全玉从实验室角度分析了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以及和秦国货币的关系。

    在秦时期冶金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研究方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的赵化成教授对整个秦时期的青铜器进行了分期及相关礼制发展的研究,这是秦时期青铜冶金考古和科技研究的基础。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对大堡山被盗青铜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为我们研究早期秦的金属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来自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汪涛教授则从简牍材料入手,对秦时期的冶金生产和劳动力组织以及青铜向铁器时代的过渡等提出了他的见解。成都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江章华对盐源出土青铜器——特别是青铜鼓的研究引起了国外东南亚冶金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

    秦时期铜器和铁器的共存和交替,东西及南北方向文化交流也是此次会议讨论的另外一个要点。秦始皇陵出土的大量青铜兵器让学者专家面对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时秦没有使用铁兵器?同时也引发了对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讨论。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韩汝玢教授介绍了她对秦时期铁制品替代青铜制品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北京大学的张海结合景观考古学和冶金分析方法对汉代冶铁遗址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其周围水文、土壤、地貌特征,阐释古代冶铁与景观之间的互动。在青铜和铁器时代,大范围的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韩国弘益大学教授朴长植(Jang Sik Park)对哈萨克斯坦境内出土青铜和铁器时代的青铜器进行了分析,通过合金成分探讨欧亚草原上与东西方文化上的交流。德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Nickolaus Boroffka教授研究塔吉克斯坦出土的青铜器和相关的一处作坊遗址,从中发现中国、希腊和当地的森搜-萨卡人在制作工艺和思想观念上的联系。来自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Lukas Nickel研究南越王墓出土的银器,这件银器却是来自伊朗高原。而牛津大学的Thomas Oliver Pryce透过铅同位素对金属制品的分析,探讨东南亚地区冶金的起源以及和周边的技术及文化方面的交流,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跨国合作,数据库的交流,共同解决学术课题。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对中英双方五年来合作研究成果的一次汇报和总结,更是为秦陵秦俑文物保护、秦代历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打开新视角、提出新观点、迈出新步伐。

(《中国文物报》2011年4月29日4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秦冶金制造及相关社会考古学研究进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1-05-11

    4月7~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的“秦时期的冶金及相关社会考古学涵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召开。

    此次会议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大英博物馆等29个国内外研究机构的50多名代表参加。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秦始皇陵园陪葬坑陆续出土了雍容典雅、富丽堂皇的青铜车马;体量庞大、纹饰优美的青铜大鼎;形象逼真、造型独特的青铜水禽;制作精良、锋利无比的青铜兵器以及金银器、铁器等金属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为我们研究秦时期冶金技术、制作工艺等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考古资料。

    在过去的5年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与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就秦始皇陵陪葬坑、陪葬墓出土的青铜文物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此次合作为深化秦陵、秦俑出土文物研究提供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契机,双方从青铜兵器的标准化研究入手,运用实验室分析,统计学方法以及空间分析等手段,对秦兵马坑出土的青铜兵器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在秦代标准化生产及相关劳动力组织研究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

    特别是开展了对大规模兵器生产中明显的机械加工痕迹系统的研究,成为5年来双方合作研究中的重大突破。合作双方的代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李秀珍和夏寅,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Thilo Rehren教授、MarcosMartinon-Torres博士和Andrew Bevan博士分别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研讨会上,来自国内与国际上的多位专家学者就秦时期的金、银、铜、铁等各类金属制品从考古学和科技分析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在秦时期冶金史科技研究方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军昌研究员和澳大利亚西南威尔士艺术馆的柳扬分别对雍城出土和海外流失的金银器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艺术研究,加深了对秦时期金银器的了解。上海博物馆的廉海萍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邵安定分别对甘肃礼县所出的青铜鼎和其他金属制品进行了科技分析。德国美因兹博物馆的Christian Eckmann发布了他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研究的青铜水禽进行取样分析的研究成果,包括对羽毛和表面彩绘的分析。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王全玉从实验室角度分析了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以及和秦国货币的关系。

    在秦时期冶金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研究方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的赵化成教授对整个秦时期的青铜器进行了分期及相关礼制发展的研究,这是秦时期青铜冶金考古和科技研究的基础。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对大堡山被盗青铜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为我们研究早期秦的金属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来自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汪涛教授则从简牍材料入手,对秦时期的冶金生产和劳动力组织以及青铜向铁器时代的过渡等提出了他的见解。成都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江章华对盐源出土青铜器——特别是青铜鼓的研究引起了国外东南亚冶金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

    秦时期铜器和铁器的共存和交替,东西及南北方向文化交流也是此次会议讨论的另外一个要点。秦始皇陵出土的大量青铜兵器让学者专家面对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时秦没有使用铁兵器?同时也引发了对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讨论。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韩汝玢教授介绍了她对秦时期铁制品替代青铜制品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北京大学的张海结合景观考古学和冶金分析方法对汉代冶铁遗址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其周围水文、土壤、地貌特征,阐释古代冶铁与景观之间的互动。在青铜和铁器时代,大范围的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韩国弘益大学教授朴长植(Jang Sik Park)对哈萨克斯坦境内出土青铜和铁器时代的青铜器进行了分析,通过合金成分探讨欧亚草原上与东西方文化上的交流。德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Nickolaus Boroffka教授研究塔吉克斯坦出土的青铜器和相关的一处作坊遗址,从中发现中国、希腊和当地的森搜-萨卡人在制作工艺和思想观念上的联系。来自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Lukas Nickel研究南越王墓出土的银器,这件银器却是来自伊朗高原。而牛津大学的Thomas Oliver Pryce透过铅同位素对金属制品的分析,探讨东南亚地区冶金的起源以及和周边的技术及文化方面的交流,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跨国合作,数据库的交流,共同解决学术课题。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对中英双方五年来合作研究成果的一次汇报和总结,更是为秦陵秦俑文物保护、秦代历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打开新视角、提出新观点、迈出新步伐。

(《中国文物报》2011年4月29日4版)

 

作者:王 亮 李季珍 夏 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