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紧跟世界学术潮流的夏鼐先生——写在《夏鼐日记》出版之际

发布时间:2011-08-22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陈星灿

    四百多万字的《夏鼐日记》,是夏鼐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不仅为了解夏鼐先生个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中国现代学术史甚至中国现代史,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始于1927年、终于1985年6月17日——即夏先生去世前两天——的这部日记,虽然开头几年(1927~1930年)和文革期间(1967~1971年)都有中断,但前后延续半个多世纪,由中国顶尖学者撰写的这样一部日记,在中国现代史上实在并不多见,用它补中国现代史特别是现代学术史研究史料的不足,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在文革开始之后的1965~1966年,他就记录了曾昭燏(1965年1月18日日记)、傅乐焕(1966年6月1日日记)和陈梦家(1966年8月25日、9月3日日记)三位老朋友的自杀,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也似乎不带太多的感情色彩,但这样的史料,恐怕是很难从当时的公开出版物上获得的,即便后来这三位学者都已平反昭雪,但后人对他们那人生中最惨痛的一页,多不甚了了,有人甚至连他们的名字也记不得了。

    夏鼐先生是中国考古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早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领导中国考古事业长达35年,可以说是新中国考古事业最主要的奠基者,中国考古学之有今天,跟这位舵手有直接的关系。我生也晚,没有见过夏鼐先生,但他是我最为敬仰的少数几个学者之一。我过去学习考古学史,有一个很武断的感觉,甚至现在也还是这样,那就是觉得中国考古界跟国外的交往在改革开放前是中断的,中国考古学者对外界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我相信不少同龄人或者比我年轻的人也有类似的感觉。但是,看过《夏鼐日记》,我知道我的判断很不正确。至少在1966年之前,中国考古界并没有跟外界隔绝。夏鼐先生不仅通过与各国学者的直接交流了解国外考古学的新进展、新动态,更通过阅读大量外文文献,获得新的知识。如果说夏鼐先生是一个窗口的话,那么中国考古学至少有一个窗口是洞开的。我这样说也许您不相信,请让我举例说明:

    1950年1月2日,“阅毕豪厄斯《迄今的人类》(pp.1-312)。”1月3日,“阅胡顿《从猿到人》”。1月5日,“阅毕《从猿到人》(pp.1-604)”。1月8日,“上午在家阅Wdidenreich,Six lectures on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and related problems(魏敦瑞:《中国猿人北京种及有关问题的六次讲演》。”1月9日“阅毕魏敦瑞:《中国猿人北京种及有关问题的六次讲演》(pp.1-92)”。1月13日,阅魏敦瑞、金蒂的《猿和人》;1月14日,阅博尔斯《普通人类学》。1月15日,阅《美洲人类学家》(1939年)。1月16日,阅蒙特留斯著、滕固译《先史考古学方法论》(1-91页)。1月19日,阅《人类》(1947年)。1月20日,阅基思:《人类化石的新发现》及《美洲人类学论文选集》中关于非洲南方古猿的文章。1月22日-23日,阅毕郭沫若译、米海里司著《美术考古学发现史》(1-462页),并作札记。1月25日,阅魏敦瑞《中国猿人北京种的齿式》。1月27日,“阅《人类》1945年各期”。1月29日,“阅《人类》1944年各期。下午起写《<从古猿到现代人>的商榷》。”

    上面是夏鼐先生一个月阅读外文书刊或外文译著的记录。因为跟当时在浙江大学的教学有关,所以读物主要是人类学甚至是古人类学方面的。这些外文文献,有新有旧,并不都是新的出版物。但夏先生对新出外文书刊的阅读之快、之多、之宽泛,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下面再举一个例子。

    1949年9月3日,夏先生接受浙大聘书,秋季即开始在浙大开课。从10月6日进入浙大,到这一年结束,夏先生阅读的外文期刊,就有数种,而且不少都是这一年的新刊。比如10月8日,“返家后阅新出Man(《人类》,各期。”10月30日,“上午在家阅《人类》1949年1月号。”10月31日,“阅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美洲考古学杂志》)1948年4册。”11月1日,“阅《美洲考古学杂志》1949年1月号。”11月4日,“下午阅American Anthropologist(《美洲人类学家》)二本。”10月11日,“阅了一册《美洲人类学》(5卷2期,1949)。”12月27日,“下午抄录Science Monthly(《科学月刊》)今年5月份中之介绍1939年人类学与考古学之新发现及新学术一文。”

    夏先生对国外的考古学研究是非常关注的,欧美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曾进入他的视野。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柴尔德是英国著名考古学家,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的代表人物,对二十世纪的考古学发展有很大影响。三十年代,夏先生没能成为柴尔德的学生,但他一生都对柴尔德的研究情有独钟。日记中记录阅读柴尔德著作的地方,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凡十多处。比如1949年10月28日,“阅V.G.Childe,Archaeological Ages and Technical Stages(柴尔德:《考古学的时代与技术阶段》)。”1950年2月2日,“下午阅《人类》1942年各期。将柴尔德关于苏俄考古二文作札记。”5月19日,阅柴尔德《欧洲文明的起源》。6月18日,阅柴尔德《历史上发生了什么》。

    1951年10月1、2日,阅毕柴尔德《不列颠群岛的史前社会》。1952年4月26日阅柴尔德《历史学》(pp.1-83)。5月19日,阅柴尔德:《社会演化》。6月26~28日,连续三天阅柴尔德《欧洲文明的开端》。7月1日阅毕(1-336页)。从1953年到1957年柴尔德去世期间,夏先生还读过柴尔德的《从底格里斯河到塞文河的初期车子》《关于远古东方的新发现》《远古文化史》(即《人类创造自己》的中译本)和《欧洲的遗产》《历史的复原》《史前考古学目标和方法的变化》(《史前学会通报》文章)等多部(篇)著作和文章。1958年1月8日,夏先生为不幸去世的柴尔德写下一篇《传略》,表达他对柴氏的敬仰之情。实际上,1959年夏先生有关考古学文化的讨论,虽然针对的是中国考古学的问题,但研究问题的概念、方法和思路都有柴尔德的影子,这跟他长期阅读柴氏的研究著作是密不可分的。

    正因为如此,西方考古学的不少新东西,从理论到方法,都能及时进入夏鼐先生的视野,并最终成为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比如大家熟悉的碳素测年,夏先生1955年5月5日阅读利比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法》和伯尼《旧大陆考古学中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准备撰文介绍;又比如花粉分析,1955年8月26日言及,“上午阅Faegriet,The Textbook of Pollen Analysis(费格里等:《花粉分析教科书》。”这些在西方刚刚出现的新技术,很快就被介绍到中国考古界,并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在跟夏鼐先生的引介和推动有密切的关系。

    二战之后西方考古学界出现的新思潮之一,就是对传统考古学的反思,最终导致所谓“新考古学”的出现。夏先生晚年对新考古学的评价不高,但他对这个学术思潮的认识也许比某些西方学者还要早得多。对传统考古学提出明确挑战的泰勒的《考古学研究》一书,夏先生是在1951年2月10日开始阅读的,到2月17日读完,五天的日记里都有阅读此书的记录。虽然他没有留下片言只语的评论,但对西方考古学里这个反传统的东西,他应该是有深刻印象的。此书1948才刚在美国出版,夏先生阅读此书,只比美国学者晚了两年。

    夏先生无书不观。除了中文书,英文最多,法文、日文甚至俄文的文献他也能直接阅读。所以,西方考古学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他恐怕比一般西方学者还要了解,而掌握这些新动向的时间也差不多跟西方学者同时。西方杂志,比如《科学》《美洲人类学家》《人类》《古物》《美洲考古学杂志》等国际著名刊物,一般都能在当年进入夏鼐先生的视野。中国考古界与西方的联系是畅通的,夏鼐先生就是连结中西方考古研究的最重要的一个桥梁。就夏鼐先生的日记所见,这种联系直到1966年文革步入高潮,也未曾稍断。如果说夏鼐先生是紧跟世界考古学潮流的话,那么说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考古学没有脱离潮流,中国考古界没有割断跟世界考古潮流的联系,恐怕是恰当的、中肯的。(《夏鼐日记》,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即出)


(《中国文物报》2011年8月3日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紧跟世界学术潮流的夏鼐先生——写在《夏鼐日记》出版之际

发布时间:2011-08-22

    四百多万字的《夏鼐日记》,是夏鼐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不仅为了解夏鼐先生个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中国现代学术史甚至中国现代史,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始于1927年、终于1985年6月17日——即夏先生去世前两天——的这部日记,虽然开头几年(1927~1930年)和文革期间(1967~1971年)都有中断,但前后延续半个多世纪,由中国顶尖学者撰写的这样一部日记,在中国现代史上实在并不多见,用它补中国现代史特别是现代学术史研究史料的不足,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在文革开始之后的1965~1966年,他就记录了曾昭燏(1965年1月18日日记)、傅乐焕(1966年6月1日日记)和陈梦家(1966年8月25日、9月3日日记)三位老朋友的自杀,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也似乎不带太多的感情色彩,但这样的史料,恐怕是很难从当时的公开出版物上获得的,即便后来这三位学者都已平反昭雪,但后人对他们那人生中最惨痛的一页,多不甚了了,有人甚至连他们的名字也记不得了。

    夏鼐先生是中国考古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早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领导中国考古事业长达35年,可以说是新中国考古事业最主要的奠基者,中国考古学之有今天,跟这位舵手有直接的关系。我生也晚,没有见过夏鼐先生,但他是我最为敬仰的少数几个学者之一。我过去学习考古学史,有一个很武断的感觉,甚至现在也还是这样,那就是觉得中国考古界跟国外的交往在改革开放前是中断的,中国考古学者对外界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我相信不少同龄人或者比我年轻的人也有类似的感觉。但是,看过《夏鼐日记》,我知道我的判断很不正确。至少在1966年之前,中国考古界并没有跟外界隔绝。夏鼐先生不仅通过与各国学者的直接交流了解国外考古学的新进展、新动态,更通过阅读大量外文文献,获得新的知识。如果说夏鼐先生是一个窗口的话,那么中国考古学至少有一个窗口是洞开的。我这样说也许您不相信,请让我举例说明:

    1950年1月2日,“阅毕豪厄斯《迄今的人类》(pp.1-312)。”1月3日,“阅胡顿《从猿到人》”。1月5日,“阅毕《从猿到人》(pp.1-604)”。1月8日,“上午在家阅Wdidenreich,Six lectures on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and related problems(魏敦瑞:《中国猿人北京种及有关问题的六次讲演》。”1月9日“阅毕魏敦瑞:《中国猿人北京种及有关问题的六次讲演》(pp.1-92)”。1月13日,阅魏敦瑞、金蒂的《猿和人》;1月14日,阅博尔斯《普通人类学》。1月15日,阅《美洲人类学家》(1939年)。1月16日,阅蒙特留斯著、滕固译《先史考古学方法论》(1-91页)。1月19日,阅《人类》(1947年)。1月20日,阅基思:《人类化石的新发现》及《美洲人类学论文选集》中关于非洲南方古猿的文章。1月22日-23日,阅毕郭沫若译、米海里司著《美术考古学发现史》(1-462页),并作札记。1月25日,阅魏敦瑞《中国猿人北京种的齿式》。1月27日,“阅《人类》1945年各期”。1月29日,“阅《人类》1944年各期。下午起写《<从古猿到现代人>的商榷》。”

    上面是夏鼐先生一个月阅读外文书刊或外文译著的记录。因为跟当时在浙江大学的教学有关,所以读物主要是人类学甚至是古人类学方面的。这些外文文献,有新有旧,并不都是新的出版物。但夏先生对新出外文书刊的阅读之快、之多、之宽泛,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下面再举一个例子。

    1949年9月3日,夏先生接受浙大聘书,秋季即开始在浙大开课。从10月6日进入浙大,到这一年结束,夏先生阅读的外文期刊,就有数种,而且不少都是这一年的新刊。比如10月8日,“返家后阅新出Man(《人类》,各期。”10月30日,“上午在家阅《人类》1949年1月号。”10月31日,“阅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美洲考古学杂志》)1948年4册。”11月1日,“阅《美洲考古学杂志》1949年1月号。”11月4日,“下午阅American Anthropologist(《美洲人类学家》)二本。”10月11日,“阅了一册《美洲人类学》(5卷2期,1949)。”12月27日,“下午抄录Science Monthly(《科学月刊》)今年5月份中之介绍1939年人类学与考古学之新发现及新学术一文。”

    夏先生对国外的考古学研究是非常关注的,欧美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曾进入他的视野。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柴尔德是英国著名考古学家,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的代表人物,对二十世纪的考古学发展有很大影响。三十年代,夏先生没能成为柴尔德的学生,但他一生都对柴尔德的研究情有独钟。日记中记录阅读柴尔德著作的地方,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凡十多处。比如1949年10月28日,“阅V.G.Childe,Archaeological Ages and Technical Stages(柴尔德:《考古学的时代与技术阶段》)。”1950年2月2日,“下午阅《人类》1942年各期。将柴尔德关于苏俄考古二文作札记。”5月19日,阅柴尔德《欧洲文明的起源》。6月18日,阅柴尔德《历史上发生了什么》。

    1951年10月1、2日,阅毕柴尔德《不列颠群岛的史前社会》。1952年4月26日阅柴尔德《历史学》(pp.1-83)。5月19日,阅柴尔德:《社会演化》。6月26~28日,连续三天阅柴尔德《欧洲文明的开端》。7月1日阅毕(1-336页)。从1953年到1957年柴尔德去世期间,夏先生还读过柴尔德的《从底格里斯河到塞文河的初期车子》《关于远古东方的新发现》《远古文化史》(即《人类创造自己》的中译本)和《欧洲的遗产》《历史的复原》《史前考古学目标和方法的变化》(《史前学会通报》文章)等多部(篇)著作和文章。1958年1月8日,夏先生为不幸去世的柴尔德写下一篇《传略》,表达他对柴氏的敬仰之情。实际上,1959年夏先生有关考古学文化的讨论,虽然针对的是中国考古学的问题,但研究问题的概念、方法和思路都有柴尔德的影子,这跟他长期阅读柴氏的研究著作是密不可分的。

    正因为如此,西方考古学的不少新东西,从理论到方法,都能及时进入夏鼐先生的视野,并最终成为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比如大家熟悉的碳素测年,夏先生1955年5月5日阅读利比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法》和伯尼《旧大陆考古学中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准备撰文介绍;又比如花粉分析,1955年8月26日言及,“上午阅Faegriet,The Textbook of Pollen Analysis(费格里等:《花粉分析教科书》。”这些在西方刚刚出现的新技术,很快就被介绍到中国考古界,并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在跟夏鼐先生的引介和推动有密切的关系。

    二战之后西方考古学界出现的新思潮之一,就是对传统考古学的反思,最终导致所谓“新考古学”的出现。夏先生晚年对新考古学的评价不高,但他对这个学术思潮的认识也许比某些西方学者还要早得多。对传统考古学提出明确挑战的泰勒的《考古学研究》一书,夏先生是在1951年2月10日开始阅读的,到2月17日读完,五天的日记里都有阅读此书的记录。虽然他没有留下片言只语的评论,但对西方考古学里这个反传统的东西,他应该是有深刻印象的。此书1948才刚在美国出版,夏先生阅读此书,只比美国学者晚了两年。

    夏先生无书不观。除了中文书,英文最多,法文、日文甚至俄文的文献他也能直接阅读。所以,西方考古学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他恐怕比一般西方学者还要了解,而掌握这些新动向的时间也差不多跟西方学者同时。西方杂志,比如《科学》《美洲人类学家》《人类》《古物》《美洲考古学杂志》等国际著名刊物,一般都能在当年进入夏鼐先生的视野。中国考古界与西方的联系是畅通的,夏鼐先生就是连结中西方考古研究的最重要的一个桥梁。就夏鼐先生的日记所见,这种联系直到1966年文革步入高潮,也未曾稍断。如果说夏鼐先生是紧跟世界考古学潮流的话,那么说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考古学没有脱离潮流,中国考古界没有割断跟世界考古潮流的联系,恐怕是恰当的、中肯的。(《夏鼐日记》,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即出)


(《中国文物报》2011年8月3日8版)
 

作者:陈星灿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